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遇到了一支遼東義軍的殘部
書名: 數據之異界縱橫作者名: 看官2013本章字數: 4070字更新時間: 2013-07-02 17:35:19
十一月份的遼東,氣溫是很低的,最冷甚至能達到零下30多度,在這種情況下,人去撒泡尿,還沒撒完,地上的就已經結冰了。
虧得朱重九兌換的御寒衣物質量好,最里面是一層細細的羔羊皮,中間是厚厚的棉花,最外面又是一層耐磨的熊皮,穿在身上輕便暖和又透氣,弄得趙傳龍幾次都想問問朱重九這是哪里弄得好東西,多弄幾件,咱也不用去搶人參了,干脆去寧遠城里開衣鋪吧,保管生意好。
一路上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除了遠山和附近的樹林外,什么東西也沒有。
地上的積雪反射著太陽光,一眼看去晃的難受,時間一長眼淚就不自主的往下流,幸虧宋虎給每個人準備了一條半透明黑布罩在眼睛上,這才避免了眾人被反光給耀瞎眼睛的悲劇。
他們每天等著太陽高高升起氣溫回升時開始趕路,等到下午太陽漸漸落山氣溫降低時就找避風的地方扎營,一連三天,趕了差不多得有一百五十里路,居然連一個人都沒有碰見,官路旁邊的村子里也是了無人煙。
這一天大家正在趕路,隊伍中不時的還爆出笑聲,這是雪橇上的宋虎在給大家說黃段子呢。
別看徐黑牛年齡不大,可最好這一口了,每當宋虎說起來,他肯定是聽得最上心的那個。這不,干脆把滑雪板往雪橇上一扔,自己就賴到雪橇上不下來了,好專心的聽黃段子。
宋虎往下轟都轟不下來,幸虧他們帶的東西不多,再拉上一個他也可以。
朱重九和趙傳龍走在一起,正在了解這一路的地理知識呢,趙傳龍也不藏私,將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有價值地方都說給他聽,聽得朱重九是連連點頭。
有個眼尖的士兵正看見自己前面300多米有只肥碩的野兔,立馬就喊朱大海趕快看,朱大海看到后,也不怎么瞄準,搭弓就射,嗖的一聲,野兔應聲而倒。
那軍兵歡呼一聲,立馬劃著雪板就過去撿兔子了。這一路走來,打獵的活計都是朱大海干的,沒辦法,誰叫他箭術出神入化,300步內例無虛發。
這樣一路走來,雖然天氣很冷,道路難行,但眾人反倒覺得十分痛快,在這遼闊的天地間,任意縱橫的感覺那也是相當的爽快。
第四天頭上,他們剛剛走了有一個時辰,在前面探路的朱大海就回報說:“大哥,前面有座大城!上面還有后金的旗幟。”
朱重九轉頭詢問趙傳龍,趙傳龍上前打眼看了,說道:“這就是咱們的錦州城,如今被后金占了。我們得小心從旁邊繞過去,不然被后金的軍隊發現了就麻煩了。”
朱重九說道:“那行,你在前面帶路,我們跟著你走。”
趙傳龍打頭,帶著眾人拐上了旁邊的岔道,遠遠的繞錦州城而過。一路上還嚇得眾人緊張兮兮的,徐黑牛還擔心的問:“趙百戶,城上的軍兵不會看到我們吧?”
趙傳龍笑著說道:“城上的不用擔心,我們隔著遠,在這個距離上是看不見我們的,不過就是要擔心后金的巡邏隊。
結果一路有驚無險,走了約莫半個時辰,等到再也看不見錦州城的時候,眾人這才放下心來。
也是他們挑選的時間好,在遼東這地界上,冬天大雪封路的時候,大規模的軍隊是沒法行動的,因此,后金軍隊都縮在城里過冬,根本就沒有派人在外面巡邏,只在城頭上留了少量的軍兵擔任警戒。
過了錦州城,又趕了幾天路,眼看著遼東城也不遠了,看看天色將晚,朱重九就下令眾人準備宿營了。
這次他們找的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小村莊,里面早就沒有人居住了,只留下了幾十間的破茅屋。
一扎下營,徐黑牛早就餓得不行了,迫不及待的從雪橇上將今天打到的幾只野兔、山雞什么的野味拿下來,一邊開膛破肚收拾著,一邊還對宋虎說道:“可把老子給餓壞了,今晚我們來個燉兔肉,烤山雞怎么樣?”
