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芙蓉和唐欣、張素梅不日就來到定邊城的南邊,幾座大山邊零零星星地有幾戶人家。一座凹形的山巒間,有一塊巨大的石頭,石頭上留有一處深深地腳指印,清晰而明朗。唐芙蓉感慨留印之人深厚的內功功底。小山村因這個腳掌印而得名“仙人石”。有仙人的地方也就有佛爺,這是東方三教同源的思想,地方也不例外,仙人石的下面就有一座山,像矗立于山尖地四尊佛,取名“四佛山”。更為神奇地是,穿過四佛山地勢漸漸平緩下來,一座黃土雕就的密林呈現在三人面前。唐芙蓉和唐欣自然見慣不驚了。可是張素梅卻覺得很驚奇,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這土雕就的林子就是一副流動的畫。峰壑相間,錯落有致。有的像奇峰、有的像美人望夫,像大象卷葉、像猴子扳玉米,更像虎嘯山林,千姿百態,變化萬千。置身其中,仿佛走進一個大迷宮。山與山之間融會貫通,洞與洞之間暗通一氣,峰與峰之間相互守望,美妙之極的神來之筆,使得張素梅看后喘不過氣來。走出土林的迷宮,前行不到一個時辰的路,就到了定邊唐府。唐凌凌母子相見,唐凌凌跪拜在大堂中,請求母親的責罰。唐芙蓉怎么舍得責罰兒子呢,無非是說了些嚴厲的話,然后問長問短,唐凌凌簡要地講了此次出門的經歷,也沒有講自己學會的武功劍法。唐芙蓉讓兒子出來認識一下自己新收到的“干女兒”張素梅。其實唐凌凌在張鉆洞的洞中就見過這位“白毛老鼠精”,現在他假裝事先不認識,調皮地伸過手拉住張素梅的手“妹妹長妹妹短”地端詳起來,說得張素梅臉一陣紅一陣白的怪不好意思。張素梅從小到大還沒有男孩接觸過她的手,被唐凌凌扯扯拉拉,心里一陣顫動。眼前這位公子哥也太大膽調皮了,剛見面就一點陌生感全消失了。唐凌凌領著張素梅游逛唐府,向張素梅講解唐府各院落廳堂的逸聞趣事,有時還配上自己童年時學過的幾首詩詞,當起導游來有板有眼。張素梅不得不對這位“大哥”另眼相看了:他不但人生得一表人才,而且還博學多才,不知他武功如何呢?還真像彝家人唱的小調:“**瀟灑阿表哥,黃粱草帽斜戴著;小嘴窩窩對妹笑,雜會生得這和樂?哪個人才有你好,哪個小嘴有你甜?”張素梅想著想著,不知不覺撞上了唐府的一棵垂柳樹,引得唐凌凌一陣發笑,張素梅臉紅到耳根底,頭垂得低低地。唐凌凌的頑皮勁又來了:“小妹子,想那位情哥哥呢?能讓你如此癡迷?”張素梅嬌羞地答到:“哥哥好壞啊,才不有呢,剛才是不小心呢。”唐凌凌走攏來,身子湊近張素梅身邊,有點近承芳澤,目睹清艷,耳聞鶯聲的感覺。可是張素梅也心思之細微敏銳,知道男女授受不親,急忙向前奔走幾步,裝著觀賞花木。唐府在定邊是名門大宅,雕龍畫鳳的柱子,“八仙過海”的臺階,花臺邊石料都極為講究。更有名貴花草栽種其上,顯得華貴典雅。廂房和亭臺迂回其間,水榭和假山錯落其上,真真是大戶人家的住宅,怪不得唐芙蓉生得雍容華貴、儀表端莊。唐府后面有一座山,本地人稱之為“碌摩山”。山上古木怪石,飛鶯流泉,幾人合抱的柏枝樹綠蔭匝地。從山腳的“覺派庵”到山頂的“三清宮”,錯落有致地矗立著十二座大殿。當地人信奉各不相同,仙、神、道、儒、人、鬼共處一山,和平友好,共享人間香火。唐凌凌領著張素梅逛碌摩山,領略一下這座山的風采。山腳到山頂都有村舍相雜其間,農舍綠樹、菜畦田園、流水小橋、寺宇神像,游人不知是在人間還是在佛界,山寺人家的幽美境界達到極致。