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210)
- 北緯三十度游記
- 張弘
- 7177字
- 2009-03-07 14:18:08
第二部第二章
第五節(210)
龜鷹鏖戰火如荼
登峰鳥瞰西行路
科考人員個個期盼野人心切,當今世界上被推為四大自然之謎的首謎,就是野人之謎。被全世界列為六大科學懸案之一的,還是野人之謎。地球上的人類,在未飛出太陽系之前,曾感到無比的孤獨。所以,人類有史以來就在尋覓或探索,人類發展道路上的來龍去脈,或遠親近鄰,及共處于地球上的異族人種。
中國早在3000多年前,就出現了世界最早的野人畫和文字記載。至今野人仍然是人們最關注的重大問題,認為野人是古脊椎動物的活化石?還是形成中的古人類?科考隊幾天來接觸了一些關于野人的事例,尤其到了野人谷,在這里能遇到野人,就更是科考隊員夢寐以求的大事。
帶著這樣的想法,看到今早的情況,誰能不認為是野人呢?甚至還有的認為人類有史以來的最重大工程開始了,活生生的野人就要出現在面前了。
待人們急忙走到近處一看,原來是兩只正在酣睡中的大熊貓。隨著晨光的冉冉升起,山洞前的光線更清楚了。這一對大熊貓在這里嬉戲后,發現熄滅的篝火堆上較暖和,便就地而睡。隊長囑咐大家要小點聲,別把它們吵醒了。趙曉敏看這是攝影的好機會,其他隊員也搶著來拍照。閃光燈頻頻閃爍,再加之走動和說話聲,大熊貓開始動彈了。
一直蹲在它身邊觀察的李大剛教授,見熊貓睡醒了,便站了起來,說:“怎么與其它的熊貓不太一樣,”說話間,它抖掉身上的篝火灰站了起來,大家看了,的確與別的熊貓不一樣。身上除了眼圈、耳朵、四肢是黑色的以外,身上呈現的是黑白相間,花紋成條狀的熊貓。另一只是黑白相間呈圓狀花紋的‘花熊貓’更是稀有。
李教授說:“黑竹溝這個地方,得天獨厚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環境孕育著豐富的珍禽異獸。溝內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如大熊貓等有29種;二級保護動物如小熊貓等有24種。凡到過這里,見過大熊貓的人都把這里稱為‘大熊貓的樂園’。”
向導說:“這就是當地人說的‘花熊貓’,可今天早晨它好像化妝似的,嘴四周不該有這些黑色呀?”李教授說:“這嘴邊的黑色,是大清早過來吃了燃燒過的木炭所致。”艾利科斯插話說:“科技頻道介紹過熊貓歷來是素食動物,怎么還吃開木炭了呢?”李教授說:“動物的食物也不是一層不變的,隨著季節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木材經燃燒后會發出一種食物的香味,它喜歡這種香味,就吃了起來。這里的熊貓還吃羊呢,可惜我們還沒看到。”一對大熊貓先后站了起來,它們毫不在意周圍發生的一切,大搖大擺地走下了大巖石,鉆進了樹林里。
張翰東說:“今天是黑竹溝考察的最后一天,抓緊時間吃飯,6點出發,到馬鞍山主峰觀看日出。”雖然野人谷海拔3600米,登上馬鞍山最高峰也就是4288米。雖然只差個幾百米,可是下了山谷再上山,哪是幾百米的事?俗語說‘眼是懶蛋子,腿是好漢子’,只用了一小時就走到山坡上的一處海子。這里海拔已是3800米,但這里的杜鵑花仍然火紅。它伴隨著經年不化的白雪,把真正的紅花白雪送入隊員們的眼簾。
愛麗絲開始出現了高原反應,原來是走50米就得休息,后來是30米,可現在沒爬升10米就堅持不住了。趙曉敏也開始頭暈、惡心。白大夫拿出早已備好的藥讓她們吃。張翰東想了個辦法,讓四名體質好的先沖上主峰,讓白大夫和民工在后面照顧兩名病號。
他率領主力繼續攀登,杜鵑花林開始間斷了,雪地開始了。一只腳踏下去說不準就是一個暗洞。眼前又是一個陡坡,只得放慢了腳步。艾利科斯在一個陡坡上一測量,海拔已是3900米。又上了個陡坡,一片山巒湖光出現眼前。走近一看碧波蕩漾,清澈見底。一陣輕霧飄過,更增加了幾分神秘。
向導告訴大家這兒就是瑤池,傳說是天上西王母娘娘的圣地。說著用手捧起一捧清水送入口中,告訴大家,這是難得的圣水。張翰東也試了試,果然清澈甘涼,頓有一種置身于世外桃源之感。隊長說就在這兒等他們一會吧,看到民工帶領三個人陸續上來了。張翰東一看表剛到早晨7點鐘,就說:“這里是西王母的瑤池,山里的霧還很大,看日出是不可能了。你們就在這里休息一會,我們幾個人登頂看一下就回來。”兩個病號本來就堅持不住了,何況還在瑤池這樣的好地方,哪能不同意呢?
