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2評論

第1章

內(nèi)札薩克蒙古內(nèi)札薩克蒙古:此指內(nèi)蒙古。札薩克,亦作“扎薩克”,蒙古語音譯。官名,意為“藩封掌印”,即“一旗之長”。諸部落,壤地相錯(cuò),形勢相聯(lián),東接盛京、黑龍江,西鄰厄魯特,南至長城,北逾絕漠,袤延萬余里。

科爾沁六旗,在喜峰口東北八百七十里,東西距八百七十里,南北距二千一百里。東至札賴特界,西至札魯特界,南至盛京邊墻界,北至索倫界,至京千二百八十里。右翼旗,駐扎巴燕和碩和碩:滿語,為“一方”之意。右翼前旗,駐扎席喇布爾哈蘇。右翼后旗,駐扎恩馬圖坡。左翼旗,駐扎伊克唐噶里克坡。左翼前旗,駐扎伊克岳里泊。左翼后旗,駐扎雙和爾山。

札賴特一旗,駐扎土伯新察漢坡,在喜峰口東北千六百里,東西距六十里,南北距四百里。東至杜爾伯特界,西與南均至郭爾羅斯界,北至索倫及杜爾伯特、科爾沁右翼后旗界,至京二千有十里。

杜爾伯特一旗,駐扎多爾克多爾坡,在喜峰口東北千六百四十里,東西距百七十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東至黑龍江界,西至札賴特界,南至郭爾羅斯界,北至索倫界,至京二千五十里。

郭爾羅斯二旗,在喜峰口東北千四百八十七里,東西距四百五十里,南北距六百六十里。

東至船廠船廠:城名,今吉林市之舊稱。清初在此設(shè)廠造船故名。界,西至科爾沁界,南至盛京邊墻界,北至科爾沁界,至京千八百九十七里。前旗,駐扎古爾班察漢。后旗,駐扎榛子嶺。

敖漢一旗,駐扎古爾班圖爾噶山,在喜峰口東北六百里,東西距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東至奈曼界,西至喀喇沁界,南至土默特界,北至翁牛特界,至京千有十里。

奈曼一旗,駐扎彰武臺,在喜峰口東北七百里,東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二十里。

東至喀爾喀左翼界,西至敖漢界,南至土默特界,北至翁牛特界,至京千一百十里。

翁牛特二旗,在古北口東北五百二十里,東西距三百里,南北距百六十里。東至阿祿科爾沁阿祿科爾沁:清代典籍中多寫成“阿魯科爾沁”,或“阿嚕科爾沁”,為同音異譯。界,南至喀喇沁及敖漢界,西至熱河禁地界,北至巴林及克西克騰克西克騰:清代典籍中多寫成“克什克騰”,為同音異譯。界,至京七百三十里。右翼,駐扎英席爾哈七特呼郎。左翼,駐扎札喇峰西。

巴林二旗,右翼,駐扎托缽山,在古北口東北七百二十里。左翼,駐扎阿察圖拖羅海,又東北六十里。東西距二百五十一里,南北距二百二十三里。東至阿祿科爾沁界,西至克西克騰界,南至翁牛特界,北至烏朱穆秦烏朱穆秦:清代典籍中多寫成“烏珠穆沁”,為同音異譯。界,至京九百六十里。

札魯特二旗,在喜峰口東北千一百里,東西距百二十五里,南北距四百六十里。東至科爾沁界,南至科爾沁及喀爾喀左翼界,西至阿祿科爾沁界,北至烏朱穆秦界,至京千五百十里。左翼,駐扎齊齊靈花拖羅海山北。右翼,駐扎兔爾山南。

喀爾喀左翼一旗,駐扎察漢河朔墩,在喜峰口東北八百四十里,東西距百二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三十里。東至科爾沁界,西至奈曼界,南至土默特界,北至札魯特及翁牛特界,至京千二百十里。

阿祿科爾沁一旗,駐扎渾圖山東,在古北口東北千一百里,東西距百三十里,南北距四百二十里。東至札魯特界,西至巴林及翁牛特界,南至喀爾喀左翼界,北至烏朱穆秦界,至京千三百四十里。

克西克騰一旗,駐扎吉拉巴斯峰,在古北口東北五百七十里,東西距三百三十四里,南北距三百五十七里。東至翁牛特及巴林界,西至正藍(lán)旗游牧察哈爾及蒿齊忒界,南至翁牛特界,北至烏朱穆秦界,至京八百十里。

