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時間還沒結束,這次朱棣真是要動真格了,他要徹底鏟除朱允炆的那些老臣子,這些人在他的眼里就是余黨,一日不除后患無窮,他一天也不會心安。
回到燕王府的朱棣召集了北平這里的大小地方官員,就此事召開了一次聽證,此次聽證的大人們都是一些身官要職的大臣,其中就有朱元璋在位時從寺廟請回來的和尚——劉秉忠。
他雖說是一個和尚,但很有謀略和才華,就是因為這才會被朱元璋看中,賜給了四兒子朱棣當謀臣,這足以證明朱元璋當時是很器重這個兒子的,沒想到的是這個兒子的野心會這么的重。
大廳內,眾大臣們惶惶恐恐的跪在那里,不知皇上這次的召見又為何事?
只見朱棣高高在上的坐在那里,一句話都沒有,看著這些大臣們,對于這些大臣他又氣又怒,不知該開口教訓他們?
終于他還是開口了,“最近你們這些大臣們是不是都很閑啦,是不是都只拿俸祿不做事呢?朝廷的事情你們都不管了嗎?都要朕親自處理嗎?”朱棣見著這些大臣們還是一聲不吭的,繼續說道:“”好,我還要你們有何用,你們都別拿俸祿了,回老家種田去吧!”
朱棣突然惱兇成怒了,指著他們的鼻子痛斥著,一聲不吭的坐在那里等著他們的回話。
這些大臣們一聽,皇上發怒了,立刻磕頭喊著:“皇上息怒,臣該死,沒有為皇上分憂。”
一群的大臣們跪在地上哀求著。
朱棣一聽又是這些老話,不耐煩的說著:“又是這些話,你們就沒有別的說辭了嗎?算了吧,算了吧……你們都起來吧,朕問你們,前朝余黨的事是誰在辦?為什么到目前為止還有余黨在外面橫行無忌?”
大臣們聽到皇上說起來,全都站了起來,這才反應到原來皇上今天召我們這些大臣來,原來全是因為跟今天抓的這些刺客有關啊,個個都恍然大悟,但是沒有一個人敢出來說話的。
就在此刻有一個人他就敢出來當著皇上的面指責著,他就是朱棣最得寵的一個大臣——劉秉忠。
他上前說道:“啟奏皇上,此事可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完的,您不下令斷根,整個事情就會沒完沒了。”
“劉愛卿,你說這話是什么意思?何為斷根?”朱棣不明的問著。
“回皇上的話,斷根就是全部出掉,不留任何余地,只要是跟建文帝有關系的人統統斬殺,不留一點余地,這樣皇上您才能高枕無憂。”
朱棣聽到劉秉忠說的這些話,也很認同著,他說的也蠻有道理的,只有統統斬殺了,哪還會有人反朕呢?剩下的就都是歸順于朕,為朕效命的人。
“劉愛卿說言既是,那就一切按照劉愛卿的意思去辦,此事交給劉愛卿全權處理,一定要給朕辦的漂漂亮亮的,辦的不好自己去接受處罰。”朱棣決定此事就交給劉秉忠負責,對他軟硬兼施。
“是,臣遵命。”劉秉忠跪下叩謝著。
對于劉秉忠給他的建議,朱棣一點也不懷疑,反而大膽的交與他去處理,還有這次遷址北平的事也是劉秉忠提出的,由此看來,他對他是如此的信任。
這些大臣們倒好什么話都沒說,反倒順利的過了一關,但是個個卻人心惶惶的,提心吊膽的,大臣們長長的嘆了口氣:“謝天謝地,不用我們去辦……”
高高在上的朱棣對著眾臣宣布著:“你們都下去把,沒你們的是了,劉愛卿留下。”
眾大臣聽到皇上的吩咐,全都退了出去,只剩下劉秉忠在大廳之中。
“劉愛卿,依你之見,朕該如何對付這些前朝的余孽呢?”朱棣不解的問著。
“皇上依臣之見,就是要徹底的鏟除跟著建文帝的一些大臣還有他的家屬,一個都不能放過,不然會后患無窮,又會像今日發生的刺客事件一樣,所謂雜草春又生就是這個道理。”劉秉忠又向朱棣獻計著。
“你說的即是,像這樣的亂臣賊子確實死不足惜,統統該殺,不殺不以息朕的怒火。”朱棣咬牙切齒地說著。
朱棣的殘暴行為就在此時徹底地表露無遺,讓人更加擔心的是,他的這些行為將會在未來讓人人神共憤,不能理解。
北平的事件終于就這樣辦妥了,新的皇宮也在重新修建中,朱棣要把紫禁城牽址到北平也勢在必行,在北平建造的新宮殿,也是他這輩子做的最有榮耀的一件事吧,他的宮殿完全就是把順天府的紫禁城全部復制過來,但是更多了一些奢華、莊嚴、以及高大上,他的這次花銷足足用了他半個國庫,他的國庫即將空虛,接下來他將向地方上的小官員們上繳銀兩。
這也是他開始真正意義上統治自己大明的王朝。
新政才實施不久,很多官員不予配合,拒絕繳納任何費用,皇上的銀兩也就很難湊齊,連日來的他煩躁不已,整天拿著這些大臣們訓話批斗。
“你們這些大臣們啊?只知道用朕的錢,現在朕有困難就不能為朕分擔嗎?真是養你們有何用?”朝堂上的朱棣軟硬兼施著,希望能從他們那里卡出一點油水來。
這些大臣們仍舊不動于衷,突然有個人忽然冒出一句話來:“皇上,微臣有話說。”
“那你說。”朱棣吩咐著。
“是,皇上,微臣查到杭州知府方孝儒家里可是聚斂了不少錢財,而他的這些錢都是前朝建文帝留下的,這也是我大明的東西,大明的財富啊,為什么要變成他方孝儒的私人財產呢?”這位大人為了保住自己不惜出賣忠臣。
朱棣一步步地走向這個大臣設下的布局里,反問著:“既然你都查到資金的來源,怎么不去做,趕緊收回啊!”
