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我們內心的沖突
最新章節: 結論 神經癥沖突的解決
我們是真的喜歡某人,還是覺得應該喜歡他就自以為喜歡上了他?看到親人離世,我們是真的感到悲傷,抑或只是習慣性地表達哀悼?我們是真的希望成為一名律師或醫生,還是僅僅因為這個職業受人尊敬且收入豐厚?《我們內心的沖突》指出,由于社會文化所塑造的人總是與我們想成為的人背道而馳,于是產生了這些主宰我們人生的基本沖突。為了解決這些沖突,我們不但虛構了“理想化意象”自欺欺人,通過“外化”把責任推給他人,還基于不同的性格傾向發展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防御策略:順從型選擇了“親近人”、攻擊型選擇了“對抗人”、疏離型選擇了“遠離人”。但是,這些策略更像是精致的代償與逃避,不但沒有消除沖突,反而使我們深感恐懼、焦慮和絕望,無法真誠地投入任何關系或者工作中,覺得一切已經定型,再也不會有所好轉,以致在神經癥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作為新弗洛伊德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卡倫?霍妮相信,人都有成長的愿望,會一直愿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因此,她認為,只要改變了產生沖突的條件,就能真正解決它們。而只有解決了沖突,我們才能變得更加健全、完整和成熟,發現生活的意義和內在的安寧。
因版權原因待上架

品牌:人郵圖書
上架時間:2016-06-23 17:31:38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人郵圖書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