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女人必修的8堂女學(xué)課
最新章節(jié)
- 第8章 好心態(tài)成就好婚姻:幸福在婚姻里等你
- 第7章 抓住男人心:幸福女人必備的心理操縱術(shù)
- 第6章 幸福在淡淡的習(xí)慣里:好習(xí)慣決定女人的一生
- 第5章 尋找愛的真相:轉(zhuǎn)個彎就會幸福
- 第4章 破譯愛情的幸福密碼:愛情可以沒有盲區(qū)
- 第3章 做不抱怨的女人:抱怨男人不如改變自己
第1章 做自己的公主:愛別人先要愛自己
學(xué)會愛上自己
作為一名現(xiàn)代女性,在進入婚姻前,必須明白只有真正愛自己的人才會懂得去愛別人。沒必要過多地自謙,這樣會讓你變得不自信,越來越自卑。
我們要勇于打破中國人自謙的習(xí)慣,要驕傲地挺胸抬頭往前走,把最好的一面大大方方地展示給大家。不管別人怎么看你,你都要相信,你是唯一的,你是一個有價值、值得愛的人。要以自己特有的姿態(tài)去贏得世人注視的目光。
有一次,我應(yīng)邀參加一個大學(xué)新學(xué)期的開學(xué)典禮。晚上,校方安排了一個演講會,參加演講的人中有五位名人。面對坐滿一萬多名學(xué)生的大報告廳,每一個人的演講都真誠、睿智,各有特色,贏得了在場學(xué)生的陣陣掌聲和熱烈的討論與提問。
報告結(jié)束后,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回到賓館的每一位名家,私下交談時,都在羨慕別人講得好、主題好、形式好、角度好,甚至說話的聲音、腔調(diào)都比自己好。而我呢,也在擔(dān)心,自己一時激情講了一通,在這些大名人、前輩們面前,會不會是班門弄斧呢?瞧,這就是我們對自己的不自信。
愛自己并不表示自憐、自戀,而是接受自己,包容自己的缺點;鼓勵自己,并時時激勵自己將深藏的潛力開發(fā)出來;展示自己,盡量把自己的優(yōu)點、特長在更多人的面前彰顯出來。愛自己,才會在任何時候都不傷害自己。
情場失意、事業(yè)受阻只會帶給我們短暫的失意和低落,我們不會因此類原因而墮落或放縱。
我們愛惜自己,知道良好的健康狀況對現(xiàn)代人的重要。我們積極地參與健身運動以保持自己良好的身材,我們不會吝惜花在保養(yǎng)容貌及身體上的金錢與時間。
我們有著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抽煙、飲酒、通宵達旦地宴飲狂歡都不會發(fā)生在我們身上。
現(xiàn)代女性在各行各業(yè)顯示的實力已足以證明其“半邊天”的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讓每個女人都去和男人在事業(yè)上一爭高下。
一個女人,只有學(xué)會堅守女人天生的本性——溫柔、溫情、溫和,在與男人交往的過程中以自己女人的本性來吸引男人,這樣,才能夠和睦融洽地與男人長相廝守。
如果一個女人把寵愛自己解釋為“自我放縱”,那就是很錯誤的了。因為這不叫愛自己,而是恨自己。錯誤的放縱,實際上等于自恨、自我窒息。
譬如暴飲暴食、煙酒過度、生活習(xí)慣不規(guī)律、運動過少、不吸收新知識、懶惰等行為都是在虐待自己的身體,傷害自己。這樣的放縱,絕不是寵愛自己,而是害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更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真愛應(yīng)當是健康的,給人自由、愉悅的感覺,也唯有在自由、愉悅、享受的氣氛下,愛才能得以生長。對別人如此,愛自己也一樣。愛自己首先要讓自己自由,時刻傾聽自己內(nèi)心深處與自我的對話,坦誠面對各種欲念,這樣才不會受約束,才能完全保持平衡。當我們能用這樣的態(tài)度來愛自己時,就能夠真正了解愛的意義,才有能力去愛別人。
秀出自己的美麗與才華
