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3章 七星陣斬極陰洞

  • 天拙
  • 可愛拽拽
  • 10390字
  • 2024-08-03 21:35:55

清明并沒有離開很遠,他躲到了一塊石頭后面,偷聽酒瘦與去非的對話。

雖然他的氣息早就被酒瘦察覺,但是酒瘦并不以為意,反而說得更大聲了。

在兩人的對話中,清明確認了一件事情:有個叫做李秋的人,是青木宗的,他是去非師兄的朋友,這一次專門來救去非出去的。

并且聽著酒瘦師兄的意思,此人是要“打上門來”的。

此人之前在長春宗曾一人獨斗十三筑基境,這次也是要與整個流波山的筑基境一決高下,甚至不惜生死。

十三筑基境啊,嘖嘖!清明咂了咂嘴,覺得有些口干舌燥。他一個煉氣期的底層弟子,覺得筑基是非常遙遠的事情,可是這個叫李秋的人,不僅是筑基境的高手,而且可以一人打敗十三個筑基境,實在是太可怕了。

去非師兄也只是煉氣期修為,為何會認識這樣厲害的人。不過去非被廢修為之前,也已經是九層巔峰了,馬上要筑基了,可惜宗主……

哎,去非師兄行事太過癲狂,竟然會做出那樣的荒唐之事,實在是讓人恥笑。不過,他交過的朋友可是真的不錯,竟為了救他要打上佛宗的山門,想想就覺得讓人熱血沸騰。

呸呸呸,我怎么站在那人一邊了,不行,得罵幾句才行。

于是清明又在心中默默說了幾句“自大狂妄,目中無人,實在欠揍”之類的話,這才讓自己的心境平衡起來。

但是無意中得知此事,憋在心里實在是太痛苦了,清明便趕緊跑開,去到自己做功課的地方,找到他的好朋友,跟他們好好訴說一番自己無意中得知的秘密去了……

這一日,天空晴朗,風輕云淡。

李秋按照酒瘦和尚給他的指引,來到了向往已久的東海流波山,不由有些感慨。

他與佛宗本無冤仇,佛宗與他也無瓜葛,他來此地不為尋仇,也非訪友,竟是為了救人!

救一個故人。

小去非曾經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他曾經吟唱的那首詩中,有兩句李秋到現在仍然記得。

望斷星河三千重,多情笑我云雨風!

詩句大氣磅礴,又不失本心,實在是難得的佳句。

李秋抬起頭看了看眼前的流波山,這才明白為何去非可以寫出如此胸懷寬廣的詩句。

只見眼前的流波山層巒疊翠,山勢卻極為陡峭。山高約五百余丈,在高山上,一座座恢弘的廟宇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最當前的一座大殿,上面有三個金色大字:戒律殿。

