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的傳奇(從5000元到1000億的家電帝國)
最新章節
- 第41章 后記
- 第40章 時人莫小池中水,靜水流深有臥龍(13)
- 第39章 時人莫小池中水,靜水流深有臥龍(12)
- 第38章 時人莫小池中水,靜水流深有臥龍(11)
- 第37章 時人莫小池中水,靜水流深有臥龍(10)
- 第36章 時人莫小池中水,靜水流深有臥龍(9)
第1章 前言
序:靜水流深淵源長,四十春秋著華章
這本書是寫美的的,也是寫何享健的,里面也有我的個人經歷。
寫企業和企業家的書不少,市場上隨處可見,有些企業和企業家的書多達數十本,近乎泛濫。但是,全面、完整解讀美的、何享健的書,至今尚未出現。
難道是美的品牌不夠響?不可能,美的空調、電冰箱、洗衣機、電飯煲、微波爐成了家庭生活的必需品,早已家喻戶曉。難道是何享健名氣不夠大?也不可能,在2008年“胡潤百富榜”中,何老總以195億個人資產排在第12位。創業40年,他早就成了企業界,特別是家電行業的泰山北斗。
既然如此,為什么不揭開美的的傳奇之謎?為什么不解析何享健的成功商道?
我想了許久,列出許多理由,最后還是覺得這四個字最合適——靜水流深。
確實如此。出于我對何老總的尊敬和多年習慣稱呼的緣故,所以下文以及本書中涉及的對何享健的描述,我都以何老總稱呼,希望讀者能夠體諒。
何老總具有典型的粵商特點,美的企業文化也是廣東民營企業的典型代表:不事張揚、低調務實、埋頭苦干。何老總面對媒體、記者的時候,總是這句話:“我的普通話說不好,文化水平也不高,既不像柳傳志那樣能侃,也不像任正非那樣會寫,跟媒體接觸容易說錯話,容易被人誤解,給企業帶來危害。所以,我不如不講,少講多干,把企業做大了,讓企業賺錢了,比什么都強?!?
就是憑著這種“少說、多做、悄悄干”的風格,從1968年集資5000元創業,到2010年沖擊1200億的跨越,何老總帶著美的跑出的速度讓人們驚詫不已。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何老總和美的何以能收獲如此喜人的碩果?
何老總究竟是哪路神仙,能有信心將5000元的街辦企業在2010年做到1200億?美的究竟是何方神圣,如何通過“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的變革之路成為傲視群雄的家電企業?
由局外人來寫美的,往往流于表面,以偏概全;由企業在職人員寫美的,卻又過于狹隘,難以展開。老實說,我曾是美的人,而且一直以此為傲。
從1991年7月1日進入美的,到2003年8月離開美的,我在美的整整奉獻13年。從美的出來后,我長期從事企業咨詢培訓和資本策略顧問的工作,到中小企業進行診斷、培訓講課,參與許多企業的管理顧問與資本策略實務。平時對美的的得失成敗、優點缺陷都經常與人進行深入剖析和探討,感受頗多,而且我認為自己骨子里也充滿這種“靜水流深”的性格,嚴謹、求真、務實是我一貫的風格。所以,我自信能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客觀、公正、全面、深入地解析美的,解讀何老總其人。
美的給我最大的感觸便是變革。在美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美的成功的核心是創新。不變就是死路一條,只有不斷變革才有生存空間。變革給了職業經理人舞臺,給予他們登臺施展才華的機會。何老總的理解是,只要把激勵機制、分權機制和問責機制建立好了,自然就會有優秀的人才來幫你管理。
何老總最怕三心二意、什么有錢做什么,這樣培養不了核心競爭力。美的賺家電的錢最有競爭力,最擅長,不熟不做,美的賺最有把握的錢。何老總覺得,如果有一天美的出現了危機,絕對不會是競爭對手把自己打垮了,最可能的原因是美的在戰略上出現了重大的失誤。
這家企業如此細膩、謹慎、嚴密,對人才的態度又是如何呢?“20世紀60年代靠北滘人,70年代靠順德人,80年代靠廣東人,90年代靠全國人,現在要靠全世界的人才。寧愿放棄100萬元銷售收入,絕不放過一個有用之才?!边@就是何老總的回答。
