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授禪繼大統 被迫治八荒
- 霸王別記
- 銘者自名
- 2998字
- 2010-10-02 02:03:28
堯眼光里透漏著一種復雜的神情,盯著虞舜許久,然后無力的說道:“以后的事情你自行決定吧!”說完便起身往側屋臥室里走,虞舜忙上前攙扶。
丁未日,辰時,玉皇頂上人頭攢動,煙火繚繞。
太牢面前,四岳手持獸骨,大聲念道“炎黃二帝,東西南北,馳騖往來,出乎椒丘之闕,行乎洲淤之浦,經乎桂林之中,過乎泱漭之野。天下大說,鄉風而聽,隨流而化,然興道而遷義,刑錯而不用。及至今堯,地方不過千里,而囿居九百,是草木不得墾辟,而人無所食也。夫以諸侯之細,而樂萬乘之侈,仆恐百姓被其尤也。夫虞舜,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羆,足壄羊,蒙鹖蘇,绔白虎,被班文,跨壄馬,凌三嵕之危,下磧歷之坻。徑峻赴險,越壑厲水。椎蜚廉,弄獬豸,格蝦蛤,鋋猛氏,羂騕褭,射封豕。箭不茍害,解脰陷腦,弓不虛發,應聲而倒,實我炎黃翹楚。故堯禪位虞舜,順天從命。”
百官族長們皆拜地高呼:“順天從命。”
樂手們用象牙吹起巨大聲響,震徹山谷。
虞舜在堯的背后輔佐下承擔起炎黃部落的大任,他首要工作便是征討西戎。
數萬族人跟隨虞舜浩浩蕩蕩開赴太行山,在峭壁深淵,奇關險阻,他們與西戎人展開數十場戰斗,終于將西戎擊潰,凱旋而歸。虞舜在作戰中的勇猛令族人們畏懼信服,從此將信任加于虞舜,而漸漸忘卻堯的寬厚仁慈。
這場西征歷時三年之久,待得虞舜趕回部落,堯已在彌留之際。虞舜得知消息后馬不停蹄的奔往芷水邊堯的住所,看到堯已病入膏肓,不禁淚流滿面。堯氣息幽咽的對虞舜說道:“在你西征時,我將百姓安置的辦法已經刻在獸骨上了,你可采納。我去之后,要時刻提防丹朱等人,不然你姓名難保,決定不了的事情要找四岳商議。”這幾句話下來,似乎耗盡了堯全身的力氣,開始閉目不語。虞舜取出獸骨退出堯的住所。
十日后,月殘之夜,東方亢金龍隕落。翌日,便傳來堯駕鶴西歸的消息。虞舜召來四岳,一同趕往堯家,并將消息傳遍部落。族人聞此消息后,皆不生火造反,面朝東方跪拜泣下,三日而止。在堯的欞前,虞舜悲天號地,毫無戰場上的英勇血性。四岳對虞舜說道:“將堯帝盛葬于邙山吧,那里是炎黃二帝,嚳帝的陵寢,堯完全有資格和威望與他們為鄰。”虞舜答道:“就按照你說的辦吧。”
堯崩后的數十天里,族人們都無心圍獵耕種,生活在一片凄涼悲苦中。虞舜感覺到自己無法左右這個局面,于是便把帝位轉讓給丹朱,希望以此來緩解族人們的情緒。
但另虞舜沒有想到的是,丹朱在南河邊的朝堂鮮有人去拜訪,反倒是自己的媯汭人來人往。無論部落大小事情,也無論是平民還是官員,無論家事還是國事,都來找他主持解決。一天四岳帶著契、后稷、伯夷、禹等人找到虞舜,請求虞舜搬回明堂,驅逐丹朱。虞舜忙辭謝道:“堯去世后的漫長日子里,族人們都沉浸在痛苦之中,無心勞作,顯然是對堯萬分的仰慕和尊敬。丹朱是堯的兒子,族人們想必也希望丹朱繼承大統吧!”
四岳道:“上方此言差矣,百姓悲痛只是因為堯的善行,至于丹朱,百姓將其視作稻田里的稗子,你這樣做更會加深百姓的痛苦。”
禹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慌忙進言:“不如我去宰了那小子,看您還有什么理由不繼承大位。”
虞舜看著這個年輕人,心中泛起陣陣厭惡之意,厲聲喝道:“放肆,牲畜之言。”
禹看著虞舜眼睛里的三個眼珠,心中感到害怕,說道:“是我一時意氣,請懲罰。”
“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以后再讓我聽見,休怪我無情。”虞舜厲聲說道。
四岳忙替禹說道:“是禹太年輕,但也是一片忠心赤膽和對百姓的愛護之心,您還是不要放在心上。”
虞舜道:“我向來謹奉人倫道德,從未逾越半步,哪怕在父兄要置我于死地時我也從未改變過。向禹這樣大逆不道,欺綱枉上,我絕難容忍。”
伯夷上前說道:“其實禹只是把百姓們的想法說出來了而已,他并無過錯。”
虞舜盯著伯夷道:“難道你們都有這種想法嗎?”
