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受窘國子監
- 駙馬至尊
- 吳言軟語
- 2108字
- 2010-02-01 07:44:23
(主打了,書友們勿忘推薦收藏花兒打賞評論,先行謝過!)
上官儀?上官婉兒的祖父?
“上官大人不必客氣。”房遺愛是典型的豬哥心理。聽到上官儀,不去想他是初唐的著名詩人,“上官體”的所有者;也沒去想他死于武則天之手,是皇帝怕老婆的犧牲品。他腦子里的第一反應就是上官婉兒——美女加才女,隨之心中莫名地一喜,臉上馬上堆滿笑容。可等他回禮之時,頓時醒悟過來,現在哪來的上官婉兒?上官婉兒他爹都還不知道在哪玩泥巴呢?由不得又臉顯失望之色。
這上官儀見房遺愛忽喜忽憂,饒他聰明,又是皇帝的侍臣,察顏觀色是他的特長,也不可能猜到眼前的這個駙馬爺心中想著的竟然是他尚未出世的小孫女。
“近日下官拜讀了駙馬的兩首詩,佩服之至。”上官儀陪著笑和房遺愛談起了詩。
雖然不會被拆穿,但也總有一種做賊的感覺。所以房遺愛并不喜歡和旁人多談論他的那些“詩”。正感無奈之際,忽然耳邊隱隱傳來鼓樂之聲,抬眼望去,遠處塵土飛揚,麗日當空之下,華蓋幡帶隨風飄舞……杜荷扯了一下房遺愛和上官儀的衣袖道:“二位禁聲,圣上就要來了。”
三人隨著國子監的大小官員依次跪在了石階之下,靜候大駕。國子監門前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隨著李世民一起來的除了房玄齡、長孫無忌、楊師道、魏征等等一干重臣外,還有他的二個已成年的嫡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
這是房遺愛第一次見到這兩個即將為皇位爭得你死我活的大唐皇位前兩位順位繼承人。
李承乾長相頗為英俊,但身形單薄,而且有腿疾,走起路來一高一低的。他的臉上也缺少李世民的那種霸氣,顯得有些憂郁。
李泰長得不高,卻是腰粗肚大,走起路來,活生生的就像是一只企鵝。長著一張胖乎乎的圓臉,臉上堆滿了笑容,能讓人一見之下頓生親近之感。
在穿越前,隨從領導視察對房遺愛來說也是常事,他并不陌生。無非是走走看看,聽聽介紹、匯報,和普通百姓握把手,說上幾句,顯示一下平易近人,最后再作一個套話加廢話的重要講話。好玩的是,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皇帝的駕幸程序除了不握手外和這也差不多。
李世民在大臣們的簇擁下,一間一間校舍地巡視著,不是停下來和學生、教師說上幾句,以彰顯皇恩的浩大和無微不至。
房遺愛按著品秩混在隨從的隊伍中,讓他感到詫異的是,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似乎認識他,除了偶爾有幾個對他點頭示意外,大都用一種不屑的目光掃他一眼,似乎在說:這房遺愛,也變得人模狗樣了?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的前身一定曾是這里的學生,眼前的這些學生都是他的校友,老師也有可能給他上過課。而按歷史上房遺愛的品性,那他一定不會是一個好學生,肯定是個不學無術、調皮搗蛋、作弄同窗,讓老師異常頭疼的頑劣之徒。
唉!這前身欠下的債,要何時才能還清啊?房遺愛無奈的暗暗嘆息。
最后來到國子學的一件最大的校舍,李世民面對諸生居中站定,隨行官員侍立其后默然無聲。房遺愛知道,這最后的一個一環,也就是重要講話要開始了。
果然,李世民開講了。他主要告誡這些國子學的學生,你們都是國家功臣之后,要好好學習,不能給你們的父輩丟臉,要做一個對朝廷和社稷有用的人。說著說著,他還舉起了例子,點了幾個從國子學出來,如今已經小有所為的官員的名,要這些學生向他們學習。也不知李世明是怎么想的,說著說著竟然提到了房遺愛的名字,這下有麻煩了。
李世民的嘴里剛剛吐出“房遺愛”三個字,本來都躬身而立,畢恭畢敬地在那里聆聽圣訓的國子學學生中一個長相機靈、十六七歲的小個子忽然發出一聲“撲哧”的笑聲。而其他的那些學生雖然強忍著沒笑出聲來,但他們的臉、他們零碎動著的身子,都在告訴李世民,他剛才的話是多么的可笑!
此地的校長,也就是祭酒孔穎達尚未來得及出面干預,一旁的長孫無忌搶先一聲斷喝:“長孫淹,好大的膽子!駕前失儀,該當何罪?”
這小個子叫長孫淹?房遺愛仔細瞧了瞧他,和長孫無忌有幾分相似,便明白他應該是長孫無忌的兒子,所以長孫無忌才會越俎代庖地出聲呵斥。
長孫淹“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小臣無禮,罪該萬死。”
長孫無忌也躬身對李世民道:“臣教子無方,請陛下責罰。”
至高無上的天子的講話被人笑話,李世民的臉上確實有點掛不住,所以一開始他的臉沉了一下。但此刻已經他已經恢復了笑容。他朝著長孫無忌擺了擺手,對長孫淹道:“小子天性率直,爛漫得緊。起來說話吧,朕不怪罪與你。”
長孫淹謝恩后站起身來。
“告訴朕,你剛才因何發笑?”李世民一副和顏悅色的模樣。
“陛下先前所說的那幾位大人確實是我等效仿之楷模,但這……這房駙馬就……就算了吧。臣等斷然不敢學他。”長孫淹不顧長孫無忌頻頻使出的眼色,雖然有些吞吞吐吐,但還是直截了當地把話說白了。
這一下,幾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房遺愛的身上。有不屑的,有可憐的,有幸災樂禍的……讓房遺愛如芒刺身,恨不能有個地洞鉆下去。心中則是大罵他的前身不已。
(上傳一個多月,從簽約到三江再到本周的分類主打,讓老吳感覺就像做夢一樣。作為新人,看著自己的作品在主打欄中閃動,老吳真有些激動。感謝四組的編輯!感謝支持老吳的書友!老吳會努力的,不辜負你們的厚愛。也請你們繼續支持老吳。再次表示感謝。)
另:看到過一篇文章,說是唐朝官員間一般直呼官名,“大人”之稱只用于父親身上。本書就不那么講究了,還是以“大人”為主要稱呼,大家看個明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