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 10.4 本章總結
- 10.3.7 類LinkedTransferQueue的使用
- 10.3.6 類DelayQueue的使用
- 10.3.5 類SynchronousQueue的使用
- 10.3.4 類LinkedBlockingDeque的使用
- 10.3.3 類LinkedBlockingQueue的使用
品牌: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上架時間:2018-04-19 14:26:43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本書數(shù)字版權由機械工業(yè)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 10.4 本章總結 更新時間:2019-01-03 02:35:02
- 10.3.7 類LinkedTransferQueue的使用
- 10.3.6 類DelayQueue的使用
- 10.3.5 類SynchronousQueue的使用
- 10.3.4 類LinkedBlockingDeque的使用
- 10.3.3 類LinkedBlockingQueue的使用
- 10.3.2 類PriorityBlockingQueue的使用
- 10.3.1 類ArrayBlockingQueue的使用
- 10.3 阻塞隊列
- 10.2.7 類CopyOnWriteArraySet的使用
- 10.2.6 類CopyOnWriteArrayList的使用
- 10.2.5 類ConcurrentLinkedDeque的使用
- 10.2.4 類ConcurrentLinkedQueue的使用
- 10.2.3 類ConcurrentSkipListSet的使用
- 10.2.2 類ConcurrentSkipListMap的使用
- 10.2.1 類ConcurrentHashMap的使用
- 10.2 非阻塞隊列
- 10.1.6 接口Deque
- 10.1.5 接口Queue
- 10.1.4 接口Set
- 10.1.3 接口List
- 10.1.2 接口Collection
- 10.1.1 接口Iterable
- 10.1 集合框架結構簡要
- 第10章 并發(fā)集合框架
- 9.11 本章總結
- 9.10 類ForkJoinTask對異常的處理
- 9.9.15 監(jiān)視pool池的狀態(tài)
- 9.9.14 方法public <T> T invoke(ForkJoinTask<T> task)的使用
- 9.9.13 方法public boolean 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的使用
- 9.9.12 方法public boolean isShutdown()的使用
- 9.9.11 方法isTerminating()和isTerminated()的使用
- 9.9.10 方法public List<Runnable> shutdownNow()的使用
- 9.9.9 方法public void shutdown()的使用
- 9.9.8 方法public <T> List<Future<T>> invokeAll(Collection<? extends Callable<T>> tasks)的使用
- 9.9.7 方法public <T> ForkJoinTask<T> submit(Runnable task T result)的使用
- 9.9.6 方法public <T> ForkJoinTask<T> submit(Callable<T> task)的使用
- 9.9.5 方法public ForkJoinTask<? > submit(Runnable task)的使用
- 9.9.4 方法public <T> ForkJoinTask<T> submit(ForkJoinTask<T> task)的使用
- 9.9.3 方法public void execute(ForkJoinTask<? > task)如何處理返回值
- 9.9.2 方法public void execute(Runnable task)的使用
- 9.9.1 方法public void execute(ForkJoinTask<? > task)的使用
- 9.9 類ForkJoinPool核心方法的實驗
- 9.8 使用Fork-Join實現(xiàn)求和:實驗2
- 9.7 使用Fork-Join實現(xiàn)求和:實驗1
- 9.6 使用RecursiveTask實現(xiàn)字符串累加
- 9.5 使用RecursiveTask執(zhí)行多個任務并打印返回值
- 9.4 使用RecursiveTask取得返回值與join()和get()方法的區(qū)別
- 9.3 使用RecursiveAction分解任務
- 9.2 使用RecursiveAction讓任務跑起來
- 9.1 Fork-Join分治編程與類結構
- 第9章 Fork-Join分治編程
- 8.11 本章總結
- 8.10 使用cancel(boolean)與setRemoveOnCancelPolicy()方法
- 8.9 方法setContinueExistingPeriodicTasksAfterShutdownPolicy()
- 8.8 方法setExecuteExistingDelayedTasksAfterShutdownPolicy()的使用
