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序
宋唯心居士荊溪周敦義述
余閱大藏。嘗有意效崇文總目。撮取諸經要義。以為內典總目。見諸經中每用梵語。必搜檢經教。具所譯音義表而出之。別為一編然未及竟而顯親深老。示余平江景德寺普潤大師法云所編翻譯名義。余一見而喜曰。是余意也。他日總目成。別錄可置矣已。而過平江。云遂來見。愿求敘引。余謂此書不惟有功于讀佛經者。亦可護謗法人意根。唐奘法師論五種不翻。一秘密故。如陀羅尼。二含多義故。如薄伽梵具六義。三此無故。如閻凈樹。中夏實無此木。四順古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騰以來常存梵音。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輕淺。而七迷之作。乃謂釋迦牟尼此名能仁。能仁之義位卑周孔。阿耨菩提。名正遍知。此土老子之教先有。無上正真之道無以為異。菩提薩埵。名大道心眾生。其名下劣。皆掩而不翻。夫三寶尊稱。譯人存其本名。而肆為謗毀之言。使見此書。將無所容其啄矣。然佛法入中國。經論日以加多。自晉道安法師。至唐智升。作為目錄圖經。蓋十余家。今大藏諸經。猶以升法師開元釋教錄為準。后人但增宗鑒錄。法苑珠林。于下藏之外。如四卷金光明經摩訶衍論。及此土證道歌。尚多有不入藏者。我國家嘗命宰輔為譯經潤文使。所以流通佛法至矣。將未有一人繼升之。后翻譯久遠。流傳散亡。真贗相乘。無所放據。可重嘆也。云雖老矣。尚勉之哉。紹興丁丑重午日序。
雪山大士。求半偈而施身。法愛梵志。敬四句而析骨。久沈苦海今遇慈舟。秉志竭誠采經集論。宜安像前燒香禮拜。息塵勞之雜念。游般若之法林。終卷掩帙攝心靜坐。照元明之本體。復常寂之性原。雖萬有以施為。然一無而亦絕。無機子法云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