竟然不是迎客殿或者議事堂之類的寶殿。

戒律殿下,一級一級的臺階綿延而下,直通到山腳下的岸邊。

看完近處,再放眼出去,便見到在眼前的高山、廟宇背后,一座巍峨的雪山直上云霄,恍如巨人一般拱衛著佛宗。

李秋點點頭,不由嘆道:似這般前朝大海,后依雪山之境,就連他自己看了,都不由生出幾分豪情。難怪去非的詩句會如此大氣磅礴,氣壯山河。

這時李秋才突然發現,他的朋友之中,善于吟詩作賦的兩個人,酒瘦和去非,竟然都是佛宗之人,真是奇怪也哉。

而直到此時,李秋才反應過來,佛宗廟宇就如此暴露于乾坤之下,沒有絲毫的法陣籠罩。

大門敞開,似乎在等待李秋闖入一般。

有些奇怪,但他沒有任何猶豫,畢竟今日李秋專為救人而來,就算是龍潭虎穴,他也要闖一闖。

不過,李秋作為一個筑基境弟子,再加上是酒瘦與去非的好友,便從了弟子的輩分,降落在岸邊,從第一級臺階開始攀登。

熟料,他的腳剛踏上臺階,上面的天空中便有數道驚鴻破空而來。

有御劍的,也有御降魔杵的,更讓李秋想不到的,竟然還有一個是馭使一把掃帚一樣的飛行法器而來的。

大略數了數,估計不到二十人,都是筑基境的修為。而更多的底層弟子,也就是煉氣弟子,正從上面的戒律殿中不斷涌出,朝著山下跑過來。

李秋嘆了口氣,將邁出的腳步收了回來。

看來,今天的一場干戈,是避免不了了。

筑基境弟子之中,這時走出一個肥頭大耳的胖和尚,只見這和尚頭是圓的,身子是圓的,四肢也是圓的,就連他的十個手指也是圓滾滾的,可見此人已經胖的不成樣子了。

胖圓和尚降下飛行法器,來到李秋身前,上下打量了一下李秋,然后伸出一只胖手,艱難的施了一禮道:“我佛憐憫。這位施主,可是青木宗的李秋李東君么?”

李秋看到這胖圓和尚的飛行法器,正是一把掃帚,有些好笑。再加上這和尚一身肥肉,圓滾滾的,憨態可掬的樣子,便忍不住笑著說道:“李秋李東君正是在下,敢問大和尚法名?”

那胖和尚聽李秋承認自己名姓,并回過頭朝著其他點頭示意了一下。一時間,其他十幾個筑基境弟子都各自飛上山去。好像是去找幫手去了。

回過頭來,那胖和尚又對李秋正色道:“和尚我法名流風,敢問李施主今日到我流波山,所謂何來?”

流風!

“噗嗤”一聲,李秋終于忍耐不住,大聲笑了,一邊笑一邊反復念叨著“流風,風流,流風,風流……哈哈哈”

佛門清凈之地,為何法名竟然如此……如此的不羈!

胖胖圓圓的流風和尚一臉的和煦之色,并無半點惱怒,靜靜等待李秋笑了半晌,這才耐心解釋道:“李施主想來對和尚的法名有些誤解,我佛宗立于流波山上,我們這些人的法名皆為師傅所賜,以‘流’為首字,我叫流風,其他的弟子如流川、流水、流離、流露、流氓、流光、流沙等,皆是如此。”

李秋本就為救人挑釁而來,根本就沒有任何顧忌,性情放的大開,因此對于流風的法名笑了半晌,誰知他這邊剛剛收住笑聲,卻又聽流風說是其他弟子還有叫做‘流氓’的,盡管他知曉這個“氓”是民的意思,可就是忍不住想笑。

哈——哈——哈——

李秋的笑聲放肆已極,像是對佛宗的嘲諷,回蕩在流波山中。

流風和尚沒有半點的不耐,還是立在原地,靜靜地聽李秋大笑,直到一刻鐘后,終于底層煉氣弟子從山上下來,來到流風和尚身邊,并且附耳對其說了些什么,流風和尚這才臉色一正,再施禮對李秋拜倒:“敢問李秋施主,來我東海流波山,所為何事!”

煉氣弟子的低聲竊語并沒有逃過李秋的耳朵,說的是“準備好了”四個字。李秋便知道對方已然做了十足的準備,以應對自己的挑戰。又聽胖和尚再三追問自己來此地的目的,便索性挑明道:“我來此作甚?當然是為了救去非出去,特意打上流波山了……我今日是一定要救他出去的,李秋此行前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和尚,還不出手!”

流風道:“聽聞李施主當時在長春宗,為了救師弟性命,不惜簽下生隕書,一人獨斗十三筑基境,大勝而還。壯哉巍哉。”

李秋卻從這句話中聽出了別的意思,冷哼一聲道:“生隕書我與長春宗簽得,與佛宗自然也簽得。你們盡管拿來與我簽就是,李秋今日就算殞身在流波山,也在所不惜,定要救出去非,否則我與佛宗不死不休。”

說罷,庚金針、玄火劍、峨眉刺都釋放出來,準備速戰速決。

誰料,流風和尚微微一笑,態度如春風般和煦,只見他不怒不惱,不急不躁,招了招了手,身后便走過來兩個煉氣弟子,一個手上拿著一把紫色茶壺,一個手上端著褐色茶盤與白玉茶杯。