- 8.7 使用getQueue()與remove()方法
- 8.6 使用scheduleWithFixedDelay()方法實現(xiàn)周期性執(zhí)行
- 8.5 使用scheduleAtFixedRate()方法實現(xiàn)周期性執(zhí)行
- 8.4 延遲運行并取得返回值
- 8.3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使用Runnable延遲運行
- 8.2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使用Callable延遲運行
- 8.1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的使用
- 第8章 計劃任務ScheduledExecutorService的使用
- 7.13 本章總結
- 7.12 方法invokeAll(Collection tasks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全慢
- 7.11 方法invokeAll(Collection tasks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先快后慢
- 7.10 方法invokeAll(Collection tasks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先慢后快
- 7.9 方法invokeAll(Collection tasks)快的異常慢的正確
- 7.8 方法invokeAll(Collection tasks)快的正確慢的異常
- 7.7 方法invokeAll(Collection tasks)全正確
- 7.6 方法invokeAny(CollectionTasks timeout timeUnit)超時的測試
- 7.5 方法invokeAny()與全部異常
- 7.4 方法invokeAny()與執(zhí)行快的任務異常
- 7.3 方法invokeAny()與執(zhí)行慢的任務異常
- 7.2 方法invokeAny(Collection tasks)的使用與interrupt
- 7.1 在ThreadPoolExecutor中使用ExecutorService中的方法
- 第7章 接口ExecutorService的方法使用
- 6.8 本章總結
- 6.7 方法Future<V> submit(Runnable task V result)的測試
- 6.6 類CompletionService與異常
- 6.5 使用poll(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方法
- 6.4 使用poll()方法
- 6.3 使用take()方法
- 6.2 使用CompletionService解決Future的缺點
- 6.1 CompletionService介紹
- 第6章 CompletionService的使用
- 5.11 本章總結
- 5.10 驗證Future的缺點
- 5.9 方法execute()與submit()的區(qū)別
- 5.8 自定義拒絕策略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接口的使用
- 5.7 異常的處理
- 5.6 方法ge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的使用
- 5.5 方法cancel(boolean mayInterruptIfRunning)和isCancelled()的使用
- 5.4 使用ExecutorService接口中的方法submit(Runnable T result)
- 5.3 方法get()結合ExecutorService中的submit(Runnable)和isDone()的使用
- 5.2 方法get()結合ExecutorService中的submit(Callable<T>)的使用
- 5.1 Future和Callable的介紹
- 第5章 Future和Callable的使用
- 4.4 本章總結
- 4.3.16 線程池ThreadPoolExecutor與Runnable執(zhí)行為亂序特性
- 4.3.15 多個get方法的測試
- 4.3.14 方法remove(Runnable)的使用
- 4.3.13 方法afterExecute()和beforeExecute()
- 4.3.12 線程池ThreadPoolExecutor的拒絕策略
- 4.3.11 常見3種隊列結合max值的因果效果
- 4.3.10 方法getCompletedTaskCount()
- 4.3.9 方法prestartCoreThread()和prestartAllCoreThreads()
- 4.3.8 方法allowsCoreThreadTimeOut()/(boolean)
- 4.3.7 方法set/get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 4.3.6 工廠ThreadFactory+execute()+UncaughtExceptionHandler處理異常
- 4.3.5 方法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 4.3.4 方法isTerminating ()和isTerminated ()
- 4.3.3 方法isShutdown()