她倆在水邊洗了洗臉,覺得好受多了。隊長帶領幾名隊員往上爬的山坡更陡了,喬木失去了蹤影,只留下低矮的灌木或野草,趙曉敏突然喊叫了起來:“不好!這是什么聲音?”只聽從地底下傳來如千軍萬馬的奔騰聲。也不知是誰喊的“是地震!”隊長說:“不可能是地震。”李教授說:“我聽怎么像大批野獸奔跑或遷徙的聲音。”原來是一大群野牛、野羊在驚慌地奔跑,春天不存在遷徙。是大型兇猛動物的追趕,而受驚嚇所至。足有五六分鐘時間,從瑤池旁邊掠過去,然后消失了。
隊長等四人除了惦記高山反應的病人外,什么也沒聽見,攢足了勁向主峰發起進攻。現在根本不可能直立攀登,經常是抓住矮小的灌木或野草,基本上是匍匐前進。終于在八點前登上了馬鞍山主峰。
艾利科斯經過測量,這里是北緯28度57分31.5秒;東京102度56分10.9秒;海拔為4278米。頂峰上插有亞馬遜探險隊,科技大學考察團,還有國外考察隊的登峰標志,標志下有很多人簽名。科考隊員興奮之極,往西看,千溝萬壑,幽深莫測。多是懸崖絕壁不勝奇險,還有就是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聯想到環球科考,這萬里艱難之行,還要始于足下。往東北看,首先見到的是一座金山,在朝陽的映照下,小涼山腹地盡收眼底。向導告訴大家那座山峰就是黑竹溝的金字塔,隊長下令向金字塔前進。
隊長派向導去接應在瑤池的四人,一起去金字塔。爾古由原路退回到瑤池,并把他們帶到去金字塔的路上。他們一抬頭發現隊長一行人,在一堆灌木叢旁邊坐著等他們。就加快了腳步,走近一看,方知他們是在觀察著一只大熊貓的精彩表演。這只大熊貓頭上枕著野羊頭在呼呼睡大覺。據觀察這只野羊被驚嚇,在奔跑時被灌木叢刺傷不能前進了,被大熊貓抓著。當即咬開了野羊的脖子吸血,扒開了肚皮吃五臟,甚至咬碎了腦殼吃腦髓,吃飽喝足了就睡起大覺。
趙曉敏氣憤的拍照,在底片上注著“什么溫文爾雅,分明飲血吸髓”。李教授一看就笑了,說:“它本來就是食肉動物。是大自然造就了它生活的習性,隨著竹子的大量生長,食肉動物大熊貓改為吃竹子。竹子常有病蟲害,再是受高山環境的影響,在這里不能一年四季的吃,又改回食肉。這都是自然現象,切不可隨便生氣。應寫著‘時事造英雄,自然定葷素’這樣就符合大自然的規律了。”
在爭論中大家已經走到了金字塔山峰。實際就是一座上部呈三棱型的山峰,酷似埃及的金字塔。也在北緯30度附近,即被探險家稱作‘死亡緯度線’的神秘地帶。實質上它是黑竹溝兩大水系的分水嶺,發源于北面的三岔河與發源于南面的羅榮依達河,就像從金字塔伸出兩條玉臂,把黑竹溝的腹心地帶緊緊環抱。
站在這里,就像黑竹溝的一個觀景臺。遠可觀日出、攬云海、看佛光;近可將古冰川遺址,什么冰斗、冰凌、角峰、V字型谷等飽覽無遺。鳥瞰黑竹溝腹地美麗景致盡收眼底。尤其金字塔下面的萬頃杜鵑花林,白色的、淡紅色的,花團錦簇,構成了一道道五彩繽紛的美麗景觀。張翰東測量這里海拔是3998米,觀日出不夠理想。但透過云霧金字塔仍然放射著金光,形成了一個無比神奇的夢幻世界。雖然是一座以假亂真的金字塔,對旅游者來說仍有著耀眼金山的巨大魅力。
隊長下令說:“這兒風景不錯,不妨在這休息一下,順便吃點早點。”趙曉敏湊到隊長身邊說:“我忘了告訴你了,剛才在瑤池休息時,我無意中打開電腦還真有信號,就把攢了幾天的稿件全傳上去了。你的衛星電話也可以在這試試,可能也有信號。”他說:“我試了好幾次了。”說著打開了手機,還真巧,不但打通了,而且恰好是趙睿團長接的電話。
趙團長熱情地詢問了隊員們的情況,又介紹了關于飛船殘骸和禽蛋在中科院的安排情況。張翰東詢問了二、三分團的進展情況,他說:“伊頓率領的二分團,已經考察了瀘沽湖、虎跳峽,現在去麗江的路上;王自治率領的三分團已受到總部的通報表揚,在自貢恐龍的考察中有了新的突破。你分隊已有兩次獲通報表揚:一是找到了外星飛船遇難殘骸;二是發現了活的翼龍蛋。”