絕不能被動地等待伯樂前來挖掘你的才華,而應(yīng)適時、適地地在適合的人面前展露專長,秀出你自己,讓人們認識你,記得你,這樣,你才會有成功的機會。否則,恐怕你只有懷著那不為人知的才華,直到齒牙動搖,年華老去,而遺憾地度過一生。
自我推銷是一門頗為艱難的課程,對于行動舉止的分寸不好拿捏,稍有閃失,便會弄巧成拙,破壞了自己原有的形象。所以,平時不妨多觀察那些善于自我推銷的人,寫下心得隨時去演練,自然熟能生巧,成為自我推銷的高手。
中國人向來講究謙虛,對于女孩來說,更是提倡含蓄為美。明明自己有十分實力,在嘴上就只剩六七分,可是,一旦對方真的以為你的能力不夠,而不愿與你合作,或把重任交付給你時,你的心里又犯嘀咕,不能平衡,覺得別人還不如你,只是靠嘴皮子功夫罷了。
請重重地甩掉這種心態(tài)吧!做人固然不能自大、自傲,但是,也不必靠隱藏實力來表現(xiàn)自己的謙虛,尤其面臨關(guān)鍵時刻,攸關(guān)事業(yè)成功的契機,如果你珍惜自己,就坦誠且積極地為自己爭取每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有一次,大導(dǎo)演李翰祥尋找適合演李香蘭的演員,白冰冰自我推薦飾演該角色。雖然后來白冰冰并未獲選,不過她積極主動的行為使人印象深刻,也為她贏得了許多演出的機會。例如電影《寂寞芳心俱樂部》邀請她當女主角,讓她的演藝事業(yè)往前跨了一大步。
無獨有偶,曾因飾演黃蓉一角而風(fēng)靡港臺及內(nèi)地的香港女影星翁美玲,也是通過成功地推銷自己而走上星光大道的。當年,翁美玲勇奪年度港姐之后,便有心走上演藝生涯,但一直苦于沒有機會。后來一家影視公司籌拍《射雕英雄傳》,并大張旗鼓地物色演員。導(dǎo)演一開始時便有心讓翁美玲出演黃蓉一角,但后來見面后,覺得翁美玲的個頭太矮小了,便不得不另尋佳人。然而翁美玲并沒有因此氣餒,就在導(dǎo)演在一外景場地作最后決定的那天,翁美玲喬裝改扮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只見她手執(zhí)柳條,衣著襤褸,幾個輕靈的武打動作之后便自行表演起來。其神態(tài)之可掬,表演之逼真,當場便贏得了導(dǎo)演的青睞,自然獲得了這個角色。
為自己爭取機會,只是自我推銷的第一步;如何以目前的成績?yōu)榛A(chǔ),讓成績成倍上升,這才是自我推銷的最高目的。臺灣作家瓊瑤可說是我們女孩子最好的榜樣。
瓊瑤的小說唯美浪漫,文辭優(yōu)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便已經(jīng)風(fēng)靡臺灣,每個心中有夢的女孩,幾乎都看過瓊瑤的愛情小說。
后來,瓊瑤將作品搬上銀幕,拍成電影,再次把自己推向人群,讀者更是成倍增長,奠定了瓊瑤在文壇的不敗地位。
雖然隨著觀眾口味的轉(zhuǎn)變,瓊瑤沉寂了一段時間,但是,擁有精準嗅覺的瓊瑤,轉(zhuǎn)而把自己的作品帶往電視業(yè)發(fā)展,果真又再次掀起一陣“瓊瑤旋風(fēng)”,從前的著作也跟著再度熱賣起來,瓊瑤的聲勢更因此得以二十多年來盛而不衰。隨著瓊瑤的造勢活動,她的作品本本暢銷兼長賣,賺進大把大把的銀子。
不過,話又說回來,倘若瓊瑤的書不是那么震撼人心、曲折動人,即使她再有促銷能力,也無法把自己推銷給善變的讀者。因此,要做自我推銷之前,務(wù)必先確定自己的實力是否足以應(yīng)付當前形勢,否則,等到實際操作時再來丟人現(xiàn)眼,那可就麻煩了。
此外,你要向誰推銷自己?這也是很重要的問題。尋找關(guān)鍵人物,重點下手,這才有用。如果你只是不斷地討好,或在無關(guān)緊要的人面前賣弄專才,根本無濟于事,徒然浪費時間而已。
當你因為推銷得法而達到目標之后,記住,一定要收斂得意之色,沉默是金,盡量多做事,少管事,否則,你的身邊一定會有一些善妒之士,伺機想扯你的后腿,把你拉下位子來。在你的理想、承諾尚未實現(xiàn)時,還是小心預(yù)防這些災(zāi)難吧!