- 4.3.2 方法shutdown()和shutdownNow()與返回值
- 4.3.1 構造方法的測試
- 4.3 ThreadPoolExecutor的使用
- 4.2.7 使用newSingleThreadExecutor(ThreadFactory)定制線程工廠
- 4.2.6 使用newSingleThreadExecutor()方法創(chuàng)建單一線程池
- 4.2.5 使用newFixedThreadPool(int ThreadFactory)定制線程工廠
- 4.2.4 使用newFixedThreadPool(int)方法創(chuàng)建有界線程池
- 4.2.3 使用newCachedThreadPool (ThreadFactory)定制線程工廠
- 4.2.2 驗證newCachedThreadPool()創(chuàng)建為Thread池
- 4.2.1 使用newCachedThreadPool()方法創(chuàng)建無界線程池
- 4.2 使用Executors工廠類創(chuàng)建線程池
- 4.1 Executor接口介紹
- 第4章 Executor與ThreadPoolExecutor的使用
- 3.18 本章總結
- 3.17 控制Phaser類的運行時機
- 3.16 類Phaser的forceTermination()和isTerminated()方法測試
- 3.15 類Phaser的awaitAdvanceInterruptibly(int long TimeUnit)方法測試4
- 3.14 類Phaser的awaitAdvanceInterruptibly(int)方法測試3
- 3.13 類Phaser的awaitAdvanceInterruptibly(int)方法測試2
- 3.12 類Phaser的awaitAdvanceInterruptibly(int)方法測試1
- 3.11 類Phaser的awaitAdvance(int phase)方法測試
- 3.10 類Phaser的arrive ()方法測試2
- 3.9 類Phaser的arrive()方法測試1
- 3.8 類Phaser的getArrivedParties()和getUnarrivedParties()方法測試
- 3.7 類Phaser的bulkRegister()方法測試
- 3.6 類Phaser的getRegisteredParties()方法和register()測試
- 3.5 類Phaser的getPhase()和onAdvance()方法測試
- 3.4 類Phaser的arriveAndDeregister()方法測試
- 3.3 類Phaser的arriveAndAwaitAdvance()方法測試2
- 3.2 類Phaser的arriveAndAwaitAdvance()方法測試1
- 3.1 Phaser的使用
- 第3章 Phaser的使用
- 2.3 本章總結
- 2.2.7 方法reset()
- 2.2.6 方法getNumberWaiting()和getParties()
- 2.2.5 方法awai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超時出現(xiàn)異常的測試
- 2.2.4 方法isBroken()的使用
- 2.2.3 用CyclicBarrier類實現(xiàn)階段跑步比賽
- 2.2.2 驗證屏障重置性及getNumberWaiting()方法的使用
- 2.2.1 初步使用
- 2.2 CyclicBarrier的使用
- 2.1.6 方法getCount()的使用
- 2.1.5 方法awai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 2.1.4 完整的比賽流程
- 2.1.3 各就各位準備比賽
- 2.1.2 裁判在等全部的運動員到來
- 2.1.1 初步使用
- 2.1 CountDownLatch的使用
- 第2章 CountDownLatch和CyclicBarrier的使用
- 1.3 本章總結
- 1.2.3 方法exchange(V x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與超時
- 1.2.2 方法exchange()傳遞數(shù)據(jù)
- 1.2.1 方法exchange()阻塞的特性
- 1.2 Exchanger的使用
- 1.1.15 使用Semaphore實現(xiàn)多生產(chǎn)者/多消費者模式
- 1.1.14 使用Semaphore創(chuàng)建字符串池
- 1.1.13 多進路-單處理-多出路實驗
- 1.1.12 多進路-多處理-多出路實驗
- 1.1.11 方法tryAcquire(int permits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的使用
- 1.1.10 方法tryAcquire(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的使用
- 1.1.9 方法tryAcquire(int permits)的使用
- 1.1.8 方法tryAcquire()的使用
- 1.1.7 公平與非公平信號量的測試
- 1.1.6 方法getQueueLength()和hasQueuedThreads()
- 1.1.5 方法availablePermits()和drainPermits()
- 1.1.4 方法acquireUninterruptibly()的使用