胖和尚流風雙手取過那把茶壺,用手背試了試茶壺水溫,覺得剛剛好,這才將其中的茶水緩緩倒入白玉茶杯中,然后雙手托著茶杯奉到李秋手里。

“李施主原來是客,貴客臨門,哪有不飲一口熱茶的道理。這茶盤是千年鐵木制成,不懼水火。茶壺是我在流波山后面的雪山之巔,取了最深處的一些熔巖漿水,混合了安魂玉,用了九九八十一天才煉化成形;而這白玉茶杯,則是取自東海海底的一塊菩提玉髓,被我刻成了茶杯與茶托的形狀,又每日誦經不斷,使其沐浴佛法,因此白玉之中可微現一絲明黃。”

李秋傾聽著流風和尚的細致講解,不住地點頭,他神識強大,自然可憑借這些器物上的靈力波動而感覺到這些東西的不俗,果然,再看向白玉茶杯時,一絲明黃的流光正在茶杯上隱隱環繞,這就說明此物沐浴佛法時日不短,只要假以時日,必能通靈。

流風示意李秋喝掉茶水再說話,而李秋也不假思索,一口便將杯內茶水一口飲干。

見到李秋不看也不探查,更不擔心其中是否有毒,直接喝干杯中茶水,流風眼中的欣賞之色更濃,不過他沒有立刻說話,他只是盯著李秋,看李秋喝完茶水后的反應。

茶水如一道甘泉,從李秋嘴中入喉,迅速入其丹田,隨后一股巨大的靈氣綻放開來,隨著丹田的旋轉,迅速游走于李秋的四肢百骸,將其全身蕩滌了一遍。這才慢慢潰散掉了。

李秋頓覺全身一陣極為舒爽的感覺襲來,內視之下,竟然發現自己的丹田好像運轉的快了那么一點點。這才知曉他方才飲下的茶水不是凡品,便想流云和尚投去了疑問的目光。

流云見到李秋飲用此茶后的反應,知道茶水中的靈草效果被其全部吸收,便滿意的點了點頭。

“李施主剛才所飲地茶水,是我在采集地火之時,偶然得了幾株冰寒雪蓮花,這才煉制成了茶葉,之所以施主覺得味道不同尋常,是因為和尚我添加了一點點在東海偶得的紫金柳而已。”

李秋點點頭,知道不管是雪蓮花還是紫金柳,應該都是極為珍惜的靈草,不然自己飲用此茶水后,不會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只是這樣一來,便讓李秋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用如此精妙的靈茶來招待一位打上山門的挑釁之人,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于是李秋起手一禮,再對流風說道:“話已講明,茶也飲過。和尚若是擔心李秋挑禮的話,則大可不必。這先禮后兵的招數我已省得,和尚,佛宗既然禮數周全,李秋便不做小人……便讓佛宗先出手攻我就是。”

誰料流風一臉憨憨的笑容,讓兩個送茶的弟子退下,卻讓來到周圍的數百煉氣弟子依臺階站好,每級臺階各站一名,左右錯落,隨后朝李秋再拜道:“貴客說地哪里話來,貴客不以飛行法器直入山頂,卻在山腳之下停駐,意欲爬上山門,敬佛志誠,我們自然會以禮相待,怎么會慢待貴客,做出攻伐貴客的惡事來……灑水凈階,都掃仔細了,萬不可慢帶了貴客。”

隨后,便見一名弟子,用掃帚將第一級臺階上的灰塵掃去,再用木桶中的水將臺階潑灑一遍,這才退到臺階一邊,靜立等著李秋拾階而上。

李秋有些猶豫了,他不知道流風葫蘆里到底賣地什么藥。這與他在來的路途中想象的頗為不同,沒有先禮后兵,沒有攻伐,有的只是盛情的招待。

而流風已經伸手作出了一個“請”地動作,示意李秋上階。

李秋倒也不是怕事的性子,既來之,則安之。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于是抬腳便上了第一級臺階。

