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以后,我換了衣服,洗了手。那時候我并沒有覺得家里有多小,現在才會覺得60平方是真心不大。我回到自己的小天地中,一張單人床,一個寫字臺,還有一個柜子,小小的房間里堆的滿滿的,窗臺上擺著幾盆花,里面的土干干的,似乎都到了該澆水的日子了。還有一個空著的魚缸,里面的魚都不幸的被我養死了。屋子被媽媽收拾的很干凈,并沒有用因為房間小而忽視了打掃,家里雖然不是一塵不染,但是看起來是非常的整潔除服。我的床單是新換的,睡起來特別的舒服,有一種清新的味道,我特別喜歡大腿曾在床單和被子上的感覺。現在想那應該是肥皂和洗衣粉的味道。
我打開書包,把帶回家的幾本書攤在桌子上,把準備好的掛歷拿出來,準備包書皮。以前我的書皮都是爺爺給我包的,只是爺爺現在臥床不起,還有些老年癡呆。基本上是不能說話了,人到了晚年真的是很不幸,如果能夠咔嚓一下死掉也許才是最幸運的,躺在床上10幾年,真心是自己人生和家人的一大煎熬。
我按照爺爺教給我的,把掛歷按照比書大一些的尺寸裁好,把書放在正中間,上下剪開兩個豁口,多出來的部分正好折疊進來,書皮就包好了,然后用一本厚厚的字典壓住,讓書皮更好的成型。包了幾本書以后,我看時間還早。躺在床上回想今天這一天的生活,無論怎么絢爛的性格和人生,都是要通過學習來追求更好的生活。明天就要正式開始學習了,我很期待,也有些害怕,不知道在老師口中那傳說已久的高中課程,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時間真的還早,我就動了要做晚飯的念頭。大米飯很好做,做飯其實歸根到底主要是做什么菜的問題。“你今天吃的什么飯啊?”一般遇到這樣的問題,你只需要說你吃的什么菜就可以,如果你說:“我吃的大米飯,那肯定是沒法繼續聊天了。”
想想我第一次做飯那可是在小學四年級,第一次切菜,第一次打雞蛋,第一次點爐具。現在想想都是歷歷在目。小學四年級時候有一次,莫名其妙的早放學,那時候爸爸在出差,就我和媽媽在家。我就做了入門級別的柿子炒雞蛋,雞蛋打好,用筷子攪拌好,我放了一些胡椒粉;然后切西紅柿,菜刀對一個四年級的同學來說真的挺沉,雖然切的樣子不好看,不過最后它們都是要被炒爛的。點火的時候最刺激,因為從來沒有用過。那時候家里還是液化氣罐,我先擰開了液化氣罐上的總閥門,然后將灶臺上的小閥門很慢,很小心的擰開,然后迅速的化亮一根火柴,當我看見火苗撲簌簌的亮起來的時候,迅速的在鍋里放了油,我有模有樣的打開了排煙罩。這排煙罩其實沒什么用,倒不如說它是個粘油的機器,上面黃燦燦的全是油漬。我看油溫差不多了,就把雞蛋倒進去,然后胡亂的翻炒了幾下,最后把西紅柿扔了進去。這時候我突然想起還沒有放蔥花,胡亂的找來一些,切碎扔了進去,在不斷的翻炒中我放了些鹽。人生第一次的做飯經歷就是這樣。
但是現在我顯然還是可以做一份這個菜的,只不過我今天想做點復雜一些的。我翻看家里有什么可以使用的材料。最后發現我能做的只有土豆和辣椒,那就來個傳說中的辣椒土豆片吧,我心中想著。
米飯很好弄,用我家米袋子里的葫蘆瓢,儈了兩次到電飯鍋里,然后用水洗了三次,那時候的大米遠遠沒有現在的干凈,真的能洗出黑色的石頭和麥稈來。不過那時候的米肯定更健康,那時候的人無非就是往袋子里放點小石頭,不像現在,凈放一些你挑不出洗不出的東西。
大米洗好以后,加上水,水量的多少我媽媽教給我一個辦法,就是將食指放進去,然后接觸到米之后,水正好在食指第一節指紋印的地方,就可以了。我看著時間,沒有立刻通電,起碼要等到16點30分以后再通電,這樣爸媽回家正好是熱乎的。
打土豆皮實在是一個麻煩的事情,現在我也覺得麻煩,我用削皮的工具一下一下的弄好,然后拿菜刀將土豆一分為二,最后就是最艱難的切片過程。我的刀功直到現在也沒有什么長進,切的太薄浪費時間,而且很容易會切到手,切的太厚顯然是不行的。結果就是我的土豆片有的很厚,大概有半厘米那么厚,僅有的幾片很薄的,我將它們放在一個盆里備用。大辣椒處理起來就容易多了,切好了備用。我看著自己的杰作,心中充滿了自豪,因為我也可以為爸爸媽媽做些事情了,我期待著他們滿足的目光,期待著他們幸福的笑臉。我看了看我的花花草草,給他們喂了些水,然后就等爹媽下班嘍。
我打了開電視,其實不知道看些什么,不過那些年,電視陪我度過了很多的孤獨時光,那是90年代唯一的消遣。
時間差不多了,我把電飯鍋插上電,鍋上爐灶,油倒好,等他們進門我就開炒。
爸爸媽媽陸續的回家了,媽媽雖然下崗了,但是也找了一份別的工作。媽媽看到我準備的晚飯很高興,爸爸回來臉上也有了笑意。
吃晚飯的時候,爸爸雖然還是很嚴肅,不過能感覺的到他還是有些高興的。媽媽的高興是溢于言表的,吃著兒子做的飯,心里別提多美了。媽媽晚上又帶回來一份鴨子,葷素搭配,這頓飯就顯得更完美了。只是我不知道土豆片為什么有點發黑呢?老爸說:“土豆片弄的這個厚,有的都沒熟,下回切好了,放水里,不然在空氣中就會變黑的”我突然覺得我學校里的化學課應該學過這個,想到明天就要上課了,頓時打起精神來。
媽媽說:“行了,做的挺好的,這幾天在學校好好適應適應,趕緊進入學習狀態,我跟你爸沒機會上大學,你得努力了”。
媽媽很年輕的時候學習好的不要不要的,可是全校的尖子生,可惜,可嘆,被那個時代耽誤了,人生被嚴重的影響了,所以她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了。媽媽和我說過,她小時候學習在全校都是前幾名,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學霸。可惜,可惜。多少人年輕時候的夢想,現在都成為了他們和兒女閑聊的回憶。
晚飯過后,我躺在床上,看著表姐留給我的幾本書,我從小就喜歡看書。表姐考上大學,去了西安。我一直都很憧憬。我經常和表姐一起在家附近的水壩上溜達,表姐也一直都是我心中的偶像和目標。雖然家里各種表親堂親眾多,但是在我心里,表姐才是真正的親人。這和我現在對比我年長幾歲的女性有好感大有關系。那時候我就在想,大學,距離我很遠嗎?我距離大學最近的,就只有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