- 1.1.3 方法acquire(int permits)參數(shù)作用及動態(tài)添加permits許可數(shù)量
- 1.1.2 類Semaphore構造方法permits參數(shù)作用
- 1.1.1 類Semaphore的同步性
- 1.1 Semaphore的使用
- 第1章 Semaphore和Exchanger的使用
- 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1章 Semaphore和Exchanger的使用
- 1.1 Semaphore的使用
- 1.1.1 類Semaphore的同步性
- 1.1.2 類Semaphore構造方法permits參數(shù)作用
- 1.1.3 方法acquire(int permits)參數(shù)作用及動態(tài)添加permits許可數(shù)量
- 1.1.4 方法acquireUninterruptibly()的使用
- 1.1.5 方法availablePermits()和drainPermits()
- 1.1.6 方法getQueueLength()和hasQueuedThreads()
- 1.1.7 公平與非公平信號量的測試
- 1.1.8 方法tryAcquire()的使用
- 1.1.9 方法tryAcquire(int permits)的使用
- 1.1.10 方法tryAcquire(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的使用
- 1.1.11 方法tryAcquire(int permits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的使用
- 1.1.12 多進路-多處理-多出路實驗
- 1.1.13 多進路-單處理-多出路實驗
- 1.1.14 使用Semaphore創(chuàng)建字符串池
- 1.1.15 使用Semaphore實現(xiàn)多生產(chǎn)者/多消費者模式
- 1.2 Exchanger的使用
- 1.2.1 方法exchange()阻塞的特性
- 1.2.2 方法exchange()傳遞數(shù)據(jù)
- 1.2.3 方法exchange(V x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與超時
- 1.3 本章總結
- 第2章 CountDownLatch和CyclicBarrier的使用
- 2.1 CountDownLatch的使用
- 2.1.1 初步使用
- 2.1.2 裁判在等全部的運動員到來
- 2.1.3 各就各位準備比賽
- 2.1.4 完整的比賽流程
- 2.1.5 方法awai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 2.1.6 方法getCount()的使用
- 2.2 CyclicBarrier的使用
- 2.2.1 初步使用
- 2.2.2 驗證屏障重置性及getNumberWaiting()方法的使用
- 2.2.3 用CyclicBarrier類實現(xiàn)階段跑步比賽
- 2.2.4 方法isBroken()的使用
- 2.2.5 方法awai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超時出現(xiàn)異常的測試
- 2.2.6 方法getNumberWaiting()和getParties()
- 2.2.7 方法reset()
- 2.3 本章總結
- 第3章 Phaser的使用
- 3.1 Phaser的使用
- 3.2 類Phaser的arriveAndAwaitAdvance()方法測試1
- 3.3 類Phaser的arriveAndAwaitAdvance()方法測試2
- 3.4 類Phaser的arriveAndDeregister()方法測試
- 3.5 類Phaser的getPhase()和onAdvance()方法測試
- 3.6 類Phaser的getRegisteredParties()方法和register()測試
- 3.7 類Phaser的bulkRegister()方法測試
- 3.8 類Phaser的getArrivedParties()和getUnarrivedParties()方法測試
- 3.9 類Phaser的arrive()方法測試1
- 3.10 類Phaser的arrive ()方法測試2
- 3.11 類Phaser的awaitAdvance(int phase)方法測試
- 3.12 類Phaser的awaitAdvanceInterruptibly(int)方法測試1
- 3.13 類Phaser的awaitAdvanceInterruptibly(int)方法測試2
- 3.14 類Phaser的awaitAdvanceInterruptibly(int)方法測試3
- 3.15 類Phaser的awaitAdvanceInterruptibly(int long TimeUnit)方法測試4
- 3.16 類Phaser的forceTermination()和isTerminated()方法測試
- 3.17 控制Phaser類的運行時機
- 3.18 本章總結
- 第4章 Executor與ThreadPoolExecutor的使用
- 4.1 Executor接口介紹
- 4.2 使用Executors工廠類創(chuàng)建線程池
- 4.2.1 使用newCachedThreadPool()方法創(chuàng)建無界線程池