不光心懷寬廣,海納百川,何老總還與時俱進,意識超前。他要讓美的從做產品到做企業,從做企業到做資本。不光要講效益、講現金流,更重要的是看企業的市值,進行市值管理。他明白,要發展就要靠科技和資本,只要有錢、有科技,就什么都能做到。這種魄力,當今商界沒有幾人;就算有魄力,資本運作成功的也寥寥無幾。
不同的人對經營有不同的看法,在何老總看來,這是企業風格問題,美的主張踏實,不要過于張揚,更不要把某些事情過于商業化、通過張揚換來利益上的好處。美的長期講究踏實,對外會有一個務實、富于信任感的好形象,對內則可以傳遞踏實、實在的文化。
對于未來,何老總說,自己思考的不是1200億的問題,而是1200億之后持續發展的問題,美的要達到亞洲前兩名、全球前五名,成為全球化、國際化的企業,這是美的所確定的新目標。
遠見者低調,務實者深遠。關于何老總和美的,我只能告訴你這個答案。如果非要問為什么非得低調,許多張揚的企業家不是一樣翻云覆雨、縱橫捭闔、傲視群雄嗎?何必如此低調?
我覺得有一個最簡單、樸素的道理可以解釋:美的有何老總畢生的心血和汗水,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珍惜這家企業。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分別從艱苦創業、經營管理、企業內涵三個層面對美的進行解讀,其間穿插有何老總的人生經歷、商道智慧和經營理念。通過我對美的的回憶再現,加上多年的管理實踐,用深刻睿智的理論剖析,幽默風趣的故事說理,為大家奉獻精彩的經管和勵志盛宴。
著名企業家柳傳志總結中國三代企業家的成長之路時說道:“20世紀80年代,企業家主要面臨的是體制風險,進入90年代則主要面臨經營管理風險,而21世紀,企業家必須通過制定戰略、塑造企業文化進行‘基礎管理’,這樣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美的從20世紀60年代到21世紀,貫穿柳傳志所說的三個時代,其間的風險和困難、挫折和失敗,它一一經歷。正是憑著常變常新、愈變愈強的改革魄力和頑強韌性,美的才能一路披荊斬棘,直達勝利。
觀美的一家之成敗得失,可以獲取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各企業的經營管理精華;讀何老總一人之喜怒哀樂,可以領會中國三代企業家的商道智慧。何老總從資金5000元的小塑料蓋作坊起步,成長為追逐1200億的家電巨頭,花了40年。當然,在一望無垠的森林中,參天大樹畢竟屈指可數,木秀于林的風光只歸少數人享有。但是,美的與何老總成長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古樸的道理:只要懷抱希望的種子,我們就有機會成為棟梁之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闭驹诰奕说募绨蛏?,總會比別人看得深一些,看得遠一些。通過解讀美的和何老總的創業、守業、興業之路,讀者便可以少走彎路,使自己的人生道路、創業征途走得更輕松、更踏實,這是我寫作這本書的初衷,也是最大的愿望。
“國力的較量在于企業,企業的較量在于企業家的核心理念?!闭腔谶@樣的觀點,我希望能將何老總的經商智慧和人格品質傳承下去。這不僅是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學習何老總這種做人做事的方式,還要幫助更多的創業者、企業家了解、探索科學、實用的經營管理模式,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成就自己的財富和事業夢想。
最后,謹以此書表達我對美的40周歲生日的祝賀,對何老總的悉心栽培表示感謝。同時,今年適逢改革開放30周年,也借本書對各位企業家、創業者表達崇高的敬意。
作者:譚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