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陜西巡撫孫傳庭
- 數據之異界縱橫
- 看官2013
- 3223字
- 2013-08-02 16:25:46
由于后面的糧食還沒有運過來,朱重九便也不急著離開杞縣,他便將自己想要招撫災民的事告訴了李巖。
李巖聽后細細思量了一番,對朱重九說道:“大人不妨多派船只,沿著黃河運糧入陜西,然后派人四處宣揚,告訴百姓只要順著河流來到黃河邊上就能有飯吃,那樣就可以招到大批的百姓了,不過這樣做的話,大人就該擔心來的人太多,而應付不過來了。”
朱重九一聽這倒是是個好主意,于是他呵呵笑道:“我就怕來的人少呢,我已經收到了南京那邊傳來的消息,已經準備好了10萬石的糧食了,我就叫他們多多雇傭船只沿河運過來好了。”
李巖又擔心道:“哎呀我差點忘了,這河道上可是多有稅卡啊,往這運糧怕要被沿途盤剝不少去!”
“放心好了,到時我就叫人去南京戶部去請一道命令,再多派水軍一路護送,這些運糧船就都變成官船了,量沿途那些稅卡也不敢打這些糧食的主意!”
等到幾天之后,運糧船陸陸續續過來后,朱重九就跟著糧船一路往陜西行去,他又讓陜西境內東江公司的商號往外散布消息說:只要能順著河道到黃河邊上,就能有飯吃。許多的饑民就扶老攜幼沿著河流往黃河邊上聚集。
這一路走來,他們看到饑民從四面八方趕來,匯聚到黃河邊上,從船上望去,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頭,饑民們扶老攜幼,眼巴巴的看著黃河上的糧船。
朱重九就安排各地的商號沿著黃河兩岸每隔5里地就設立一處賑濟的粥棚,分發稀粥給難民喝,雖然還是吃不飽,但至少是餓不死人了,光是這樣的粥棚最后竟設立了200余個,救活了百姓無數。
朱重九和李巖一起跟著糧船一路來到了陜西最北面的榆林府,再往北就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屬于蒙古族瓦剌部落的地盤。
等他們到了榆林后,東江公司將每處粥棚的人數做了統計后上報給了朱重九,不算還在往這邊趕的,就已經達到了百萬之眾。本來開始時朱重九還怕招不滿10萬人呢,現在東江公司的董事們開始擔憂起來。
他們聯名給朱重九寫信說道:大人目前沿河兩岸居然聚集了上百萬的饑民,而且后續還有大量的饑民正在趕過來,這樣下去,萬一這糧食供不上了,釀成了民變,朝廷怪罪下來,東江公司可是要倒大霉的,不若趕緊派人手去散布黃河岸邊已無糧食的傳言,阻止更多的饑民趕來的好。
陜西巡撫孫傳庭也被這件事驚動了,災荒剛剛開始的時候,他就已經上報了朝廷,請求朝廷減免陜西的賦稅,并安排錢糧賑濟,不料朝廷上根本就沒有多余的錢糧用了救災,只是減免的當年的部分賦稅,至于賑災的事就叫他自行想辦法解決,總之一句話,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不激起民變就行。
這下可是愁壞了孫傳庭了,陜西本就是個窮省,又與瓦剌部落比鄰,連年的大小戰斗不斷,連十幾萬的邊兵他都要養不起了,哪來的錢糧賑災啊。
他首先想到是西安的秦王朱存樞,他派人去請求朱存樞拿錢糧來賑濟災民,結果朱存樞大罵了他派去的人一通,說什么賑濟災民是你陜西巡撫的事情,與我何干,我就指望這些錢糧養活一大家子人呢,沒有余錢給你!
又去找銀川的慶王朱倬纮,慶王還算仁義,派人將自己府庫里存的一萬石陳糧給了孫傳庭,這些都是放了三四年的糧食了,都快不能吃了,就是這樣,孫傳庭也是感激不盡,畢竟這些陳糧也是糧食,吃了至少能充饑不是?