- 4.2.2 驗證newCachedThreadPool()創(chuàng)建為Thread池
- 4.2.3 使用newCachedThreadPool (ThreadFactory)定制線程工廠
- 4.2.4 使用newFixedThreadPool(int)方法創(chuàng)建有界線程池
- 4.2.5 使用newFixedThreadPool(int ThreadFactory)定制線程工廠
- 4.2.6 使用newSingleThreadExecutor()方法創(chuàng)建單一線程池
- 4.2.7 使用newSingleThreadExecutor(ThreadFactory)定制線程工廠
- 4.3 ThreadPoolExecutor的使用
- 4.3.1 構造方法的測試
- 4.3.2 方法shutdown()和shutdownNow()與返回值
- 4.3.3 方法isShutdown()
- 4.3.4 方法isTerminating ()和isTerminated ()
- 4.3.5 方法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 4.3.6 工廠ThreadFactory+execute()+UncaughtExceptionHandler處理異常
- 4.3.7 方法set/get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 4.3.8 方法allowsCoreThreadTimeOut()/(boolean)
- 4.3.9 方法prestartCoreThread()和prestartAllCoreThreads()
- 4.3.10 方法getCompletedTaskCount()
- 4.3.11 常見3種隊列結合max值的因果效果
- 4.3.12 線程池ThreadPoolExecutor的拒絕策略
- 4.3.13 方法afterExecute()和beforeExecute()
- 4.3.14 方法remove(Runnable)的使用
- 4.3.15 多個get方法的測試
- 4.3.16 線程池ThreadPoolExecutor與Runnable執(zhí)行為亂序特性
- 4.4 本章總結
- 第5章 Future和Callable的使用
- 5.1 Future和Callable的介紹
- 5.2 方法get()結合ExecutorService中的submit(Callable<T>)的使用
- 5.3 方法get()結合ExecutorService中的submit(Runnable)和isDone()的使用
- 5.4 使用ExecutorService接口中的方法submit(Runnable T result)
- 5.5 方法cancel(boolean mayInterruptIfRunning)和isCancelled()的使用
- 5.6 方法ge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的使用
- 5.7 異常的處理
- 5.8 自定義拒絕策略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接口的使用
- 5.9 方法execute()與submit()的區(qū)別
- 5.10 驗證Future的缺點
- 5.11 本章總結
- 第6章 CompletionService的使用
- 6.1 CompletionService介紹
- 6.2 使用CompletionService解決Future的缺點
- 6.3 使用take()方法
- 6.4 使用poll()方法
- 6.5 使用poll(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方法
- 6.6 類CompletionService與異常
- 6.7 方法Future<V> submit(Runnable task V result)的測試
- 6.8 本章總結
- 第7章 接口ExecutorService的方法使用
- 7.1 在ThreadPoolExecutor中使用ExecutorService中的方法
- 7.2 方法invokeAny(Collection tasks)的使用與interrupt
- 7.3 方法invokeAny()與執(zhí)行慢的任務異常
- 7.4 方法invokeAny()與執(zhí)行快的任務異常
- 7.5 方法invokeAny()與全部異常
- 7.6 方法invokeAny(CollectionTasks timeout timeUnit)超時的測試
- 7.7 方法invokeAll(Collection tasks)全正確
- 7.8 方法invokeAll(Collection tasks)快的正確慢的異常
- 7.9 方法invokeAll(Collection tasks)快的異常慢的正確
- 7.10 方法invokeAll(Collection tasks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先慢后快
- 7.11 方法invokeAll(Collection tasks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先快后慢
- 7.12 方法invokeAll(Collection tasks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全慢
- 7.13 本章總結
- 第8章 計劃任務ScheduledExecutorService的使用