懂得欣賞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有些人羨慕那些明星、名人日日淹沒在鮮花和掌聲中,名利雙收,以為世間苦痛都與他們無緣。這是羨慕別人的盲區(qū),也是一些人老是羨慕別人光鮮處的原因。
事實上,走進明星、名人的生活,他們同樣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曾幾度風(fēng)光,晚年卻備受不孝逆子的敲詐、虐待;戴安娜如果沒有魂斷天涯,幾人知道她與查爾斯王子那場“經(jīng)典愛情”竟是那般糟糕……
俗話說,人生失意無南北,宮殿里也會有悲慟,茅屋同樣也有笑聲。只是,平時生活中無論是別人展示的,還是我們關(guān)注的,總是風(fēng)光的一面,得意的一面,這就像女人的臉,出門的時候個個都描眉畫眼,涂脂抹粉,光鮮亮麗,這全都是給別人看的,回到家后,一個個都素面朝天,這就難怪男人們感嘆:“老婆是別人的好!”于是,站在城里,向往城外,而一旦走出圍城,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其實都是一樣的,有許多我們一直很在意的東西,較之別人,根本就沒有什么可比性。
有位哲人說過,與他人比是懦夫的行為,與自己比是英雄。這句話乍一聽不好理解,但細細品味,卻也有它的道理。
所以,不要把你的生命浪費在和別人的對比上,應(yīng)該跟自己的心靈去賽跑。
要懂得欣賞自己的生活,讓自己活得隨心所欲。你能改變什么讓自己感到愉快,那就做一些改變;不過,如果改變了以后會讓自己不愉快的話,那么不管有多少人說要做,也不應(yīng)該盲從。
還有,即使你已經(jīng)知道改變以后會很好,但自己卻無力改變的話,也不應(yīng)該勉強去做,原諒自己,欣賞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那些讓自己覺得不滿意的地方,就盡量忽略過去。
畢竟,上帝創(chuàng)造我們有不同的膚色、不同的個性,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所以要接受自己所謂不完美的地方,沒有必要勉強自己變得完美。
我們要用“和自己賽跑,不要和別人比較”的生活態(tài)度來面對生活。如果我們愿意放下身價,觀摩別人表現(xiàn)杰出的地方,從對方的表現(xiàn)看出成功的端倪,收獲最多的,其實還是自己。不要與別人比華麗的服裝而忽視了自己真正需要提升的東西。
與自己某個階段所取得的小成功相比,才能更好地看到自己是不是進步了,才能更好地丈量自己的尺寸。所以一定要選好可比的標準,而且讓你與可比的對象之間具備一定的聯(lián)系。
生活中,那些總是抱怨自己不幸的人,總是用沉重的欲望迷惑自己,總是看到自己還不曾擁有的東西。請靜下心來,放下心靈的負擔(dān),仔細品味你已擁有的一切。學(xué)會欣賞自己的每一次成功、每一份擁有,你就不難發(fā)現(xiàn),自己竟會有那么多值得別人羨慕的地方,幸福之神已在向你頻頻招手。
夢想做王妃
女人的高貴并非指的是一定要出身豪門或者本身所處的地位如何顯赫,這里的高貴是指心態(tài)和儀態(tài)的高貴。一個女人,要有寬容、體諒、忍讓的心。男人最反感放蕩輕浮、算計、尖酸、刻薄、心態(tài)猥瑣的女人。
讓男人喜歡的女子,大都具有寬容、體諒、忍讓、開朗、豁達的心,與她們相處,總是讓人感到如沐春風(fēng)般自在。她們的舉止優(yōu)雅輕盈,談吐溫婉智慧,盡顯女性的溫情之美。
在生活中,男人可以是女人的護花使者,而女人本身要給男人提供一種信心,讓男人放心,而且樂意為你托付愛。
小仲馬的《茶花女》中的主人公愛上了妓女,只因為身為妓女的那個女人氣質(zhì)高貴而又有十足的女人味。這種女人往往會給男人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因為她們生命里潛存著一種凈化男人心靈、激勵男人斗志的個性魅力。
現(xiàn)代女性要做到不媚俗、不盲從、不虛華,自然少不了要有這種讓男人倍加欣賞的高貴氣質(zhì)。
其實,容貌的美猶如水月鏡花,僅在別人的感官上留下短暫的美感,而內(nèi)在的氣質(zhì)美卻會在眾人心靈中留下無窮的品味、永久的回憶。
如果一個女人只知道穿著打扮和逛街泡吧,那她根本算不上是一個有氣質(zhì)的女人。因為她生活的內(nèi)涵是空虛的,同時,她人生的底蘊也是單薄的。
以前有許多男人覺得女人長得漂亮就是有魅力,而現(xiàn)在則有更多的男人認為,女人的魅力包含了女人內(nèi)在的氣質(zhì)。
