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通曉國學
最新章節
- 第16章 修為的深度——國學經典中的境界
- 第15章 求知的禁忌——國學經典中的為學
- 第14章 公共的原則——國學經典中的為人
- 第13章 成功的途徑——國學經典中的忍者
- 第12章 學子的榜樣——國學經典中的勸學
- 第11章 后人的典范——國學經典中的英雄
第1章 前言
中華文明至少有五千年歷史,每一個人的一生與之相較,只能是滄海一粟。人生雖然極為短暫,但文明的精髓卻可以通過典籍佳話世代相傳。
國學作為我國古代文明浩瀚海洋中的一枚璀璨明珠,一直以來備受人們的矚目。進入21世紀以來,國學再次成為我們生活中一個熱門的話題,開始滲透到各個年齡層次、各行各業的人群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國學、學習國學、研究國學,以領略古代圣人先哲留給我們的文明精華。
深厚的國學積淀中,凝聚的不僅僅是可為今用的處世智慧,更多的則是人性、品格、修身等關于人內在素養修煉提升的智慧與探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證明,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還是我們每個人內在發展提升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國學中,不僅可以一領古代圣賢之風格、君子之風骨、俠士之言行,更可品悟到仁者的心腸、入世的智慧以及中國人最為提倡的友情和孝道的魅力。讀國學,既可以豐實一個人的文化內涵底蘊,也可以促使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和自我提升。
國學可以說是一個極為龐大的知識體系。若以學科來分,可以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當中以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哲學為主流;若以思想來分,可以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同樣以儒家貫穿并主導整個思想史,其他則列從屬地位;若以《四庫全書》來分,又可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以經、子部為重,兩者中更傾向于經部。可見,若要深入把握國學的經脈、汲取國學中的全部精髓,是一個長期系統性的學習過程,甚至可以說是需要傾注畢生精力來完成的事業。
然而,真正做到深入系統把握國學精華并為之所用的人并不多,而但凡能達到此等地步的也幾近不惑甚至是花甲垂暮之年,畢竟知識要與人生經驗相互汲取滲透,才有通達的可能。那么,對于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又應當如何才能更好地感受國學的魅力并為己所用呢?在編者看來,年輕人學國學,不妨先從啟蒙開端,大體認識國學中所蘊涵的內容,著重品讀歷代先哲思想之精華,代以對現實生活的思考,讓認識與思考交替循環、不斷向前,以此循序漸進,來品味國學中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明精華。
本書正是一本輔助廣大年輕國學愛好者初入國學之門的書籍,將浩瀚無窮的國學知識融入到一個又一個頗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為方面的啟發,也有處世方圓技巧的滲透,還包含有為學重孝理念的傳達,覆蓋面廣,可讀性強,旨在幫助更多的人了解國學、認識國學并在領略國學精華魅力的同時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有所啟發。
國學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結晶,是中國文化和中華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遞的瑰寶。愿每一位讀者都能從本書中學有所得,感受到國學精華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