張翰東說:“我們下步怎么打算?”趙團長和氣地說:“幾天來你們太累了,明天可以回到峨眉山休整幾天,然后跟大隊人馬繼續西行。但必須同王教授寫好你倆人的考察報告,5日開大會得用。”張翰東說:“我們還沒覺得累,干脆我們去找王教授吧,然后一起上峨眉山。”趙團長說:“那好吧,祝你們一路順風。”
張翰東沒想到衛星電話這么順利,接著就同王教授通了電話。倆人先是相互祝賀,接著就問明天如何安排?他說:“今晚到YB市住。”張翰東說:“明早你們晚點走,我們9點到宜賓咱一起南下。”他問:“怎么不直接回去呢?”張翰東說:“有兩個事相求:一是請教科考報告的寫法;二是聽一聽自貢恐龍的見解。還想順便去看看僰人懸棺。可以嗎?”“歡迎,歡迎,不見不散。”
張翰東掛完電話后心情非常愉快,雖然覺得擔子很重,但為了明天,必須立即下山。他率大家經過杜鵑花林,見一處石壁上溪水向下流淌;另一邊是廣闊深隧的山谷。隊員們感到了一些緊張。無奈之際,又鉆進了原始森林。只見古樹參天,巍峨挺拔,古藤懸吊,青苔爬滿了樹干,真正是原始景觀。那百年古衫上寄生著野藤,直徑可達3米,高達80多米,如同擎天巨扇,真是可望而不可及,甚為壯觀。
下山僅十分鐘就來到一個峽谷溪澗邊,趙曉敏說:“猶如猛虎下山,真是太快了,有點跟不上了。”白大夫也說:“時間也來得及,哪用得著這么快呢?”李大剛說:“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難’嗎,習慣就好了。”隊長聽了此話,便說:“如果大家累了,就找個地方休息一會吧,中午能到二號營地吃飯就行了。”大家一聽休息,就像散了會一樣,各自找了去處。
不知累的李大剛遠望看著一塊大巖石上,仰殼躺著一只烏龜在曬太陽,悠哉的樣子很可愛。沒忘記自己是動物學家,走到跟前想爬到大巖石上去,可怎么也上不去。向導和白大夫也過來幫忙,還是上不去。好在李大剛已經看到了烏龜全身是灰白色的,這是黑竹溝的一種白龜。向導爬上了李教授的肩上,還是沒上去。他仰頭無奈之際,突然看到了一只老鷹在頭上盤旋。便說:“看,老鷹要下來吃烏龜了!”李教授說:“你快下來吧,反正你也上不去,等會可別出危險。”向導跳了下來說:“好一股腥臊味,是不是當地的蝎蛇龜?”李教授說:“對,學名叫白龜。”這時老鷹已在低空盤旋,他又說:“快到山坡上去,有好戲可瞧了。”三個人坐在了山坡上,隊員們都坐在那兒抬頭觀看著。
只見老鷹一頭沖下來,用利嘴向巖石上的烏龜啄去。哪知道烏龜早有了準備,把烏龜頭縮進殼里,任它隨意亂啄。當老鷹啄到它的縮頭處時,早已準備好的烏龜,迅速用利嘴鉗住老鷹的嘴,任憑老鷹怎樣掙扎也抽不出來。比烏龜大好多倍的老鷹,百般無奈之際,只得叼著烏龜共同飛上天空。
老鷹上天大顯神威,現在不是要吃烏龜了,而是如何能甩掉它。它邊飛邊甩,企圖把烏龜甩在地上,摔死后照樣可以吃掉它。想象不到的是烏龜還真有絕招。它咬住鷹的尖嘴不放,彎轉自己那堅利的長尾,猛刺老鷹的腹部。老鷹萬萬沒想到這致命一擊,腹部受傷又不想落到地上。還得在天空盤旋,不過越飛越低,筋疲力盡,最后還是摔死在地上。殼堅硬如鐵的烏龜,正清醒地用長尾鋸,先把鷹的頭頸鋸斷,再把鷹翅、鷹腿鋸下,然后一點點地細嚼慢咽,品味這難得的飛禽美食。
