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已然上了小學三年級上學期,家中的日子看似與往常一般平靜,卻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姥姥考慮到冬天的飲食,特意雇了些人來制作白菜,準備充足的過冬食物。姥姥令人還為崇文種下了一些洋扣子、紫扣,果實如崇文的手掌般大,圓潤可愛。崇文與崇景時長看家里的彩色電視,是一個舅舅送來的。他是后姥爺的兒子,但不常來姥姥家。每到冬季,崇文都能品嘗到這些美味,而她的一些小伙伴們也常常被吸引過來,其中不乏住得較遠的孩子。他們趁著姥姥睡午覺的時候,偷偷跑來偷吃,得逞后便迅速跑掉。崇文對此很是不滿,她總擔心別人會把這些都吃光,那樣弟弟崇景就沒得吃了。
崇文特別喜歡逗崇景玩,在她眼里,弟弟可愛得就像個精致的娃娃。雖然崇景是個男孩,卻對男孩子愛玩的娃娃玩具毫無興趣,也很少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此時,家里的院子出現了問題,院墻開始坍塌,有許多破損之處。姥姥決定重修院子。鄰居們得知這件事后也要修,所以左邊姓商的鄰居家在修理自家院子時,總愛擠占崇文家的地方,把本屬于崇文家的地盤占為己有。崇文對這戶鄰居印象深刻,永遠也忘不了。鄰居家有個叫商李紅的女孩,比崇文大兩歲,經常欺負她,還在外面罵她是野孩子。因為商李紅有兩個哥哥,崇文從小就對他們心懷畏懼。如今連大人也開始欺負他們,崇文心里滿是委屈。姥姥不想崇文跟著難過,總是對崇文說好人會有好報的,別擔心。甚至有一次,商李紅把崇文的球拿走了,姥姥去幫忙要回來,卻被商李紅的爺爺推倒在門外。從此以后,崇文再也沒有看過商家任何一眼,也沒有說過一次話。倒是右邊的鄰居卻十分友善,鄰居家的大哥哥比崇文大一歲,他和崇文經常一起玩耍,玩累了就在崇文家吃飯,崇文的家人也都很歡迎他。
過了些日子,媽媽開始不斷咳嗽,姥姥趕忙給媽媽熬中藥,還催促媽媽去打點滴。崇文對打點滴的地方再熟悉不過了,每次都是她陪著媽媽一起走去,地方就在媽媽教書的學校附近。
在這兩年間,崇文和崇景常常在半夜驚喜地吃到各種美味食物,有大塊的雞肉、香腸、魚等營養豐富的菜肴。這是因為姥爺回來了,每次姥爺回來都很匆忙,離開時也一樣。但只要姥爺在家,家里就充滿了歡聲笑語,崇景還會坐在姥爺的肚皮上玩耍,畫面溫馨極了。
然而,媽媽的病逐漸加重,人也瘦了許多,無法再去學校教學,只能在家養病。姥姥每次看到媽媽都忍不住念叨:“叫你小時候只愛吃零食不吃飯,體質不好,還容易感冒。現在……唉!”說著,眼淚就流了下來。從此,崇文和崇景再也吃不到媽媽做的涼菜了,都是姥姥下廚做飯。
有一天,崇文和崇景在玩耍時,因為爭搶零食架子上的東西而撞到了一起。媽媽過來哄崇景,崇文生氣地指責媽媽偏心。但后來發現媽媽并沒有偏心。還有一次,崇景做錯了事,媽媽假裝要打他,崇文急忙拉著崇景,結果不小心磕掉了兩顆大門牙,還出了血。后來長出的牙齒整整齊齊的。家里做菜時發現醋沒有了,崇景放學早,正好在家,媽媽便打發他出去買醋。那時崇景說話還不太清晰,到了商店里說要買“酷”,店家卻也能明白,從此,買醋的活兒就成了崇景的專屬任務。
媽媽的病日益嚴重,醫生說媽媽只能活三個月了。可姥姥始終不愿相信,依舊堅持給媽媽熬藥,但媽媽從來都不喝,說是太苦了。有一天,媽媽開始吐血,崇文和崇景這才知道媽媽得了肺癌,而且已經是晚期。此后,家里大多數時候都是安靜的。每當媽媽咳嗽的時候,崇景就會背詩給她聽,而崇文總是淚流滿面,嘴里不停地說著:“怎么辦,姥姥該怎么辦?”
姥姥常常會防備著崇文和崇景,從床上兩個柜子之間的一個柜子里取出一些藍色的百元大鈔。那兩個柜子里裝滿了衣物、信封,還有一些不認識的硬幣和紅布。姥姥取錢的時候,崇景和崇文不能在屋子里,只有等姥姥取完錢,他們才能進去。
在這個小小的家庭里,生活的波瀾不斷沖擊著崇文和崇景的心靈,他們在困難與挑戰中努力成長,而這份濃濃的親情,也如同一盞明燈,照亮著他們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