就在這時,第二級臺階上的佛宗弟子已然掃凈灑水,靜等李秋邁出第二步了。

李秋管它龍潭虎穴,和尚掃完便抬腳往上行去。

就這樣,和尚灑掃完一級臺階,李秋便往上走一階,直到天黑,走了還不到百級。

似這等速度,幾時才到得山頂,才能救去非出來。

他這里一急躁,便遠遠地看到極高處一個臺階上,酒瘦的身影出現,沖著他微微點頭,隨即便不見了人影。

旁邊的流風和尚一直陪伴左右,李秋上一級臺階,他也跟著上一階。他本來體型就極為肥壯,此時全身的僧衣僧袍已經溻透,不過他仍然保持著微笑的態度。

看到李秋有些不耐,便笑著施禮道:“貴客可是累了,若是累了我這就安排弟子送來床榻,若是餓了,我便讓弟子送來飯食。只要貴客所需,流風無有不供奉貴客。”

李秋想到了酒瘦的點頭示意,那分明是讓自己安心的意思。再聽流風所言,又看到他全身累的氣喘吁吁,便搖頭說道:“救人如救火,我不能休息,咱們這就繼續攀登吧。不知道這臺階一共多少級,只是速度能否快些,我看你身體有些吃不消了,不如你退下吧,我自己也能攀爬。”

流風用袍袖擦拭了一臉的汗水,雖然氣喘吁吁,但是微笑不改,仍笑意盈盈地說道:“好教貴客知曉,這上山的臺階一共六千三百三十一階,每一階我都安排了弟子灑掃。不過,最后的一千八百階,是由我們十八個筑基境弟子親自灑掃,每人一百階。和尚我動用了一點權柄,這最后的一百階由我為貴客灑掃……想必宗門內其他弟子一定眼紅的緊,嘿嘿。”

李秋皺來了皺眉,心中不解道:這種苦差事還要搶著做,究竟是什么道理。他又抬頭望了望四周的佛宗弟子,果然負責灑掃的弟子望向流風的眼神中,充滿了羨慕與嫉妒。

甩了甩頭,將這些雜念趕緊拋之腦后,李秋只管向上攀登。

一直過了五日夜后,負責第一個百階灑掃的筑基弟子,名字叫做流水的,來到了李秋與流風的身前。

走到這里,意味著還有一千八百階就可以到達山頂。而似乎是因為走過了四千多階,流風好像適應過來了,不再氣喘吁吁,而是氣息勻稱,身體上的汗水也少了許多,不過,五日夜沒有換洗衣衫,全身散發著濃重的汗臭味。

流風沖著流水點點頭,那流水朝著李秋躬身一禮,也不說話,開始灑掃起來。

盛水的木桶用竹子作成,非常干凈,散發著竹瀝的清香,桶中的水也是極為干凈,一看便知道是從山中接引的山泉水。一柄掃帚也是用竹子制成,上面的綠色苔蘚都在,顯然還沒有用過一次。