有一句話說得好:漂亮的女人,如果沒有智慧,活不好;智慧的女人,如果不漂亮,則活得不開心。
有位中年婦女發(fā)現(xiàn)丈夫?qū)ψ约涸絹碓讲桓信d趣,常常尋找一些借口出去應(yīng)酬,回到家里還有意無意地大談他公司的女助手如何如何。因此,她對著鏡子痛惜自己青春已逝。后來,她決定到美容院去做一次美容手術(shù),讓金錢幫助自己恢復(fù)逝去的魅力。結(jié)果,專家憑借著高超的技藝,的確為她恢復(fù)了昔日的光彩。她欣喜若狂地歡呼現(xiàn)代科技的杰作,并高傲地在人前晃來晃去,以顯示她那風(fēng)情萬種的婀娜多姿。
但是,當丈夫回家后,她迎了上去,本想用昔日的熱吻去喚醒他對往昔的回憶,然后再展示一下自己的姿容。萬沒有想到的是,丈夫好像沒有看到她似的,一邊脫外衣一邊滔滔不絕地還是大談他的女助手是如何的富有感染力,竟在今天的商業(yè)談判中影響了客戶的情緒,使一項本來很棘手的生意變得輕而易舉。
“這個女助手一定是一個很性感、很年輕、很迷人的狐貍精,否則怎么會讓他這般著迷。”于是,她決定去見一見這個女人。一次,她得知丈夫要和女助手一起去參加一個商業(yè)沙龍,便執(zhí)意要跟隨丈夫一起去,無可奈何的丈夫只好答應(yīng)。一路上她都在想象中描繪這位女助手的容貌和身材的曲線。
可是,相見之下,她卻大吃一驚。那位女助手既不年輕,也不美貌,更無法和性感的自己劃上等號。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所有接近這個女助手的人都毫無例外地受到強烈的吸引和感染。甚至連嫉恨在心的自己也無法抗拒她性格的魅力。在事業(yè)上富有新穎獨特的創(chuàng)意、巧于周旋的干練和自信樂觀的感染力,淵博的學(xué)識,詼諧幽默的話語,讓她顯得既親切溫柔,又瀟灑得體。所有這些,都透過她逝去的容顏閃爍著生命的內(nèi)在光芒,而這,是任何一位技藝高超的美容師都無法創(chuàng)造的。
妻子終于悟出了一個真諦:誰也無法抗拒歲月的印痕,青春和容貌的魅力不會永存,只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閱歷所賦予的氣質(zhì)與魄力,才是無與倫比的恒久魅力,它隨時間的疊加而與日俱增。
青春的美貌漂亮一時,瀟灑的氣質(zhì)美麗一世。
脫俗的氣質(zhì)具有最深刻的撼人力量,它往往來自人生的千錘百煉和不斷實踐,才煥發(fā)出鮮活的氣息。
西方諺語說:“一個平凡的女子或許永遠不會成為王妃,但她至少能不斷地夢想。”
只有不斷地夢想,不斷地去嘗試努力,才能呈現(xiàn)出一個女人的脫俗魅力。而這才是她在追求中,不斷學(xué)習(xí)后真正積累起來的一筆豐厚的財富。
愛上一個不完美的自己
斯邁利·布蘭頓博士寫過一本名為《愛與死亡》的書,他在書中說:“每個健康的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戀。這是正常的。自信是完成工作和取得成功所應(yīng)具備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布蘭頓博士說得很對,一個健康而成熟的人有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其中最重要的就包括“愛自己”。這不是在倡導(dǎo)驕傲自滿,這是在要求我們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看清我們的本來面目;同時要自愛,維護自己的尊嚴。心理學(xué)家A·H·馬斯盧曾在自己的《動機和個性》一書中提及“接受自己”這個概念。他說:“新動力心理學(xué)中有幾個主要概念,那就是:自主性、釋放、人性、接受自我、推動意識和滿足感。”
成熟的人不會在夜里輾轉(zhuǎn)反側(cè)地把自己的缺點同人家的優(yōu)點比,他會正視自己工作上的失誤和自己的缺點,但他對自己的目標十分明確,對自己的干勁也十分滿意。他不僅了解自己的缺點,還試著花時間去改正它。他像寬容別人一樣寬容自己,不讓自己在痛苦中掙扎。
我們像喜歡別人一樣喜歡自己很重要嗎?心理學(xué)家說,我們不喜歡自己就沒辦法喜歡別人。有些人厭煩任何東西,憎恨所有人,其實,這正表現(xiàn)出他對自己十分沒有信心,有強烈的自棄傾向。
哥倫比亞大學(xué)師范學(xué)院的教授阿瑟·杰希德博士認為,教育工作應(yīng)該幫助人們接受自己,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人生觀。他在書中說,教師們的生活中充滿了掙扎、滿足、希望和頭痛等情緒。可見,認識自我對每個人都有同等的重要性。
