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以下論點純屬作者瞎編,請書友不要吐槽!
杜如晦擺出這樣的一副姿態其實已經相當于向李寬表明了他和房玄齡兩人的態度,李寬自然也不會再矯情下去,他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輕輕虛扶了一下杜如晦,認真的看著杜如晦的眼睛說:“杜尚書言重了,小道并無借此要挾二位長輩之意,方才不說也只是小道在考慮該如何將處理旱災問題的方法告訴二位長輩而已,杜尚書如此說反而是讓小道羞愧難當。”
李寬說的這些完全就是廢話,無論是杜如晦還是房玄齡都不會相信,李寬的心里真的就沒有其他的想法,這尼瑪根本就是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才會說出那么冠冕堂皇的話來啊!要是你丫李寬真的沒有那個意思那你就直接拒絕啊,你羞愧個毛線啊!?羞愧神馬的能夠當飯吃咩?
但是不管怎么說,杜如晦既然已經將話說出來了,那么就算李寬是真的開口拒絕他也會去找李二提出這樣一個請求,因為這是他杜如晦作為一個君子所最看重的承諾!古人受時代的限制在許多地方都不如現代人,但是在品德和操守方面現代人就算開火箭都沒有辦法和古人相比,在現代人眼里品德操守就像擼管之后的面巾紙一樣,除了扔到垃圾桶銷毀證據以外絕對沒有任何其他的用途。而在古人的眼里,這些卻是衡量一個人作為人的標準,沒有品德和操守的人不要說是做官,就連做人都很難。
是不是覺得這種說法非常夸張?其實一點也不夸張,要知道在大唐時代以及之前的時代里想要做官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品德!漢代一個人想要做官做到宰相、司徒、大將軍,你要是沒有一個強大的家族做后臺又沒有一個貌美如花嫁給皇帝的姐妹,那就需要被人舉為孝廉。舉孝廉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的品德得到了當地人一致的肯定,認為這個人去做官一定會是一個好官,于是就向皇帝舉薦了這個人,而要是沒有走舉孝廉這樣一條路當官的幾乎很難做到官員中的頂點,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對一個人的品德操守是如何的看重。
“旱災雖然是天災,一旦發生天災必然會傷害到百姓,而歷朝歷代的朝廷在面對天災之時所能夠想到的方法無非只有那么一種,那就是開倉放糧對百姓進行賑濟。”李寬將杜如晦扶回座位后也沒有再坐下,而是站在杜如晦和房玄齡的面前開始侃侃而談起來:“天下人都視天災如洪荒猛獸避之唯恐不及,所以也就沒有人想到自己能夠從天災之中獲得些什么,唯有那些商人們看清楚了這一點,借著天災大發橫財!”
“且慢!”房玄齡忽然皺著眉頭出聲打斷了李寬的話,表情嚴肅的看著李寬問道:“道長的意思,難道是想要讓我們借商人之手來處理這一次的旱災?此法萬萬不可!商人逐利勢必會為了那些蠅頭小利而在旱災發生之時故意抬高物價,最終受害的還是大唐的百姓。”
你哪只耳朵聽到我說要借商人的手來做這種事情了?還有商人到底是怎么你房玄齡了,要讓你堂堂中書令如此的敵視他們?李寬極度無語的看著房玄齡,他雖然知道商人在大唐時期的地位實在不怎么樣,但是他真心沒有想到在歷史上支持李二重視商人的房玄齡,現在竟然如此的看不起悲劇的商人們。
“玄齡兄莫要急躁,道長此話說的很有道理,正是因為那些商人們追逐利益所以他們才比我們看的要明白,不過如今圣人即位又有我等臣子相助,斷不會再讓那些商人賺這些黑心錢了!”杜如晦風輕云淡的開口勸慰著房玄齡,但是李寬分明從他的眼里看到了濃郁的煞氣,那句不會人商人賺黑心錢的話里不知隱藏了多少血腥氣息,估計杜如晦的意思就是如果有誰敢趁著旱災大發國難財的話,就算是他這個文人也要大開殺戒!
