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幻山刻字
- 北域傳奇
- 房小北
- 3749字
- 2022-03-02 17:17:31
向北經過一番思索,打算組織一支臨時修者小隊,接下目前霓裳閣的一個難以出手的懸賞令:令人聞風喪膽的擊殺嗜血骷髏任務。前些年,有兩批修者組隊接下下這任務的,可惜結果非常凄慘,第一支稍微弱點的小隊被陰霾谷的嗜血骷髏斬殺殆盡。另一支小隊,僅僅逃出兩名三階源能修者。
逃出的修者遭受重創,身中奇毒,修為大減,僅僅是活著回來,嗜血骷髏的某些特征及殺伐手段也得以記載,可以從霓裳閣獲取需要的情報。
盡管任務極度危險,對于向北而言,危險程度自動降低一些。因為向北年幼便開始打骷髏、僵尸,對付異獸。他是從擊殺各類黑暗生物開始提升自己的,終究保持住了精元體質,若不是時時徘徊危機中,又身處靈氣沛然的古墓森林,這種未加修行的體質會自動退化。
普通人聽說黑暗生物會三緘其口,向北對這種黑暗生物根本沒有任何恐懼,不似其他修者顧慮重重。再者他有奇異的玲瓏錘,莫名其妙克制黑暗生物。
更重要的是懸賞,非常誘人,幾乎就是量身定造。除了一宗財貨,最關鍵的是有件異寶引人矚目,異寶非常神秘,幾乎是修者皆希望擁有的寶物。
若擊殺此兇物,翠屏城將奉上翠屏玉佩,它是不知哪兒弄來都原生靈脈,橢圓形,未經雕琢,似乎不能僅僅稱為玉佩,光華內斂,有天然神秘紋絡,極為罕見——據探查擁有護佑心脈作用。
這還不是最誘人的,它甚至能稱得上特殊法寶了,橢圓玉能夠自主吸附周邊靈力,形成一股小小的靈氣漩渦,化作小小靈力氣場,媲美一座能移動的小型靈脈,若是將其布置陣法陣眼中,其妙用更是無窮。
若是再大些,恐怕會引起許多大勢力覬覦。還好只有這小小的一塊,經過許多修者們的探查,只對個體修者有妙用,除此之外并沒有攻擊法器效用,也無法媲美靈器。
有此種功效的物件,大宗派還是可以祭煉,乃至批量生產的。當然,這翠屏玉佩是天然形成的,更加彌足珍貴,其聚攏天地靈氣效果更加明顯。抽取天地靈氣,自然形成靈氣濃郁之地,修者能夠很好的提煉源能,化為己用,能夠解決向北的燃眉之急。
橢圓玉石擁有者翠屏城城主,昔年偶然救活一位老年修者,老者為了答謝救命之恩,就將自己獲得的寶物相贈。玉佩最終成了翠屏城威名赫赫的鎮城之寶,在方圓內外聞名遐邇。
距離翠屏城不遠的地方,有一處怪異的地方叫做陰霾谷。陰霾谷很久之前就有死靈生物出沒,不過沒有什么太大的危害,城池和陰霾谷彼此相安無事。
逝去修行生靈的骨骼、肌體不朽,機緣天時、地利修成靈智骷髏,或者是某些機緣形成的死靈生物,在偌大地域上也并不奇怪,老死不相往來就好。
最初的確是這樣,可惜不知何因,近五十年來有數個開啟靈智的骷髏鋌而走險,修習骷髏秘法中殘忍的嗜血秘術,這種秘術威力絕倫,修煉起來無論是暗系靈力,還是直接戰力層次迅速增長,傳聞到最后能修成巨大血肉體魄,戰力無雙。
嗜血秘術修行必須有源源不斷的血肉生靈鮮血為引,以此鑄造、砥礪一副體魄,承載精純黑暗靈力。修行的骷髏不惜斬殺附近生靈修煉,最后偶然發現人族的血液更能提升修為,血液更激發暴虐的黑暗靈氣。
于是,噩耗開始了,強大的嗜血骷髏開始外圍襲殺了入山的修者,后來干脆暴戾成性,逐漸屠戮近郊,近郊人族紛紛逃亡,逐漸荒蕪,人煙愈加稀少。最后偶爾夜間襲殺入城,僅僅四、五年,翠屏城就銳減了四成人口:少部分人族遭到殺戮,更多的則是遷徙逃亡而去。