美國醫(yī)院一半以上的病床上都躺著神經(jīng)科病人,他們對自己有很嚴重的厭棄感。還有很多人忍受著精神或神經(jīng)方面的折磨,甚至有一些病人想不開,不想活下去。造成我們靈魂生病的原因,就是在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社會中對成功和名望的渴求。總想超過別人,所以強逼自己拼命地工作。
哈佛大學(xué)心理學(xué)家羅伯特·W·懷特先生在書中說到現(xiàn)在很流行的“調(diào)整自己,適應(yīng)周圍的壓力是人的分內(nèi)之事”的觀點。懷特先生說:“這種慣性思維從產(chǎn)生的那天起,一直流行到今天,這使得有些人超過了某個人而使自己變得很狹隘。思維方式僵化,思想受到束縛,使自己被迫充當某種人生角色。但是,成功是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成長、去完善、去實現(xiàn)、去創(chuàng)造的,你要腳踏實地、有創(chuàng)建性地去行動。一句話,成功靠的是自己開創(chuàng)性的行動。”
很少有人能勇敢地獨自站出來,也沒有幾個人懂得,我們所支持的東西到底有何意義。很多時候,社會和自己的經(jīng)濟地位決定著我們的行為。我們做日常之事的方式幾乎與我們的鄰居一樣。如果我們感覺自己不適應(yīng)周圍的環(huán)境,就會感覺非常痛苦,就開始神經(jīng)過敏,感到失落和迷惘,甚至厭棄自己。
一位女士,她的丈夫是一名成功的律師,有能力,有野心,而且控制欲也很強。在丈夫和她朋友的眼中,在社會上有顯赫的名望就是成功的標準。她為人謙虛而溫和,在這樣的氣氛中,她感覺自己很渺小。沒人會看到,也沒人懂得欣賞她所擁有的美德。她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日復(fù)一日,她感覺越來越壓抑,他們的那種標準是自己永遠無法企及的,她開始厭棄自己。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不去改變周圍的環(huán)境而是改變自己。擺脫那種根據(jù)別人的標準改變自己的壓力,自信地面對自己。要知道,每個人活著都有某種特定的意義。要相信,人并非是為了別人活著,而是要為自己活,活出自己的價值,這樣,她才會充滿自信。
找回自信的第一步就是:不要用別人的標準來審視自己。明白自己的價值,按自己的標準去生活,學(xué)會如何輕松地對待自己,不要過于批評自己。
那些人之所以厭棄自己就是因為他們過分地批評了自己。我們知道,適度自我批評是健康而有建設(shè)性的,自我完善十分必要。但是,如果超過了一定的度,就會適得其反,從而阻礙我們前進。
一個女孩子每次演講時都說自己講得一點都不好,離自己的期望總是很遠。她說自己一開始講話就立刻意識到自己不像班里的其他人一樣鎮(zhèn)定而自信,又害怕又害羞。想到自己的這些毛病時,就更沒信心了。最后,她根本無法把心里想說的話說出來。
其實,每個人不能老想著自己的缺點,講演的失敗就在于缺乏對自己理性地審視,而不在于自己身上有缺點。
不是我們的缺點毀了一次演講或一個藝術(shù)創(chuàng)作。莎士比亞的劇本里有很多史地方面的錯誤,狄更斯的小說里有很多無病呻吟的傷感句子。可是,那些缺點完全不能影響這些偉大作品的美。與它們震撼人心的美相比,它們的缺點顯得那么微不足道。我們愛朋友也是因為他們的美德,而不是他們的缺點。
要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就得靠我們的長處。我們必須克服困難,改正缺點,然后忘記那些缺點,輕松上路。
以往的錯誤和現(xiàn)在的弱點使我們有很深的負罪感和自卑感,這是一種十分糟糕的心理狀態(tài)。當陷入這種情緒之中時,我們羨慕別人,厭棄自己。我們應(yīng)該做的是拋開所有過往,勇往直前。
要想學(xué)會欣賞自己,就要能容忍自己的缺點,這并不是要我們降低標準,不負責(zé)任地混日子,而是要我們明白:包括我們自己在內(nèi),沒有人總能保持十全十美的狀態(tài)。這么期望別人不公平,這么期望自己就是十足的愚蠢。
