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洪荒史記
- 永恒人界
- 奉天一品鮮
- 3438字
- 2014-03-11 00:13:18
在翻看盤古記憶的同時,陽旭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盤古的意識體,居然融合進了自己的意識體之中;而這些意識體所承載的內(nèi)容,無一例外的都是自己已經(jīng)牢牢記住的。
仔細(xì)研究后,陽旭發(fā)現(xiàn),準(zhǔn)確的說,并不是自己將那些內(nèi)容記住了,而是因為承載那些內(nèi)容的意識體融入了自己的意識體中,才造成這些內(nèi)容被自己記住的假象。
“既然融合盤古的意識體有助于自己盡快的掌握盤古的記憶,那么就融合吧!”陽旭心中暗自決定道。
可是只融合了盤古很少的一部分意識體以后,陽旭就不得不斷開與盤古意識體的連接;不是不想多融合,而是身體無法承受意識體中突然暴發(fā)的意識威壓。
本來陽旭的意識體只是純主觀的存在,不受任何的客觀事物所影響。但是,在黑洞中,由于降神器的出現(xiàn),身體和意識空間意外的融合在一起,形成身體即意識空間,意識空間即身體的局面;有些類似與洪荒世界中的元神,只不過生成的基礎(chǔ)不是靈魂和法則能量,而是意識空間和身體。
這也是陽旭能夠奪舍重生的原因。要不然純主觀的意識體根本無法奪舍重生,只能轉(zhuǎn)世重生。
奪舍以后,軀體化的意識空間,徹底的化為新身體的意識空間,這樣一來,此時陽旭的意識空間就不再是純主觀的存在,而后是有了客觀屬性。
如果沒有接觸盤古意識體的話,陽旭過后花點時間重修龍象般若功,將意識空間中的能量都煉化到身體中,把意識空間重新凈化回主觀空間,在接觸盤古意識體的話,就不會出現(xiàn)任何問題。并且還可以一次性的接收完盤古意識體所承載的所有記憶。
要知道,純主觀性的意識體記錄內(nèi)容是非常快的,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只要將凈化后的意識體擴大到盤古意識體一樣大小,直接將盤古意識體上承載的內(nèi)容復(fù)制過來,就完成了,真正做到剎那即永恒。
但是現(xiàn)在,陽旭的意識體不但提前接觸了盤古意識體,還將一部分的盤古意識體融合進了自己的意識體之中,使得他的意識體具備了盤古的意識特性,賦予了意識空間(意識體)中的意識能量新的屬性,產(chǎn)生了類似于盤古威壓的意識威壓。
而第一代人族的身體雖然很強大,足以媲美他第二次突破龍象般若功第十三層后的身體。但是還是無法承受意識威壓帶來的巨大壓力,所以不得不退出與盤古意識體的連接。
同時,陽旭的意識體在融合了盤古的意識體以后,意識能量的能量的層次也再次提高;融合越多,意識能量將會越來越強大,意識威壓也會隨之增強;因此,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陽旭幾乎不可能在對意識空間中的能量進行凈化。除非他能忍住不去融合盤古的意識體。
**********
雖然只是融合了盤古意識體極少的一部,其上承載的信息不多,甚至還有些凌亂,可還是使得陽旭震撼不已;同時,對洪荒世界也有了一個直觀的認(rèn)識……
···
盤古在開天之初,受到混沌天道(洪荒世界內(nèi)的生靈稱之為大道)的算計,殞身化萬物;元神三分沾染開天清氣化為三清道人,精血沾染開天濁氣化作十二祖巫。
但是因為其意志不屈,脊柱化作不周山,頭顱化作首陽山,繼續(xù)頂天立地,支撐剛剛穩(wěn)定的洪荒天地。而后,漫天的開天功德和玄黃之氣包圍住不周山,大部分的開天功德被三清和十二祖巫吸收,少部分開天功德和部分玄黃之氣結(jié)合,化作玄黃功德塔。還有一部分玄黃之氣和一些開天功德感應(yīng)到不周山和首陽山中還沒有完全消失的盤古意識,而融入山中。進而使盤古將要消失的意識有了新的載體,而保留了下來。但是從此以后不能在修煉了,只能被困不周山中。
一直到龍漢大劫時,才被混沌天道(大道)利用劫氣將不周山中的功德消耗殆盡,致使被困山里的盤古意識的自我消失,獨留記載有大量信息的意識體在山中。
可以說,龍漢大劫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混沌天道(大道)要假手鴻鈞、羅睺、冥古三族之間的戰(zhàn)爭,產(chǎn)生劫氣,而后利用劫氣中和功德,消滅盤古意識中的自我,消除盤古對洪荒最后的影響,徹底消滅洪荒中的最后隱患......