然后他又想法子號召陜西的富戶們捐款捐物,費勁了口舌,好歹是弄了10萬石的糧食出來,但是全陜西受災人口三百多萬,這十萬石糧食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正當他焦急萬分的時候,在陜西頗有名望的章大成找到了他,告訴孫傳庭他們東江公司想要沿著黃河設立粥棚賑濟災民,特來報請巡撫大人批準。
孫傳庭是大喜過望,連連稱贊章大成是憂國憂民的朝廷棟梁,是陜西眾多商人的楷模,還要報請朝廷賞他個二品的勛官做做,并傳令下面各個州府給東江公司大開方便之門,這樣東江公司才得以大規模的賑濟災民。
結果因為采用了李巖的策略,大批的饑民聚集到了黃河邊上,竟達百萬之眾,孫傳庭也怕東江公司吃不住勁,萬一再有人一煽動,這立馬就是一場災難啊。
他連忙去找章大成詢問,東江公司到底支持下去不,章大成心里也沒底,又派人去找朱重九。
朱重九接到信后,回信說道:只管放開膽子叫饑民過來,他朱重九有的是錢糧,就是來上個二三百萬也不怕。
朱重九這么有底氣的原因有二,一是他的岳父剛剛給了他500萬兩的嫁妝,二么別忘了朱重九可還是有上萬的兌換點放著沒動呢,逼急了用這些兌換點也能兌換個上百萬石的糧食,怎么也能應付過去了。
然后朱重九將那500萬兩的金銀都撥付給了東江公司,叫江南的商號使勁的收購糧食,只要有了錢,一切就好辦了,糧食是源源不斷的順著河流運了過來,孫傳庭這才松了口氣,但他心里卻被東江公司的能量給嚇著了。
他偷偷的詢問章大成東江公司的大股東到底是誰,居然如此的有錢?章大成便告訴他這是由朱重九牽頭設立的公司,公司的總股本達到了3300萬兩的銀子。
聽得孫傳庭倒吸一口氣,燕朝目前一年的國庫收入還不到千萬兩呢,這東江公司果真是富可敵國了,他心里暗暗的就記住了朱重九的名字。
朱重九和李巖這會兒正在榆林呢,看看時機也差不多了,朱重九從東江鎮調來了上千的精干的隊伍,沿河設立了許多的招兵點,并定下政策,一人入東江軍,可以保三名老幼婦孺吃上飽飯,于是饑民們競相報名參軍。
李巖知道朱重九需要大批的兵丁,于是對朱重九說道:“大人我有一個建議,可以獲得一大批精銳敢戰之士,就看大人舍不舍得花銀子了!”
朱重九看著李巖道:“有什么注意,快快說來就是。”
李巖清清嗓子,“我知道陜西官府的大牢里關押了很多的囚犯,其中大多是犯了搶劫的罪名,這些人多有武力,只是因為家貧才犯了這些罪過。
朝廷有律,除非是犯了謀逆等十惡不赦的重罪的,其他罪行都可以繳銀定罪,就是死罪也不過是百兩銀子罷了,這些人都是貧苦之人,自然無力繳納這贖罪銀。
再加上現在SX省的財政窘迫,根本無力供養這些犯人,使他們在牢中缺衣少食,很多人竟餓死在里面。
大人不若去找陜西巡撫孫傳庭,只要有人愿意赴遼東從軍,大人就替他們交贖罪銀,把他們從牢中救出來,這樣一來,大人不就能得到一支視死如歸的敢戰之兵嗎?”
朱重九聽了,頓覺大善,于是安排人手繼續在黃河岸邊招兵外,他帶著李巖、陳文龍立即往西安趕去,打算親自與孫傳庭商議這件事情。
他首先找到了章大成,請章大成替他引見一番,章大成欣然從命,立即挑了個時間,領著朱重九前去拜見孫傳庭。
孫傳庭聽說朱重九就在外面等著拜見的時候,特別的高興,他早就想看看這東江公司的幕后大股東到底是何神圣了,他著一身便服,腳上踏著木屐,一路小跑來到衙門外面,親自迎接朱重九。
到了衙門外面,他哈哈笑著:“哎呀,朱總兵啊,您可真是厲害啊,居然以一己之力生生救我陜西萬民于水火之中,孫傳庭感激不盡,還請受我一拜!”
朱重九慌忙躲了開來,對著孫傳庭拜了下去說道:“孫大人您這是要折殺我了,朱某僅僅是盡了一點綿薄之力,當不得大人如此大禮啊!”
孫傳庭拉著他的手道:“朱總兵的東江公司,如今沿著黃河設立粥棚,救濟饑民達百萬之眾,還有更多的饑民正陸續趕來,這可真是普度蒼生的大功德啊,孫傳庭替陜西五百萬民眾感謝了!”
朱重九笑著說道:“好吧這件事咱就先不提了,巡撫大人,你還是請我進衙門說話吧,這次我可是有求而來的。”
“哎呀,你看我光顧著感謝了,咱們去衙里坐著說話。”
進到府內,眾人分賓主坐定,孫傳庭開口問道:“不知朱總兵為何事而來啊,只要孫某力所能及的,一定不會推辭!”
朱重九就將自己東江鎮缺少士兵,自己想要招募囚犯從軍的事說了出來。
孫傳庭聽了之后,問道身邊的師爺:“朝廷上有準許犯人以銀頂罪的律令嗎?”
那師爺點點頭道:“朝廷上是前年頒布的這條律令,但是這些犯人要有錢頂罪的話,也不會去犯罪了,故此,一直沒有幾個用這個方法脫罪。”
孫傳庭點了點頭,“既然朝廷上有這方面的律令,那咱們依令行事就行,朱大人那你打算招募多少人呢?”
朱重九見孫傳庭答應了,十分高興:“多多益善!”
孫傳庭也笑了,“朱總兵真是財大氣粗啊,這樣吧,我這就命人通知下去,并將各州縣符合條件的人犯名字送上來,到時你就交了銀子,一并領去吧!”
朱重九說道:“這真是太感謝了,這樣的話我等就先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