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殺死一只知更鳥(1)
我想,律師也曾經(jīng)是孩子。
——查爾斯·蘭姆
第一部
1
我哥哥杰姆快滿十三歲的時候,胳膊肘遭受了一次嚴重的骨折。等到傷痛痊愈,他也不再擔(dān)驚受怕,唯恐永遠也玩不成橄欖球之后,就很少想到自己受傷的事兒了。事情的結(jié)果是,他的左胳膊比右胳膊稍微短了點兒;站立或者走路的時候,左手手背與身體成直角,拇指和大腿平行——但他對這些毫不在意,只要他還能傳球、開球。
等過了一些年,日子長到足夠讓當事人回首往事時,我們有時候會談?wù)搶?dǎo)致他受傷的那些過往事件。我堅持認為,一切都是尤厄爾家的人引起的,但比我大四歲的杰姆卻說,事情的起因比這還要早得多。他說,從迪爾來到我們這兒的那個夏天起——確切地說,是當?shù)蠣枒Z恿我們把怪人拉德利引出來的時候,事情就開始了。
我說,如果把眼光再放遠一些,實際上是從安德魯·杰克遜[1]開始的。假如當年杰克遜將軍沒有把克里克族印第安人趕到河對岸,西蒙·芬奇就永遠不可能劃著小船北上亞拉巴馬;如果他沒有來到此地,我們又會在什么地方呢?我們倆已經(jīng)過了用拳頭解決爭執(zhí)的年齡,于是就去征求父親阿迪克斯的意見。他說,我們倆說的都沒錯。
作為南方人,我們家族的祖先在黑斯廷斯戰(zhàn)役[2]中名不見經(jīng)傳,跟交戰(zhàn)雙方都不沾邊兒,這對某些家族成員來說是個恥辱。能讓我們引以為豪的只有西蒙·芬奇,一個來自康沃爾郡[3]的江湖郎中,兼做皮貨生意,比他的虔誠更勝一籌的只有吝嗇。在英格蘭的時候,西蒙對于自稱循道宗的信徒被更為開放的教友迫害這件事忍無可忍——因為他也自稱是循道宗,憤怒之下他便想方設(shè)法渡過大西洋,來到費城,又從那兒去了牙買加,接著到了莫比爾[4],最后北上來到圣斯蒂芬斯。他把約翰·衛(wèi)斯理[5]關(guān)于生意行話使用的各種條條框框牢記在心,靠行醫(yī)賣藥發(fā)了大財。但在從事這個職業(yè)的過程中,西蒙并不快樂,因為他生怕自己抗拒不了誘惑,做出不榮耀上帝的事體來,比如穿金戴銀、衣著考究之類。于是西蒙干脆把導(dǎo)師有關(guān)嚴禁擁有“人身動產(chǎn)”的戒律拋到腦后,買下了三個奴隸,還在他們的協(xié)助下,在圣斯蒂芬斯以北約四十英里的亞拉巴馬河岸邊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家園。他只回過一次圣斯蒂芬斯,目的是找個老婆,然后兩人共同建立了一條生兒育女的流水線,女兒的產(chǎn)出量格外多。西蒙活到了很大年紀,死的時候是個腰纏萬貫的闊佬。
家族里的男人通常留守在西蒙一手創(chuàng)立的“芬奇莊園”里,靠種植棉花為生。想當年,這座莊園幾乎可以自給自足:雖然和周圍的豪宅相比顯得不起眼,但芬奇莊園卻能生產(chǎn)出一切生活必需品,只有冰塊、面粉和衣服是用河船從莫比爾運來的。
