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筧橋航校的時候,那位德國教官海因茨曾經反復告誡過方嘯云他們這些學員:“飛行員應該是真正的空中騎士,而不是流氓和戰爭屠夫,飛行員們的戰斗目標應該是敵軍的飛機和艦船,而不是敵軍飛行員,而跳傘的飛行員已經失去武裝和作戰能力,他應該受到戰爭公約和國際公法的保護,一個有素養的飛行員不應該再對他進行射擊。”但開戰以來,日軍就從來沒有打算過遵守這所謂的戰爭規則,而在復仇心態的驅使下,中國空軍的飛行員也屢屢展開類似的報復。
在這種情況下,現在方嘯云根本不會認為日本人是什么“真正的空中騎士”,真正的空中騎士會轟炸無辜市民么?所以當他從座艙里跳下的時候,并沒有立刻打開降落傘——他并不想在空中成為日本飛機的活靶子(事實上,中國空軍的四大天王之一樂以琴就是為避免日軍射擊開傘過遲而墜地身亡),但是高中的急速墜落和傷處的大量出血立刻讓方嘯云陷入半昏迷狀態,他知道如果自己還不開傘的話,只怕永遠都不會有機會開傘。
“嘩”地一聲,滿天的戰機和炮火下面冉冉張開了一朵白色的降落傘,方嘯云勉強振作起精神——現在絕對不能昏迷過去,這時有兩架日軍戰機趕了上來,其中一架正想嘲弄一下這名可憐的支那飛行員,他甚至并不用射擊,只需要貼著降落傘飛一個圈子,颶風自然會把這朵傘掀翻,讓這自以為了不起的家伙摔在地上成為一灘肉泥。
這時,他們的領隊橫山明少尉對他們做了一個手勢,意思是放過這名飛行員,這個命令讓這兩名日軍飛行員頗有點不理解,但服從命令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不容置疑的問題,于是只得悻悻然地脫離已經跳傘的方嘯云,轉而加入已經是打的激烈無比的空戰主戰場。
可以說,橫山明絕不是對中國人有什么好感,在南京、武漢、徐州各地的轟炸中,死在他手里的中國的普通民眾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但作為海軍航空隊的王牌飛行員之一,他至少能從剛才短促而慘烈的戰斗中看出眼前這名支那飛行員的頑強風格——他至少堅持到最后一刻。橫山明也能看出來,在最后關頭,這名飛行員還是企圖做出反撲。或許是這種飛行員之間的惺惺相吸讓他做出這種在部下看起來不可思議的命令。
但方嘯云在接近地面的時候,已經能聽到子彈從降落傘周圍掠過的嗤嗤聲,這是地面上的日軍士兵在對他射擊——這群人可沒有橫山明那種“莫名其妙的心態”,他們只知道就是這些支那飛行員剛才殺死了自己至少一百五十名以上的同僚,把足夠一個聯隊使用兩個月物資的一掃而空,紅了眼的日軍士兵在長官的驅使下,用自己手中的三八式步槍和輕機槍紛紛對遠處跳傘的方嘯云掃射。
方嘯云已經開始劇烈地喘氣,頭腦中暈眩的感覺一陣陣涌來,事實上,如果他體質和意志力稍差的話,現在已經昏迷過去——而現在昏迷過去,就意味著死亡或者被俘,這兩者對方嘯云來說,也沒有太大區別,但他現在還不想死,和林漠不同,方嘯云自從加入空軍以來,想到的從來就沒有死亡,只有勝利,而死人是看不到勝利的——雖然到必要時候,他也不會懼怕面對死亡。
方嘯云勉強保持著意識的情形,按照現在的風向,他判斷著自己將要降落在距離日軍地面部隊大概兩公里的地方,于是他開始拉近一側的肩背帶,這樣可以讓自己加速下降,以便能在日軍合圍之前逃離。
地面越來越近,“砰”地一聲,方嘯云重重地摔在北方的旱田上(這里已經是黃河北岸),雖然他以前在空軍軍官學校的時候受過非常嚴格跳傘訓練,落地前也做出足夠的保護動作,但剛才加速下降的動作還是讓方嘯云摔得渾身欲裂,震動的傷口立刻涌處大量的鮮血,事實上,如果不是今天剛剛下過雨,地面有點濕軟,方嘯云剛才的做法會讓他立刻昏迷過去。
風吹著傘在滿是泥濘的北方田地上,拖著方嘯云滾著,過了一會兒,方嘯云才喘息著從褲腿上拔出傘兵刀,割斷系在身上的傘繩,這時遠處已經傳來一陣陣的日語叫喊聲,中間還夾雜著一些北方話,大概是當地的偽軍和保安部隊,然后就是炒豆般的槍聲。
方嘯云立刻在風中清醒過來,他擦了擦嘴角流出的鮮血,飛快地從傘衣背包里拿出急救包,胡亂給自己肩膀上的傷口處理一下,然后從傘衣背包丟在地上,從腰間拔出那只毛瑟96c手槍——在中國空軍以往的戰例里,飛行員如果到用到這種手槍的地步,一般來說就只剩下陣亡這條路了,但就算是這樣,也沒有哪個飛行員會愿意不做最后的抵抗而束手待斃,至少,這把手槍還可以用來自殺。
風吹過方嘯云的耳邊,失血過多引起的干渴簡直讓他難以忍受,但他還是掙扎著往槍聲的反方向踉踉蹌蹌地跑去,身后的槍聲不停地響著,叱呵聲有時仿佛近在咫尺,有時卻仿佛非常遙遠。
值得慶幸的是這附近并不是常見的那種北方平原,而是和晉西北那種貧瘠地形類似,到處都是灰色的山嶺和溝渠,方嘯云盡量利用各種地形來隱藏著自己,只希望能堅持到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