“房中書過濾了,小道并沒有說要借商人的手來處理旱災,不過這也算是一種方法,商人并不全都是那些一心逐利的人,朝廷其實也可以借此次旱災向大唐的商人們索要好處,比如說由圣上舉辦一次慈善宴席,邀請大唐有名的商人為那些收旱災所苦的百姓捐款救災,相信那些商人們為了能夠見圣上一面一定不會吝惜錢財的,而我們所要付出也僅僅只是一次宴席以及圣上的一點點顏面而已。”
聽著李寬淡然的話語,剛剛還在為他提及商人而皺眉的房玄齡和杜如晦都震驚了,這里面的信息量實在有些超出他們的處理機能,讓他們一時之間根本就沒有辦法反應過來。讓李二這個皇帝專門接待一群商人,為的只是些許的錢糧?熟知李二的性格脾性的二人連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李二寧可花光整個國庫也絕對不會接受這樣的建議,哪怕李二腦子進水的接受這個提議,估計也會有一大群視臉面比性命還重要的大臣們拿命去阻止的!
“此法絕對不可行!圣上是絕對不會舍下臉面去接待那些黑心商人的!”這下連風輕云淡的杜如晦都黑了臉,直截了當的就拒絕了李寬的建議,哪怕這種方法真的能夠籌集到讓大唐百姓度過這次旱災的錢糧,杜如晦也是接受不能啊!
李寬輕輕一笑擺擺手說道:“這只是小道的一點建議,用于不用全在于圣上如何抉擇,不過既然二位長輩不愿意談及這些渾身銅臭味的商人,而且現在天色也不早了,小道就不耽誤二位長輩的時間,直接將小道想到的最好的處理旱災的方法告訴二位長輩,其實這個方法很簡單,那就是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房玄齡和杜如晦微微一愣,腦海里仿佛閃過了一絲靈光,他們感覺到這似乎會是他們今天最大的一個收獲,所以都露出了認真的神色定定的看著李寬。
“是的,以工代賑!”李寬含笑著點點頭,對他們解釋道:“以工代賑就像字面上的意思一樣,就是讓那些受災的百姓通過工作來獲取報酬以度過天災,至于要百姓去做些什么就要看當地需要些什么了,這樣做的話百姓們不必流離失所還能夠獲得足以活命的糧食,而朝廷則是不需要用征召徭役的方式達到建設地方的目的,雙方都得到了自己的想要得到的東西,這是個雙贏的方法。”
李寬的解釋很淺顯易懂,所以像房玄齡和杜如晦這種聰明人轉眼間就明白了以工代賑的好處,幾乎在李寬話音剛剛落下的時候二人就大聲的叫起好來。這的確是一個極好的方法,天災對一個王朝最大的危害是什么?不是天災本身所帶來的災害,而是那些被天災逼迫的不得不背井離鄉的災民!如何安置災民安撫災民一直都是天災發生后,華夏歷朝歷代朝廷所最關心的事情,一旦處理不當,那么恭喜你你將會經歷一次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一樣的難忘經歷!
熟讀史書的房玄齡和杜如晦都知道,歷朝歷代在處理天災發生后難以活命的災民時,唯一能夠想到的辦法就是開倉放糧、降低賦稅、減免災區賦稅,也就是說一直以來都是朝廷在出錢出力的安撫百姓,而那些受災了的百姓們在接受那些賑災糧食時也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而這些傳統的解決方法其實效果并不怎么好,朝廷花費了大量的錢糧也只是做到了穩定百姓不讓百姓鋌而走險高舉義旗造反而已,百姓也只是勉強艱難的度過了一次天災,等天災過去后一切又要重新來過,雙方其實都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
而李寬提出的以工代賑的方法卻不一樣,百姓們不再是什么都不做干等著朝廷放糧,而是依靠自己的雙手來獲取活命的機會,只要操作得當的話甚至在天災過后百姓們還能夠得到更多的糧食。而朝廷也可以利用百姓的勞作去做一些早就想做但是一直沒有足夠人手去做的事情,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樣使用強制性的徭役制度去強迫百姓為國家做事,這樣既不會引起百姓的怨聲載道,也不會讓受災百姓因為無事可做而鬧出什么亂子來,當真就是個好辦法!
可是想法比較的多房玄齡在驚喜過后卻有想到了其他的可能,他憂喜參半的對李寬問道:“道長所說的以工代賑的確是個極好的方法,但是這都是建立在災民們都是勞力的基礎上,那些家中沒有勞力的災民又該如何處理?我們又該讓災民們去做什么工作?而且這種方法老夫聞所未聞,百姓們是否會接受?”