這些器物被流水鄭重而輕微的掌握著,在臺階上開始灑掃起來。

其實臺階已經極為干凈了,但是流水不用法力,不是法訣,只憑肉身之力,就這樣一級一級,一階一階的灑掃上去。

片刻功夫,大約灑掃了二三十階的樣子,便全身溻濕,汗如雨下。

仿佛擔心汗水會污了曾經灑掃的臺階,流水無奈,只好用僧袍將頭臉上的汗水擦拭干凈,這才開始灑掃上一級臺階,然后再擦拭一次,再灑掃。

這種辛苦的樣子讓李秋看了都有些過意不去,然而再看看周圍的煉氣弟子,眾人都是一臉的與有榮焉,恨不能馬上以身代之。

三個時辰以后,流水和尚才終于將一百級臺階灑掃完畢,而他本人早已累的癱軟在臺階上,這時立刻便有其他弟子將其扶起,帶到了山頂的廣場休息。

隨后便有一個叫做流川的弟子來到李秋與流風身前,也不說話,只是躬身一禮后,繼續灑掃屬于他的一百級臺階……

輪到流風的最后一百級臺階時,自李秋來到流波山,已然過去了七天七夜。

期間,酒瘦不時出現,沖著李秋點頭,讓他安心,不用擔憂去非此時的身體。于是李秋也便耐著性子,一階一階的攀登上山。

流風一改往日的平和,開始亢奮起來。

招呼一聲,便有弟子帶來了他自己的水桶與掃帚。

水桶無甚特別之處,但是掃帚卻顯得與眾不同。

只見這掃帚通體紫紅色,彎彎曲曲的,哪里是一把掃帚,分明就是一截藤蔓而已。只是在最下端有三五片葉子和卷曲的根芽,被流風當做掃帚來用罷了。

流風也不說話,手把掃帚開始清潔器臺階來。

而看到此物的李秋,心中咯噔一聲,仿佛被大錘撞擊了一般。

別人不認識此物也就罷了,李秋卻是一眼就認出了此物。

雷公藤!

他曾經在長春宗與文春和比試過煉藥,當時比試的內容就是看誰煉制出的筑基丹最多。

筑基丹的三味配藥:常山白玉果,九香玉,雷公藤。

而流風手中所持的“掃帚”,明明就是一截雷公藤。

用筑基丹的一味配藥作掃帚來掃地,虧流風和尚想得出來。

而此時,已經有不少人將此物認了出來,驚叫出聲“達摩蘿,是達摩蘿。流風師兄竟然用達摩蘿作掃帚呢……”

達摩蘿,就是雷公藤。因為有“達摩”二字,因此佛宗喜歡用達摩蘿稱呼雷公藤。

眾弟子轟然一聲,都跑過來圍觀流風用雷公藤灑掃臺階,一時間,臺階上擁擠不堪,甚至有弟子被擠得滾落下去。

流風非常享受這萬眾矚目的感覺,竟然放慢了灑掃的速度,他本就癡肥,滾滾的身子在臺階上滾來滾去,頗為滑稽。

而李秋也只能耐著性子,看著他的表演,好半天才能登上一級臺階。

在極陰洞不遠的一處草廬之中,一個壽眉幾乎垂到地上的老和尚正在閉目念經,而在他身前,一個四十多歲的和尚正跪坐他的身前,正是空明大師。

“師傅,你老人家把我拘在這里是為何,流風此事做得太過了,達摩蘿是筑基丹的配藥,被他這么糟蹋,成何體統……”

那老者并不為其所動,仍然繼續默念心經,直到半刻鐘后,才將心經念完。這才緩緩地睜開了眼睛,看著空明一臉的不解之色,輕輕搖了搖頭道:“你就待在我這里,直到事情結束。什么都不要說,什么都不要問,參禪打坐就好……哎,今日之因,明日之果。我佛憐憫……”

流風開始灑掃之時,正值傍晚,而當他灑掃完百級臺階后,天已微明。

這個時候,他手中的達摩蘿,所有的葉子都已經被石頭磨碎,只剩下了一跟紫藤而已。而那些碎屑,都被煉氣期的師弟們搶走了。

而他本人也是一屁股坐在地上,累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不過他看到戒律殿前的廣場上,幾乎聚齊了佛宗的幾千弟子,都看到了他近乎燒包的行為,一臉的得意之色。

李秋有些不理解這些人的所作所為。但是他不想深究,他此時著急去找那個極陰洞,將去非救出來。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是朝著流風等眾多弟子行了一禮。這些人中,大多都參與到了灑掃臺階的事情當中,無論怎么說,都算得上對李秋以禮相待,李秋也便只好回禮。

先禮后兵這種事情,既然禮數盡到就可,更何況佛宗眾弟子灑掃六千三百三十一級臺階,已經算得上空前絕后了,李秋知禮,但也知道,隨后而來的,定然就是狂風暴雨了。

流風氣喘吁吁,因為癱坐在地上,他滾了好幾次,都沒法站起來,最后索性躺倒在地,對著流水說道:“帶貴客去……去極陰……極陰洞”

一句話,沒有幾個字,分了好幾次才說完。流風確實已經疲累到了極點。

其實不用他吩咐,早有相應弟子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的站在地上,為李秋指明道路。

流水和尚也不客套,朝著一個方向伸出手去,對李秋說道:“請!”

