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8章 一個人的舞臺

  • 兩世花
  • 錦瑟無端.QD
  • 4043字
  • 2007-01-23 15:10:00

十月,大軍開至巫縣。

過了巫縣,便屬于吳的地界。我在蜀軍中盡情呼吸著屬于東吳的空氣。這一場蜀的悲劇已緩緩揭幕,我愛的男人將在舞臺上粉墨登場。我本應當開心,卻無論如何開心不起來。

屈指一算,離開江東,已將近兩年。這和以往隨軍不一樣,以往即使走得再遠,身邊還都是江東的人。但這一次,尤其是入蜀以來,便只是孤身一人。我終于明白古人去國離鄉時為什么有那么多愁懷。只因在這個通訊極其落后的世界,面對著完全不同的風景,耳邊充斥著陌生的語言,那種感覺,真有如天涯海角。

巫縣吳軍很少,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下,便撤退了。這場渺小的勝利仍然極大地鼓舞了劉備的士氣。他由此歡欣鼓舞地斷定吳軍不堪一擊,繼續整軍前行。

從巫縣往東,地勢開始漸漸平坦。當地的住民也漸漸多起來。這里的人們多是蠻漢混居,以打魚耕作為生。他們仿佛習慣了戰爭,當軍隊整齊地開過一片又一片農莊時,田中的農民只是低頭耕作,并不多看這支大軍一眼。對他們來說,無論是吳軍抑或是蜀軍,只要能讓他們好好生活,便沒什么區別罷。

如果非要說有區別的話,也是在乎哪一邊的軍隊能給某些不安分的人更好的機會。一路東進,常常能看見甚至從武陵這樣遙遠的地方趕過來的當地鄉紳。他們視這一次戰爭為爬得更高的機會,希望能從“歸順”間得利。而劉備也樂此不疲地接見他們,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

聽營中的軍士說,陸議駐守此處時,對當地百姓十分厚待,常常用軍隊屯田的余糧來養活百姓。因此當地人大多游手好閑,并且認為部隊是應該負擔起百姓的飲食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前來“歸順”的鄉紳所提出的條件也就格外昂貴。這本來應該給劉備敲響警鐘,但他卻罔然無顧,甚至以數倍于吳軍的供給來滿足當地百姓的貪婪心。

一方的利益多了,另一方的利益就必然減少。一路看著劉備大方地散布他的慷慨,而軍中的補給就相對吃緊起來。再加上一路吸收了不少蠻族軍士,這些人在軍中酗酒鬧事,引起不少麻煩。這一切無疑讓蜀軍將士的士氣或多或少有所降低,然而華麗的陣容掩蓋了暗地滋生矛盾,劉備仍陶醉在他所認為理所當然的勝利當中。

十二月,大軍攻打下秭歸。駐守秭歸的吳將李異退至夷陵。吳軍傷亡并不算慘重,然而這仍是蜀軍東征途中第一次可圈可點的勝利。劉備無暇去想為什么如此輕易取勝,開始忙于大軍的調配。他兵分三路,派黃權領一軍前往臨沮防備魏軍,吳班領一軍徑進夷陵,而自己準備由水路而下經夷道與吳班匯合。這是很有水平的戰略計劃,卻挽回不了他即將敗亡的命運。

在繼續東進前,劉備忙里偷閑去武陵轉了一圈。他過于醉心于軍隊人數這個數字的增長,每一支蠻人隊伍的加入都讓他喜逐顏開。他卻不曾想過,二十萬人已經夠多,他還要更多的軍隊做什么。

恚怨在留在秭歸的軍中暗自滋長。終有一天,這些恚怨將成為吹旺火把的風。但在那之前,我要離開。

劉備走后第十日,我終于等來了一個機會。那天在馬廄,王方仍是裝作洗馬,靠近我低聲說:

“夫人營帳后門處,在下安排了一條路。夫人等天黑便從那里一直走,出到江邊,在下在船中等你。”

天黑以后,我成功地避開軍中耳目,一直沿著他們安排好的路走到江邊。夜如黑幕般垂下,江面昏暗無光,我茫然四顧,卻并不見應當在江邊的船。

“你在找什么?”