大家都站了起來,看得發呆。趙曉敏忙著抓拍,正在錄像到烏龜吃鷹肉的鏡頭。她說:“您能不能給我出個題目?”李大剛說:“生物界的一條規律就是‘弱肉強食’,剛才上演的一場‘強肉智食’,真精彩啊。”趙曉敏說:“您能再給講解一下好嗎?”他說:“只有半斤多重的白龜,能智取比他大五、六倍的老鷹,其原因有三點:一是善防守,雖然個體小,但其殼堅硬如鐵,如有敵情,便縮進殼里不動了;二是有利器,它嘴利如鉗,尾銳如鋸,可攻守兼備;三是機智靈活,善于以弱勝強。當它發現鷹在上空飛翔覓食時,即放出一股奇特的腥臊氣味,而老鷹就偏偏最喜歡動物的這種腥臊氣味,因此這是老鷹上當受騙的原因,也是白龜出奇制勝的法寶。所以動物界普遍規律是弱肉強食。那么弱小動物只有送死嗎?否!烏龜上天斗老鷹,就是一個以弱勝強的最好典范。”
隊員們都說看了一出好戲,又聽了一個最好的講解。還是張翰東總結的好:“看了一場龜斗鷹的鏖戰,從天上打到地下,真是如火如荼。講明一個道理就是以弱勝強。”他接著說:“該出發了吧,再不走就趕不上飯口了。”確實,走到二號營地,早已過了吃午飯的時間了。
下午可以說隊員們都很輕松,下午來到了一片珙桐樹林,就是在金字塔上鳥瞰腹地那片開白花的樹林。黑竹溝地區植被呈垂直帶分布。其中海拔1600—2700米被譽為“綠色熊貓”之稱的珙桐,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其樹形優美,花序下有兩片白色的大苞片,花開時整個花序像一只展翅欲飛的白鴿。故有“世界鴿子樹”的美稱。生活于海拔1500—2400米光葉珙桐,僅存于我國,是世界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黑竹溝內還有我國稀有或特有的植物,如水青樹、青檀、自辛樹、銀葉掛、峨眉黃蓮等都屬于國家高等級保護植物,很有觀賞價值。正因為這里的地形獨特,受人類干擾較少,沒遭受到第四紀冰川的襲擊,故許多古老植物保存下來。來過的人們都稱這里為“珙桐的王國”。
總之,黑竹溝的風景名勝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一塊‘風水寶地’。也是一個天然博物館,這里基本沒受到人為的干擾和破壞,是一個保存較好的自然基因庫。有待于專家深入研究,全面揭開它的秘密。
回去的路顯得很近,科考人員已到了三岔河公路盡頭的小拱橋,有人想在這里請趙曉敏給拍照留念,可天公不作美,下起小雨來了。都知道這是小涼山腹地的一大特點,想拍照的人只有“望天興嘆”,只得作罷。
向導告訴大家611林場就在前面,只聽鑼鼓喧天,眼見彩旗飛揚。原來鎮領導和林場工人在夾道歡迎我們凱旋而歸呢。奇怪的是肖思洛夫也在歡迎隊伍當中,科考隊員們都上前同他握手,張翰東不喜歡迎來接往的事。拉住他的手就問:“鎮上是怎么知道我們回來的?”肖思洛夫有點兒心慌地說:“我下午經過黑竹溝鎮大街時,有人打招呼讓我進去,”還沒等說完隊長又問道:“他們怎么知道你是科考團的?”他說:“車上大牌子寫得清楚,還用我說嗎?”他明白怎么回事了。
鎮長把大家讓到林場食堂里,圍坐在餐桌旁。鎮長說:“熱烈歡迎世界科學考察團到我們黑竹溝來。我代表黑竹溝鎮政府和彝族兄弟,為你們接風。祝賀你們凱旋而歸,干杯!”張翰東站了起來,說:“我代表同行的幾位同志,感謝鎮政府和彝族同胞的關懷和照顧。不過我們總部有規定走到哪里絕不要擾民,咱下不為例好嗎?”鎮長說:“下不為例,但今天咱必須喝好吃好。”隊員們舉杯喝了起來。
“我再說第二句話。”鎮長說:“各位科學家是用科學的方法,揭開天下奇事的神秘面紗,又是征服自然的探險家。希望大家在國內外,或環游世界科學考察之中,多為我們黑竹溝宣傳一下,為盡快建成‘兩地’——旅游勝地和科學考察基地而努力。干杯!”鎮長碰了杯,就叮嚀隊員們:“我不是走過場,碰了杯就得為我們宣傳,好不好?”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好!”