宋虎正在將雪橇上的東西歇下來,順便還得檢查那些大狼狗的爪子有沒有凍傷什么的,如果有凍傷就得給它抹上凍瘡藥,還得細細的用棉花包裹起來。這可馬虎不得,每一只狼狗都是他們能夠順利前行的重要保障。
聽到徐黑牛的話,不由的笑罵道:“你就知道吃,還不趕快過來幫忙!”
徐黑牛根本不為所動,繼續拾掇他的野味,嘴里還嘟囔著“是!我就知道吃,有本事今晚你別吃我做的兔肉和山雞!”
朱大海則帶了2個士兵繞著這個村子查看去了,順便也弄些柴禾回來,趙傳龍則拿出帶來的地圖,在地圖上涂畫這什么,看來是在研究明天行軍的道路。
朱重九本來是和剩下的那個士兵在那里收拾一間院落以備晚上休息用呢,看趙傳龍在看地圖,就也湊上前來。
“趙百戶,你看我們現在還有多遠才能到沈陽?”
趙傳龍指著他剛剛在地圖上新標示的一個小點,“我們現在大約在這個位置”,又指著地圖上沈陽的標記說:“沈陽在這里,我估摸著還有不到200里路就能到了,這里離遼東城也不遠了,明天走不了多久就估計就能看見了。”
這時,朱大海回來跟朱重九說:“大哥我發現了這里有人活動的蹤跡,看樣子剛剛離去不久。”
朱重九和趙傳龍一聽,心里不禁有些疑惑,他們這一路走來,都五六天了,也沒見過人的蹤影,怎么到了這后金的占領區了,竟然就見到了。
兩個人就跟著朱大海前去查看,果然,村子的很多房間都有被翻動的痕跡,循著腳印來到了村后,就見一些凌亂的腳印延伸到了村后的山上。
“看來這應該是逃進山里的人來這村里找尋需要的物資了”趙傳龍分析道。“上次后金來的太快,很多人都來不及撤走,就都逃進了山里,現在看來山上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們也有些抗不住了。”
朱重九哥仨深以為然,因為他們之前就遇見過山上的難民,那還是在寧遠城周圍,情況相對還要好一些。這里可已經是深入敵后了,估計過的是相當的艱難。
看看天已經晚了下來,也沒法去看個究竟了,朱重九就帶著眾人回去吃飯休息,待到明天再做打算。
一夜無話,第二天朱重九還沒有醒來,就聽見朱大海在門外急切的喊道:“大哥!大哥,醒了沒有?山上來人了!”