一個聲音冷冷地從身后傳出。我轉過身,驚訝地看到此刻我最不想看到的人。

劉備。他從一堆巖石后走出,身后跟了幾個橫眉立目的軍士。他將什么東西輕描淡寫地扔在我面前,冷冷地說:

“你是不是在找這兩個人?”

借著他們手中火把的光,我驚訝地看見,沙地上滾動的,正是兩個血跡模糊的人頭。

心一下子揪起來。我就這樣害死了這兩個人。

我注視劉備,眼中的怒火似要將這夜點燃。

他卻絲毫不以為意,悠然道:“幸虧朕提早回來,渡江時看見這條行蹤可疑的船。否則不是給你逃回去?”

停一停他又笑道:“不過你逃了回去又如何?你遲早還是會落入朕手中。但朕現在不會放你走,朕要你看看朕是如何擊敗你們江東豎子,再將你的人頭掛在建業城樓上。”

我仍是不說話,只是默默看著他。

他揮了揮手:“帶回去。嚴加看管,一刻也不能疏忽。”

有軍士上來拽我的臂,我沒有反抗,只是任他們帶走我。然而憤怒的目光,卻一直留在劉備臉上。

“你還有什么要說的?”他挑起眉,頗為神氣地問我。

我深深看他一眼,然后說:“蜀軍將要敗了。”

蜀軍將要敗了!

我近似詛咒的預言如同長了翅膀,在軍中不脛而走。聽到這話的人之中,一部分表示不屑,一部分表示出對我胡說八道的義憤填膺,卻亦有一部分因之憂心忡忡。

天氣一天一天寒冷下去然后又一天一天暖和起來。在這由冬到夏的時間里,劉備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他攻下夷陵,又分兵將夷道的孫桓困在城中。陸議用勝利織成了一個繭,將劉備套在繭中,然后他再也無法看見繭以外的世界。

不是沒有清醒的人,但他們與這充滿著勝利狂熱氣氛格格不入的話無法傳入劉備耳中。事實上,這些人甚至不在少數。盡管一直在勝利,但是卻始終不曾遭遇過敵人主力。在他們眼中,這看不見的敵人就像一條狡猾的蛇,永遠不知道它會在何時現身。這戰爭拖得過長,戰線拉得過散,人們開始不耐煩,開始等一個結束,或許將這條蛇的七寸捏在手中,或許被它咬上一口。但無論如何,都是一個結束。

甘寧仍沒有放棄我。盡管被嚴加看管起來,但軍中他的其他舊部仍然想方設法與我取得了聯系。他們說要另找方法救我出去。然而這一次我拒絕了。如果不是有十足把握,我不愿再讓任何人為我付出生命。赤壁之戰中,我有過趁亂從北軍中逃出的經歷。我想這一次或許亦可效仿。無論如何,權當與劉備豪賭一場。

而我期待中的那場好戲,終于接近揭幕。

黃武元年夏六月,劉備駐軍猇亭。天氣炎熱,士氣低落的士兵叫苦連天。承受不住這些恚怨言語帶來的壓力,劉備下令改扎營于樹林蔭涼處。蜀軍眾多,扎下的營前后相連,竟有上百里。

我在忐忑地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然而在那一天來臨之前,發生了一件史書上沒有記載的事——

那一天我正在營中和看管我的幾個軍士閑聊。相處日久,又見我乖乖地一直沒作逃跑打算,他們也對我客氣不少。只要不試圖逃跑,我在營中的活動一般是自由的。

就在閑聊的時候,突然聽見周圍的軍士奔走相告:東吳有使至!