張素梅進入山腳的“覺派庵”,這里高大的照壁、方整的房屋、幽靜的后院、莊嚴的佛堂,是尼姑的清修之所。順山而上,有泉叮咚,泉中有石光滑如玉。順著石階而上,是“馬王殿”、“將軍殿”、“土主廟”、“財神殿”。殿墻上畫有“二十四孝圖”配有文字警示后人。善男信女在各自的奉主前燒香祈禱,一路上香火不斷。殿間不時閃現幾戶人家,種菜澆水、下棋玩樂悠哉樂哉。有時是一處小小的別院,水塘荷花、池魚游弋;紅花綠樹,孩童耍樂。接著是“藥王殿”、“文昌宮”、“觀音殿”、“土地廟”,還真是“三教同源”呢。墻壁上有百壽圖,一百個壽字組成一幅完美的圖畫。張素梅對眼前這些殿宇不理解,唐凌凌就賣弄起才華來了:“文昌宮里塑的是‘文曲星’,專司人間教育,孩子考試什么的就來求拜;觀音老母原先是三姊妹,同鍋吃飯共修行,后來人間有千手觀音、千眼觀音、送子觀音等,住在南海普陀山;至于藥王殿嘛,就是專司人間藥物疾病的。”說得張素梅連連點頭稱贊。碌摩山最雄偉的大殿就是“大雄寶殿”,院內草木蔥蘢、花兒清香,門口一副對聯“道極尊徳極貴巍巍萬天圣主,教至廣法至大蕩蕩諸佛神恩。”進得大殿,果然器宇不凡,巍巍在上的玉皇大天尊高十幾米,凌空而下,張素梅一望頓生敬畏,連忙跪拜磕頭。廂房里早已備好香茶,碌摩山主持黃蓋兒知道唐公子前來游玩,出來邀請喝茶。唐府時常到碌摩山做善事,唐府與黃蓋兒交情不淺。唐凌凌有空也會上來跟黃蓋兒研究幾步棋藝,兩人很是談得攏。這次蛇王洪脖子大鬧把邊石洞,困住眾英雄,幸虧唐芙蓉解圍,黃蓋兒對唐府是處處心存感激之情。黃蓋兒聽說唐芙蓉收得一個“義女”,今日看見張素梅,微微含許一笑。黃蓋兒山后有一雅苑,栽種著花生及各種時令水果。今日唐凌凌帶領妹妹前來,黃蓋兒茶過三巡之后邀請兩人去后山雅苑玩耍。道家清修無為的思想在雅苑中處處顯現:小徑是用八卦形的鵝卵石鋪就,水池中雙鶴噴泉,太極形的門,富貴的牡丹芍藥。屋內掛滿道長書寫的書法,每一幅都蒼勁有力、渾然天成。雅苑內栽著石榴、花生、人參果,后面山石嶙峋,前面綠樹成蔭,真是一處好所在。唐凌凌領著張素梅從雅苑穿梭而上,順著泉水往高山走。一路上鳥兒聲聲清脆悅耳,張素梅心情很好。鉆了一陣樹林,來到一座大石之上,下面是一潭碧綠的池水,潭很深,丟一塊小石下去,水花濺起很少。唐凌凌和張素梅來到潭邊,幽深的潭子有些清冷。唐凌凌故意說:“有蛇!”張素梅聽了嚇得一跳:“在哪里?”說著就往唐凌凌懷里倒,唐凌凌一個“大鵬展翅”順勢一樓,少女溫柔的體香傳遍他的全身,心神一陣蕩漾。等張素梅發覺唐凌凌使詐已經倒在唐凌凌的懷里了,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上心頭。她已經愛上這個剛結識不久的“哥哥”了。唐凌凌意亂情迷,偷偷地吻了一下張素梅。突然覺得心脈大動,氣流逆轉。他好生奇怪,忙失態地縮回身子,張素梅驚訝地望著他,不知發生了什么事。過了一會兒,唐凌凌覺得身心大爽,恢復了常態。唐凌凌還沒有體會到,自己所練的“青陽神功”在作怪。下山回家的路上,張素梅默默地跟在唐凌凌背后,她已經喜歡上這位“哥哥”了。
