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言
亨利-阿爾班·傅尼葉(亞蘭·傅尼葉為其筆名)于1886年10月3日生于法國謝爾省的拉沙佩勒當吉隆,其父母均為當地小學教師,在巴黎念完中學后,他赴布雷斯特參加高等海軍學校入學考試,隨后放棄,因為他發現到自己不能遠離深愛的童年故土生活。他回到家鄉,在布爾日[1]開始攻讀哲學。之后就讀于蘇鎮[2]的拉卡納爾中學并立志成為文學教師,在此期間,他和雅克·里維埃爾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后者于1909年與其妹伊莎貝拉結為伉儷)。二人在繪畫、音樂、和文學等多個藝術領域探索真和美,并首先發現了日后彪炳我們時代,當時卻寂寂無聞年輕的作家們:克羅戴爾、佩吉、瓦萊里,等等。1905年6月,亨利遇到了一位名叫伊凡娜·德·加萊的姑娘,她就是《了不起的摩爾納》中女主角的原型。他們沿著塞納河邊走邊談,沒想到,這次短暫的相逢卻成就了亨利一生的偉大愛情。在經歷了八年的尋找和痛苦折磨之后,1913年,他終于又重新見到了這位“美麗的年輕姑娘”,而此時的伊凡娜早已嫁作他人婦,并且成了兩個孩子的母親。
1907年,為了服為期兩年的兵役,他中斷了自己的學業,此后再未回到學校。其間,他寫過一些文學性通信,發表過一些詩作、隨筆和短篇小說(后結集為《奇跡集》),與此同時,也在慢慢寫作這部日后使他成名的作品。
與伊凡娜第一次見面后的第二天,亨利便開始寫作《了不起的摩爾納》,與伊凡娜第二次見面,同時也是最后一次見面的幾個月之后,這本書便面世了。經過了長達八年的耐心構建、修改、加工,這本書幾乎完全再現了他在此期間的全部生活以及主導著他生活的痛苦愛情。
一年之后,1914年9月22日,他在萊塞帕爾熱被殺。
他將這本書題獻給胞妹伊莎貝拉。1925年,伊莎貝拉的丈夫雅克·里維埃爾死后,她出版了自己兄長和丈夫的大量通信,之后又出版了給小B(熱內·比歇,亨利在拉卡納爾中學的朋友)的通信,亞蘭·傅尼葉同其家人的通信以及亞蘭·傅尼葉的照片等紀念物品。
給我的妹妹伊莎貝拉
注釋:
[1]布爾日,拉沙佩勒當吉隆南部小城,距離拉沙佩勒當吉隆僅35公里。
[2]蘇鎮,巴黎南部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