南北戰(zhàn)爭把西蒙的子孫后代劫掠一空,只剩下土地。假如西蒙還在世,除了對這場戰(zhàn)亂表示憤慨之外也只能無可奈何地搖頭了,但我們家族靠土地為生的傳統(tǒng)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紀才被我父親這一代人打破:我父親阿迪克斯·芬奇跑到蒙哥馬利[6]去讀法律,他的弟弟到波士頓學(xué)醫(yī),留下來照料莊園的只有他們的姐妹亞歷山德拉——她嫁給了一個沉默寡言的男人,那個男人大部分時間都躺在河邊的吊床上,滿腦子想的都是他布下的串鉤上是不是掛滿了魚。
我父親取得律師資格之后回到梅科姆鎮(zhèn)開業(yè)。梅科姆鎮(zhèn)在芬奇莊園以東約二十英里,是梅科姆縣政府所在地。阿迪克斯的辦公室在縣政府大樓里,里面除了一個衣帽架、一只痰盂、一副棋盤和一本潔凈如新的亞拉巴馬州法典之外,幾乎再沒有別的東西。他最早的訴訟委托人是梅科姆縣監(jiān)獄里最后兩個被處以絞刑的家伙。阿迪克斯極力勸說他們接受州政府的寬大處理,接受二級謀殺的罪名,以免去一死,可他們是哈弗福特家的人——在梅科姆縣,這個姓氏和“蠢驢”是同義詞。據(jù)說哈弗福特兄弟倆是因為聽說一匹母馬被無故扣押,產(chǎn)生了誤會,竟然動手打死了梅科姆縣的頭號鐵匠,而且還是當著三個證人的面打死的。他們固執(zhí)地認為,只要一口咬定那個“婊子養(yǎng)的”是自找的,就是理由充分的辯護詞,所以堅持要對一級謀殺指控提出無罪抗辯。如此一來,阿迪克斯就幫不了他的委托人什么忙了,只好在他們上路的時候陪在現(xiàn)場。這件事大概是他后來對刑事訴訟深惡痛絕的開端。
在梅科姆鎮(zhèn)執(zhí)業(yè)的頭五年,阿迪克斯在省吃儉用上最下功夫,接下來的幾年,他用自己賺的錢資助弟弟完成了學(xué)業(yè)。約翰·霍爾·芬奇比我父親小十歲,他選擇去學(xué)醫(yī)是因為正趕上棉花賣不出價錢來。不過,等到阿迪克斯幫助杰克叔叔站穩(wěn)腳跟、自食其力之后,他從法律業(yè)務(wù)中獲得的收入還是相當不錯的。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梅科姆縣人,他喜歡梅科姆鎮(zhèn);他熟悉這里的人們,人們也熟悉他;因為西蒙·芬奇歷來都是勤懇經(jīng)營,阿迪克斯幾乎和鎮(zhèn)上的每個家庭都有血緣或姻親關(guān)系。
梅科姆鎮(zhèn)很有些年頭了,在我最初的記憶里,它是個疲疲沓沓的老鎮(zhèn)。一到下雨天,街道就成了紅色的爛泥坑;人行道上雜草叢生,廣場中央的縣政府大樓搖搖欲墜。不知為什么,那時候的天氣似乎比現(xiàn)在熱:一條黑狗在夏天的日頭底下備受煎熬;套在大車上的騾子瘦骨嶙峋,站在廣場上熱浪滾滾的橡樹蔭下,甩動著尾巴驅(qū)趕蒼蠅。男人們挺括的衣領(lǐng)還不到上午九點鐘就變得軟塌塌了;女人們中午之前洗一次澡,下午三點鐘睡完午覺再洗一次,等到夜幕降臨,撲過爽身粉的女人們一個個渾身上下汗?jié)裉鹉仯拖袢隽颂撬能浀案狻?