一個中等規模城市,生靈百萬,此刻并沒有發生瘟疫或者曠日大戰,已經逐漸被耗盡生機,被這嗜血骷髏威逼到如此地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是大規模屠戮已經引起公憤,這是嗜血骷髏赤裸裸的惡行。
翠屏城組織了幾次大規模反擊,只是收效甚微。這嗜血骷髏抗打擊能力強悍,尋常修者法器都無可奈何。若是躲入陰霾谷底,讓反擊無可奈何,谷中惡毒瘴氣,不是一般修者能夠承受的。
若能夠請來尊者,乃至其它族群強者,自然可以解決問題。怎奈這城池根本無法請得動,強者豈能隨便請到,城池數百年都沒有如此高層次的修者來,連幻山境修者都極少,更是沒有人以身犯險。
只有懸賞了,雖然獲得些效果,嗜血骷髏殺戮收斂,但是依然不能根除嗜血骷髏的襲擊。城中請不起大量的修者進行護佑,多次反擊又沒有獲勝,無法根除隱患,實在頭疼的很。
城主羅景山實無可奈何,才發出霓裳懸賞懸賞令,希望能有修者愿意幫助這個人族城池。只能說幫助,因為懸賞對普通修者有吸引力,可是畢竟修行不易,并沒有人愿意送死,特別是前兩批修者幾乎全部喪命,嗜血骷髏因此卻變的更強大,此消彼長,連懸賞令都無人問津了。
霓裳閣中的向北些氣餒——怎么才能夠交易出這北域明珠呢?自己需要聚攏天地靈氣之物,此時交換之物中并沒有,乃至高級別法門都沒有。看來只能接受擊殺嗜血骷髏任務了,否則幻山境如何修成。
月光如水,水光流淌市井中。向北盤坐室內,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腧穴間源能如小溪流淌,逐漸匯聚于幻山之中,幻山朦朦朧朧,極為不真切。
觀想中只有模糊幻山雛形,空曠無比,像極了水墨畫,水墨縱橫,黑白穿插,莫名抽象,意境高遠,于平白中見精神。
可惜此山僅僅是平面,僅僅是留白,根本沒有任何立體感覺,向北心中不禁有些失望,源能不夠,則不可能逐漸向上觀想修行,自己的源能已經捉襟見肘。
向北觀看《超然尊者六十年體悟》、《俊峰二百年修心略》,對比《超然劍法基礎篇》,從注釋中了解到有人族開辟幻山境時,已然有所異象,或有隱約日月、風云雨霧、光暈雷電,或有冰川火山異象,或有罕見日月浮現,或有上古神明矗立,乃至有虛幻動植物——這是更高境界才有的,初始開辟幻山不該有。而出現異象者必然有大稟賦與機緣,有修者成就赫赫威名。
向北瞬時覺著自己修行資質平平。他自然多慮了,其幻山規模其實極為宏大,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傳聞強大異獸種群中會有相近的修行法門,才能顯現類似的大規模幻山。
幻山宏大固然可喜,又讓人憂慮,若灌注不了足夠源能,只能望山興嘆,畫餅不能充饑。許許多多異獸便是如此,盡管修行歲月極為悠久,可惜根本無法突破,反而困在類似境界。
絕大多數修者最初觀想的幻山是立體的,規模非常有限,恰如一粒種子。向北觀想的幻山似平面,可見其足夠廣闊,足夠悠遠,若不能填滿這幻山,恐怕就把自己困在山中了。
四位師兄無法外化幻山給向北演示,也無法給向北修煉幻山提供建議,而且他們已經返回超然仙宗修煉去了,看來只得滿腦袋問號暗自神傷了。