李秋便朝著流水與流風施了一禮,腳下生風一般,快速向一處方向跑去。

沿途經過的所有弟子,見到李秋跑過,都點頭行禮,李秋也只好不住的點頭,急匆匆的跑過去了。

左彎右繞,跑了大約半個多時辰,李秋這才來到了所謂的極陰洞,而此時,清明小和尚已經恭候多時了。

眼見一個男子風馳電掣的跑了進來,清明當然知道這人就是李秋,他很想過去跟李秋打個招呼,畢竟李秋在佛宗弟子心目中,已經成了英雄一般的人物了。

李秋只是朝著清明微微點頭,便跑過了他身邊,來到了極陰洞口的禁制處。

十丈外的洞中,去非正側躺著,面對著洞口這邊,看到李秋果然來了,嘴角不由地翹起,他笑了起來,不過淚水也隨之滾落下來。

由于是側躺,右臉在下,左眼睛的眼淚也滾落道右眼睛里,右眼睛便被淚水淹沒,模糊一片,根本看不清人了。

這種側躺的姿勢,是他想了好久才這樣的做的。

他不能趴著,因為那樣子真的像一條狗,李秋師兄看見了怕會當時就會翻臉,到時跟佛宗的師兄弟們動手打將起來,傷了誰都不好。

也不能平躺著,那樣子就真的像一個廢人一樣。而且四面朝天頗不文雅,去非還是很重視他在李秋師兄心中的印象的。

因此他選擇側躺著,不過,這需要他使出極大的力氣才行。畢竟四肢已經不聽使喚了。

他盡全力展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示自己過得很好。

而李秋那里,看到的完全不同。

只見在極陰洞中,冷颼颼的寒氣逼人。去非一身破衣爛衫此時正蜷縮在洞中,可能被關的太久了,去非的頭發很長,幾乎跟李秋的一樣長。李秋的頭發是披散在腦后的,而去非的頭發亂蓬蓬的,像一個乞丐一樣。

“乞丐”的臉上灰黑一片,一些稀粥干涸后還凝結在去非的臉上。他朝著李秋笑了笑,眼淚卻流了下來。

如果不是那雙流淚的眼睛還有些去非的生氣與靈動,李秋幾乎不能將這“乞丐”與去非小和尚認出來。這是多么嚴苛的懲罰,將好好的一個人,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就算去非有錯在先,可是先輩廢了修為,后是被打斷四肢,已經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再將人關在這不見天日的極陰洞中,簡直是將人當成了豬狗。

李秋又驚又怒,恨意迸發,直沖天地。

他想要對去非說句話,剛張口,一股腥咸的鮮血便噴將出來。

去非還在笑地眼睛,猛然看見李秋竟然被自己的慘狀激得吐出一口濁血,頓時被嚇住了。他剛要對李秋說自己無事,讓李秋安心,就聽李秋像一只野獸,瘋狂的咆哮道:

“和尚都該去死!——”

在一旁觀看心目中英雄的清明小和尚,猛然見聽到這一句,立時嚇得魂飛魄散。趕緊跑去找其他師兄了。

去非笑了,笑的很大聲,笑得很放肆,到最后,笑得瘋狂起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秋在禁制外突然聽到去非開心的笑聲,一開始怔住了,不過他隨即明白過來,于是跟著去非一起笑。

笑的很大聲,笑得很放肆,到最后,笑得瘋狂起來。

一時間,極陰洞中笑聲放蕩,百轉千回。

笑聲過后,龍吟聲起!

禁制破碎,李秋縱身躍入其中,將去非背到了背上,隨后走到了洞外。

那處草廬中,空明終于忍不住開口道:“師傅,難道我們不出手,就任憑此子將去非帶走嗎?佛宗的顏面還要不要了。”

老者壽眉挑了挑,仍然閉目,嘴中卻對侍立在一旁的酒瘦和尚問道:“小酒,你打得過李秋嗎?”