土默特二旗,在喜峰口東北五百九十里,東西距四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十里。東至養(yǎng)什牧地界,西至喀喇沁右翼界,南至盛京邊墻界,北至喀爾喀左翼及敖漢界,至京千里。左翼,駐扎旱龍?zhí)渡健S乙恚v扎大華山。

喀喇沁二旗,又增設(shè)一旗,在喜峰口東北三百五十里,東西距五百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東至土默特及敖漢界,西至正藍(lán)旗王屯界,南至盛京邊墻界,北至翁牛特界,至京七百六十里。右翼,駐扎席伯河北。左翼,駐扎牛心山。增設(shè)一旗,在二旗界內(nèi)。

烏朱穆秦二旗,在古北口東北九百二十三里,東西距三百六十里,南北距四百二十五里。

東至索倫界,西至蒿齊忒界,南至巴林界,北至瀚海,至京千一百六十三里。右翼,駐扎巴克蘇爾哈臺山。左翼,駐扎魁蘇拖羅海。

阿霸垓二旗,在張家口東北五百九十里,東西距二百里,南北距三百十里。東至阿霸哈納爾界,西至蘇尼特界,南至正藍(lán)旗游牧察哈爾界,北至瀚海,至京千里。右翼,駐扎科布爾泉。左翼,駐扎巴頭顏額隆。

蒿齊忒蒿齊忒:清代典籍中多寫成“浩齊特”,為同音異譯。二旗,在獨(dú)石口東北六百八十五里,東西距百七十里,南北距三百七十五里。東與北,均至烏朱穆秦界,西至阿霸垓界,南至克西克騰界,至京千一百八十五里。右翼,駐扎特古力克呼都克井。左翼,駐扎呼默赫泉。

蘇尼特二旗,在張家口北五百五十里。左翼,東西距百六十里,南北三百里。右翼,東西二百四十六里,南北二百八十里。東至阿霸垓右翼界,西至四子部落界,南至正藍(lán)旗游牧察哈爾界,北至瀚海,至京九百六十里。右翼,駐扎薩敏西勒山。左翼,駐扎俄林圖察伯臺岡。

阿霸哈納爾阿霸哈納爾:清代典籍中多寫成“阿巴哈納爾”,為同音異譯。二旗,在張家口北六百四十里,東西距百八十里,南北距四百三十六里。東至蒿齊忒界,西至阿霸垓右翼界,南至正藍(lán)旗游牧察哈爾界,北至瀚海,至京九百六十里。

四子部落一旗,駐扎烏蘭額爾吉坡,在張家口西北五百五十里,東西距二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東與北均至蘇尼特界,西至歸化城土默特及喀爾喀右翼界,南至鑲紅旗游牧察哈爾界,至京九百六十里。

喀爾喀右翼一旗,駐扎他魯渾河,在張家口西北七百十里,東西距百二十里,南北距百三十里。東至四子部落界,西至毛明安界,南至歸化城土默特界,北至瀚海,至京千一百三十里。

吳喇特前中后三旗,均駐扎鐵柱谷蒙古名哈達(dá)馬爾,在歸化城西三百六十里,東西距二百十有五里,南北距三百里。東至毛明安及歸化城土默特界,西至鄂爾多斯界,南至黃河及鄂爾多斯界,北至喀爾喀右翼界,至京千五百二十里。

毛明安毛明安:清代典籍中多寫成“茂明安”,為同音異譯。一旗,駐扎東突泉,在張家口西北八百里,東西距百里,南北距百九十里。東至喀爾喀右翼界,西至吳喇忒吳喇忒:即吳喇特,為同音異譯。因系抄本,保留原樣。界,南至歸化城土默特界,北至瀚海,至京千二百四十里。

鄂爾多斯六旗,又增設(shè)一旗,在歸化城西二百八十五里,沿黃河套內(nèi)。東至歸化城土默特界,西至喀爾喀右翼界,南至陜西長城界,北至吳喇特界,東西北三面皆距黃河,自山西俯頭關(guān)至陜西寧夏衛(wèi),延長二千余里,至京千一百里。左翼前旗,駐扎套內(nèi)東南札拉谷,在河灘河朔西北四十五里。左翼中旗,駐扎套內(nèi)南近東敖錫喜峰,在札拉谷西百六十五里。左翼后旗,駐扎套內(nèi)東北巴爾哈遜湖,在黃河帽帶津西百四十里。右翼前旗,駐扎套內(nèi)巴哈池,在敖錫喜峰西九千里。右翼中旗,駐扎套內(nèi)正西近南錫喇布里都池,在鄂爾吉虎泊西南二百六十里。右翼后旗,駐扎套內(nèi)西北鄂爾吉虎泊,在巴爾哈遜湖西百七十里。增設(shè)一旗,在游牧六旗界內(nèi)。