一位女士,她是個十足的完美主義者,她挑剔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工作上,她在對手面前是驕傲的勝利者,她會花上幾個小時苦思冥想每一份報告。發(fā)言時,她沒完沒了,使得聽眾精疲力竭。那些不請自來的客人在她家從來都得不到熱情的招待。她總是在家中有聚會前事先安排好每一個細節(jié)。通過努力,這位女士在每件事上都做到了完美。她犧牲了快樂和溫暖換取了她那乏味的完美。
強迫自己保持完美和自虐并無區(qū)別。我們和別人一樣好還不行,我們還一定要超過別人,我們要像黑暗中閃爍的星星那樣發(fā)著閃亮的光。我們是在和別人比試,而不是在以自己的才能去工作,我們只會在意別人是不是像崇拜偶像一樣崇拜我們的完美。所以說,完美主義者也和普通人一樣會失敗,但他們不能面對自己已經(jīng)失敗的現(xiàn)實,他們憎恨自己,卻不能戰(zhàn)勝失敗。
不必期待每一個人的贊許
對于一件事情是否應(yīng)該去做,如果你去征詢十個人的意見,通常會有七個人說“不能做”,兩個人說“不好說”,表示贊同的人最多只有一個。這就是經(jīng)濟學(xué)上有名的“一二七法則”。絕大多數(shù)女孩之所以最終沒有成為成功者,就是因為深受“一二七法則”的左右,陷于其中而無法自拔。
有一位大學(xué)教授,曾舉例說明男、女學(xué)生處理問題時的不同態(tài)度。他說,有一次美國的學(xué)校舉行考試,其中一道試題是:在時鐘的兩點到三點之間,時針和分針什么時候重疊?結(jié)果,許多女學(xué)生都用公式計算,在那里埋頭列著繁瑣的算式,費了好大勁,仍未得出結(jié)果;而許多男學(xué)生都撥表,一下子就得出了答案。
這位大學(xué)教授不無感慨地說:“人家本來就沒有限制你用什么方法去得出結(jié)論,你為什么不用最簡單、最實際的方法去做呢?”
當然,你決定走新路的時候,一定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有時候,連你最親近的家人和朋友也會“背叛”你,反對你,你必須勇敢地堅持己見。只要你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取得成功,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反對聲自然就會煙消云散了。
這方面的成功案例實在不勝枚舉。
黛比從小就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贊揚和鼓勵,但由于兄妹很多,父母根本顧不上她。這種經(jīng)歷使她長大以后依然缺少自信心。盡管她嫁給了一個非常成功的丈夫,但美滿的婚姻并沒有改變她缺乏自信心的狀態(tài)。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意識到必須選擇一條屬于自己的新路,否則就會庸碌無為地度過一生。她對自己的父母和丈夫說:“我準備去開一家食品店,因為你們總是說我的烹調(diào)手藝有多么了不起。”她的父母和丈夫都告訴她說:“這真是一個荒唐的主意。你肯定要失敗的,這事太難了。快別胡思亂想了!”但這一次,黛比沒有聽從他們的勸阻,而是毅然決然地采取了實際行動。
生意剛開始的時候的確很艱難,食品店開張的那一天,竟然沒有一個顧客光臨。黛比幾乎被冷酷的現(xiàn)實擊垮了。看起來自己似乎必敗無疑,她幾乎相信父母和丈夫的看法是對的。
不過,黛比沒有退縮。她決定堅持下去,并一反平時羞澀的窘態(tài),端起一盤剛剛烘制好的食品在她居住的街區(qū),請每一位過往的人品嘗。這樣做的結(jié)果使她越來越自信,因為所有品嘗過她的食品的人都認為味道非常好。
今天,“黛比·菲爾茨”的名字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美國數(shù)以萬計的食品商店的貨架上,她的公司“菲爾茨太太原味食品公司”,也已經(jīng)成長為美國食品行業(yè)中最成功的連鎖企業(yè)。
要想成為現(xiàn)代的自信女孩,一定要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主見和獨立性,不要讓別人(或自己)的消極想法影響你的行為和事業(yè)。
莫尼卡·狄更斯二十幾歲時雖然已是有作品出版的作家,可是仍然舉止笨拙,常感自卑。她有點胖,不過并不明顯,但那足以使她覺得衣服穿在別人身上總是比較好看。她在赴宴會之前要打扮好幾個小時,可是一走進宴會廳還是會感到自己一團糟,總覺得人人都在對她評頭論足,在心里恥笑她。
有個晚上,莫尼卡忐忑不安地去赴一個不太熟悉的人的宴會,在門外碰見另一位年輕女士。
“你也是要進去的嗎?”
