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高彥
- 駙馬至尊
- 吳言軟語
- 2319字
- 2010-02-09 05:59:22
次日,房遺愛帶著高陽在一天內連著去拜見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
來到東宮,杜荷將二人迎入宮中。
李承乾對于房遺愛的到來并沒有顯出太多的熱情,話也不多,只是禮貌性地夸了夸房遺愛的才學,和高陽拉了些家常而已,有些心不在焉和無精打采。讓房遺愛覺得邀自己前來并非是李承乾的意思,而是杜荷的自作主張。所以寒暄一番過后,房遺愛就出言告辭。李承乾雖然也表示要留妹妹、妹夫用膳,但僅僅是客氣一下而已。
杜荷代表太子送公主、駙馬出門。分手時,杜荷重重地拍了房遺愛一下胳膊:“今日太子心情不好,怠慢之處切勿介懷。”房遺愛笑了笑沒有說話,拱手作別。
而在魏王府,情況則正好相反。魏王李泰開正門親自降階相迎。對高陽又是夸又是賀,夸妹妹越來越漂亮了,賀妹妹有這么個出息的駙馬。高陽自東宮出來一直拉長個臉,此刻不由得笑成了一朵花。對房遺愛也是熱情備至,拉著他的手,大贊他在國子監的表現,還出口就背了幾句《師說》中的名句,以示真誠。進門時,更是和房遺愛攜手同行,大有禮賢下士之風。
進了魏王府,魏王妃也出來見禮、相陪。隨后李泰大擺筵席,歌舞款待。席間除了談詩論賦和敘敘親情外,并未言及朝政,賓主自然是盡歡而散。李泰堅持把二人送至門外,分手時握著房遺愛的手殷殷作別,囑他一定要常來常往,有事盡管開口,千萬不要見外。
雖然禮遇迥然不同,在房遺愛的眼里,李承乾和李泰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都是即將被歷史所刪除了的失敗的政治人物。但這也并不是說就可以視其為無足輕重,和他們還是應該保持一定的交往。關鍵是如何把握這個尺度,不可深交也不得不交。
任何一場政治搏殺過后總會有一批受益者,李承乾和李泰的這場奪嫡之戰的最大贏家自然是李治,那么作為一個已然知道結果的穿越者,那他房遺愛就有機會去成為,也應該成為除了李治之外的最大受益者。何況,眼前他們的身份擺在那里,他房遺愛也得罪不起。該盡的禮數還得盡,態度還得熱情和誠懇,決不能讓他們感到有絲毫的怠慢。爭取在和他們的交往中發現機會,讓這兩個即將的廢物得到最大的利用。
至于能否去改變他們的命運,讓大唐免去這么一場內耗,讓李氏少上演一出骨肉相殘的悲劇,房遺愛根本就不作此想。一來面對皇位的誘惑,這兩個人以及他們身邊的人,早就紅了眼、喪失了理智,父子、兄弟之情都拋在了腦后,屬于“自作孽,不可恕”的一類,估計老天都阻止不了他們,遑論房遺愛這么個小小的穿越者了。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房遺愛自穿越以來,改變了自己身邊的一些人的命運,但這些人對于歷史來說,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改變他們無關乎歷史的發展。房遺愛不想過早地去觸及歷史發展的那條主線,過早地去改變那些對歷史有著決定作用的人物。因為在他看來,穿越者最大的優勢就是對于歷史的預知性,而一旦歷史為之改變,那這種優勢也就不復存在,將來也就變得難以把握。所以,房遺愛告誡自己,在自己沒有變得足夠強大,沒有獲得足夠的權力之前,盡量要讓歷史沿著其原有的軌道前行,除非某些改變能讓他獲得極大的利益。
回到府中,下人來報,說是有人持著吳王的書信在書房中恭候多時。
房遺愛一踏進書房,一名文士打扮的三十多歲的中年人迎上來,躬身施禮:“學生高彥見過駙馬。”
此人身材不高,相貌也普通,但舉止不亢不卑,雙目深邃有神,神情超然灑脫,頗有些世外高人的風范。房遺愛一見之下頓生好感,也拱了拱手客氣道:“先生不必多禮,請坐下敘話。”
兩廂坐定,高彥呈上吳王的書信。
房遺愛打開一看,大意是:先對房遺愛的晉升表示了恭賀,又對昨日讓他們夫妻撲了個空表示了歉意。隨后說時間倉促,明日就要離京,有好多事要辦,所以也就沒時間見面了,請他代為向高陽打聲招呼。最后提及送信之人高彥,說他雖然出身貧寒,但胸懷錦繡,有過人的文經武緯。本來自己有意將他帶去江南,但他上有老母在堂,不便遠行。故而將他薦與房遺愛,將來定有用處。
看完書信,房遺愛靜靜地注視了高彥一會兒。高彥坦然對之,神情豁達。
就這一份氣度,讓房遺愛對李恪信中對高彥的贊譽深信不疑。心中不由得暗暗感嘆:高彥若是出生在世族之家,何愁沒有錦繡前程?何至于三十好幾還是一介布衣,仰人鼻息、寄人籬下?但在隋唐之前講究的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如今雖有了科舉,但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加上科舉本身的弊端,有多少曠世奇才,天下英杰被埋沒在山野之間!不過對自己來說,這倒不是件壞事。如今自己身邊可信的就是那幾個屁大的字不識幾個的小廝,確實需要一個有學問的人幫襯幫襯。可靠的話,遇事也可替自己出謀劃策,否則替自己處理處理文牘也好,自己的古文底子連寫封信都感吃力。
想到這里,房遺愛笑著對高彥道:“先生如果不棄的話,就先留在房某的身邊可好?”
“多謝駙馬照拂。”高彥起身躬謝。
隨后房遺愛和高彥聊了聊,問了他一些家中的情況。得知高彥家中只有一個年近六十的老母,自己連老婆都還沒有。他原本靠著教私塾、賣些字畫勉強為生。他和李恪的相識很有戲劇性,是由于他母親重病,無錢醫治,不得已將家中僅存的一幅王羲之的真跡條幅拿去變賣,恰巧遇上了李恪,交談之后,李恪對他大為賞識,不但沒要他的條幅,出錢醫好了他母親的病,還購了一處宅子送與他們母子居住,另外還買了一個丫鬟來伺候他的老母。所以,李恪對高彥來說,有著救命之大恩。
聽高彥說著,看他言辭神情中所露出的對李恪真誠的感激之情。房遺愛放心了。
(更新確實有點慢。一來馬上要過年了,事雜,實在沒多少時間來寫;二來老吳總要留些存稿以備節中萬一貪杯后應急之用。新人新書走到這一步不容易,還望書友們多多體諒。勿忘推薦,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