朱重九一個翻身就站起身來,推門出去,就見朱大海和一名士兵在外面站著,后面還跟著一個裹著一身破棉襖,頭上戴著一頂破皮帽子的中年漢子。
漢子臉上、手上都是凍瘡,臉色也不好,身上還在瑟瑟發抖,然而目光里卻透露出一股堅定之色,看見朱重九從房間里走了出來,只是抱拳施了一個禮,并沒有說什么話。
朱大海走上前來,“大哥,這就是今天早上剛從山上下來的人,他找到我們的哨兵說有要事要找我們,所以我就把他給帶這來了。”
朱重九看了看來人,見對方凍得渾身哆嗦,便走上前去自我介紹道:“我就是這里最大的官,你找我們有什么事么,盡可以和我說,我們還是先進屋說罷,屋內還暖和些。”當即轉身回到屋內。
朱大海告訴隨行的那個士兵繼續回去放哨,便還和來人一塊走進了屋子里。
進到屋內,也許是凍慘了吧,過了好一會,來人才對著朱重九抱一抱拳,聲音低沉沙啞的說道:“小人名叫竇文斌,乃是這附近山上的一伙義軍的首領。”說罷就詳詳細細的將自己的來意和朱重九說清楚了。
原來自從薩爾滸大戰大燕朝敗退后,許多的遼東人不愿作后金人的奴才供其驅使,就紛紛逃到了山上與后金軍隊作斗爭,他們分成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綹子,統稱自己為遼東義軍。
竇文斌所在的本來是其中規模比較大的一支,一度曾達到了數千人的規模,開始竇文斌也只是其中的一個小頭目,隨著戰斗的增加,他也漸漸的成為了這支義軍的一個六當家的。
他們這支義軍的活動范圍本來是在沈陽附近的,**哈赤建立后金,定都沈陽后,便對他們這些都城附近的義軍展開了清剿。幾番惡戰下來,這伙義軍被打的狼狽逃竄,一路從沈陽逃過來,居然只剩下了幾百人。
來到這里后,天氣漸漸寒冷,他們也不能再往南走了,就在這附近的山上住了下來,他們沒有給養,只得靠打獵為生,然而光憑打獵怎么能養活著幾百號人。
陸陸續續的都有人凍餓而死,就連大當家的也因為舊傷發作于1個月前死了,如今只剩下百多號人了。這伙人是走投無路,估計撐不到明年開春就得都死絕了,昨天發現了朱重九一行人,商量了一夜,今天就是想來投靠朱重九的,怕人來多了引起誤會,所以自己就先一個人過來說明情況。
聽了竇文斌的話,朱重九不禁為難起來,說實話,他很想幫他們一把,但是自己這是要去沈陽搶人參的,帶上這一伙子人還怎么去?
當即就把自己的為難之處和竇文斌說了:“我們是寧前道中前衛的官兵,我是中前衛守備朱重九,我們這次是要去沈陽搶人參以換取軍資的。因此不是不愿收留諸位,而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大人可是就是那在昌安縣炸死了600多八旗兵,被女真人稱為人屠的朱重九?”
得到了朱重九肯定的回答后,竇文斌喜出望外,本來對投靠朱重九他們還有些猶疑的他當即打定了注意。
他對朱重九說道:“你們是要人參么?我們有!我們當時潰敗的時候,雖然糧草輜重都丟掉了,但人參便于攜帶,也就帶過來了許多,也是靠著這些人參,他們才多多少少能緩解一下寒冷的侵襲。因此我們愿意將所有的人參都拿出來,只求能夠收留我們!”
朱重九一聽,立馬朱大海去把趙傳龍請過來,和他商量這件事。
趙傳龍過來后,聽說竇文斌他們就有人參,于是問道:“你們有多少人參?”
竇文斌大約的一估算說道,“我估摸著怎么也得有百八十斤吧,不行我就先回去看看,我們就在這座山的后面扎營,來回半個時辰就行。”
朱重九和趙傳龍互相看了看,點了點頭,朱重九于是對竇文斌說:“這個不急,我知道你們來投我是為了一條活路的,說白了就是找口飯吃,找件衣穿對不對?”
竇文斌臉色略微一變,還是點了點頭,確實自己這幫人就是沖著吃穿來的。
“你很誠實,那我也不瞞你們,我們這次就是過來了8個人,也沒有什么大部隊在后面跟著,因此你們要是投了我們,我立刻是拿不出足夠的糧食、棉衣給你們穿的。我只能給你一個保證,那就是你們過來了,我會對你們一視同仁,會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你們弄一條活路,這樣一來,你要想清楚,還要不要來投。”
竇文斌聽完,沉思良久,抱拳說道:“朱大人能夠以誠相待,竇文斌非常感激,就沖這一點,我不管別人怎么樣,我竇文斌跟定朱大人您了。我現在就上山,和手下弟兄們說清楚,只要愿意跟來的,萬望大人到時不要嫌棄我們累贅,將我等收留。”
“好,你現在即刻上山,愿意來投的我歡迎,不愿來投的也不要勉強,我就在山下恭候你們。”朱重九重重的對著竇文斌說道。
竇文斌給朱重九磕了一個頭,“朱大人,竇文斌這就去了,最多一個時辰,不管結果如何,竇文斌必定來投!”說罷,站起身,轉身出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