鎮長又舉起了酒杯說:“我在說這第三句,也是最后一句,明天科考隊員就要離開黑竹溝了,在座的都是走南闖北,經得多見得廣,請把寶貴意見留下,便于我們今后再提高。爭取每個人最少要提出一條意見,干杯!”鎮長覺得碰杯就算數,一點不假。
愛麗絲打頭炮:“在黑竹溝轉悠了三天,覺得這里的自然地理資源相當豐富,應該把這里建成旅游者的天堂。不僅是中外的地球人游客,就連外星人,甚至宇宙聯盟的客人,也邀請到這里來關顧一下地球上的黑竹溝。”鎮長好像似懂非懂,隊員們鼓起掌來。
艾利科斯接著發言:“我愛人說的并非脫離現實,石門關早在遠古時就有外星人建立的能源儲備庫。它的上方還建有宇宙飛船起降臺,只要我們稍加修改完善,就足以成為太空飛碟的中轉站。”
航天專家肖思洛夫也打開了話匣子:“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羅斯韋爾小城,50年來,每年都把全世界上萬名飛碟迷吸引到那里。這里成了當今地球上最先進的航空航天中心和核武器基地,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外星人和飛碟關注的重點。我看地球上西半球有個羅斯韋爾小鎮,東半球再建成個黑竹溝小鎮也不錯,這兒離西昌航天中心很近,很快就能變成飛碟中心的。”
外國朋友都講了,中國人豈能落后?李大剛說:“黑竹溝的地理環境獨特,自然資源豐富,風光優美秀麗,動植物的天堂。這里不但能建設成為旅游勝地,還能建成一座純天然博物館。這里基本沒有受到人為的干擾和破壞。氣溫適宜,雨量充沛,珍奇動植物比比皆是,是一個保存完好的自然基因庫。尤其是在山洞里發現了巨鳥,并擒獲了禽蛋,若孵化成功活著的翼龍,對人類的貢獻就大了,黑竹溝想不出名都不行。”
白大夫接著說:“我是一名大夫,讓我治病,首當其沖,可讓我講話就難了。我覺得黑竹溝這里的山好、水好、人更好。但愿人人都活到120歲。”
終于等到趙曉敏說話了。她亮開了嗓子:“本該說一下黑竹溝的山水,再說一下科學考察的事。我每天都有稿件發往各大報紙和電視臺。我今天想講一下題外的話。整個科考團我是年齡最小的,同張翰東處對象已經六年多了,原本定為今年春天結婚,環球科學考察又把這個時間往后拖了。據說一年后可以結束,我們倆已商議好了,一年后的今天,我們爭取在黑竹溝舉辦婚禮。為此,我有個請求,在座的人都要按時參加。如果有幸,就請鎮長做我們的證婚人吧。”整個宴會達到了高潮。
最不愛講話的張翰東站了起來,他說:“我今早登上了黑竹溝最高的馬鞍山主峰,向西望去,山高水長,任重道遠。這里是北緯30度科考的第一站,現已初步取得成果,開了一個好頭。我們要發揚這一精神,用鮮血和汗水,書寫現代的——西行游記。”
(第二部第二章第五節結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