一歸化城土默特疆理

左右二旗,均駐扎歸化城,在殺虎口北二百里,東西距四百有三里,南北距三百七十里。

東至四子部落界,西至鄂爾多斯左翼前旗界,南至山西邊城及鑲藍(lán)旗游牧察哈爾界,北至喀爾喀右翼及毛明安界,至京千一百六十里。

一八旗游牧察哈爾疆理東至克西克騰界,西至歸化城土默特界,南至太仆寺左右翼鑲黃旗、正黃旗各牧場 ,及山西大同府、朔平府邊界,北至蘇尼特及四子部落界,袤延千有余里。

鑲黃旗游牧,駐扎蘇門峰,在張家口北三百四十里 ,東西距百六十里,南北距百九十里,由張家口至京七百五十里。

正黃旗游牧,駐扎木孫忒克山,在張家口西北三百二十里,東西距百有十里 ,南北距二百八十里,由張家口至京七百三十里。

正白旗游牧,駐扎布爾哈臺,在獨(dú)石口西北二百九十里,東西距七十八里,南北距二百九十五里,由獨(dú)石口至京八百二十里。

正紅旗游牧,駐扎古爾班拖羅海山,在張家口外西北三百七十里,東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由張家口至京八百里。

鑲白旗游牧,駐扎布雅阿海蘇默,在獨(dú)石口北二百四十五里,東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百九十七里,由獨(dú)石口至京七百七十里。

鑲紅旗游牧,駐扎布林泉,在張家口西北四百二十里,東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由張家口至京八百三十里。

正藍(lán)旗游牧,駐扎扎哈蘇臺泊,在獨(dú)石口東北三百六十里,東西距二百六十五里,南北距九十五里,由獨(dú)石口至京八百九十里。

鑲藍(lán)旗游牧,駐扎阿巴漢喇喀山,在殺虎口東北九十里,東西距百十有五里,南北距百六十里,由殺虎口至京千里。

一旗制

初,科爾沁二十四部落及歸化城土默特定為四十九旗。康熙四十四年,喀喇沁增設(shè)一旗。

雍正九年,鄂爾多斯增設(shè)一旗。

科爾沁六旗,曰右翼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左翼旗、左翼前旗、左翼后旗。札賴特一旗屬科爾沁右翼。杜爾伯特一旗屬科爾沁右翼。郭爾羅斯二旗,曰前旗、后旗并屬科爾沁左翼。敖漢一旗。奈曼一旗。翁牛特二旗,曰右翼旗、左翼旗。巴林二旗,曰右翼旗、左翼旗。札魯特二旗,曰右翼旗、左翼旗。喀爾喀左翼一旗。阿祿科爾沁一旗。克西克騰一旗。

土默特二旗,曰右翼旗、左翼旗。喀喇沁三旗,曰右翼旗、左翼旗、增設(shè)旗。烏朱穆秦二旗,曰右翼旗,左翼旗。阿霸垓二旗,曰右翼旗、左翼旗。蒿薺忒二旗,曰右翼旗、左翼旗。蘇尼特二旗,曰右翼旗、左翼旗。阿霸哈納爾二旗,曰右翼旗、左翼旗。四子部落一旗。喀爾喀右翼一旗。吳喇忒三旗,曰中旗、前旗、后旗。毛明安一旗。鄂爾多斯七旗,曰左翼中旗、左翼前旗、左翼后旗、右翼中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增設(shè)旗。歸化城土默特二旗,曰右翼旗、左翼旗。游牧察哈爾八旗隸在京蒙古都統(tǒng)。

一封爵封爵:清代藩部一般有六等爵,即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zhèn)國公、輔國公。

此外,還有臺吉、塔布囊。喀爾喀蒙古等在親王以上還有汗爵。

有五等,曰和碩親王,曰多羅郡王,曰多羅貝勒,曰固山貝子,曰鎮(zhèn)國公、輔國公。秩視在內(nèi)王公,世襲罔替世襲罔替:指襲爵時(shí)不降等級。其錫封各有根源。

