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和親與否
- 駙馬至尊
- 吳言軟語
- 2276字
- 2010-01-12 01:41:06
房遺愛和高陽來到含光殿時,李世民、李恪兩父子正在促膝交談。高陽在父親跟前撒了一會兒嬌后,就被楊妃拉入了偏殿,那里有御醫等候著替她診脈檢查。
李世民隨意和房遺愛拉了幾句家常后就與李恪繼續著他們的話題。
房遺愛坐在一旁聽了片刻后,聽出他們談論的正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件事——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當然,現在這事還只是有個由頭。前年松贊干布率吐蕃兵20余萬進屯松州逼娶大唐公主,去年為唐軍所敗后今年又遣使來長安謝罪,并再次請求通婚。朝中對于此事分成兩派,贊成的一派認為此舉乃是宣展大唐上國之姿,籠絡教化疆外邊邦,有利于邊疆的穩定;反對的一派則認為這是對松贊干布這類狂妄之徒的縱容,有損大唐之威,是一種示弱的表現。如今既已敗之,更無這種必要。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李世民也沒最后拿定主意,此刻正和李恪言論此事的利弊。
李恪是和親的堅決反對者,他的理由除了反對的一派那些理由外,還多了一條,那就是不愿意自己的姐妹去那種蠻荒之地受苦。他顯然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心里有太多的兒女柔情。但這足見李恪的真性情,讓房遺愛對他又平添了幾分好感。
在房遺愛從小所受的教育中,充滿了對文成公主入藏一事的溢美之詞,把文成公主描繪成一個偉大的近乎完美的女外加家,把此舉的歷史影響渲染得無與倫比。但當許多歷史事件被解密后,真相往往與課本大相徑庭,房遺愛不得不對自己從小被灌輸的“歷史”打個問號。
就拿此事來說,漢藏并未因文成公主的和親而世代和睦,即便是大唐時期,兩國的邊界摩擦始終不斷,在吐谷渾、西域之安西四鎮、南詔和河隴之地大打出手。吐蕃窺測中原的狼子野心也始終未絕,安史之亂后,吐蕃更是乘火打劫,大肆入侵,使得日益衰敗的大唐更加岌岌可危。
可以說,吐蕃從此事中得到的好處遠大于大唐。大唐不過是得到了西疆暫時的平靜,而吐蕃則因此得到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經濟文化,在文明上跨出了一大步,成就了其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時代。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對大唐來講,此事的最終結果,有點農夫與蛇的意味。
但房遺愛并沒有想要去阻止這樁事的發生。一是因為不管怎么講,從目前來看,和親吐蕃,對于大唐西疆的穩定和貞觀之治的平穩進行還是有利的。二是房遺愛認為,改變歷史并不能逆天而行,而是應該順勢而為,從各種細小的方方面面去影響它,改善它,從而形成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樣,歷史的改變才是真實的。
他現在要做的是,借助此事,讓自己引起李世民的重視。但他又該怎么做呢?
嘿!幫忙、湊趣的人來了。
李恪如今對房遺愛頗為重視,自房遺愛進殿后就一直在暗暗觀察著他。此刻見房遺愛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不由笑問:“不知駙馬對此事有何見解?”李世民也含笑朝房遺愛看來。
房遺愛看看李恪,又看看李世民,撓了撓頭,窘迫下似又欲言又止。
“遺愛,都是自家人在一起,有什么想法但說無妨。”李世民鼓勵道。
“微臣也沒什么見識,只是覺得要認清目前對大唐來講什么是最為重要的,也就不難決定是允婚還是不允。”房遺愛略帶遲疑地說道。
此言近乎廢話,李恪略顯失望。
“那遺愛以為對大唐來講目前什么是最重要的?”李世民莞爾一笑,隨口問道。
“臣也說不好,但自貞觀以來,我大唐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在這種情況下,臣認為穩定、太平是大唐目前最重要的。”房遺愛雖是侃侃而論,卻故作拘謹之態。
“那遺愛是認為應該允婚?”李世民眼中露出欣賞之色,追問道。
“這臣不知道。”房遺愛顯出難為情的神色,憨憨一笑道。
李恪手指房遺愛,一副好氣又好笑的神情:“駙馬啊駙馬!你都說了要穩定、要太平,那就是要避免兵戎相見,也就是要和親,你還說不知道。你是在耍滑頭啊!”
房遺愛顯出一副急于辯解的樣子,道:“不是臣耍滑頭,臣一開始是覺得應該和親來著,但轉念想想,又覺得有些不妥。那吐蕃如今已經不可小視,一旦棄宗弄贊(松贊干布)成了我大唐之婿,勢必使其威望大增,加上公主遠嫁,陛下賞賜必豐,那蠻荒之地得我大唐之技,國力自增。非我族人,其心必異,到時恐有養虎成患之憂。所以臣實在是想不明白究竟該不該允婚,只能說不知道。”
李世民聽后略一沉吟,起身哈哈大笑道:“遺愛,你可比朝中有些大臣要明白得多。想不明白不要緊,慢慢你就會明白的。”
房遺愛心中竊喜,他按預想達到了目的。他既向李世民表達了應該和親的理由,又提醒了李世民應該防范的事由。既顯示出了自己的才華,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又沒顯得太過睿智,讓李世民的感到疑惑和不安。
這些日子里,他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究竟以何種面目來贏得李世民的認同和信任,從而獲取他所需要的權力。
按一般的邏輯,他應該以一個未卜先知、神機妙算如諸葛亮般的人物形象出現在李世民面前,替大唐立下不世之功,從而位極人臣。但這現實嗎?可能嗎?
首先房遺愛不認為自己憑借一個穿越者的優勢就能做到這點,自己沒這個水平,何況這與自己原先的形象也差距太遠。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任何一個上級對于太過聰敏能干的下級都是忌憚的,何況李世民是皇帝,即便他是明君,他也不會容忍一個見識高過自己,幾乎能知未來的人留在自己身邊,留在這個世上。加上房玄齡又是總理朝政的宰相,再有這么個兒子,李世民不宰了自己,那才有鬼呢!
思之再三,房遺愛決定在李世民面前裝扮成一個忠心耿耿,有些想法,也有些才能的好學青年。他要讓李世民在不知不覺中認可他,相信他,到頭來還以為他的成長和出息是自己一手培養的結果。
今天就是房遺愛按預想的形象在李世民面前的作出的第一次即興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