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犯錯,讓人生更美妙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有一幅鎮館之寶——動起來的《清明上河圖》。

這是宋代畫家張擇端筆下的城市文化,被用現代手法表現為長128米,高1.5米的巨幅動漫作品。投影儀以四分鐘為一個周期,兩分鐘日景,兩分鐘夜景交替流動。行走其間,宛如置身遠古時熱鬧、繁華的開封集市。這個多媒體作品,由一群80后,歷時半年多完成。于正,是團隊“老大”。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仿摹者很多:有明代版;清代版等多個版本。而這些版本,無論畫風還是內容,都各不相同。于正率領團隊第一次提交方案時,就因版本問題鬧出了笑話。

有一位專家看過他的初稿后,突然問,為什么你們墻上掛著張擇端版《清明上河圖》,而動畫里卻是清院版?這一問,問的于正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為,理工科出身的他,對《清明上河圖》壓根沒有仔細的了解和研究,只是機械性地在完成工作。

張擇端版《清明上河圖》,原作長528.7厘米,寬24.8厘米,動態版要把原作放大近30倍。這就意味著被放大的每個細節,不僅要經得起推敲,還要忠實于原作,忠實于歷史。制作過程中,于正他們看到圖中,一個大酒館旁邊,有一尊高聳的“木架子”,憑想象,認為那是“腳手架”或者“爛尾樓”。于是,把它給“完工”,以顯完美。

不料,專家說這是畫蛇添足。那東西叫“歡門彩樓”,而不是想當然的腳手架、爛尾樓。于正心里不服氣,偷偷查閱相關資料,那確實叫“歡門彩樓”。是古人放在大的酒店門口,引人注目,招攬客人的道具。別稱又叫“高棚”。

圖中,還有一個低矮的房屋上寫著“腳店”。80后的他們暗自發笑,心想:古代人還挺會享受,居然那么早就有“洗腳房”。后來,經過專家指正,他們又錯了。古代“腳店”,相當于現代的汽車旅館,是提供過路客人暫時歇腳、喝茶的地方。

鬧了許多笑話后,于正聘請了三位研究《清明上河圖》的專家,每個細節處,都謙恭,認真,嚴謹地和專家推敲、商討,力求精準地還原歷史。

《清明上河圖》人物眾多,規模宏大。初看,人頭攢動、摩肩擦踵;細看,個個形神兼備,小巧可愛,每個人物,只有兩公分左右。而動畫版的《清明上河圖》,最大的人物則有二三十公分。所以,各個人物的衣服花紋,褶皺,配飾、帽子等等,都必須經過仔細研究、考證,是否符合當時的年代。于正不再敢想當然,每一處、每一步,都向專家請教,考證。

然而,這幅百米長卷的最大挑戰和創新,莫過于夜景的設計。因為,不管《清明上河圖》有多少版本,每個版本都不曾表現出汴京城的夜景。且中國的水墨技法很難用夜景表現。經過和專家反復商討、研究,于正親赴開封城考察,發現每天凌晨四五點,開封的大街小巷,店鋪門口就擺滿了桌椅板凳,夜排檔場面非常火爆。當地老人說,這是從北宋時期一直延續至今的風土習俗。就這樣,為夜景的《清明上河圖》找到了佐證和資料。

世博會,不能出現任何偏差,盡管于正和他的團隊,一絲不茍,認認真真,做了很充分、細膩的前期準備工作。然而,當第一稿《清明上河圖》投射到現場時,本該在畫面中行進的小人,“飛檐走壁”跑到屋頂上去了,本該在街道上賣包子的小商販,兩條腿站在河水里了,城門下,器宇軒昂騎馬的官人,胯下卻沒有馬……

諸多的錯誤,讓于正既緊張又害怕,因為離開幕式還不到兩周時間。于是,于正不惜花大資源,大價錢,再次請來相關專業人員,夜以繼日地加以修正、完善……

而今《清明上河圖》順利展出,且贏得諸多溢美之詞。徜徉于這幅長卷中,仔細聆聽,小河會有潺潺流水聲,駝隊走過,會有叮叮當當的駝鈴聲,市井中,小商販在叫賣,河堤上的人和船上的人,相互打著招呼,睡覺的家丁在打鼾,玩耍的孩童在念著童謠,更有讀書聲,說書聲……

一群80后年輕人,用現代手法表現中國歷史藝術瑰寶時,實際上是在完成一次與歷史的對話。他們原先對古人遺留下來的文史類精華,帶有一些抵觸和藐視情緒。現在,他們在不斷的犯錯中,不但漸漸領略到歷史文化的精深和曼妙,更豐富、完善了自己的人生。

品牌:青蘋果數據中心
上架時間:2016-09-24 23:34:57
出版社:上海市華文創意寫作中心
本書數字版權由青蘋果數據中心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阆中市| 宜川县| 乌拉特中旗| 太康县| 高碑店市| 镇康县| 荆门市| 苗栗市| 赣榆县| 万载县| 宜丰县| 黄石市| 鹤壁市| 沙河市| 沙湾县| 清水河县| 大关县| 深泽县| 沁水县| 玉树县| 榆中县| 梁平县| 开化县| 新营市| 章丘市| 红桥区| 普格县| 闽清县| 英超| 河池市| 墨玉县| 桃江县| 江都市| 城固县| 清原| 阿坝| 太仆寺旗| 保康县| 长海县| 白玉县|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