那年頭,生活節(jié)奏很慢。人們悠哉悠哉地穿過廣場,在周圍的店鋪里晃進晃出,什么事兒都不緊不慢。長日漫漫,一天的時光好像不止二十四小時。人們沒有什么地方要去,沒有什么東西可買,而且口袋里也沒有什么閑錢,就是梅科姆縣以外也沒什么可看的,所以不需要急急忙忙趕路。對某些人來說,那是個盲目樂觀的時代:梅科姆縣的男女老少最近剛剛得知,除了恐懼本身,他們沒有什么可恐懼的[7]。
我們一家人住在鎮(zhèn)居民區(qū)的主街上——阿迪克斯、杰姆和我,再加上給我們做飯的卡波妮。我和杰姆對有這樣一個父親感到很滿意:他陪我們玩,給我們讀書,對待我們倆一向和藹可親,而且不偏不倚。
卡波妮就另當別論了。她渾身上下都是骨頭,棱角分明;她是近視眼,還有斜視的毛病;她的手掌跟床板一樣寬,卻有床板的兩倍那么硬。她總是命令我離開廚房;明明知道杰姆比我大,卻還老是責(zé)問我為什么不能像他一樣老實聽話,還經(jīng)常在我不想回家的時候硬要我回去。我們之間的戰(zhàn)爭曠日持久,而且總是一邊倒:卡波妮一貫都是大獲全勝,因為阿迪克斯老是站在她那邊。她從杰姆一出生就和我們住在同一個屋檐下,我從記事起就感受到了她的飛揚跋扈。
母親在我兩歲時就去世了,所以我從來沒有痛失母愛的感覺。她姓格雷厄姆,來自蒙哥馬利;阿迪克斯是在第一次當選州議員時遇見她的。那時候他已人到中年,她比他小十五歲。杰姆是他們結(jié)婚頭一年的愛情結(jié)晶,四年之后我出生了,又過了兩年,母親突然心臟病發(fā)作,離開了人世。有人說這是他們家族的遺傳。我并不想念母親,但我覺得杰姆很想念她。他清楚地記得母親的音容笑貌。有時候我們正一起做游戲,他會長嘆一聲,走到車庫后面自己一個人玩。每當碰到這種時候,我就知道最好別去打擾他。
在我快滿六歲、杰姆快十歲那年,我們的夏日活動地帶,也就是卡波妮的呼喊聲能傳到我們耳朵里的范圍,是向北經(jīng)過兩戶人家到杜博斯太太的房子,向南數(shù)三戶到拉德利家的宅院。我們從來沒有產(chǎn)生過跨越這條界線的念頭,因為拉德利家住著一個身份不明的家伙,單是聽人說起他的樣子就足以讓我們一連老實好幾天,杜博斯太太則是個讓人望而生畏的惡魔。
就是在那個夏天,迪爾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有一天,我們一大早就來到后院,正要開始游戲,忽然聽見隔壁雷切爾·哈弗福特小姐家的甘藍菜畦里有響動。我們走到鐵絲籬笆邊上,看是不是有只小狗——因為雷切爾小姐家的捕鼠梗犬快要生了,結(jié)果我們卻發(fā)現(xiàn)有個人正坐在那里看著我們。他坐在地上,看上去比甘藍高不了多少。我們盯著他,一言不發(fā),直到他先開口打招呼:
“嘿。”
“嘿,你好。”杰姆的語氣很親切。
“我叫查爾斯·貝克·哈里斯。”他說,“我能認字。”
“那又怎樣?”我反問道。
“我只是覺得你們要是知道我能認字會很高興。你們?nèi)绻枰钍裁吹脑挘铱梢詭兔Α?
“你多大了?”杰姆問,“四歲半?”
“快七歲了。”
“噢,怪不得,”杰姆說著,拇指朝我一挑,“那邊是斯庫特,她一生下來就能認字,她還沒上學(xué)呢。你都快七歲了,看起來真是個小不點兒。”
“我個子小,可是歲數(shù)大。”他說。
杰姆把額前的頭發(fā)撩開,又仔細看了看他。“你干嗎不過來玩呢,查爾斯·貝克·哈里斯?”他又加上一句,“天哪,多滑稽的名字!”
“還沒你的名字可笑呢。雷切爾姨媽說,你的名字叫杰瑞米·阿迪克斯·芬奇。”
杰姆繃起了臉。“我個子夠大,配得上這名字。你的名字比你人還長呢,我敢說能比你長出一英尺。”
“大家都叫我迪爾。”迪爾說著,費勁兒地從籬笆下面鉆了過來。
“從上面爬過來比從底下鉆省事兒,”我說,“你是從哪兒來的?”