酒瘦見到老祖問話,慌忙老實地答道:“稟告老祖,李秋身懷絕技,叫做烈芒荊棘術,爆炸時威力堪比天雷子;有庚金針,銳利無比;有玄火劍,可施展南明離火;有虛天梭,可施展瞬間移動的神通;有一面銅鏡,可抵擋天雷神威;他體內的靈氣是平常修士的六到八倍;神識距離遠超于我,可能已達二千丈甚至更遠;而且,他的庚金針可幻化九條神龍,變化莫測,在風暴天雷海中曾經施展過大北斗七星陣,一刀斬斷十里龍卷風;他又晉階筑基境末期……徒兒我修為淺薄,實不是李秋的對手……”

“你都聽到了?哼!除了酒瘦,本來我們還有五慧,修為不弱,可堪一戰,卻被你趕下山去了。只剩下了“流”字十八,想當初李秋在長春宗一人就曾經完敗十三筑基境……你別說話,我還沒說完……打敗這十三人,李秋當時根本連法器都沒有使用,可見其修為高深莫測。你憑什么認為我們宗的‘流’字十八,可以擊敗李秋?……不如此讓李秋救走去非,難道還真的讓人家打上來么?到那時候,佛宗的臉才真的丟盡了。”

空明連忙邦邦磕頭,認錯認罪。

那老者嘆了一口氣道:“我實在看不清這天道,為何給了我們去非,卻又要奪走他。他犯下過錯,你處理的極好,雖然嚴苛,但是不如此以儆效尤,無以服眾啊……天道,天道,哎。李秋既然想將人救走,那我們就做個順水人情吧。空明,即日起,將去非從佛宗除名,終生不得再回。去非法號也一起收回,不得再用。”

酒瘦在一旁聽了“終生不得再回”,頓時如五雷轟頂,撲通一聲跪下,就想為去非求情。

卻不料,還沒有說話,便被老者一揮袖子打暈。

空明這才直起身子,恭敬的說道:“師傅,難道除了這般做,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去非他,雖然有錯在先,可是實在是……永久除名是不是過了……”

老者睜開了眼睛,那里面有未知的光芒在閃動。

“哎,世事輪回,有因有果,一切自有天定……”

李秋背著去非走出極陰洞,便聞到了去非身上的臭味。

“去非,你真臭。”李秋說完,看著去非的兩條胳膊因為沒有知覺,在隨意地晃蕩,心中又是一痛,卻開口逗他,轉移一下心中的難過。

“臭也是我,香也是我,一副臭皮囊而已,李施主,著相了。”

去非心情大好,連禪機都打出來了。他四肢俱廢,只能將頭靠在李秋的肩膀借力,不過這個動作,突然讓去非想起了自己兒時,被師傅背在背上的情景,頓時臉色一暗。

卻在這時,早已跑遠的清明又氣喘吁吁地跑了回來,他的手里拿著一卷玉簡,見到李秋竟真的破除了禁制,將去非救了出來。

他的臉上一喜,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頓時神情暗淡了下來,并且將手中的玉簡藏在了身后。

“清明,多謝你喂我的荷葉粥,味道確實不錯……要不要跟我下山,咱們還俗,娶個美麗的女子敦倫……”

清明臉上一紅,聽道去非又在說這些蠱惑之言,慌忙將手里的玉簡塞給李秋,然后奪路而逃。

李秋好奇的接過玉簡,還以為是佛宗送給自己或者去非的高階法訣什么的,隨手打開看了,結果大吃一驚。

只見玉簡上分明寫著:

我佛憐憫。

天道循環,因果輪回。今有我佛宗孽徒曰去非者,不敬佛法,屢屢犯上;不持戒律,色欲致昏;口出狂言,咒佛者死!條條屬實,例例可證。三罪并罰,著廢去修為,斷其四肢,收回法號,驅逐出佛宗并除名,終生不得再回。佛旨法來!

