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孫承宗的無奈

  • 數據之異界縱橫
  • 看官2013
  • 3264字
  • 2013-07-01 12:23:13

孫承宗臨危受命,接受了薊遼總督的職位,帶著天啟皇帝的期望來到了位于薊州城的總督府衙門。

甫一上任他面對的就是一個爛攤子,自從萬歷皇帝32年,女真進行薩爾滸大戰,這10年來,大燕朝在遼東是屢戰屢敗,接連丟失了沈陽、撫順、鐵嶺、旅順、遼東城、錦州等等一系列的軍事重鎮,喪師失地,一潰千里。

目前的遼東可以說事實上已經完全的丟失了,他們現在所能控制的僅僅只是山海關到寧遠這區區數百里的遼河以西地區。

他這個薊遼總督聽上去很威風,實際上手上就還有薊州城、山海關、寧遠城這三個大城,手下軍兵,薊州城處在關內,基本沒什么兵丁把守,山海關上連帶著收攏的遼東潰兵在一起大約有六萬人,寧遠城現在有2萬人,其他就是一些如昌安縣兵這樣的部隊,守城還可以,拿出來野戰就更加不堪了。

這次前來赴任,還是天啟皇帝從自己的小金庫中給拿出了100萬兩白銀給他帶來充作軍費,戶部尚書表示目前戶部內沒有余錢,只能待新稅收上來之后,才能給他撥付軍費。

但現在朝廷上下一片烏煙瘴氣,閹黨的可惡就不消說了,貪污腐敗、阿諛奉上、但好歹里面多少還是有那么些能干事的。

最可惡的是那些自以為占據了道義制高點的清流們,他們自命清高,以為他們就是道德的楷模,人們行為的模范。實際上就是一群讀書讀傻了書呆子,除了比別人能說外,就是一伙欺世盜名之徒。

光說不練也就算了,更讓人不能接受的是不管你怎么做,他們總能給你挑出毛病來。弄得想要做事的人還得小心翼翼,免得觸了他們的眉頭,被一頓亂參搞掉了頭上的烏紗帽,甚至是連戴烏紗帽的頭也保不住。

他們攻擊別人結黨營私,可他們呢,結的更徹底,里面的人物都是翰林院出身的,不是這個出身的一概正眼瞧都不瞧你,就連孫承宗這薊遼總督、文淵閣大學士、帝師的身份,人家都看不上眼。

而且只為攻擊人而攻擊人,只要看你不順眼,那你干的什么也能給你挑出刺來,而且參起來人來是蜂擁而上,簡直是比瘋狗還瘋狗。

在這樣的環境下,朝廷上下的官員要么就是依附閹黨、要么就是討好清流,想要真正干點實事的早就給整死多少回了。指望這樣的朝廷給他籌集軍餉,估計從老百姓手里收上一千萬來,能到他手里一百萬就謝天謝地,阿彌陀佛啦。

而且一百萬兩聽起來很多,可1個邊軍一年的餉銀就是10兩,光他現在手下的八萬軍,一年就得八十萬兩,別說還有糧食、武器、軍服等等其他的開支了,就是維持目前這個狀況,每年沒有二百萬兩白銀,那是想都不要想得。

可是朝廷積弊日重,每年歲入才不到五百萬兩白銀,要維持龐大的國家機器運轉,而且現在并不是只有遼東這一處禍患,外部還有北面的蒙古、東面的倭寇、西南的山地部落,內部還有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軍。

當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漏船又遇打頭風,最近十幾年氣候又變得異常的反常,各地頻發各種災荒,什么水災、旱災、蝗災,鬧的各地糧食大幅減產,然而戰事愈加頻繁,朝廷為了應付戰事,收稅愈重,貪官污吏欺壓起百姓來更加兇狠,人民的生活日漸困苦,許多生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只好揭竿造反,朝廷又得派軍隊平亂。

這就形成了貌似解不開的死結,孫承宗卻知道癥結的所在。面對這樣的局面,除非是能夠將朝廷上下這些以及腐爛了官員全部連根拔起,重新建立起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府體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朝廷的困局。

但這樣做,無疑是要挑戰整個帝國的既得利益集團,后果就是要么被他們的反撲弄個死無葬身之地,要么就是改朝換代了,對這一想法孫承宗也就是想想罷了,他從小接受的忠君愛國思想,讓他很難接受這一想法,而且,他也老了,也沒有精力和能力去做改朝換代這樣的大事了。

有了以上種種的無奈,孫承宗認識到,他現在只能先盡力將遼東局勢給穩定到目前的狀態,不要再使局面惡化,只要能拖過幾年去,形勢或許能有轉機。

孫承宗于是找來袁承煥,和其細細講明了自己對目前遼東局勢的考慮,并請求他能和自己默契配合,經營好帝國這一抵御女真的最后防線。

袁承煥雖然恃才傲物,但是他對孫承宗的看法是相當同意的,因此他同意配合孫承宗的戰略,筑城、練兵,大力鞏固現有的防線,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慢慢的向女真人推進。

面對孫承宗的戰略,**哈赤也是無計可施,他有滿八旗12萬人,漢八旗20萬人,女真化蒙古八旗15萬人,總計47萬的軍隊,孫承宗現在只有8萬人,可孫承宗只要防守寧遠和山海關就行了。

