不知不覺,天色漸晚。我得為下午飯做準備了。
可家里已經沒有菜,米還能吃兩天。不知這里有無菜市之類,我滿腹心事地挎著一個籃子出了門。
鎖好院門,便朝著房屋密集的方向走去。大約一刻鐘后,到了一條街道。
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但在家里宅了幾天的我,望著這些街上的路人,心里也倍感親切。
可見,人的確是群居動物!離開了群體,就會感到寂寞孤單,無所適從。
看見街上的路牌,及兩旁店鋪的門牌號。才隱約記起阿誠說過,我們家的地址是在碧霞路178號。原來這條街叫碧霞街。
看來自己真是宅得太久,再不出來逛逛,恐怕得在家門口迷路了。
碧霞街約有八米寬!街道兩旁有賣糧食的米鋪,賣油鹽醬醋的副食店,還有成衣鋪子、小飯館、書畫店、文具店、家具店、農具店、小客棧等等。
吃穿用度基本都有店鋪提供,還挺齊全。我摸了摸衣袋里可憐的五百文錢,還是沒能鼓起勇氣進店去選購東西。
逛著逛著,就到了一個三岔路口:左邊一條小路約兩米寬,由石階組成。順著地勢蜿蜒而上,可能有百米長。
石階的盡頭是一個大大的牌匾,上面寫了“楓葉書院”幾個燙金大字,筆法遒勁有力。
雖然自己不太會欣賞毛筆字,但一看這幾個字就很有氣勢和力度。請原諒我只能說出這些贊美之詞。
原來這就是楓葉書院,阿誠就在這里面念書嗎?我不由有些向往地多看了幾眼。
可今天的任務是買菜,不知這里的菜市在哪里。我只得朝另一個路口走去,走了大概一兩百米。才發現前面也有一條街道,路牌上寫著“紅霞街”三個字。
紅霞街大約只有五六米寬,兩邊的店鋪大多是農具或副食店。其余都是自行簡陋擺攤的小商販。
這里人流量比碧霞街大很多,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我東看看西瞅瞅,終于找到了逛街的感覺。
發釵頭飾、胭脂水粉、荷包手帕、小吃燒鹵、蔬菜水果、布匹成衣、糧食醬醋等等應有盡有。
我悄悄摸了摸錢袋,還好,錢還在。越熱鬧的地方越要防范小偷,這是在現代打工時,總結的經驗教訓。雖然錢不多,但還是小心使得萬年船。
我不由有些奇怪,紅霞街和碧霞街不過百米之隔,為何卻有如此大的反差。
“大娘,請問今天是什么節日嗎?怎么這么多人啊?”我翻看著一個布攤上的布匹,微笑著向賣布的大娘問道。
“姑娘,買布嗎?給你算便宜一點。今天是五天一次的大趕集,很多附近的村民都會來這里趕集。
這條街道因為人多,離書院也近。所以大多數擺攤的人,都會天黑才回。近的就結伴打著火把回家,稍遠一點的就坐牛車。
太遠的就在前面碧霞街的小客棧,花十文錢住大通鋪;或去親戚家住一晚,明日再回。”大娘熱情地回應道。
“謝謝大娘,我想給哥哥縫一個書袋。請問需要多少布啊?給我拿這種湛藍色的。”
想起今早阿誠出門時,手里拿著的書。沒有書袋,一點都不方便。
“那敢情好!我家布的質量,你就放一百個心。昧良心的事我可不會干。
你選的這種布,最適合縫書袋了。耐臟又耐磨!縫書袋的話,多縫幾個內袋,可以分類裝些東西。大約三尺夠了。
多點也沒關系,差的話就不美了。對吧,姑娘?”大娘頭頭是道地分析到。
不得不說,大娘確實是做生意的料。商人哪有不圖利的呢?最主要的是,要有誠信和良心。對于這點還是能理解的。
“大娘,那就來三尺吧,多少錢呢?”我決定聽從大娘的建議。
“這種布六文錢一尺,三尺就是十八文。要不我再添一把布頭,你也可以縫個荷包什么的?一共二十文錢。怎么樣?”
大娘一邊從布攤下面拿出碎布,一邊積極地推銷道。
還好我們大學課堂上,有曾講過古代布匹與現代物價的對比。我心里迅速地換算著。
在軒國這個時代:一文錢可以買一個包子,十文錢可以買質量差的糙米兩斤,一個三口之家省著吃一天的口糧。
在封建王朝經濟的鼎盛時代,奢侈的綾羅綢緞價格就很高昂。但質量一般的布匹,賣價大概一百二十文一匹。一匹布約四十尺長,即三文一尺左右。
大娘所賣的布匹,只是擺在街邊簡陋的攤位上。省了店鋪那一筆租金的開支,我選的這種布質量頂多算一般。就算均價賣出,也只需要九文錢。
可這個大娘,很明顯賣了我兩倍高價。表現出來的,卻是一副為我著想的樣子。
雖然爸媽從小教育我吃虧是福,但也不代表,自己是任由人欺負的大傻瓜。我不喜歡強人所難、逼人太甚,卻也不喜歡被別人當傻瓜玩弄。
“對不起,今天沒帶這么多錢,改天再來買吧!”我忍住心里的氣憤轉身離去。
可后面卻傳來大娘急切的聲音。“姑娘,要不再給你算便宜點吧?不加布頭,三尺十七文怎么樣?
十六文?十五文、十二文、十文?不能再少了,再少就虧本了。十文再送你一把布頭,不買就是你的損失。”
聽著大娘不斷變化的報價,我心里也清楚的確接近布匹的底價了,何況她還要補一把布頭。
于是我果斷地回到了攤位旁,向大娘確認之前所說是否屬實。
“姑娘,看你是第一次來這里買布,我才這么優惠,以后一定常來照顧生意啊!”
大娘看我回到攤位,很快量好尺寸裁好布匹,包好遞了過來。看我似笑非笑地望著她,才又把剛才拿出的布頭一并拿給我。
還一邊假裝拍拍額頭,一邊碎碎念:“人老了,記性也不好了”。
我也懶得和她計較,小心翼翼地摸出十文付了布錢,便開始尋找賣菜的攤位。
經過這一次,自己心里也長了個心眼:不要以為古人都善良樸實,其實看著無害的往往才最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