水目山釋醒大師從把邊石洞回來后進駐到水目寺。水目寺一進三院、坐西向東,沿山坡由下至上是山門、塔院、前殿、大雄寶殿,南北兩側又配以僧房、香積廚、齋堂、職事室、茶室、云會堂等。山門前有石階甬道垂直而上;山門單檐歇山頂,室內兩側塑四大天王像,故又稱天殿。緊靠天王殿其北有一小院,由一主殿和一配殿組成。主殿坐西向東,稱土主殿,配殿坐南朝北,里面供奉普濟慶光禪師開山時所作的“木犬”。釋醒大師在水目山是人人敬仰的武學宗師,以武林秘籍“萬指傾心”最為絕學,施展起來如佛祖“千葉寶蓮……左象回顧,右獅頻呻;重重龍虎,躋躋輔弼。手指猶如玉案之前,地坦無際;玉枕之后,天生有橋。又像千峰拱輯,萬壑盤旋,可謂滇西之一絕也。”水目山有武學弟子一千余人,主要以“少林武功”為主,而釋醒大師常用的兵器是“中宮護寶錫杖”,舞起來虎虎生風,簡直就是“虎嘯龍吟”。水目山寺宇眾多,山中至寶就是“舍利子”。“舍利子”珍藏在佛骨舍利的墓塔里。釋醒大師在茶房里品著茶,只見一個小沙彌跌跌撞撞地闖進來稟報:“師傅,不…好…了,后山塔林,有…師兄…被殺。”釋醒大師說:“快,去看看!”小沙彌在前面帶路,來到后山的塔林里。眾塔林立的樹叢中躺著幾具和尚的尸體。釋醒大師看后,雙掌合一:“阿彌陀佛,罪過,罪過!佛門圣地,有什么孽畜闖入?”小沙彌答道:“師傅,我和另外一位師兄到塔林來查看,發現這兒死了師兄,就趕緊稟報。”釋醒大師仔細查看死者的傷口,發現脖頸出有犬牙咬過的痕跡,顯現紅色的朱砂斑點。另外的死者后心處還有爪印,顯然是被偷襲致死。可是誰會跟這些僧人行兇呢?他們企圖是什么呢?重重疑團涌上心頭。釋醒大師說:“鳴鐘議事,召集本山各寺長老主持前來大雄寶殿商議。”于是,水目寺的大鐘敲響了“當!當!當!當”四下,表示有事前來商議。不到二十分鐘時間,寶華寺、靈光寺、地藏寺、金龍寺、大覺寺、普賢寺、塔盤寺、倒影寺、經板閣、玉皇閣等的負責長老30余人齊聚水目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在嘀咕著。釋醒大師說:“諸位長老,今天有孽障闖入我寺行兇,已經有好幾名弟子遭到不幸遇難。我看是沖著本水目山來的。來人武功高強,現在不知用意何在?我分析不是搞破壞活動,就是沖著本寺的佛寶‘舍利子’來的。大家且不可單獨行動,必須五至十人為一組,一是加強巡邏值班;二是保護好‘舍利子’;三是派人前往彌渡天生橋請釋覺大師、清華洞的紅花師太、鐵柱廟的彌太華、魏寶山的長春真人、定邊唐府的唐芙蓉、鳥頭幫的吳大海等人前來助陣,以保我水目仙境的平安。”寶華寺的釋聞長老說:“釋醒師兄說得對,我看需加強人手防守地宮,不能讓‘舍利子’落入奸人之手。另外就是在山門設置關礙,盤查進入人等,發現可疑之人立即稟報。”眾長老表示贊同,釋醒大師便進行了布置,讓大家各理其事,每天晚膳后到此處小聚商議,同時加強對“藏經閣”的保護,以免經文和武功秘籍外泄。大家正在緊羅密布地行動,還是出事了!有沙彌來報:“在普賢寺的后院,又有一名弟子被殺,手法跟原來的一樣,脖頸出有犬牙咬過的痕跡,顯現紅色的朱砂斑點。”釋醒大師當即宣布:“水目山諸寺戒嚴,武僧保護文僧,香客謝絕上山進香。”水目山陷入無限恐慌之中,大家都人人自危。原因就是敵人藏在暗處,大家在明處,不知什么時候會遭不測。更為恐怖的是來者武功高強,能在很短時間內致人死亡。
