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公主大發(fā)脾氣,把寢宮里的羅帳撕得寸寸縷縷,幾個太監(jiān)宮女嚇得大氣不敢出。
韋后坐在椅子上看著安樂公主不停的摔東西,等摔累了,小宮女趕緊上前扶住她。
她卻用力把宮女推了個跟斗,吼道:“都給我滾!”韋后輕輕的擺擺手道:“都下去吧。”
身邊的太監(jiān)宮女趕緊退出殿外。
安樂公主恨恨的叫道:“母后!你說他憑什么封衛(wèi)王!他為我們家做過什么!什么天山劍俠!我們在房州日夜擔驚受怕的時候,他可曾仗劍相助?如今父親當了皇帝,他卻跑來當親王了。
真是好算計!還有那個李多祚!他可是內(nèi)衛(wèi)!當年姓武的老太婆年年都派遣內(nèi)衛(wèi)到房州來恐嚇折辱你和父親。
這些當過內(nèi)衛(wèi)的人統(tǒng)統(tǒng)該死!還封他當什么大將軍!我看是父皇讓老太婆嚇傻了!”
韋后低喝道:“裹兒!住口!你知道你在說什么!這可是對皇上的大不敬之罪!不得胡言亂語!”
安樂還想犟嘴,卻是不敢,只得低聲道:“他雖然是皇帝,可也是我的親爹,有什么大不敬的!”
韋后道:“李重俊當年對我們不聞不問,為娘也是心中記恨,可是,當時老太婆橫極一時,他一個小小的劍客能做什么?
你怪他當年不肯相助,為娘問你,若是他殺進府里把我們都救出去,然后又如何呢?
跟他一起去天山雪峰那種苦寒之地?或是風餐露宿、浪跡天涯隨時會暴尸荒野?那種生活怕是還不如在房州幽禁。”
安樂無話可說,忽然雙手捧著臉嗚嗚的哭起來。韋后憐愛的把安樂摟進懷里,猶如喃喃自語般說道:“當年在房州日子再苦現(xiàn)在不是也熬過來了?孩子,你知道你為什么叫裹兒嗎?當年你父皇被廢,為娘也遭貶黜,被押送前往房州。就在押送的路上,我生下了你,因為在途中生產(chǎn),沒有來得及準備,你父親只好脫下自己的衣服把你裹起來,所以我們便給你起名叫“裹兒”。我們在房州的時候,老太婆每年派遣使臣前去指責訓斥。每當聽到使臣到來的消息,你父親總是心驚肉顫,坐臥不安,幾度想自殺。都是為娘苦苦勸住了他,這樣的日子一直過了十年,十年啊,真是不知道是怎么熬過來的。”
末了,她突然一字一頓的對安樂說道:“裹兒,你記住,屬于我們的東西,誰也別想拿走!”
安樂抬起淚眼問道:“那為何娘還要提請加封他為衛(wèi)王,為什么那幾個老家伙要加封李多祚,你不阻止?”
韋后嘆口氣道:“你道為娘愿意嗎?為娘也是有苦衷的,眼下時機未到,為娘得忍啊,你太年輕,有些事你不懂,老太婆年輕的時候為了成為**之主不惜悶殺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禍王皇后,難道她不心痛嗎?她那時候勢單力薄,連性命都懸于他人之手,她有什么辦法,她也得忍啊。”
安樂大驚道:“那老太婆竟然這般心狠手辣,連自己的女兒也能下得了手?”
韋后冷笑道:“她又有什么下不了手的,慢說是一個女兒,她為了當皇帝毒死了你大伯李弘,逼你二伯李賢自殺,活活鞭死了你哥哥李重潤、姐姐李仙蕙,她殺的人多了,老太婆自己就說過:欲成大事者、至親亦可殺。”
安樂忽然感到身子一陣陣發(fā)冷,偎依在韋后懷里,怯怯的叫聲娘,你別說了,我害怕。韋后低聲道:“裹兒莫怕,有娘在這里,誰也害不了你。”
安樂望望陰森的夜空,道:“老太婆還在洛陽上陽宮觀風殿安居呢,我怕死啦。”
韋后冷笑道:“老太婆如今已經(jīng)是沒牙的老虎,你不用怕她。”
她心中忽然泛起一股殺意。離開安樂的寢宮,韋后徑直來到鳳鳴閣。
此處是上官婉兒的寢殿,上官婉兒此時已經(jīng)嫁給李顯為婕妤。
上官婉兒此時正在寢殿繪畫,她精擅丹青書畫,所繪的富貴牡丹栩栩如生,當年此人手繪丹青可是長安城官宦巨賈競相收藏的珍品。
門口宮女通傳道:“皇后娘娘駕到。”上官婉兒急忙來到殿前,跪地迎接。
韋后笑道:“妹妹不必多禮,為何這樣晚了妹妹還不睡啊?”上官婉兒恭敬的答道:“娘娘母儀天下,日夜為黎民社稷操勞,臣妾不敢先睡。”韋后冷笑道:“當年妹妹還是中樞女官的時候,想必對那太后也是這般說辭的吧?”上官婉兒慌忙俯身跪拜道:“臣妾當年身為女官,萬事身不由己,以前多有得罪之處,萬望娘娘海涵。”
韋后伸手虛扶道:“妹妹快請起來,當年的事情也怪不得妹妹,太后大肆荼毒李氏諸王,便是那機智通天的狄仁杰也勸阻不住,妹妹又能如何呢?”