李寬滿頭黑線的看著房玄齡,實在想不出他為什么要問出如此有失水準的話來,尼瑪這些問題難道不是應該由你這個房謀來考慮的嗎?要是我什么問題都給你解決了,那還要你房玄齡干毛線啊?不過這樣的話李寬也就只會在心里想想而已,以工代賑這種超前的想法畢竟是他最先提出來的,房玄齡一時之間沒有想通這里面的道道也沒什么,估計只要給房玄齡一點時間,這些問題他自己也能夠想出解決的方法來。
“家中沒有勞力的可以安排對方做一些輕松的工作,比如說給其他災民做飯洗衣送水,這些事情相比連一個娃娃都能夠做的到吧?要是連這些事情都做不了的話,那這些家庭應該算是屬于特別貧困戶了,對于這種貧困人家房中書你可以直接派發給他們糧食就是了,當然這特別貧困戶必須要有一個標準,至于怎么找到一個標準那就是你們的事情了。”這種事情對李寬來說根本就不算個事,連想都不需要去想直接照搬未來社會的處理方法就可以了。
“至于要讓災民們去做什么事情?那自然是那里需要就讓他們去哪里了,比如說渭河河灘淤積就組織災民去疏通水道,又或者讓災民們去修筑通向各地的道路,只要你們能夠保證災民們在工作之后能夠得到自己應得的報酬,那么哪怕是讓他們去挑糞水也會有人搶著去做吧?”說到這里李寬忍不住鄙視的看了房玄齡一眼,如此簡單的問題也虧房玄齡能夠問的出口。
既然開始說了李寬干脆決定將自己所知道的,關于以工代賑的事情都告訴他們,免得等他們遇到什么小問題又會跑來找他進行問詢,要真是這樣的話還讓不讓他愉快的玩耍了啊!?
“這以工代賑其實還可以進行細分,比如說那些年輕的壯勞力應該做什么,那些年紀大的又可以做什么,年紀小的做什么都是非常關鍵的事情......”
“且慢!”這次輪到杜如晦出聲打斷李寬的話了,剛剛過完新年沒有多久外面還處于被冰雪覆蓋的天氣,但是聽了李寬的一番話之后他的額頭已經布滿了汗水,杜如晦抬起袖子擦了擦汗水舔了舔有些干澀的嘴唇對李寬說道:“道長這里可有紙筆?杜某怕記不住道長所說的話,想要將道長所說的關于以工代賑的處理方法記下來,到時候也好呈交給圣上,勞煩道長拿些筆墨紙硯過來。”
李寬挑了挑眉毛對杜如晦的要求并沒有開口拒絕,而是在桌子上隨意的揮揮手,一疊潔白如雪的紙張就出現在了上面,然后李寬卻沒有讓杜如晦來做記錄,他對一直站在一邊安安靜靜的如云說道:“如云,你來將公子我的話記下來,杜尚書是遠道而來的客人,這種事情還是讓小道的侍女來做就是了。”
如云應了一聲就坐了下來,從身上拿出一支鋼筆開始奮筆疾書將李寬之前說的話都記錄了下來,如云可是經過李寬一手教導出來的專屬女仆,那是必須要上得了廳堂下的了廚房的,會寫鋼筆字根本就沒什么好奇怪的。相比起用毛筆寫字的速度,鋼筆字的書寫速度當然要快的多,雖然字體也會小的多就是了。
這到不是李寬看不起毛筆字,實在是毛筆字的書寫速度實在太坑爹了,雖然毛筆字里也有專門用來快速書寫的毛筆和書法,但是現在可不是計較那些的時候,李寬可不想讓房玄齡和杜如晦留在自己家里過夜。而且相比起喜歡使用文言文來記載的杜如晦這些古人,李寬更愿意讓經過自己的教導習慣寫白話文的如云來做這個事情,以工代賑的方法對現在的大唐很重要,容不得有半點的馬虎!
杜如晦見有人代替自己進行記錄的工作,也不看如云下筆如飛的速度,而是和房玄齡一樣滿含好奇的看了眼李寬的袖子,剛剛李寬露的那一手可是真的把他們給震住了。這種無中生有一般的手段帶給了他們很大的沖擊,第一次見識到仙家手段的二人終于是相信了李寬之前所說的,他的老師是太上道德天尊的化身的事情,除了仙人教導出來的子弟還有誰有這的手段?至少他們是從來沒有見過就是了。
要不是現在房杜二人更關心李寬說的以工代賑的事情,說不得他們就要開始問詢李寬這種仙家手段的事情了,文人可都是有著很強烈的好奇心的人,尤其這種只是聽聞卻從未親眼見識過的仙家手段,即便是房謀杜斷也是不能免俗的。當然就算他們真的開口問詢,李寬也絕對不會將實話告訴他們就是了,難道要李寬對他們說這是他體內的一個系統附贈的倉庫提取功能?就算說出來在這個時代也沒有人聽的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