“大概是吧,”她扮了個鬼臉,“我一直在附近徘徊,想鼓起勇氣進去,可是我很害怕。我總是這樣子。”
為什么?莫尼卡在燈光照映的門階上看看她,覺得她很好看,比自己好得多。“我也害怕得很!”莫尼卡坦言,她們都笑了,不再那么緊張。她們走向前面人聲嘈雜、情況不可預(yù)知的地方。莫尼卡的保護心理油然而生。
“你沒事吧?”她悄悄問道。這是她生平第一次心不在自己而在另一個人身上。這對她自己也有幫助,她們開始和別人談話,莫尼卡開始覺得自己是這群人中的一員,而不再是個局外人。
穿上大衣回家時,莫尼卡和她的新朋友談起各自的感受。“覺得怎么樣?”
“我覺得比先前好。”莫尼卡說。
“我也如此,因為我們并不孤單。”
莫尼卡想:這句話說得真對!我以前覺得孤立,認為其余的人都自信十足,可是如今遇到了一個和我同樣自卑的人。原來,我因為讓不安全感吞噬了,根本不會去想別的,現(xiàn)在我得到了另一啟示:會不會有很多人看來意興高昂,談笑風(fēng)生,但實際上心中也忐忑不安?
莫尼卡常為其供稿的一家報館有位編輯,總讓她覺得有些粗魯無禮,問他問題,他的答復(fù)總是只字片語,莫尼卡覺得他的目光永不和自己的接觸。她總覺得他不喜歡自己,現(xiàn)在,莫尼卡懷疑會不會是他怕自己不喜歡他?
第二天去報館時,莫尼卡深吸一口氣,對那位編輯說:“你好,安德森先生,見到你真高興!”
莫尼卡微笑抬頭。以前,她習(xí)慣一面把稿子丟在他桌上,一面低聲說道:“我想你不會喜歡它。”這一次莫尼卡改口道:“我真希望你喜歡這篇文章。大家都寫得不好的時候,你的工作一定非常吃力。”
“的確吃力。”那位編輯嘆了口氣。莫尼卡沒有像往常那樣匆匆離去,她坐了下來。他們互相打量,莫尼卡發(fā)現(xiàn)他不是個咄咄逼人的編輯,而是個頭發(fā)半禿、其貌不揚、頭大肩窄的男人,辦公桌上擺著他妻兒的照片。莫尼卡問起他們,那位編輯露出了微笑,嚴峻而帶點悲傷的嘴變得柔和起來。莫尼卡感到他們兩人都覺得自在了。
后來,莫尼卡的寫作生涯因戰(zhàn)爭而中斷。她去接受護士訓(xùn)練,再次感覺到醫(yī)院里的人個個稱職,只有她手腳笨拙,學(xué)得慢,穿上制服看來仍全無護士的感覺,引來許多病人抱怨。“她怎么會到這兒來的?”莫尼卡猜他們一定會這樣想。
工作繁忙加上疲勞,使莫尼卡不再胡思亂想,也不再繼續(xù)發(fā)胖。她開始感覺到與大家打成一片的喜悅,她是團隊的一分子,大家需要她。她看到別人忍受痛苦,遭遇不幸,覺得他們的生命比自己的還重要。
“你做得不壞。”護士長有一天對莫尼卡說。莫尼卡暗喜:她原來在稱贊我!他們認為我一切沒問題。莫尼卡忽然驚覺幾星期來根本沒有時間為自己是否稱職而發(fā)愁擔(dān)憂。
不要過分關(guān)心別人的想法。你過分關(guān)心“別人的想法”時,你太小心翼翼地想取悅別人時,你對于假想的別人不友好過分敏感時,你就會有過度的否定反饋、壓抑以及不良的表現(xiàn)。最重要的是,你對別人的看法不必太在意。