科爾沁。明初為扶余外衛(wèi),以元后兀良哈部長授都指揮,掌衛(wèi)事,自立國號曰科爾沁。

國初,以壤地相接,結(jié)為婚姻,后為察哈爾所侵,臺吉奧巴率其兄弟先諸蒙古來歸,太祖高皇帝賜以土謝圖汗之號。崇德元年,敘功,封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zhèn)國公、輔國公有差,冠諸旗之首。

札賴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元時(shí)均為遼王分地,明時(shí)為科爾沁所并后分與其弟,乃于科爾沁之外,分三部落。國初,奧巴之從叔臺吉碩齊,再從昆弟臺吉古穆、布木巴先后來歸。天命年間,封碩齊為固山貝子,晉封多羅貝勒,掌札賴特旗。順治年間,封阿都齊之子塞冷為固山貝子,掌杜爾伯特旗。順治五年,封古穆之弟桑阿爾塞為輔國公,掌郭爾羅斯前旗。康熙二十三年,因隱匿賊情,革去札薩克,將烏爾都那索圖補(bǔ)授為一等臺吉,掌郭爾羅斯前旗,封布木巴為鎮(zhèn)國公,掌郭爾羅斯后旗。

敖漢。元為遼王分地,明時(shí)為喀爾喀所據(jù),后分與其弟,號曰敖漢,明屬于察哈爾。天聰元年,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來歸。崇德元年,封其子班第為多羅郡王。

奈曼。遼金為興中府北境,明為喀爾喀所據(jù),后分與其親弟,號曰奈曼。天聰元年,其長袞楚克巴圖魯為察哈爾所侵,來歸。崇德元年敘功,封為多羅達(dá)爾漢郡王。

翁牛特。明初以兀良哈部長置衛(wèi)為外藩,后自稱翁牛特,服屬于阿祿科爾沁。天聰七年,濟(jì)農(nóng)索音偕貝勒東率部落來歸。崇德元年敘功,封索音為多羅杜稜郡王,掌右翼,封東為達(dá)爾漢戴青貝勒,掌左翼。

巴林。明初為兀良哈北境,后為巴林所據(jù)。巴林臺吉者,順義王俺答第五子,服屈于察哈爾,與喀爾喀為兄弟行。天命十一年,以喀爾喀五部落叛盟,僅與明和,劫我使臣,太祖高皇帝親征,戮巴林貝勒葉黑、少子囊奴克,盡收其畜產(chǎn)。天聰二年,察哈爾林丹汗復(fù)舉兵破之,貝勒塞特里偕臺吉滿朱習(xí)禮舉部來降。順治五年,封塞特里之子塞布騰為輔國公,七年晉封多羅郡王,掌右翼。封滿朱習(xí)禮為固山貝子,掌左翼。

札魯特。即元之上都路,明初為札魯特所據(jù),明屬于喀爾喀。天聰二年,其汗內(nèi)齊率貝勒色本馬尼舉部來歸,封內(nèi)齊為多羅貝勒,掌左翼。封色本為多羅達(dá)爾漢貝勒,掌右翼。

喀爾喀左翼。即金之北京路,明為喀爾喀所據(jù),其長袞布伊爾登素服屬于西路札薩克圖汗。康熙三年率部內(nèi)附,封為多羅貝勒。

阿祿科爾沁。明初于兀良哈設(shè)衛(wèi),為外藩,后自號阿祿科爾沁。天聰六年,部長達(dá)賴為察哈爾所侵,率其子穆章來歸。順治五年,封穆章為固山貝子,后晉封多羅貝勒。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shí)間:2016-02-26 14:28:59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shù)字版權(quán)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quán)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jī)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陇川县| 呼伦贝尔市| 陇西县| 昌江| 锡林郭勒盟| 烟台市| 通榆县| 兴隆县| 澄城县| 庆阳市| 辉南县| 四川省| 吉林省| 剑河县| 阿勒泰市| 乌鲁木齐市| 普陀区| 双城市| 新乐市| 安阳市| 平陆县| 舒城县| 缙云县| 遂宁市| 社会| 南郑县| 海安县| 山阴县| 双峰县| 宜宾县| 舟曲县| 大宁县| 乌兰县| 南部县| 德兴市| 武宣县| 吴堡县| 瓦房店市| 灌云县| 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