水目山因泉涌清瑩而得名。它左連云邑象山,右傍天華山,四周群峰疊翠,連綿百里,云蒸霞蔚,流泉爭喧,殿宇樓閣掩映于蔥茂的林木之中,宛然如長幅畫卷。在后山的密林深處,躲著兩個怪物。一個高高大大,臉和身子都畫著斑紋,行動如風急速,十指鋼爪,如果行走在路上就像一個貓科動物,她身手敏捷,上樹下溝,轉瞬即逝;另一個矮矮小小,身披著一張土狗皮,齜牙咧嘴,目光貪婪,時常作喘氣狀。這兩個怪物就是來自無量山“十二曾母獸”中的貓王(虎)張杏虎和瘋狗李邵明。張杏虎是十二曾母獸之首,是一只母老虎。別看是只母虎,做事比男人兇、狠、毒,所以十二曾母獸中為她獨尊,其他人都聽她發號施令。這次她和瘋狗李邵明來水目山,目的就是奪取佛寶舍利子回無量山供奉。由于水目山寺廟眾多,加之防備森嚴,她們已經殺了幾個僧人弟子了,但還沒有打聽到舍利子真正地放置處所。但是她們知道不能在寺廟附近逗留,必須遠離寺廟等待機會再出手。臨近黃昏,樹上有幾只箐雞落上去準備休息。好個貓王張杏虎,飛梭穿出,身到、影到、爪到,當箐雞還只看到影子的時候,就莫名其妙地被一陣風卷走,成了貓王的囊中之物。這一招功夫來自無量山的輕功“踏沙射影”,但貓王已經將它練得爐火純青了。瘋狗李邵明奉承到:“老大的輕功真正是‘踏雪無痕’、‘雁過無聲’啊!”張杏虎眼角露出狡黠地一笑:“到山洞中烤雞吃!”。貓王隨即出山砍來一顆大龍竹,將箐雞洗凈去內臟放進龍竹內,架起大火烤起來。摸約過了十五分鐘,香氣從龍竹內溢出,把瘋狗李邵明饞得口水直流。兩人吃了四只烤箐雞,美美地睡到太陽翻白。最先來到水目山的是清華洞紅花師太,因為水目山至清華洞才半天的路途,其次是鐵柱廟的彌太華和天生橋的釋覺大師。水目山的山門已經戒嚴了,門口守著二十幾名武僧,勸告香客原路返回。山門前早早貼了告示,說明香客不便進香的原因,許多善男信女只好高興而來嘆氣而歸。當巍寶山的長春真人來到山門之下時,只見一副對聯:“踏遍名山,芒鞋仍到云南驛;飽經世味,杖錫繞成水目緣”。對聯筆法奇異、大氣渾成,一看便知山之禪意。守門武僧盤問一二,便引道長上山。定邊唐門唐芙蓉接到水目山釋醒大師的告急文書,知道事態的嚴重性,維護滇西武林安危人人有責,此事不宜久留,便召集眾人前來商議。唐凌凌知道后,自告奮勇要替母親前去,張素梅也上前要求前往。唐芙蓉不知唐凌凌練就神功,帶著責備地口吻說:“凌兒,又不是去游山玩水,你們好好看家,母親帶唐欣去就是了。江湖兇險,豈是你能料到的,萬一有個閃失,我怎么對得起你死去的爹爹呢!”唐凌凌知道母親一向說一不二,也就沒有說什么了,只有在心里暗暗盤算著。唐芙蓉吩咐下去,要唐凌凌和唐家老小孩管理好唐府,唐欣準備盤纏和快馬,馬上動身趕往水目山。唐芙蓉的前腳才離開,唐凌凌和張素梅也動身了。只不過這次唐凌凌和張素梅都動用了易容術。唐凌凌喬裝成一個駝背的老頭,張素梅則喬裝成一個翩翩美少年。兩人相視一笑,都得意于自己高明的易容術。唐凌凌和張素梅也搞了兩匹馬,不過他們只是慢慢地騎,他們不急于趕到水目山,怕被母親認出來受到責備。行了一個整天,他們來到一個深藏于群山間的小盆地,這里盛產一種食用蘑菇叫做松茸。一條被趕馬人踩出的光滑石道就是密址文盛街,街上有一口泉眼,叫做“珍珠泉”。唐凌凌和張素梅輕輕跺一跺腳,清澈見底的珍珠泉就會涌起一串串晶瑩剔透的水珠……,十分有趣。張素梅嚷嚷著肚子餓了,唐凌凌他們走進了一家小食店。唐凌凌想喝酒,一問,店家答道:“客官可找對地方了,我們這兒酒純正著呢!用太極頂的山泉釀制的小鍋酒,香著呢。本地菜譜也是人間少找呢。”張素梅問:“什么離奇的菜譜會人間少找呢?”店家說:“不是我們小店自夸,這兒的豆腐宴天下無雙!”唐凌凌說:“那就來一壺小鍋酒、一套豆腐宴和本地的特色菜吧。”過了半響,酒菜端上來了,還真是全部用豆腐制作的食品:一碗豆漿、一碗豆花、一盤油炸豆腐、一碗豆腐肉圓子、一碗麻婆豆腐、一碗荷花豆腐、一碗毛豆腐煮大蒜。