- 8.1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的使用
- 8.2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使用Callable延遲運行
- 8.3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使用Runnable延遲運行
- 8.4 延遲運行并取得返回值
- 8.5 使用scheduleAtFixedRate()方法實現(xiàn)周期性執(zhí)行
- 8.6 使用scheduleWithFixedDelay()方法實現(xiàn)周期性執(zhí)行
- 8.7 使用getQueue()與remove()方法
- 8.8 方法setExecuteExistingDelayedTasksAfterShutdownPolicy()的使用
- 8.9 方法setContinueExistingPeriodicTasksAfterShutdownPolicy()
- 8.10 使用cancel(boolean)與setRemoveOnCancelPolicy()方法
- 8.11 本章總結
- 第9章 Fork-Join分治編程
- 9.1 Fork-Join分治編程與類結構
- 9.2 使用RecursiveAction讓任務跑起來
- 9.3 使用RecursiveAction分解任務
- 9.4 使用RecursiveTask取得返回值與join()和get()方法的區(qū)別
- 9.5 使用RecursiveTask執(zhí)行多個任務并打印返回值
- 9.6 使用RecursiveTask實現(xiàn)字符串累加
- 9.7 使用Fork-Join實現(xiàn)求和:實驗1
- 9.8 使用Fork-Join實現(xiàn)求和:實驗2
- 9.9 類ForkJoinPool核心方法的實驗
- 9.9.1 方法public void execute(ForkJoinTask<? > task)的使用
- 9.9.2 方法public void execute(Runnable task)的使用
- 9.9.3 方法public void execute(ForkJoinTask<? > task)如何處理返回值
- 9.9.4 方法public <T> ForkJoinTask<T> submit(ForkJoinTask<T> task)的使用
- 9.9.5 方法public ForkJoinTask<? > submit(Runnable task)的使用
- 9.9.6 方法public <T> ForkJoinTask<T> submit(Callable<T> task)的使用
- 9.9.7 方法public <T> ForkJoinTask<T> submit(Runnable task T result)的使用
- 9.9.8 方法public <T> List<Future<T>> invokeAll(Collection<? extends Callable<T>> tasks)的使用
- 9.9.9 方法public void shutdown()的使用
- 9.9.10 方法public List<Runnable> shutdownNow()的使用
- 9.9.11 方法isTerminating()和isTerminated()的使用
- 9.9.12 方法public boolean isShutdown()的使用
- 9.9.13 方法public boolean 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的使用
- 9.9.14 方法public <T> T invoke(ForkJoinTask<T> task)的使用
- 9.9.15 監(jiān)視pool池的狀態(tài)
- 9.10 類ForkJoinTask對異常的處理
- 9.11 本章總結
- 第10章 并發(fā)集合框架
- 10.1 集合框架結構簡要
- 10.1.1 接口Iterable
- 10.1.2 接口Collection
- 10.1.3 接口List
- 10.1.4 接口Set
- 10.1.5 接口Queue
- 10.1.6 接口Deque
- 10.2 非阻塞隊列
- 10.2.1 類ConcurrentHashMap的使用
- 10.2.2 類ConcurrentSkipListMap的使用
- 10.2.3 類ConcurrentSkipListSet的使用
- 10.2.4 類ConcurrentLinkedQueue的使用
- 10.2.5 類ConcurrentLinkedDeque的使用
- 10.2.6 類CopyOnWriteArrayList的使用
- 10.2.7 類CopyOnWriteArraySet的使用
- 10.3 阻塞隊列
- 10.3.1 類ArrayBlockingQueue的使用
- 10.3.2 類PriorityBlockingQueue的使用
- 10.3.3 類LinkedBlockingQueue的使用
- 10.3.4 類LinkedBlockingDeque的使用
- 10.3.5 類SynchronousQueue的使用
- 10.3.6 類DelayQueue的使用
- 10.3.7 類LinkedTransferQueue的使用
- 10.4 本章總結 更新時間:2019-01-03 02: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