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峰會:影響20世紀的六場元首會談
最新章節:
注釋
重回20世紀外交現場,見證戰爭世紀中催生新秩序的大國角力。劍橋大學教授讀出檔案之中的鮮活歷史,還原二戰、冷戰、越戰、中東沖突背后的外交戰。六場峰會,百年進程,攸關數十億人命運的談判與妥協。曾經,幾個大國元首會面,就足以左右全世界人的命運。1938年,慕尼黑會議,張伯倫和希特勒會面,此后納粹更加肆無忌憚,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生靈涂炭。1945年,雅爾塔會議,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密會八日,確立戰后國際格局。雅爾塔會議是希望的序曲,也被視為冷戰的前奏。1961年,維也納會議,這是冷戰開始后首度重啟峰會,在肯尼迪與赫魯曉夫火藥味十足的碰撞之后,是古巴導彈危機,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1972年,莫斯科會議,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互相讓步,冷戰走向緩和。1978年,戴維營會議,卡特、貝京和薩達特分別代表美國、以色列和埃及,為中東和平斡旋。成果斐然,卻未能持久。1985年,日內瓦會議,里根和戈爾巴喬夫破冰會晤,冷戰走向和平結束。六場峰會,十四個站在權力之巔的人各懷心事,為利益,為野心,為理念,或為實現戰爭的企圖,或為達成和平的愿景,在外交場上展開競逐。
最新章節
- 注釋
- 參考資料來源和致謝
- 第8章 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峰會外交 從G7到布什和布萊爾
- 第7章 日內瓦,1985年 戈爾巴喬夫和里根
- 第6章 戴維營,1978年 貝京、卡特和薩達特
- 第5章 莫斯科,1972年 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

品牌:中信出版社
譯者:馬俊
上架時間:2018-05-24 11:35:14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