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會害怕一個人做事情,哪怕你可能也并不喜歡合作。
至少我是這樣的。
很矛盾的,一個人的時候希望有個同伴,遇到同伴發(fā)現(xiàn)不適合,心里想著遷就對方還不如自己一個人去做。
但是同伴確實是很有意義的。
比如你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拽著你,激勵你,哪怕只是看到同伴也有種繼續(xù)走下去的想法。
當你對自己不認可的時候,也可以有個人說你是很好的。
就比如讀者給我投推薦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其實最近一直處于一種很奇怪的狀態(tài)。
創(chuàng)作者都會從開始對于自己作品的欣賞,當習慣,到厭倦的過程吧?
當你眼界提高了,或者當你懂的越來越多,發(fā)現(xiàn)自己和別人的差別。
或者開始你只是自娛自樂,很開心。
慢慢地想做的專業(yè),向專業(yè)靠攏。
才會發(fā)現(xiàn)中間的差距真的特別大。
眼高手低,大概就是這個狀態(tài)。
小說的構思,往往自己覺得無趣就停筆了。
當然我也覺得很多別人的作品都無趣。
說唱也是,慢慢覺得都很沒意思。
很想回到高中,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現(xiàn)在就放了收獲的季節(jié)了。
很懶惰的想法,期望重新來過然后現(xiàn)在可以過得很幸福的自我欺騙。
其實現(xiàn)在努力也來得及,等我三十多歲也許會變得很好。
只是現(xiàn)在努力的有點累了,累到不知道什么樣的契機才能讓一切變得美好。
比如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改掉晚睡這件事。
沒有勇氣和心境去面對睡眠。
就是那種,覺得一天天過得沒有意義,對明天沒有期待。內心巨大的空虛,無法閉眼的心情。
怎么辦呢?
做一個神經細膩,思考過度的人,很累的。
最近又鬧書荒,動漫慌,日劇慌了,,打錯字了,懶得改了。
藝術比生活美好,很多藝術都看厭倦了,生活就真的沒眼看了。
精神上太挑剔了不太好,會越過越無趣。
我覺得藝術應該是奢侈品,我卻把它當做消耗品,這是不對的。
所以,我其實應該給自己創(chuàng)造藝術吧。
越來越喜歡日本的風格,替他人著想,不給別人添麻煩,過分的禮貌。
太喜歡了,就不喜歡現(xiàn)在的生活了。
他們太粗糙了,很容易傷到我。
努力變得大條又會傷到他們。
舉個例子,關于隔音和擾民。
我在家,很少大聲說話,聽音樂有的時候都選擇帶耳機。
去基友家打游戲,他大嗓門,凌晨依舊大吼大叫,我說有鄰居找你么,他說沒有。
但是如果我在家大吼大叫,鄰居就該敲門了。
對于有禮貌的我,外人太苛責了。
當然了,我跟基友關系超級好的。
可以聊文學,動漫,游戲,人生的人不多的。
無論如何,我覺得我應該她獨特的,因為獨特所以孤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