聽迪爾說,他家住在密西西比州的默里迪恩市,這回是來姨媽雷切爾小姐家過暑假,以后他每年夏天都會待在梅科姆。他們家原來也是梅科姆縣人,媽媽在默里迪恩給一個攝影師工作,曾經(jīng)把他的照片送去參加一個“漂亮寶貝”比賽,還贏得了五元錢獎金呢。她把錢給了迪爾,結(jié)果迪爾拿去看了二十場電影。
“我們這兒沒有電影可看,除了有時候縣政府大樓里會放一些關(guān)于耶穌的片子,”杰姆說,“你看過什么好片子嗎?”
迪爾說他看過《德拉庫拉》,這一顯擺頓時讓杰姆對他刮目相看。“給我們講講吧。”他說。
迪爾是個新鮮人物。他穿著藍色亞麻短褲,扣子一直扣到襯衫上;他頭發(fā)雪白,像鴨絨一樣毛茸茸地貼在腦袋上;他比我大一歲,卻比我矮一大截。他一講起古老的吸血鬼故事,一雙藍眼睛忽明忽暗,閃閃爍爍;他有時候會突然開心地大笑起來,還習(xí)慣性地伸手去拽額頭中間那一撮豎起來的頭發(fā)。
迪爾最后講到德拉庫拉化為塵埃的時候,杰姆說這電影聽起來比書里寫的還精彩,我則追問迪爾他爸爸在哪兒:“你怎么一點兒都沒提到他呀?”
“我沒有爸爸。”
“他死了嗎?”
“不是……”
“要是他沒死,那你就有爸爸,對吧?”
迪爾臉紅了,杰姆讓我打住話頭,顯然,迪爾已經(jīng)通過了他的審查并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伙伴。從此以后,我們的夏天是在自得其樂的例行活動中度過的。這些例行活動包括:整修建在后院那兩棵并生大楝樹上的樹屋,大呼小叫一陣,然后把我們根據(jù)奧利弗·奧普蒂克[8]、維克多·阿普爾頓[9]和埃德加·賴斯·伯勒斯[10]創(chuàng)作的小說改編的劇本全部上演一遍。這最后一項活動讓我們格外慶幸有迪爾入伙,因為原先那些硬塞給我的角色現(xiàn)在都由他來扮演了——像《人猿泰山》里的猿猴、《羅弗小子》里的克拉布特利先生,以及《湯姆·斯威夫特》中的達蒙先生。我們由此發(fā)現(xiàn),迪爾是個袖珍版的梅林[11],腦子里裝滿了古怪的主意、不可思議的渴望和神乎其神的幻想。
可是,到了八月底,我們的保留劇目因為無數(shù)次反復(fù)上演而變得平淡無奇了,就是在這時候,迪爾給我們出了個主意:把怪人拉德利引出來。
拉德利家的宅子讓迪爾著了迷。我們的警告和勸說他全都當成了耳旁風(fēng),那座宅子就像月亮吸引海水一樣把迪爾深深地吸引住了,不過也只是把他吸引到了拐角的路燈柱那里,離拉德利家的大門還有一段安全距離。他總是站在那兒,抱著那根粗柱子,凝視著,思索著。
從我們家過去一點兒有個急轉(zhuǎn)彎,拉德利家的宅子就在拐角上。我們往南走的話,正對著他家的門廊;人行道從這兒拐了個彎,繞過房子向前延伸。這是一座低矮的房子,曾經(jīng)一度是白色的,有深深的前廊和綠色的百葉窗,可是現(xiàn)在早已變得晦暗無光,和周圍的院子一樣灰不溜秋的。被雨水侵蝕的木瓦沒精打采地耷拉在門廊的屋檐上方;幾棵橡樹遮蔽著日頭;殘留下來的尖樁柵欄喝醉了酒一樣?xùn)|倒西歪,護衛(wèi)著前院——這個被叫作“掃院”的地方從來沒有人清掃過,院子里生長著繁茂的約翰遜草和兔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