···
開天之初,洪荒生物,基本都是盤古身隕后身體所化,多多少少都繼承了一些盤古的特性,最為普遍的就是開智后都會產(chǎn)生元神,通過元神領(lǐng)悟天道法則,進而修煉自身。
而有了元神就會被盤古的意識威壓壓制,因而越是遠(yuǎn)離不周山的生物,越是容易開智,誕生元神,而提前修煉,從而強大起來;而離不周山越近的越不容易開智,誕生元神。尤以不周山為甚。但是如果在這種條件下還是開智了,那就將有逆天的修煉資質(zhì)。
鴻鈞、羅睺、乾坤、揚眉等,這些開天后的第一批大能者,都是在不周山,這種極端的條件下開智的第一批洪荒生靈。
而龍族、鳳族、麒麟族則是混沌生物在開天時被盤古打殺,尸體遺落洪荒中,結(jié)合開天之初特有的造化之氣,產(chǎn)生的生靈。三族因為不是盤古身體所化的生靈,所以盤古的意識威壓不能對齊產(chǎn)生任何的作用,所以也在第一時間開智。但是因為不是盤古所化,并沒有誕生元神,而是各自產(chǎn)生了自己種族所特有的龍珠、鳳火、麒麟血。
誕生三族的混沌生物身隕后,由于對盤古的恨和對遭受混沌天道(大道)算計的不甘,致使意識并沒有散出身體,而是留存在身體之中,分解后融入血脈之內(nèi)。因此三族的龍珠、鳳火、麒麟血中都包含有血脈傳承功法。生而知之如何修煉。
因此,三族迅速的在洪荒中壯大起來。龍族占據(jù)洪荒東方,稱霸四海;鳳凰一族占據(jù)洪荒南方,背靠不死火山,讓種族的血脈神通威力倍增;并且戰(zhàn)死后還可以通過涅磐重生,在不死火山中復(fù)活;麒麟族腳踏大地,就有使不完的能量,個個是打不死的小強。
而盤古遺族就不那么幸運了。由于盤古的意識被困不周山中,沒有融入到整個洪荒世界,致使所有盤古遺族都沒有血脈傳承功法,無法生而知之,不能主動修煉,只能被動的吸收能量,只有積攢到一定程度時,自然突破。速度慢了三族不知多少倍。
其結(jié)果就是,同等級的高手,除了個別有大氣運在身的,因為得到先天靈寶,而參悟出功法的之外,大部分的盤古遺族,由于沒有修煉的功法,而不能有效的聚集和使用體內(nèi)的能量,通常要三個才能打平一個三族高手。
雖然在開天初期,仗著數(shù)量龐大,而與三族相安無事,但是隨著三族的高手越來越多,摩擦也就越來越大,在生存的壓力下,大部分盤古遺族都漸漸的按照各自的習(xí)性,分別依附于三族。而少部分因為有頂級高手支撐的種族,也盡量避免同三族發(fā)生沖突。以至于后來形成了以三族為首的三大集團。
水族以龍族為尊;飛禽則以鳳凰為首;走獸共尊麒麟為王。
此時,隨著洪荒天地越來越穩(wěn)定,開智生物也越來越多,洪荒天道開始漸漸的生成。此時的天道自我未成,缺乏主觀性,只是天道法則與洪荒所有生靈意念下的產(chǎn)物。
在龍鳳三族稱霸洪荒的幾個紀(jì)元之后,三族已經(jīng)理所當(dāng)然的將自己當(dāng)作了洪荒的主人,對其他非三族的種族,非打即罵,時有滅族事件發(fā)生。完全當(dāng)作仆人和奴隸使用,致使整個洪荒充滿了對三族的怨氣。進而影響到天道的正常運行。
天發(fā)殺機之下,鴻鈞和羅睺應(yīng)運而出,集大氣運于身,各自根據(jù)自己對天道的理解,合縱連橫,組建自己的勢力。
鴻鈞采用精兵路線,聯(lián)絡(luò)第一批開智的盤古遺族中,完全不遜色于自己的高手,即有:通過乾坤圖領(lǐng)悟空間法則的乾坤老祖;擁有五行鼎,擅長五行道法的五行道尊;以殺截入道,掌控弒神槍的白虎尊者和憑借乾坤鼎防御無雙的北海玄龜大神等組成道盟。伺機而動。
而羅睺折憑借魔族為班底,吸收通化洪荒各族,在西方暗暗組織魔教;走以量取勝的路線。同時,還用臥底人員長期的挑撥離間,使龍鳳三族的矛盾越來越激化。
與此同時,混沌天道(大道)假手洪荒天道又傳出氣運證道之法,無論那個種族或勢力,只要一統(tǒng)洪荒,種族或勢力的首領(lǐng)就可以氣運加身,成為洪荒第一位不死不滅的圣人。
于是整個洪荒都沸騰了,各個明理暗里的勢力都活躍起來,紛紛為了各自的目的,爭奪各種資源。整個洪荒頓時成了一個巨大的戰(zhàn)場。戰(zhàn)斗無處不在。一直持續(xù)了一個紀(jì)元。
最終,龍鳳三族成為最大的贏家,三分洪荒;而后又在羅睺的算計之下,三族決戰(zhàn)于洪荒西部,爭奪洪荒霸主之位。
就在三族損失殆盡,即將決出勝負(fù)之時,羅睺建立的魔教眾傾巢而出,將三族所余精英圍困萬魔大陣之中;經(jīng)過一番廝殺,就在三族所余精英十不存一,即將滅族之時,以鴻鈞為首的道盟突然加入戰(zhàn)團,使三族得以保存一絲余脈。而所余者,皆具有部分盤古血脈。
而羅睺在道盟加入之時,立即啟動早就準(zhǔn)備好的誅仙劍陣。困道盟五人于陣中......
最終,這場大劫以羅睺敗逃而告終。道盟五人,兩死三傷,乾坤老祖、五行道尊身隕,白虎尊者重傷后對天道立誓永鎮(zhèn)西方歸墟密境,換得活命之機;北海玄龜傷及跟腳,永世不能化形;三族中青龍、朱雀及祥瑞麒麟則發(fā)誓永鎮(zhèn)洪荒東部、南部和中部歸墟密境,已換得種族延續(xù)。
鴻鈞成了最大的贏家,奪取氣運,證道成圣。
(如果你喜歡本書,請投一張推薦,點一下收藏,各位書友的肯定就是我最大的創(chuàng)作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