另外店家還搭配上本地的特產:一大碗野芭子棵烀雞、一份瓦片烤肉,一碗排毒養顏的水煮太極山大蕁麻。唐凌凌和張素梅吃得狼吞虎咽,真還不能小瞧山里的廚師呢,就是到了京城,也吃不上這么爽口的菜肴。吃完繼續趕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在歡快地流淌,兩岸垂柳依依,仿佛在牽引著唐凌凌和張素梅的衣袖,不讓他們離去。如此多情地楊柳,唐凌凌還是第一次看到,他禁不住看了張素梅一眼,張素梅被他莫名其妙的眼神楞住了,少女的羞澀感油然而生,催快馬消失在群山之間。山中真是個天然的大寶庫,有一種類似竹節蟲的樹根,當地人稱為“太極地參”,漫山遍野都是。前面經過一片野竹林,風吹來時竹林“颼颼”作響,想有強盜埋伏其間,讓張素梅聽起來有些害怕,只好放慢馬步等唐凌凌到來。唐凌凌到來之后,對張素梅說:“素梅妹妹,我作一副上聯,你對下聯如何?時光難熬呢。”張素梅嬌媚地一笑:“哥哥又要作弄小妹了,我哪有哥哥那樣的才情呢!不過,小妹還是愿意對下聯呢,出吧,對不出來哥哥莫要見笑啊。”唐凌凌深思了一會兒,說:“太極靈山藏寶藏。”還真感悟生情呢。張素梅看著眼前流淌的小河,馬上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小河淌水響四方!”“好,對的好,想不到妹妹有如此敏捷的才思,實在佩服!”唐凌凌高興地說。張素梅聽到唐凌凌夸獎自己,謙虛地說:“小妹不才,讓哥哥見笑了。”兩人就這樣一路說笑著,不知不覺來到一片桃林里,見眼前桃花翻飛,小徑清幽,守桃林的老叟鶴發童顏,神采奕奕,是一處人間仙境。一塊一人多高的大石上刻著三個草書大字“同子園”。唐凌凌明白了:“此處叫‘同子園’”,可是為什么偏偏栽種桃花呢?也許是主人秉性使然。
在唐芙蓉和唐欣進入水目山的當天,又有兩名僧人被害。這次是在塔盤寺的塔林里。水目山北崗有一片罕見的墓塔林,占地20多畝,有墓塔72座,是滇西地區的佛教禪宗文化之地,塔規模大小不等,造型風格各異。塔身為紡錘型,塔頂呈寶珠型,整座墓塔呈寶塔型,基座為六方形或四方形須彌座,上有卷云紋、蓮花紋及人與獸的圖案雕刻。基座底下均設有墓室,四壁有臺架龕洞用以置放歷代僧尼的骨灰罐,其中最大的墓室可置放200多個。所有墓塔從上到下全用沙石砌成,并沿山崗成梯級排列,錯落有致,掩映在莽莽蒼蒼的松林中。唐芙蓉仔細查看死者僧人的傷痕及朱砂紅印,初步有了線索。唐芙蓉畢竟見多識廣,博覽群書,特別是滇西武林派別沒有不通曉的。釋醒大師見唐芙蓉眉頭微啟,知道一定有了答案,便走過來雙掌合一,說:“阿彌陀佛,玉面飛雪一路辛苦,還是回齋堂用膳再議。”唐芙蓉也不便道破,跟隨釋醒大師回到齋堂。用膳之后,釋醒大師及各寺長老到茶房用茶,釋醒大師請唐芙蓉告知兇手一二。唐芙蓉說:“大師,恕我直言,你們是怎么與十二曾母獸結仇的?”釋醒大師說:“什么,十二曾母獸,我們并沒有得罪他們啊。”唐芙蓉冷峻地說:“這次是十二曾母獸中最厲害的兩個角色來光臨水目山了。”釋醒大師:“阿彌陀佛,請夫人示下!”唐芙蓉繼續說:“十二曾母獸的老大貓王張杏虎和瘋狗李邵明來了。如果你們之間沒有過節,那他們一定是沖著水目山的寶物來的。”釋醒大師說:“阿彌陀佛,夫人分析得有道理。我們水目山佛骨‘舍利子’是人人敬仰的圣物,有‘一見結禪緣、一見保安康’之說,貓王瘋狗豈能不動心?