東吳有使至?這個時候,派使者過來做什么?我按捺不住好奇,想去聽聽。看守并不為難我,便帶我前去。

我接近中軍營帳,周圍已圍了許多在那里好奇地側耳傾聽的人。這時我聽見一把熟悉的聲音從帳中傳來:

“——在下奉大都督之命,前來向陛下請和。”

是駱統的聲音。這個時候,他跑來請的哪門子和?我好奇地伸長了耳朵聽著,卻聽見劉備冷冷地說:

“這個時候,還請什么和?”

這大耳朵,竟說了和我想的一樣的話。

“大都督不忍看見殺戮。希望兩家罷兵,也算造福兩國百姓。”

“哦?他怕他的軍士被殺么?”

“大都督不是這個意思,”駱統的聲音頓了頓,又接著說,“他是不希望陛下的軍隊遭到殺戮……”

這個時候,周圍的人一片哄然。而劉備也開始毫無節制地狂笑。好一陣子,我才聽見他不成語調的聲音:

“怕朕的軍隊遭到殺戮?朕還是第一次聽見這么好笑的話。哈……”

“在下并非危言聳聽。懇請陛下考慮。”

“你們是有心來取笑朕么?”劉備突然一拍桌子,這樣說道,“此事不必再提!你快速速離去,否則休怪朕無面目!”

又是一陣哄然,然后我看見駱統一面搖頭一面走了出來。然后他看見我,就在那里怔了一怔。卻不知該不該走過來。

我向偏僻處對他使了個眼色,轉身央求看我的守衛說:“此人是我至交,如果可以的話,請您允許我和他說幾句話。只是道個好,別無他意。”

守衛站在那里猶豫。這時我迅速摘下手指上的一枚戒指,悄悄塞進他手中。

“好吧,”他勉強同意,“只許說三句。”

于是我走過去,駱統看見我喜形于色,連連說:“想不到影夫人果真還在蜀軍中。一切可好?……”

我連忙制止住他的絮叨,指著不遠處的守衛說:“寒暄的話還是等我以后回到吳軍再說。現在我只能和你說三句話。”

“啊?”他一臉內疚,“那你不是已經說掉一句了?”

“這句不算,”我哭笑不得,“我問,你答,不許廢話。”

“好好。”他連連點頭。

于是我湊近他耳邊,用只有我和他才能聽見的聲音問:“你們打算哪日舉火?”

他驚訝地看我一眼,終究還是吞掉了那些驚訝的話語,只是簡略地說:“六月二十。”

我點點頭,又問:“為什么跑來求和?”

“我也說沒必要來啦,”他笑道,“可都督非要我來。他說一旦舉火,這里就會死傷無數。他不愿做這樣殘忍的事。他真是的……”

看見我陰沉的臉色,他連忙將接踵而來的一大堆廢話噎了下去。

“可這樣有可能讓劉備察覺什么,他難道不知道這一點?”我忍不住又問。

“他就是這樣傻而執著。難道這不是他吸引人的地方嗎?”

這一次他的回答倒是簡潔而一針見血。

我目送他離開蜀營。耳邊充斥著的是蜀軍或好奇或不安的議論。劉備并沒有察覺出什么,只是帶著一種等待勝利的迷醉慢慢走回他的營房。

我突然想起,忘記叫駱統代我向他問一聲好。

這個時候,他的心應該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輕松。

但無論如何,輝煌和不朽,只能建立在二十萬人的命運之上;舊的時代,只能用一場大火來終結。

這是他的舞臺,是他的時代,是他的宿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州市| 万载县| 丘北县| 衡阳县| 平武县| 左贡县| 辽宁省| 招远市| 永丰县| 通辽市| 丰台区| 鄂托克前旗| 云和县| 桦南县| 和顺县| 唐海县| 邮箱| 阳信县| 厦门市| 阳城县| 静乐县| 天气| 万山特区| 根河市| 东方市| 和顺县| 修武县| 多伦县| 明水县| 柞水县| 余姚市| 新安县| 宣化县| 孝昌县| 玛纳斯县| 永福县| 定州市| 仲巴县| 东阿县| 九龙城区|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