“回皇上的話,奴才已經照您的吩咐向方大人講明了皇上您的旨意,但是他拒絕接受皇上的旨意,拒不繳納,微臣聽候皇上的旨意。”這位大人狡猾地將這個整個雪球踢給了朱棣。
稀里糊涂地朱棣反而就這樣欣然接受,對他吩咐著:“不聽朕得人,一律全部抄家,不服從命令者,全部誅十族,沒收全部財產。”
所謂歷史上的誅十族就從方孝儒開始,他也是大明朝里最倒霉,最慘的臣子了,即使香琴做了多少得事但還是歷史的命運,只是香琴所做的將不好的事情往后推遲了一點點而已,終究沒有改變歷史,這一切足以說明歷史就是歷史,沒有任何人可以去改變它。
武昌郡里得這三個人依然開心得在城中閑逛著,對于京城和杭州所要發生的事情全然不知,這也是她們這段時間以來過得最開心的一段時間吧,沒有壓力,沒有愛情,全是友情,那種輕松自在不知該用什么心情去說。
“香琴,你看,那好熱鬧啊!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這么多人?”朱橚指著前面一處擠滿人的地方,告訴著香琴。
“都不知道,那我們就去看看嘍,應該是賣藝這類的吧!”香琴好奇的說著,隨即拉著朱橚朝人群中涌去。
這一群人終于沖出重圍,擠到了人群中的最前面,當她們幾個剛站穩腳跟時,她們幾個人抬眼一看,原來并不是什么舞龍舟這類的活動。
頓時她們幾個看呆了,一下感覺自己像是脫離了這個世界的軌道似的,既然什么事情都知道的太晚。
香琴看著面前的大黑板念著:近日前朝余孽猖狂,挾持當今圣上,圣上惱怒對于這些人嚴厲處置,對于他們,朕將他們全體滿門抄斬,以示效尤,另,方孝儒身為臣子不按朕的旨意辦事,還停留在前朝的制度里,令方孝儒同這些亂黨一起滿門抄斬,誅十族,欽此!
當她看到最后的時候,整個人都呆了,驚了,為什么會這樣?歷史真的不能改嗎?朱棣,你怎么這么能說話不算數呢?你答應過我的會放過方家的,怎么能說話不算數呢?
香琴哪知道,朱棣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對于她的承諾已經完全都不記得,現在對他來說,只要誰違背他的意愿,他就要趕盡殺絕,不留一點情面,現在的朱棣已經變成心狠手辣之人。
不敢相信眼前這親眼所見的香琴,再次向朱橚問道:“朱橚大哥,這上面寫得是什么?”
朱橚看著她面色慘白,一臉驚愕的樣子,瞬間明白了,沒有多說地又給他念了一遍。
“為什么?他為什么這么地殘忍,誅十族?他還是我認識朱棣嗎?他還是你的四哥嗎?”香琴反問著自己,也問著一旁的朱橚。
“朱……棣”香琴剛要喊出朱棣的名字,就被朱橚一把捂住了嘴巴,小聲的說著:“不要再說了,我們出去再說,這里人多。”
很快的香琴被朱橚拉出了人群之中,他將她拉到一隱蔽的角落里,說著:“我知道你現在心情很激動,很憤怒,你現在要放松自己讓自己漸漸的平靜下來,才能想到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