看來我們還是將地宮封鎖算了。”唐芙蓉說:“大師怎么不睿智呢,我們應該是一個計策。”釋醒大師說:“阿彌陀佛,愿聞其詳!”唐芙蓉說:“我們先秘密轉移真‘舍利子’,然后誘使貓王和瘋狗進入地宮,一舉擒拿。”釋醒大師說:“阿彌陀佛,妙哉妙哉,就依玉面飛雪之言。”貓王張杏虎和瘋狗李邵明知道水目山已經戒嚴了,他們連日來查看了幾個寺院,沒有發現“舍利子”的蹤跡,決定抓一個寺院的長老逼供。她們沿著石階小路,在樹林中穿行。路邊上,有木頭鑿成的水槽,藐小而清幽的泉水在不急不慢地流淌,山頂最高處是寶華寺。寺內五百羅漢的雕塑群虎視眈眈,對沖進寺里的貓王瘋狗充滿敵視。寺內燈火不滅,有一長老主持還在念經打坐。貓王閃身直取和尚前胸。和尚突然感覺有人來襲,就地一滾。這邊瘋狗已經欄在腳下,和尚一個掃腿,瘋狗急忙一閃奪開。和尚一個“鯉魚打挺”躍將起來,但后背還是被輕功卓越的貓王點住了穴道,動憚不得。貓王使眼色給瘋狗:“帶上他,走!”瘋狗馱起和尚,消失在后山的小樹林里。她們將和尚帶到一個較為安全的山溝箐中,兩人開始審問起來:“老和尚,如今你已經落入我們的手中,如果你不老實,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祭日。告訴我們舍利子在哪里?”老和尚怒目圓瞪:“我們出家人豈是貪生怕死之輩,何況舍利子乃是我們佛門至寶,我們保護還來不及,要我泄露行蹤,妄想!”瘋狗面露兇光,就要出手,貓王連忙出面制止“李老弟,不急,慢慢想辦法,不怕他不開口。我們先將他囚禁起來,餓他幾天再說。”水目山寶華禪寺長老釋能大師失蹤的事已經在各寺院傳開了,釋醒大師吩咐大家集體分頭尋找。唐芙蓉和前來援助的眾武林人士到水目山地藏寺地宮里查看情況,從宮門的臺階拾級而下,地宮中塑著威武的地藏王菩薩,墻兩面的千佛壁,塑有2000尊接引佛。越往下地宮越寬,中間安放著於灌滿水銀的水晶球,原先41顆佛門至寶肉身舍利子就裝在里面,用水晶罩子加鎖罩著。唐芙蓉說:“只要貓王和瘋狗進入這個地方,我等關閉地宮之門,他也休想逃脫。”
唐凌凌和張素梅來到彌渡一處險要關卡的地方。但見幾十米高的瀑布從天而降,溪水形成一個天然池子,小溪流到之處百花盛開。瀑布奔流的東西兩岸山勢險峻,兩山如門。溪上一巨石橫跨于東西峙壁上,狀若城門洞,形成天生石橋。橋西石壁如削,直插云端,上懸五老石、仙人床、仙人柴,威異非凡;橋東石壁多溶洞,上有老君洞、觀音磨豆腐洞、石鐘石鼓洞等,洞洞藏奇。唐凌凌贊道:“真乃人間奇景,無雙之橋。”西峙壁千年巨石上刻有:“浩氣長空”、“世外桃源”、“人間天上”、“聚仙門”、“曲徑通幽”、“佛地洞天”等石刻;天生橋險峻之勢正如石壁題詩:“百丈飛虹勢突然,兩峰相伴不相懸;廬從天地成奇構,奔人乾坤瀉巨川;路曲偏隨春樹繞,寺稀端接喜云連;翹瞻五老長生聚,醉欲飛來到絕巔。”張素梅讀詩后也贊道“奇峰怪石連天橋,飛瀑溪水百花開;石刻凌云東西壁,修仙參禪映斜陽。”唐凌凌聽罷,絕口贊道:“好一個修仙參禪映斜陽,妹妹真乃仙風道骨了。”張素梅到:“唐哥哥有見笑了,小妹只是隨口吟出罷了。”兩人來到春秋樓前,入內喝一杯熱茶。突然,唐凌凌眼睛一亮:“眼前出現父女三人,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吳小鳳一家。”唐凌凌差點失聲叫了出來,張素梅也驚訝地發現了。