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2初步適應這個白社會
- 背叛宿命
- 少了把刀
- 1697字
- 2016-03-05 19:05:20
崇文拿出的那另外二十元,絲毫未給弟弟崇景帶來丁點兒好處。結果呢,眾人皆知新來的孩子有錢了,于是紛紛靠近這兩姐弟。崇景挨打受苦已然成了家常便飯。崇文倒還好些,畢竟是女孩子,不至于遭受那般狠厲的對待,也沒那么多壞事落在她頭上。
一周后的某一天,一位姓尚的男老師領著崇文前往鎮(zhèn)上的學校。途中,尚老師問道:“你是想接著讀四年級呢,還是留一級?聽說你都半年沒上學了。”崇文背著那不甚好看的書包,滿心憂慮地問道:“那我弟弟誰送過來呢?”尚老師回應道:“他太小了,院里其他老師說先把他放在殘幼室呆呆,讓他在院里上幼兒班。”崇文的腦海中瞬間浮現(xiàn)出殘幼室那不就是一樓的那個地方嗎?不就是吃飯時那三桌人所在之處嗎?怎么會這樣……可轉念一想,若去了那里,或許就不會挨打,不會再受大孩子欺負了吧?從這艱難的思緒中掙脫出來后,崇文對尚老師說:“好吧!那我想上三年級。”尚老師滿臉驚愕,問道:“為啥?你跟不上嗎?”崇文并未正面作答,只是淡淡地說:“我怕教材和書本不一樣,我重新學吧!”然而,她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卻是等崇景一年,如此便能在小學照顧他一年了。
崇文仔細地記著來時的路,不時回頭張望,以便清楚回去該怎么走。尚老師說道:“要是記不得回去的路,晚上會有人來接,或者找其他院里的孩子一起回來。我盡量給你安排院里的孩子當同學。”說著說著,他們便來到了這所鎮(zhèn)上的中心小學。尚老師與學校的老師們交接完畢后,就被學校辦公室的主任送到了二年級一班。剛開始上課沒有書,得和同桌共用一本。下課的時候,一群同學圍攏過來,嚷嚷著:“孤兒院又來人了。”有個叫夏雨的女孩子走過來說:“我也是福利院的,你在幾家呀?”崇文回應道:“我在一班。”夏雨說:“哦,那你不和我們住在一個樓里,我們住家庭樓!你們住教導樓。我在這個班是班長,也是和你一個福利院的,咱們肯定能成為好朋友。”崇文漸漸了解到,這里有五個人是福利院的,全班四十五人,其他都是各家的孩子。原來她上的和別人家孩子一樣的公立學校啊!學習費用是福利院出的。其中有一個福利院的孩子也是女生,但她有媽媽,和夏雨住在一個家庭里,也算福利院的人。她是院里股長妹妹家的孩子,她媽媽算是院里的員工。另外兩個男生也是住家庭樓的。崇文在課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交了上去,班主任向同學們夸贊崇文的字寫得極為出色。可崇文并未因此而開心,對她而言,她不愿接受贊美,只覺滿心孤單。原因在于一個院里的孩子雖都是福利院的,卻不與她住在一個樓里,而且就算住在院里也相隔甚遠,根本就不熟悉。
崇文上了幾天學之后便有書了,無需再用別人的書。她用大孩子們早年剩下的報紙當書皮,把外面的名字改了過來。每天放學后回到院里就立刻寫作業(yè),余下的時間便閱讀課外文本。她應對這些課程輕松自如,基本不用學習,因為全是她會的。可在別人面前,她永遠都是那般自卑和謙遜,永遠不敢有正常的表現(xiàn),或許是因為害怕吧!
弟弟被送到了一樓的殘幼室,每天只有在吃飯的時候才有機會在食堂見上一面。有時趁著學校放假,能在一樓走廊見一面。每次見面,兩人總是淚流滿面,崇文只會叮囑崇景要聽話、不許與人吵架!要忍著。她實在不想讓弟弟再受一丁點兒傷了。然而,命運就是這般不公平,毫無天理可言。崇景在殘幼班既要照顧嬰兒(大多數(shù)是棄嬰和先天性殘障兒童),還要忍受那里不正常的幾個孩子的搗亂。那里有幾個女老師輪流值班,其中有幾個還是壞阿姨,或許是更年期作祟,又或許是厭倦了。只因她們要管理和照料那么多與她們毫無血緣關系的孩子。那里有嬰兒房,里面有幾間總是傳出哭聲。每天經(jīng)過一樓的人都能聽到。那里還住著一個大啞巴女生,沒人知道她幾歲,她在那里已經(jīng)呆了好些年頭。有一段時間,崇文天天跑到門口偷看有沒有崇景的身影,總是能聞到一股嬰兒的尿味兒。她開始后悔自己同意弟弟來這里了,讓她更加懊悔和無助的是崇景依舊經(jīng)常被打。打他的是那里的壞女人,崇文曾親眼看見殘幼室的壞阿姨敞開大門打那些傷殘小孩。崇景常常站在門口被那個肥臀惡面的阿姨打著,沒人阻攔,就算攔也沒用。
看著弟弟崇景經(jīng)常被打,而自己又無能為力的那段歲月,讓崇文明白了許多,也懂得了那里的生存之道,年幼的心里埋下了一顆無法言說(仇恨)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