他呢大部分的蒙古部落并沒有真心歸附與女真族,后面還有剛剛占領的朝鮮需要派駐軍隊。

東江的毛文龍,滿打滿算帶著十幾萬的軍民,就在自己的老巢沈陽附近的深山老林里和自己玩游擊,弄得自己如鯁在喉,每次出兵都得留下五六萬的人來防備他,不要叫他偷襲了自己的老巢。

還有自己雖然占領了遼河以東全部的地盤,但是那里有許多的漢人,他們不服自己的統治,結成了一股一股的義勇軍跟自己作對,光是應付這些義勇軍就將他的一半的軍力給拖住了。

因此他現在頂多帶著十七八萬的軍隊前來進攻孫承宗,現在遼東的肉基本都被他啃完了,就剩下寧遠和山海關兩個硬骨頭了。

孫承宗要是敢出來和他野戰,他就能將其消滅,可要是堅守城池,他帶著十七八萬人去,也就是嚇唬嚇唬人罷了,打下來也沒啥好處,何況面對孫承宗和袁崇煥他還真沒信心能打下寧遠和山海關來。

于是兩邊各自罷兵,一邊是無力進攻,一邊是不敢進攻,遼東大地上這么多年以來居然頭一次出現了罕見的和平狀態。以前那種你來我往,犬牙交錯的態勢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自謹守各自的防線,埋頭處理自己內部的事物去了。

于是**哈赤于這年的12月稱帝,建都于沈陽,國號后金,還在沈陽蓋起了皇宮,里面續了宮女、太監,著實過其皇帝日子來了。

他手下的一幫的文臣武將也各自的到了升遷,歡歡喜喜的做起官老爺來了,從此女真從一個奴隸制的半游牧民族一躍成為了一個封建制的國家,當然這里面那些投降過去的漢人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的,他們為女真部落的進步,為女真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孫承宗呢忙著將山海關上的六萬軍兵進行整編,剔除了里面的老弱病殘1萬余人,剩余五萬人分為五軍。

其中前鋒軍1萬人,為騎兵由猛將曹文詔擔任總兵官。

左軍、右軍各1萬人為步兵分別由左良玉和吳三桂擔任總兵官。

水軍一萬人,由艾萬年擔任總兵官。

車軍一萬人,士兵以火銃和火炮為主要武器,以戰車為屏障,由吳襄擔任總兵官。

這五軍日夜操練,將領都是久經戰陣的驍將,孫承宗也是盡力維持他們的糧餉裝備充足,因而那戰斗力是刷刷的往上長,孫承宗可是把自己的期望全都寄托在這五萬人身上了。

袁崇煥呢,除了繼續加固寧遠城,將其變成一座名符其實的軍事堡壘外,也沒忘了好好整訓自己手下的兩萬人。

其中的一萬本來就是戰斗力強悍的關寧鐵騎,一人配雙馬,拉出去和后金的精銳八旗兵野戰都不在話下,另外一萬人,用作守城部隊,其中光是操縱紅夷大炮和各種火炮的炮營就有4000人,其余6000人全是火銃手。

后進軍只要敢來進攻寧遠城,在他們彈藥沒有消耗完前,那是連寧遠城的城墻也是摸不到的。

以上的這些措施就是精兵政策了,為了養活這些軍隊,袁崇煥和孫承宗可以說是竭盡全力了,都恨不得把自己的褲腰帶拿去當掉換軍費,這可就苦了朱重九他們這些周邊衛所的邊兵了,既然總督大人和巡撫大人已經都要當褲腰帶了,那就顧不上你們了,各自想辦法吧。

于是孫承宗和袁崇煥聯名發了一道軍令,要各衛所、各軍堡的官兵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想盡一切辦法籌集各自的軍費,糧食不夠了可以去找敵人搶,彈藥不夠了可以去找敵人搶,軍費不夠了可以去找敵人搶。

總之一句話,總督大人和巡撫大人顧不上你們了,你們只要不給總督大人和巡撫大人添麻煩,愿意怎么著就怎么著吧,也就是實際上變相的放棄了這些衛所的軍兵了,叫他們自謀生路了。

孫承宗和袁崇煥想得很好,底下這些衛所的軍兵想要養活自己,就只有去找女真人的麻煩,有他們給女真人添著亂子,自己這邊堅壁清野,埋頭發展。早晚有一天,等帝國的財政狀況好轉了,以這7萬精兵為骨干,擴充出幾十萬的軍隊,他們就能夠打回去,收復全遼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陵县| 平顺县| 南岸区| 新乡县| 宁都县| 彰化市| 剑阁县| 罗山县| 德庆县| 本溪市| 达尔| 墨脱县| 惠安县| 顺平县| 德清县| 宜章县| 大港区| 宜春市| 武威市| 桂阳县| 南漳县| 栾川县| 白城市| 新平| 绩溪县| 丰原市| 兴城市| 东海县| 阳西县| 乌兰县| 平果县| 衡南县| 汉中市| 中阳县| 宁武县| 普兰县| 安阳县| 盐池县| 泰安市| 重庆市| 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