但易容之后的唐凌凌和張素梅沒有被對方三人認出來。吳小鳳只是不明白這個駝背的老頭和少年怎么會盯著她們看。不過吳小鳳馬上就沒有注意力了,因為一路上盯著她看的男子實在是太多了,有幾個還因為看她都撞到了,這對她來說已經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吳小鳳和父母也是去水目山釋醒大師哪兒,今天剛好來到天生橋。吳小鳳只是做夢也沒有想到:“她喜歡的人兒就座在她對面喝茶,而可悲的是自己還沒有認出來,只能獨自相思和傷神。”其實,看到唐凌凌對著吳小鳳含情脈脈地目光,張素梅心里有一股說不出的滋味。她們雖然是結拜做兄妹,但跟唐凌凌相處了這么久,她已經深愛上這位“干哥哥”了!她無數次在心里告誡自己“張素梅啊張素梅,你不能愛上自己的哥哥,這與江湖規矩不合,千萬不能啊?”可是,人事感情的動物,雖然她很理智的壓抑著自己的感情,但就是不能抹去唐凌凌在她心中的影子。她只能用一句讀過的詩來解釋“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茶罷,吳小鳳父母三人繼續趕路,唐凌凌和張素梅也緊緊跟上。翻山越嶺幾個鐘頭,路邊有一家客店,吳小鳳父女三人已經先行住下了,唐凌凌和張素梅也買了兩間上好的客房。這家小客店倒也清新雅致,店鋪臨著幾塊農田,田中菜畦碧綠可人,讓人一看就有食欲。店主介紹著本店特色:大芋頭清煮滑而不膩,卷蹄清蒸香而爽口,麻辣泥鰍肥而滋補。唐凌凌還要了一大壺本地火爆清酒。不一會兒吳大海夫婦和吳小鳳也來用膳,吳小鳳點了一盤酸辣白菜、樹頭菜炒火腿,吳大海要了一道酸腌菜煮大頭魚,伽如英點了一道野山藥燉雞。小店其實現在也沒有多少生意,就這兩桌人。伽如英心思全放在跟女兒的嘮叨上,吳大海也要了一壺酒先飲了起來。店小二跟吳大海拉話:“客官給是要上祥云水目山?”吳大海說:“店家怎么會知道呢?”店小二說:“這幾天我這兒拉拉雜雜來了好幾伙人,都說受到水目山釋醒大師邀請,前去幫忙的。看你客官的打扮便知一二。”吳大海說:“客官好眼力,請問水目山到底出什么事了?”店小二回答道:“猜不準,聽說死了好幾個和尚,被武林高手殺了。依我看一定是沖著佛寶舍利子來的。”吳大海說:“舍利子好在哪兒呢?”店小二說:“舍利子是佛骨化身,能見到一眼就保佑全家平安,何況這是稀世珍寶,搶奪也在情理之中!”唐凌凌一邊和張素梅喝酒,一邊聽著他們的談話。張素梅覺得這家小店菜肴做得好,如果在大理南詔經營,生意一定火爆。唐凌凌看到吳小鳳默默吃飯的樣子,眼里有些心酸,但自己身份不便過早暴露,所以強忍著。但不知不覺酒就喝高了,張素梅不希望唐凌凌失態,扶著他回客房休息,臨行前他還回眸又看了吳小鳳一眼。伽如英看出這個駝背有些怪異,但也只是懷疑,對方沒有給她們造成威脅也就罷了,反正“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井水不犯河水。第二天天已大亮,唐凌凌起床的時候吳小鳳她們早已不知去向。唐凌凌有些后悔昨晚酒喝多了,讓張素梅牽出快馬,去追趕吳小鳳她們。張素梅說:“唐哥哥,人家早已離開幾個鐘頭了,即便追上了,你又如何?我們還是慢慢地走,反正離水目山沒有幾天的路程了。”唐凌凌想想也是,于是兩人上馬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