李秋一看不好,便要趕緊收回,然而去非的腦袋就歪在他的肩上,正好將玉簡上的內容字字句句看了一個清楚,頓時便感覺背后的身子一陣抽搐。

李秋趕緊轉過頭,看到去非禁閉著眼睛,后背上清楚地感覺到了去非此時呼吸緊促,似乎心緒極為激蕩。他怕去非出事,便開口安慰道:

“去非啊,這破佛宗咱們不回就不回了,有什么好稀罕的。你跟著我去東君島,那里才叫一個自由快活……”

他這一聲“去非”卻正好戳中去非的傷心處,那玉簡中已然說得明白,“收回法號”,也就是說從此以后,去非二字不能再用,他已經沒有名字了。

去非抖了抖,感覺無邊的黑暗正在吞噬他的心神,在臨昏迷之際,對李秋說道:“李秋師兄,極陰洞,好冷……”

李秋感覺到了背上的去非昏了過去,不由悲從中來。他環顧四周,只見流風他們及一眾弟子都朝這里趕來,看來也是剛得到去非被除名的消息,過來慰問。從他們眼中流露的關切與不忍,李秋知道將去非逐出的決定與他們無關,而且自己上山之時,眾人也是執禮甚恭,沒有絲毫的慢待之處。

然而李秋一口邪火自從東君島出發就已經種下了種子,再到如今這除名文書,將這邪火徹底引燃,讓他怒不可遏、怒火中燒,總是想著跟人打一架出了這口惡氣,卻找不到理由跟眼前眾人開戰。

去非一句“極陰洞,好冷”,終于讓李秋找到了宣泄的口子。

李秋取出虛天梭,踩上去后飛到半空,看到極陰洞上方赫然是一座高約四五百丈、長約十余里的大山,便在心中了然。

佛宗眾弟子看到李秋御梭而飛,還以為這就帶著去非要走了,不由念起了佛號,還有地朝著李秋揮了揮手。

豈料,揮手之間,九聲龍吟齊嘯。

九條巨龍飛出,隨后化作九道金光,按照李秋曾經在十方絕殺陣中看到的北斗七星大陣,依次排列出來。

一條巨龍占北斗位,其余巨龍按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排列,當然,李秋并沒有忘記在開陽旁的那顆輔星,讓一條巨龍也占了輔星位置。

整個陣法綿延十里之遙!

九龍占位高低不一,但錯落有致。

而李秋則背著去非正站在北斗位上。

“去非,且看師兄我的北斗七星陣為你出氣。”

說完,只見他右臂一揮,其余八星位上的巨龍齊齊嘯聲震天。

地面之上,“流”字十八正在好奇的觀看李秋這奇怪的陣法。說是七星陣,可是有八星。要說不是,可是那顆北斗星陣眼大星,又確認無疑。

因為李秋此時布陣的方式,與他們之前所有人都有很大的不同。他們都是布置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李秋布置的位置卻是上下左右高低不同,據此根本看不出他施展的是什么陣法。

李秋見八龍聽命,如臂使指,便伸直右臂,緩緩地抬起。

同時間,八龍所在位置,齊齊疾速升起一團金色的光芒,達到李秋手臂位置后便停止不動,隨后光芒開始朝四面八方快速擴散起來。

八道金光升起到李秋的手臂位置時,流風、流川等人便震驚地發現,原來李秋施展的竟然是七星陣,不對,應該是北斗七星陣才對。

但是對于為何不是七星,而是八星,眾佛總弟子心中仍然是疑惑的。

不但“流”字十八是如此,其他人亦是如此。

此時,金光終于將整個平面彌漫完全,眾人看去時,見到金光竟然拼湊出一個綿延十里的巨大勺子形狀,就是七星的樣子。這才肯定,李秋施展的就是七星陣法。

李秋站在勺把末尾,將手臂猛的翻轉一下,頓時巨型勺子變成了一把金光閃閃的偃月刀形狀。

勺柄為刀柄,勺子化為刀刃!

李秋眼睛一瞇,手臂作了一個下劈的動作!

轟隆一聲,綿延十數里的大山連同下面的極陰洞,頓時化作了一片廢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雅安市| 辽中县| 兴化市| 中阳县| 收藏| 龙井市| 称多县| 陈巴尔虎旗| 博乐市| 商洛市| 花莲市| 新龙县| 夏津县| 惠州市| 来凤县| 广饶县| 邯郸县| 浠水县| 常山县| 留坝县| 汝南县| 讷河市| 璧山县| 宁陵县| 河间市| 英德市| 临潭县| 双流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东乌| 曲松县| 玛曲县| 横山县| 东港市| 彰武县| 科尔| 全南县| 成都市| 临泽县|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