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雄發現比自山城正在加緊修筑城防,決定不等瀧川一益和丹羽長秀的到來就發起攻擊。筒井父子率領優勢兵力從正門突擊,結果被弓箭和落石打得傷亡慘重。蒲生氏鄉繞道風呂谷從側面向小門進攻,遭到敵將福喜多將監的頑強抵抗。士兵懼怕其勇不敢上前,蒲生氏鄉只能親自與福喜多將監交戰。兩人戰到30回合,氏鄉詐敗,將監緊追不舍。氏鄉暗中彎弓搭箭,猛然回身一射,正中將監馬頭,將監落馬,隨即被氏鄉討取。氏鄉正欲繼攻城,只見正門的筒井定次,被身先士卒的百田藤兵衛打得落花流水,性命堪憂。這時,堀秀政下令鳴金收兵,織田軍退回各營。
伊賀眾人見首戰告捷,筒井父子最好欺負,于是決定夜間偷襲長岡山的筒井大營。筒井軍大敗,筒井順慶感嘆道:“我命休矣。”并想切腹自盡。幸虧手下人舍命相救,筒井父子才逃過一劫。其帶來的3700人馬,也只剩下1000余人。不久,瀧川一益和丹羽長秀的援兵到來,再加上伊賀眾囤積糧草和武器的平樂寺和長橋寺已經被燒。百田藤兵衛決定放棄比自山城逃往柏原城與瀧野吉政匯合。織田信雄發現有人秘密出城,一面命丹羽長秀和筒井順慶守住通往柏原城的要道進行伏擊,一面開始加緊攻城。逃往柏原城的伊賀軍民如羊入虎口一般,遭到了織田軍瘋狂的追殺。安全到達柏原城的人寥寥無幾,比自山城也被織田軍占領。
之后,伊賀國內再沒有組織性的進行抵抗,雖然森田凈云和百地丹波相繼舉兵,但還是無人響應,被織田軍擊敗。最后據守柏原城的瀧野吉政將嫡子龜之助作為人質交于織田信雄,獻城投降。天正伊賀之亂結束。
1582年1月,武田信玄的女婿木曾義昌通過遠山友忠向信長投降。其鎮守的木曾福島城乃是信濃國與美濃國的邊境,與美濃國的巖村城分別坐落在木曾谷兩端。木曾義昌之前也深得武田信玄的賞識,與小笠原忠實、村上義清、諏訪賴忠統稱“信濃四大將”。反叛的原因很簡單,武田勝賴不思勤政愛民,反而增賦加稅修建新府城。信長聞訊大喜,并親自接見了木曾義昌。同時下令織田信忠,聯系德川家康與北條氏直準備執行“甲州征伐”計劃,共同攻滅武田氏,并上奏朝廷指明武田家為“朝敵”。2月2日,武田勝賴大怒,命武田信豐率兵5000為先鋒攻打木曾福島城,并在誓師大會上殘忍殺害了木曾義昌70歲的母親、13歲的嫡男和17歲的女兒,隨后自己也率領1萬5千人出陣。2月3日,織田信忠出美濃、金森長近出飛驒、德川家康出遠江、北條氏直出相模。四路大軍總規模10萬余人向武田氏展開圍攻。織田信忠軍團中包括了:瀧川一益、森長可、團忠正、木曾義昌、遠上友忠、河尻秀隆、毛利長秀、水野忠重、織田長益、丹羽氏次等將。信長特意囑咐信忠,要多聽取監軍瀧川一益的意見,不可輕敵,并給瀧川一益寫信讓其好好輔佐信忠。同時,信長自己也開始調動各處的糧草和士兵,準備之后也向甲斐進發,一舉攻滅武田氏。信長的本隊包括:明智光秀、細川忠興、筒井順慶、丹羽長秀、堀秀政、長谷川秀一、蒲生氏鄉、高山右近、中川清秀等將,總規模達6萬之眾。
2月6日為援救木曾福島城,森長可、團忠正和河尻秀隆率兵1萬5千人先從岐阜出發,與木曾義昌一起在鳥居峠設伏準備奇襲武田信豐的先頭部隊。2月12日,織田信忠的本隊從岐阜出發,瀧川一益從長島出發,于2月14日,在巖村城匯合。2月16日,由于天降大雪,武田軍又不明地理,完全被木曾義昌玩弄于鼓掌之中,武田信豐敗退至諏訪上原與武田勝賴部隊合流。武田勝賴聽聞信長的“甲州征伐”計劃后,不敢交戰,退回了新府城。這一敗一退正式拉開了“甲州征伐”的序幕,南信濃國的城主不是投降就是逃跑:松尾城的小笠原信嶺向織田軍獻城投降,飯田城的保科正直(“槍彈正”保科正俊之子)逃往高遠城。身為武田信玄之弟的武田逍遙軒也毫無戰心,從大島城逃往新府城。就連鎮守深志城的馬場信春之子馬場昌房,在遇到織田長益、稻葉一鐵的部隊時也不戰而降。稻葉一鐵苦笑道:“你父馬場信春過去何等勇猛,威震天下。今日你竟不戰而降,真虎父豬子也。”
2月18日,德川家康從濱松城出發進入掛川城,2月20日包圍了依田信藩鎮守的田中城。2月21日,繞過田中城直接殺到了由武田家親族穴山信君(武田二十四將之一)把守的駿府城。駿府城原為今川義元居城,易守難攻,德川家康展開了政治攻勢。最后雙方決定,以殺死武田勝賴后,由穴山信君繼任武田家,并享有甲斐一國的領土為條件,駿府城開城投降。投降后,穴山信君還作為向導,幫助德川軍攻取駿河各地。很快,駿河國大部分地區被德川家攻下。
北條氏政見織田、德川攻勢甚急,也急忙從東面出兵攻入駿河國。2月28日,拿下了武田家駿河國僅剩的據點戶倉城、三枚橋城。之后就開始向北面的上野國進攻,進入3月后拿下了沼津、吉原等地。北條氏政還讓弟弟北條氏邦聯合廄橋城城主北條高廣,覬覦真田家的沼田城。北條高廣曾分別效力過上杉家和武田家,但在之前上杉家“御館之亂”的時候押錯了寶,支持了被上杉景勝打敗的上杉景虎,只能暫時歸附武田勝賴。真田昌幸乃武田家“攻彈正”真田幸隆的三兒子,大哥真田信綱、二哥真田昌輝都在長篠之戰戰死。其人不僅能征慣戰,更深通兵書戰策。
南信濃最后一座堡壘高遠城由武田信玄第五子仁科盛信把守,也正是他打響了反抗信長的第一槍。2月28日,河尻秀隆奉命開始修筑陣地,準備攻擊高遠城。3月1日,織田信忠軍團開始包圍高遠城。織田信忠命當地僧人為使者送上黃金和書信,勸仁科盛信開城投降。沒想到仁科盛信將使者剁耳削鼻送了回來。3月2日,織田信忠率3萬人開始攻城。仁科盛信和普代家臣小山田昌成奮勇抗敵,并討取了織田家一族的織田信家。然而,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織田軍連破數門,直逼本丸。兩人見狀紛紛切腹自盡。盛信手下的武田軍士兵舍命搶出了其遺體,逃往城外的深山埋葬。山中居民念其忠勇,將該山稱作“五郎山”流傳至今。織田信忠感嘆道:“仁科盛信真乃令人可敬之對手。將其首級送與父親報捷。”
3月5日,信長的后續部隊正式從安土城出發。6日到達揖斐川,收到了仁科盛信的首級。信長下令將其首級曬于長良川示眾,同時號令全軍,不滅武田絕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