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26評論

第1章

老君曰:夫道,一清一濁,一靜一動1。清靜為本,濁動為末2。故陽清陰濁,陽動陰靜3;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人能清靜,天下貴之4。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而不能者,心未澄、欲未遣故也。能遣之者,內(nèi)觀於心,心無其心;外觀於形,形無其形;遠觀於物,物無其物。三者莫得5,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既無其無,無無亦無。湛然常寂6,寂無其寂。無寂寂無,俱了無矣,欲安能生7?欲既不生,心自靜矣。心既自靜,神即無擾。神既無擾,常清靜矣8。既常清靜,及會其道。與真道會,名為得道9。雖名得道,實無所得。既無所得,強名為得。為化眾生,開方便道10。老君曰11:道所以能得者,其在自心。自心得道,道不使得。得是自得之道,不名為得。故言實無所得。

老君曰:道不能得者,為見有心。既見有心,則見有身。既見其身,則見萬物。既見萬物,則生貪著。既生貪者,則生煩惱。既生煩惱,則生妄想。妄想既生,觸情迷惑,便歸濁海,流浪生死,受地獄苦,永與道隔。人常清靜,則自得道。於是而說偈曰12:

天尊妙用常眼前,舉體動心皆自然。

息箇動心看動處,動處分明無際邊。

邊際由來本性空,非觀心照得虛空。

自悟因緣無自性,翛然直入紫微宮。

宮中宮外光且明,萬法圓中一道平。

清心清鏡皎無礙,無礙無心心自在。

平等道平無有異,天堂地獄誰安置。

神既內(nèi)寂不虧盈,善惡若空何處生。

只為凡夫生異見,強於地上起縱橫。

縱橫遮莫千般苦,一一諦觀無宰主。

諦觀無主本無宗,只箇因緣即會中。

中間雖會常無會,放會無為任物通。

若時有人知是經(jīng)意,行住坐臥,若能志心念誦,深心受持,則能滅除無量一切宿障諸惡,冤家皆得和合,無受苦報。邪魔外道,道能降伏。告諸眾生,欲度厄難,各已清淨,信受奉行。

太上老君清靜心經(jīng)竟

1『夫道,一清一濁,一靜一動』,《清靜經(jīng)》作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2『清靜為本,濁動為末』二句,《清靜經(jīng)》所無。

3故陽清陰濁,陽動陰靜』,《清靜經(jīng)》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4『人能清靜,天下貴之』,《清靜經(jīng)》作『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5『三者莫得』,《清靜經(jīng)》作『三者既悟』。

6『觀空亦空……湛然常寂,』《清靜經(jīng)》作『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7『寂無其寂……欲安能生』,《清靜經(jīng)》作『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8『欲既不生……常清靜矣』,《清靜經(jīng)》作『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靜應(yīng)物,真常得性。常應(yīng)常靜,常清靜矣?!?

9『即常清靜……名為得道』,《清靜經(jīng)》作『如此清靜,慚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10『強名為得,為化眾生,開方便道』,《清靜經(jīng)》作『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11以下『老君曰』二段,《清靜經(jīng)》作『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云云一段,文多不同。

12『於是而說偈曰』以下,《清靜經(jīng)》無其文。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26 22:18:59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shù)字版權(quán)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quán)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江县| 庆阳市| 白玉县| 泸定县| 隆安县| 黄大仙区| 平度市| 托里县| 南昌县| 亚东县| 柳林县| 常德市| 广河县| 子洲县| 富裕县| 福州市| 韶关市| 万宁市| 尼玛县| 留坝县| 克山县| 襄汾县| 泗阳县| 通州市| 杭锦后旗| 景德镇市| 南靖县| 新民市| 东海县| 正镶白旗| 平阴县| 鞍山市| 河曲县| 拜城县| 西平县| 镇江市| 秀山| 蕉岭县| 大石桥市| 玛曲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