局限于境界,他并看不清這平面幻山之上,有縷縷星光透出,其并非無異象,反而異象太宏大,大道無形,浩瀚無垠,渺渺茫茫,近乎不見。
能夠仰望蒼穹的有昆蟲和巨龍,而只有成長為巨龍才感覺蒼穹是多么遼闊,多么浩瀚無垠,足以安放無邊的觀想。
向北只能按捺住失望,心緒逐漸澄明,逐漸運轉起不惑經,開始感悟其意境。
《不惑經》緩緩映照而出:惑而不惑,不惑而惑。天地奧義,精神竅門。六欲破妄,七情列綱。無為清明,浩氣悠長。
《幻山經》竟毫不示弱,直奔平面幻山更深處而去:幻山攀援,眼作達觀,耳制動靜,鼻開靈犀,舌解乾坤,身成磐石,意生萬類,重重破障,終御其內。
二經文兀自圍繞著平面幻山,向北心中頓覺有趣:這幻山貌似有文字了,總算看起來稍稍有些立體感了,古之大帝終將封禪高山,莫非傳聞有誤,其封的乃是外化之幻山?抑或外化之山重合真實之山?若夫靈體沿著幻山攀援而上,突破重重障礙,終成大道?只不過揣測,真實境況便不得而知了。
若是將超然劍宗基礎篇弄上去如何?幻山由我觀想,亦能觀想生花妙筆,果然一旦想法成型即誕生出一只如椽大筆,栩栩如生,觀想筆向北還能做到的。
怎奈吸收天地靈氣太少,今天熔煉的源能以極快的速度消耗,大筆生動了一會兒就模糊起來,盡管向北屏氣凝神,動用了最大能力吸收轉化靈氣,可惜天地靈氣稀薄,周邊儼然真空地帶,反而凝聚源能更困難了。
只得作罷,乖乖觀想篆刻小刀,源能堪堪夠用。幻山寂然不動,完全是單方面源能輸入,源能緩緩流入而毫無動靜,絲毫不能從中提取任何源能為自己所用。沒有幻山時,肉體中源能時常飽滿,而今開始沖擊幻山境界,源能似乎永遠不夠,如若有個小小漩渦時刻不停的從肉體中抽取源能,涌向虛擬的幻山。
若鐫刻經典,豈不妙哉?幻山刻字,恐怕是向北獨創了。前人多以栩栩如生、幻山如真自豪,沒想到有人幻山初成就想刻字?根本沒有按照常規修行來。
數日冥想苦思,已然行銷骨瘦,大約感覺想吐血三升,接著吃上十斤源能藥丸,再果斷跳入藥蒸大鼎放松。原本想在這幻山上瀟瀟灑灑寫大字——《超然劍法基礎篇》,幾乎沒有成功,只刻上了少許文字,且其規模并不大,貌似在源能之氣中若隱若現,并不真切。
向北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源能稀缺,幻山源能稀缺。從尊者筆記中感悟到,幻山似乎可以速成些,而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境則無法速成,均需要在幻山積累的基礎上修煉。
此時幻山初步積累,向北觀想過去,前方依舊一片混沌,看來謎團還是無法打開,各種無法理解,只得乖乖作罷,如同遙望一座城門的孩子。
思緒如篆刀,感知烙印、篆刻文字,終究不清晰,乃至看起來有隨時消失的樣子,看來記憶與篆刻是兩碼事兒——向北幻山實在太單薄了,無法長時間承載文字。
大成經文、典籍才能夠自行環繞幻山,而普通修行法門只能用觀想的刀刻寫上了。沒經文,沒典籍,沒資源,沒源能,可謂窮困潦倒了。若不能加快天地源氣吸收,恐怕會修行卡殼。
向北更加惦記超然仙宗天一閣的藏書,若能逐篆刻幻山之上,豈不是成為一座移動書山?書山有路,必然有趣,這幻山上會多姿多彩,文字抽象于物,功法抽象于文字,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