上官婉兒久在宮廷中樞,見過多少波詭云譎的陰謀毒計,聞聽此言雖然面上神色漸緩,心里卻是極為警惕。
韋后在軟榻上坐下,身子舒舒服服的靠在紅緞被子上,笑吟吟的望著上官婉兒,上官婉兒知道被看得手足無措,她知道韋后今夜前來必有所圖,但是韋后不開口她卻也不敢問,只好尷尬的站在那里。
韋后看見書案上已經(jīng)快要完工的畫卷,便輕移蓮步來到近前,那是一幅月下牡丹,清幽的月色下,一株白牡丹悄然盛開,上官婉兒畫技極佳,非但牡丹枝葉花瓣畫的纖毫畢現(xiàn),連花間那似有似無的氤氳氣息都畫的若隱若現(xiàn),恍惚間似乎有香氣彌漫出來。
韋后不禁贊道:“妹妹當真稱得上神乎其技啊,都說當朝第一丹青妙手乃是吳道子,民間傳言吳帶當風,不過以本宮來看,吳道子技法固然神奇,不過此人卻專精山水和人物,若論起這花鳥畫功來,恐怕吳道子也未必及得上妹妹。可惜妹妹是個女兒身,若是男子僅憑此技便足以晉身翰林。”
上官婉兒躬身道:“娘娘過獎了,臣妾怎能比得上吳道子呀,當年皇上曾召見他,命其應景作畫,臣妾有幸在旁邊觀摩,吳道子畫功“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當真稱得上冠絕天下,臣妾是萬萬比不上的。”
韋后隨口道:“哪個皇上呀?本宮如何不曾聽說此事?”
上官婉兒道:“自然是大周皇帝武……”剛說到這里立時心里一激靈,慌忙跪下低聲道:“娘娘恕罪,娘娘恕罪。”
韋后嗔怪道:“此人已經(jīng)還政李氏,早就不是什么皇帝了!稱呼一聲太后便足矣,你怎么還口口聲聲說什么大周皇帝!?這要是讓人聽見,罪過可是不小。你如今是皇家的婕妤,雖然地位不高,可也是當今圣上的女人,你對那人念念不忘,將置圣上于何地?鄉(xiāng)間的百姓有句話叫做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話雖然粗鄙,可是道理卻是明達的很。你既然做了婕妤,便要一心一意服侍皇上才是。”
上官婉兒叩首道:“娘娘恕罪,婉兒以后定然不敢再犯。”韋后忽然換上一副笑臉道:“妹妹,本宮這番話雖然不入耳,卻是為了你好。妹妹當年可是太后身邊的紅人,雖然權勢極盛,可惜總不能如那些男子那樣公然廣納門生,是以妹妹在朝堂上并沒有什么根基,可是仇家卻不見得少,妹妹自當謹言慎行,免得被人拿住把柄,把讒言進給皇上,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上官婉兒道:“謹遵娘娘教誨,婉兒以后會言行小心。”韋后笑而不答,拿起月下牡丹仔細端詳了好一會,忽然幽幽嘆息道:“此畫美則美矣,可惜意境凄涼。更深露重,月光清冷,
這國色天香也只能孤零零對空綻放,花兒生得再美,可又有誰人知曉,花開無人惜、花落無人憐,最終只落得殘紅化泥,從此默默湮滅,又有誰想過世間曾有如此絕美的尤物?所謂寂寞山谷空對月,韶華蹉跎付秋風。看得本宮心中也大感悲涼。
想來也是,妹妹正值盛年,這女人家誰不想有個知冷知熱的如意郎君,天天陪著自己。可惜妹妹這里的紅綾綠綢金步搖,除了身邊的宮女太監(jiān)還能穿給誰看?
戴給誰瞧?如花容顏只能夜夜對鏡自憐。實在是可惜可嘆啊。”
上官婉兒垂首道:“婉兒早已清心寡欲,從未想過要與別人爭寵。”
韋后笑道:“其實皇上心里是有你的,有幾次皇上想要過來探望妹妹,卻是被本宮阻止了。你道是為何?”
上官婉兒道:“皇上日理萬機,每日心形勞頓,自不可為臣妾分心,臣妾明白娘娘的苦心。”
韋后笑道:“妹妹你卻是猜錯了。皇上想著你,你愛著皇上,這男女天倫乃是世間極樂,本宮自然會成人之美,又怎么會攪亂了妹妹的好事?”
說到這里。看了看上官婉兒,上官婉兒不知道她是何意又怎么敢隨便接口,依舊垂首不語。韋后嘆口氣道:“其實,皇上雖然想雨露**,可惜卻不能來,說起來便是本宮也有幾個月不曾與皇上同席共枕了。”
上官婉兒奇道:“娘娘與皇上乃是患難夫妻,彼此恩愛最深,這是為何?”韋后道:“正因為恩愛最深,所以本宮便不能讓皇上歇息**,因為,皇上一進**便每夜噩夢連連,早上起來形容枯槁。所以本宮也不能因為貪圖魚水之歡便留下皇上。只是連帶著妹妹也要受這空房之苦,本宮心里也是極過意不去的。”
上官婉兒愈加奇怪:“宮中太醫(yī)各個醫(yī)術精妙難道……”韋后搖搖頭道:“沒有用的,太醫(yī)診治后都說皇上得的是心病,藥石無用。”“啊!”上官婉兒輕輕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