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五千下品靈晶。”
余生來到院里某處專門處理院務的閣樓里,將秦清月給的那個布囊放在桌子上。
趙中元打開布囊,看見這滿滿一袋靈晶,差點沒把眼珠子瞪出來。他知道余生今天去挑戰公主了,卻怎么都沒想到余生居然真的能帶著五千靈晶回來。
他真的戰勝了那個從無敗績的天才公主?
趙中元瞠目結舌,看著神情平靜的余生,臉上忍不住流露出極為震驚的神色。
他……真的戰勝了秦清月。
接受了這個事實,趙中元心中開始升起不安。余生很快就會成為人盡皆知的修行天才,而他卻與人合謀陷害了這樣的天才人物,若被人發現,以京院對精英修行者的重視程度……
趙中元打了個寒顫,心中急轉想著對策。
余生見他沉默不語,開口道:“先生,你是否要清點一下數目。”
他口中喊著先生,說的卻是“你”,他覺得這樣的人不配令人尊敬。
余生并不知道秘籍失竊這件事就是趙中元和劉鴻搞出來的,但只憑當初從趙中元口中說出“廢人”這個詞,余生就難以對他產生半點尊敬之心。
趙中元不耐煩地揮手趕人。
余生轉身就走。
……
相國府里。
“什么?!”
余志雄聽了劉詢告知的消息,震驚的反問了一句。
“是真的,老爺,他在試劍場里進階至道初境,戰勝了公主。”
劉詢微微躬著身,在余志雄面前,這已經是他的習慣。
余志雄失神沉默。
許久。
他閉目長嘆一聲,幽幽問道:“劉詢,當年……老夫是否錯了?”
劉詢抬頭看了一眼滿頭花白、臉上皺紋深刻的余志雄,思考片刻,回答道:“不,老爺并沒有錯。”
這是他的真心話,當年那樣的情勢,余志雄為了顧全大局才做出那種決定,也是迫于無奈,用上位者的眼光來看,他是對的。
余志雄知道他的心思,主仆倆相處了近百年,彼此心里在想些什么,雙方都清楚的很。比如之前余志雄說不用理會自尋死路的余生,劉詢卻知道他那只是一時氣話,所以在門外等著,而余志雄也知道他在外面等著,所以讓他去找了蔣信。
但蔣信的作用并沒有發揮出來,因為余生贏下了這場比武,同時也向世人展現了他那極其驚人的修行天賦。
兩個月,淬體至道初。
簡直,就像真神轉世一般。
“但是,他若知道了當年之事,必定恨我。”
余志雄說出這句話,等同于承認了自己不是個合格的長輩。
是的,他的身影也承認了,他敗給了歲月,敗給了老去。人心都是肉長的,每個人到了遲暮之年,總會回憶起當初那些“兩難”,即使不后悔當時的決定,卻難免遺憾。
若是以如今的心境去抉擇當年之事,是否會有所不同?
余志雄的自問得不到答案。
如果只是如果,世間沒有人能讓時光倒流。
……
余生臨時突破境界戰勝了公主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般,僅僅半天時間就飛遍了整個燕京城,而且,這個消息正隨著馬夫走卒傳向南秦的每一處角落。
燕京城的街中巷角再次熱鬧起來,民眾的晚飯桌上又有了談資,親眼見證了這一場戰斗的男人們在自家妻兒閃閃發亮的眼光中口沫橫飛,直將當時的戰斗場面描繪得驚天動地泣鬼神,硬是生生將戰斗的兩人捧高了幾個境界。
看著觀戰者們驕傲地吹噓,那些沒能進場的八卦者悔得腸子都青了,只恨前幾日沒舍得多花些銀兩從票販子手中購買入場票。
其實,真實戰況算得上激烈,但遠沒到只看一眼就震撼得魂兒都丟了的境地,也就秦清月最后的那一招“流星雨”和余生突破時引發的靈力風暴有些威勢,那之前的戰況卻是有些難以描述。
那場戰斗,大多數時候都是余生在攻,秦清月在防,一開始兩人的速度都快得把普通觀眾的眼晃花了,后來卻是漸漸慢了下來。兩人基本都是直接以靈力灌注長劍來攻擊對手,極少直接使劍芒脫離出去攻擊。
因為使劍芒脫離的攻擊方式需要消耗更多的靈力,對于持久戰來說,這種攻擊還是少用為妙。當然,到了更高境界的時候又另當別論。
但無論是什么境界,速度都是極為重要的戰力指標之一。
甚至,這世上不少修行者都是以速度為主,所有修行功法都以提升速度為第一選擇條件。
余生沒有那么極端,但經過這場戰斗,他感覺到了八方步的強悍。可以說,他能跟秦清月僵持到那種局面,有七成功勞要歸于八方步,而不是韋平說的那般,八方步在四成勝算里只占了一成。
直到最后,他也是靠著臨時悟出來的一步繞到秦清月身后,才贏下了這場比武。雖然,他清楚當時秦清月的靈力已是所剩無幾。
可戰斗總是局勢難測的,沒有人能預先料到所有變數。
誰也不知道秦清月是否還有沒拿出來的壓箱底手段,若沒有那突如其來的一步,余生也不敢肯定自己能贏,畢竟他才剛晉升至道初境,而秦清月已經在這個境界修煉了兩年。
此時,余生正在小竹林里盤坐沉思。
他思考了一會,突然站起來跨出一步,只見人影一閃,他已經出現在了四丈之外。
這種速度出現在一個道初境的修行者身上,有點駭人聽聞!
然而,余生卻是搖了搖頭,顯示著他對剛才那一步并不滿意。
他感覺這一步還不夠完善。
于是他再次盤坐下來,在心中模擬更合適這一步的靈力運行路線。
沒多久,他又站起來跨出一步。
速度比前一次更快。
余生還是搖頭,繼續修改……
離小竹林不遠的一處隱蔽角落,呂松直收回了神識,欣慰的笑容在他的臉上浮現,輕輕點了下頭,邁步離開。
天才?呂松直更欣賞的,是余生那不桀不懦、勝而不驕的品性。
這樣的孩子,即使沒有修行天賦,也不會是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