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 “再續石頭記”水黛奇緣
- 妙蓮居士
- 2405字
- 2013-08-02 17:24:49
且不說黛玉那里,現說說那北靜王浩軒。北靜王今年二十歲,在十五歲上便奉圣命迎娶了西寧郡王之孫女維兒。
這維兒模樣也一般的清秀,身材適中,不胖不瘦的,兼有著一身的貴氣。只是比起那賈府的姑娘來還是稍差了一些,總沒有那種令人見之忘俗的感覺。然而最讓人受不了的還是這位格格的脾氣,動不動地氣性兒大得很。在北靜王府里,除了北太妃,她是誰都不怕的。連北靜王見了她都是退避三舍,只保持面兒上的規矩禮數,往往個把月也不去王妃的房間。即便去了,也常被王妃那刁鉆的脾性而敗了興趣兒。
北靜太妃因著急抱孫子,上年又給浩軒的屋里放了兩位姨娘。維兒那里北靜王便更加去得少了。各位想想,那北靜王妃能有身孕才怪呢!
自上次見了黛玉一面,浩軒便驚為天人,念念不忘。
又想起隨父王下江南那一年,自己才八歲,那時候的小黛玉也不過兩三歲的樣子,長得標致極了,真是人見人愛。見了誰都嚷嚷叫抱抱,自己也對小黛玉喜愛異常,整天的抱著她。自離了江南到現在,屈指算來已有十來年了,而今天突然見了黛玉,便好似看到了多年未見面的親人一般,心里總想去親近親近。
且說那日老太太帶姑娘們離去后,北靜王便來到太妃的房中,丫頭回道:“太妃正在歇息。”北靜王浩軒道:“那我過一會兒再來吧。”里面太妃并沒有睡著,聽見北靜王來了,便命丫頭請了他進去。
見太妃斜靠在床上笑盈盈地看著他,道:“王兒,看了賈府中的姑娘,可有中意的?”浩軒笑道:“母妃可是又要為兒子說媒來了?”太妃笑罵道:“又貧嘴,快說看上了哪一個,母妃給你提去?”浩軒笑道:“兒子現在公事煩忙,哪有這等心情,何況,屋里已有兩個了,沒的再耽擱別人家的女兒。”太妃笑道:“那兩個只是姨娘,母妃想給我兒再立個側妃,你看如何?”浩軒想想笑道:“一切聽了母妃的便是,只是人要我自己選。”太妃笑應道:“你說是哪一個?”浩軒低下頭沉思一會兒道:“母妃可知賈府的幾位姑娘都是未定親的?”太妃笑道:“放心,我早已從側面打聽過了。”浩軒道:“那林大人的小姐林姑娘如何?”太妃笑道:“我兒眼光不錯,我看那玉兒也是個好的。只是我們選的是側妃,以她的身世來講恐委屈了她。”浩軒皺眉道:“此話怎么講?”太妃端起茶來,喝了一口。道:“有件事,多年來沒有跟你講,想等等你長大了再告訴你。王兒今天既有一問,母妃告訴你便是。”太妃揮手讓丫頭們下去,才對浩軒道:“當日你父王與林大人私交甚好,那一年帶你南下辦事,順路去了林大人府里,見了那黛玉,很是喜愛,你父王便把隨身的玉佩與了她。給她的那塊上有一個”靜“字,你的這塊帶個”北“字,這兩塊玉本是我與你父王各持一個,你父王那塊給了林姑娘,我這塊便與了你。本來說好先要讓她給你做媳婦的,做不成便認了做女兒。怎奈皇家規矩多,你的嫡妃是要皇上指婚的,前些年你父王曾請求皇上為你指配那林姑娘,偏皇上早已想讓咱們府與西寧郡王聯姻,這是任誰也改變不了的。故一直也沒提這件事。
三年前,林大人病故前,曾帶書信于我,讓我照顧好她女兒。我又怎能失信于林大人。”太妃又笑笑說道:“以林姑娘的家世,嫁個王公貴族做正妃也不過份,但要給了你,說好聽些,雖也是皇上指婚,但地位比那正室卻是差了些。母妃想好了,過些日子便把林姑娘認了女兒,接到我們府上住。以后給她找個好婆家。我看她身子骨也不大好,要調養調養才是。”浩軒聽了像做夢一般,沒想到林姑娘跟自己還有這樣的故事。
太妃又笑道:“我看那薛姑娘長得也好,身體也不錯,好像是皇商出身。地位雖低些,與了你做側妃,便也是她的造化了。”浩軒眼前又浮現出寶釵那大大的眼睛和淡淡的微笑,雖也是個好的,但總讓人覺得缺少了些什么。逐搖了搖頭,笑道:“讓孩兒再想一想,可好?”太妃點點頭道:“好吧,我看那探春姑娘也是好的,你再考慮下,只是要快些,那南安太妃也好似看上了呢!”浩軒請了安告辭出來,一徑回了房。
到了房中,早有那兩個姨娘接住,伺候換了衣服,北靜王便讓她們下去,自己要靜一靜。浩軒躺在床上,睜大雙眼,仿佛看到黛玉向他走來,低著頭與他行禮,叫了聲:哥哥。浩軒坐起身來不自覺的答道:妹妹免禮。說完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忽然又想起前兩年,寶玉贈與自己的那柄扇子,上有一首詩詞,記得寶玉曾說是她的一位表妹所寫,說不定便是這位林妹妹。便起來喚來了小丫頭,讓把前幾年自己保存起來的扇子找了來,小丫頭忙不迭地去了書房,外面候著的李姨娘名喚文蘭的走了進來,笑道:“那些扇子王爺都寶貝似的,哪里在書房里,都放在這屋里那邊的箱子里呢!等妾身給王爺拿去。”說完便帶了丫頭小喜兒去把箱子搬開,打開拿出了幾把,問道:“可是這幾把?”浩軒走過去,從中拿出一把檀木香扇,打開一看正是寶玉所贈。只見上寫:
籬畔秋酣一覺清
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
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
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
衰草寒煙無限情
浩軒又默默地讀了一遍,嘆道:這林姑娘的詩才竟還在寶玉之上,與自己也不差什么,只多了些悲傷。看上面的詩意,這林姑娘在賈府過得并不如人意呢!她小小年紀便寄人籬下,個中的酸楚誰人關心,她只好用詩來發泄罷了。
一旁文蘭笑道:“王爺是只要這一把,還是……”浩軒道:“別的都收起來吧。你也下去吧。”說完,便坐在桌前,沉思不語。文蘭欲言又止,想了想,把其他扇子收拾了,帶了小喜兒出去。
北靜王對那黛玉又是敬慕又是憐愛,想起那寶玉平日所談,也是對這個表妹感情至深的。想想寶玉也到了說親的年紀了,該不是對那林姑娘……想到這兒,浩軒“騰”地站了起來,在屋中踱來踱去,怎么想個辦法,讓林姑娘與了自己,又不讓她受了委屈才是。心里又對寶玉道:別怪我,若不是圣命,這林姑娘原早已是我的王妃了。轉念一想:自己這樣未免有失君子之名,罷了,明日下了朝先請寶玉過來一問,倘若沒有下聘,便去請了旨,立了林姑娘為側妃便是。對了,還要另請一道旨:說明這側妃只是名義上與正妃有等級之分,但在北靜王府里與正妃是并肩的,不分上下。
想到自己能琢磨出這樣的主意,浩軒不禁得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