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著夢中的情節,我睜開雙眼,擦了擦眼角的淚滴···內心默默告訴自己,無論這個夢是不是真的,或許都是我心里所希望的吧。
爸爸、媽媽、弟弟:無論我在哪里,都會祝福你們。請放心,我在另一個時空,也會好好地活下去。
借著窗外還剩余的一絲光線,我趕緊起床打開門。發現阿誠正站在門外,一時間大家都有些尷尬。
睡覺前,還信誓旦旦地想著要找他算賬。此時,自己心里的氣,早已消散得差不多。
“諾兒,我帶你去看個地方!”最終阿誠還是鼓足勇氣,牽著我的手朝后院跑去。
自己根本沒說“不”的機會,這個“風火”少年已將我帶到后院。只見姑父在墻角新建的小屋門前,掛著什么東西。阿誠見了趕緊上去幫忙。
幾分鐘后,這對父子收工來到我面前。在昏暗的光線下,看見姑父欲言又止的神情。我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著歉。
“姑父,吃飯了嗎?對不起,我一不小心睡過頭了。”
“沒事,我也剛回來一會兒。飯已煮好,菜我去廚房熱熱。你和阿誠,把后院收拾完后就回去吃飯。”姑父說罷便扛著鋤頭離開了。
我看了看后院,確實是滿地狼藉。阿誠見我拿起笤帚和鏟子,立馬搶了過去,還一臉憤怒地“哼”了一聲。
“又怎么了?姑父叫我們收拾完了吃飯!這么多垃圾,得快點!”我有些無奈地半哄著阿誠。
“云諾,你是把我當空氣嗎?就沒有什么要問的?比如,比如那個。”別扭的他,用手指著新蓋的小房子問道。
“阿誠哥哥,我錯了還不行嗎?你就告訴我,那是什么吧?”我妥協地配合道。
“這還差不多。看你態度還好的份上,就告訴你:這是下午爹回來后,我們一起蓋的茅房。你看那門簾,我和爹才掛上去的。怎么樣,滿意嗎?”
看著興奮的阿誠,我無語地翻了個白眼,懶得理他。先干活兒吧,指望他想起來,天亮都沒飯吃。
“到底滿不滿意,你回答我啊?”阿誠見我沒反應,不死心地問道。
“滿意,非常滿意!你在我心中簡直就是英雄,這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這么大的,額,茅房。”
為了滿足少年虛榮的心理,我故作膜拜的神情夸張地演到。還好,天已經快黑了,光線不好,否則我真裝不下去。
唉,青春期的男孩真是惹不起。
不過,確實很佩服姑父!去店鋪忙完后,回來已經做了這么多事情。這一覺我足足睡了三四個小時,想想真是不應該。
心里一愧疚,不由加快了手里的速度。不一會兒,就把院子里垃圾分別攏到了一起。
正當發愁,石塊枯枝要怎么處理時。姑父又如“及時雨”一般,出現在后院。將石塊全部堆在了墻角。其余的碎屑枯枝用背簍裝好,準備背到廚房當柴燒。
我和阿誠跟著姑父來到廚房,打水洗了一下手。大家又來到客廳,姑父少見地點了兩支蠟燭,房間里立馬亮堂了很多。
只見桌上有三菜一湯:回鍋肉,紅燒肉,魚香肉絲,三鮮湯。…全是肉,這也太豐盛了吧?大姑還讓給他們煮飯,這手藝,我都自愧不如。
姑父看見我疑惑的眼神,有些不自在地解釋道:“大丫,我只煮了飯,菜是在外面買的。阿誠,愣著干嘛?先吃飯。有什么吃完再說!”說罷便率先端碗開吃。
我和阿誠對望一眼,也低頭和飯菜奮戰起來。畢竟,大家下午飯都沒吃。一時間只聞碗筷叮當的敲擊聲。
兩刻鐘后,我們終于心滿意足地打了個飽嗝。就在這時,姑父清了清嗓子,似乎有事情要宣布。
“阿誠,大丫:有一件事情要給你們說一下。今天謝管家找我談話,說店鋪最近半年都在虧損,讓我從明天起就不用去了。”
姑父的語氣有些沉重,也仿佛有些愧疚。
“爹,難道因為店鋪虧損,就要解雇你?做生意有賺有虧,很正常啊!小姑都不管嗎?”阿誠有些激動地問道。
“阿誠!我教過你什么?!做什么事情,要自力更生。不要只想著托關系找人幫忙。
世上沒有誰欠誰。人家幫你是情份,不幫是本份。再說,欠別人的,遲早都要還。你要知道,世間最難還的就是人情債。
小姑是小姑,我們已經欠了她那么多。她一個人也有自己的難處,以后不要再想著給她添麻煩了。”姑父有些恨鐵不成鋼地吼道。
阿誠聽了父親的話,有些慚愧地低下頭。姑父看見后又有些于心不忍,于是又放軟語氣說道。
“阿誠,記住爹說的話,求人不如求己!就算爹沒了這份活計,也一定會想辦法讓你和大丫讀上書。
今年的束脩已交到年底,從明天開始,你就好好去上學。爹不求你能當官,只要能考上一個秀才。為我們自己家,免了田地的賦稅就行。”
聽著姑父的肺腑之言,我的心里也很動容。若我是阿誠,定不負父母的期望!好好讀書,爭取做到最好。
可惜,阿誠本身志不在此。此時,我也不知道他的心里所想。
“大丫,可不可以等半年?來年開春,我一定送你去女子學堂。這段時間就交由阿誠來給你啟蒙。
我聽說:書院和女子學堂的啟蒙,男孩女孩都一樣。阿誠已經念了那么多年書,啟蒙應該沒問題。”姑父放柔聲音小心翼翼地問道。
“好啊,姑父。阿誠給我啟蒙,一定沒問題!謝謝姑父!”我對著姑父綻放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好,那就這樣說定了。阿誠,大丫:中秋節以前,這里的家就交給你們照看。
我去尋訪尋訪老友,看有沒有其他掙錢的法子。隨后也會回柳樹莊老家看看。這些天,晚上要記得關好門窗。
這里有一兩銀子,大丫和阿誠一人一半。就當做這段日子的生活費,省著點用。”姑父鄭重地囑咐著我們。
雖然這個消息有點突然,但兩人心里都明白。姑父是為了這個家好!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聽他的話,看好院子,等著他們回來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