伯夷和后稷異口同聲的答道:“愿誅丹朱。”
四岳趁機言:“您不能再猶豫了,丹朱和鯨等人已經在籌劃密謀殺死你了。現在隨我們到芷水河邊召集百姓打到南河的丹朱朝堂。”
虞舜猶豫良久,此刻也不知如何是好。
四岳見此情景,知道虞舜決心難下,拿出隨身攜帶的卦簽,對虞舜說到:“既然您拿不定主意,就問下蒼天吧!”
虞舜應了聲:也好。
四岳搖了搖竹筒,里面的簽跟著轉動,隨著四岳的速度加快和力度加大,從里面蹦出來三根簽來。四岳拾起卦簽,仔細看了看后面露喜色。
伯夷、禹等人忙俯身上前,問道:“占卜吉兇?”
四岳手握三根卦簽,向四周言道:“第一卦,澤火革,上兌下離,水在上而下澆,火在下而上升。火旺水干;水大火熄。二者相生亦相克,必然要出現變革。第二卦,兌為澤,澤為水,兩澤相連,兩水交流,上下相和,歡欣喜悅。兌為悅也。同秉剛健之德,外抱柔和之姿,堅行正道,導民向上。第三卦,更是上上簽,乾為天。望上方勿失天約。”
虞舜也沒有聽懂卦象到底何意,只覺得大概是天意如此,便依著四岳等人的計劃。
虞舜和四岳等人趕到了芷水河邊,召集了芷水河邊的百姓。四岳對眾人說道:“虞舜本來是堯欽意的統領,他率領族人們打敗了入侵我一百多年的西戎,更是仁厚愛任,所以在堯駕崩后,便把帝位讓給了丹朱。但是丹朱卻聯合奇窮,饕餮等不肖之子,亂我族紀,多行不義。現在又要置虞舜與死地,以解除其心中大患。你們說能讓他得逞嗎?”
百姓們紛紛情緒激昂的振臂高呼:“誅殺丹朱,保我虞舜。”
四岳又說道:“丹朱現在正在南河的朝堂里密謀部署殘害虞舜的方法,你們愿意現在隨我們去誅殺丹朱的袒右臂。”
所有人都高舉右臂,唯恐人后。
四岳道:“老人、父女和孩子留在家園,我保證你們的兒子丈夫和父親定能安然無恙的回歸家園。因為我們的統領是力能擎天的虞舜。”
百姓都高呼:“第一勇士、第一勇士。。。”
虞舜看到群情激奮,只能率領百姓去攻打丹朱。
四岳所言不錯,丹朱與鯨和驩兜等人在屋內正在暢想虞舜死后,天下歸一的美好愿景時,虞舜已經帶著百姓殺進了他的屋內。丹朱先是一驚,馬上回復平靜,對著眾人問道:“難道你們要造反?”
禹大聲喝道:“無恥之輩,敢言造反?今日我等順從天意,來此誅殺你等蠹蟲。”話音剛落,便欺身上前,一把拽住丹朱衣領,將其擲于地下。百姓爭相上前,用木棍拼命擊打。鯨和驩兜等人想要趁亂逃跑,卻被眼疾手快的人攔下。
虞舜看此情景,方發現百姓群擊的可怕,不由得頭冒冷汗。
三天的時間,虞舜在眾人的幫助下重新回到帝位,但更加小心謹慎,從不敢恣意妄為。雖如此,對治國之道他仍然是一無所知。于是,便想起堯臨終之際給他留下的獸骨。可是看到獸骨上的痕跡,他如看天文。便找來四岳,四岳是部落少有的能識骨文的人。
四岳看后對虞舜言道:“堯是希望你時常四處巡視,時刻關注百姓動向。叫你收集起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五種玉制符信,選擇良月吉日,頒發給各族族長。召見東方各諸侯,協調校正四時節氣、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統一音律和長度、容量、重量的標準,修明吉、兇、賓、軍、嘉五種禮儀,規定諸侯用五種圭壁、三種彩繒,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種動物,士用死雉作為朝見時的禮物,而五種圭璧,朝見典禮完畢以后仍還給族長。把天下劃分為十二個州,疏浚河川…….”
虞舜忙打斷道:“好了,你就按照獸骨上的意思去執行吧。”
四岳首先按照堯的指令頒布了律令,用流放的方法寬減刺字、割鼻、斷足、閹割、殺頭五種刑罰,官府里治事用鞭子施刑。因災害而造成過失的,予以赦免;怙惡不悛、堅持為害的要施以刑罰。
接著流放了野蠻不化的渾沌、毀信棄義的窮奇、兇頑絕倫的梼杌和貪得無厭的饕餮。這四個人和丹朱有著密切的往來,且民憤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