把眼光盯住別人不放,以別人的方向為方向,總難超越別人。要想有成就,你得自己開路,而你所開的路是你自己的理想、見解與方式,所以是你所獨有的。美國有一位極令人敬佩的年輕黑人女士,她的芳名是羅莎·帕克斯。1955年的某一天,她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搭乘公交車,理直氣壯地不按該州法律規(guī)定讓位給一位白人。她這個不服從的舉動造成軒然大波,招來白人強烈的抨擊,然而卻也成為其他黑人效仿的榜樣,結(jié)果掀起了隨后的民權(quán)運動,使美國人民的良知普遍覺醒,為平等、機會和正義重新界定出不分種族、信仰和性別的法律。羅莎·帕克斯當時拒絕讓位,可曾想過自己會遭遇什么樣的后果?她是否有什么能夠改變現(xiàn)有社會結(jié)構(gòu)的高明計劃?我們不知道。然而我們相信,她對這個社會抱有更高的期許,促使她采取了這種大膽的行動。誰能想到這個弱女子的決定,卻給后人帶來深遠的影響?
我們應(yīng)該成為主宰自己生命的人。千萬不要因他人的論斷而束縛了自己前進的步伐。追隨你的熱情,追隨你的心靈,唱出自己的聲音,世界因你而精彩。
珍愛自己的健康
健康的身體是美麗的保證和載體。有許多女性只是癡迷的追求美,忽視了健康儲蓄意識,不知不覺患上各種文明病。一旦失去健康,嫵媚、雅致和風(fēng)情萬種就與你無緣了。
大多數(shù)的女人,在慷慨大度地向人間奉獻愛的時候,她們太不愛一個人了——那就是她們自己。所有的女人都是一樣,在談戀愛的時候會很看重彼此的這段感情,以至于都失去了自我;在結(jié)婚后又會只注重自己的老公和孩子,很少能想到自己。
愛家人。首先要愛自己
你也許正在因自己為家庭、老公、孩子的付出而感到驕傲,但要提醒你,在這之前你好好地愛自己了嗎?如果你沒做到,那么你的無私付出就是徒勞的。太愛一個人,就會被他牽著鼻子走,如同被魔杖點中,失去了自我,從此,你沒有了自己的思想,沒有了自己的喜怒哀樂……不要愛一個人愛得渾然忘卻自我。那樣全身心的愛只應(yīng)出現(xiàn)在小說里,這個社會越來越不歡迎不顧一切的愛。給他呼吸的空間,也給自己留個余地。飛蛾撲火的愛情,正在進行時固然讓人覺得壯美,但若他成為過去時,你如何收拾那一地的狼藉?投入那么多,你能否面對那慘重的損失?
作為女人,我們真得很重要。我們一生中要承擔(dān)多重角色,女兒、女友、妻子、母親等等。對每個角色我們都要盡善盡美,一如我們心底對自己的要求和愿望。當你戀愛時,愛你的身體;當你結(jié)婚時,愛你的氣質(zhì)和容顏。我們快樂,家庭就會安定和充滿活力;我們安詳,全世界都會感到和諧寧靜;我們幸福,所有的人都會受到感染,因為我們的影響無處不在。
所以,女人一定要關(guān)愛自己。愛自己,就是要珍視自己的健康,讓自己有充沛的精神和體力來享受生活;愛自己,就是接受自己的角色,充分享受這個性別賦予你的天賦的優(yōu)雅與從容;愛自己,就是懂得自己的需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維護好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愛自己,就是經(jīng)營好自己,做自己最想成為的人,讓自己漂亮、快樂起來。女人們,給我們自己留一點享受的時間和空間吧。不要一拖再拖,不要一等再等,應(yīng)該從今天開始,從現(xiàn)在開始!
健康飲食
近些年來國內(nèi)外的一些營養(yǎng)專家發(fā)現(xiàn),一些食物注重“搭配”食,用,不僅使人體更有效地吸收營養(yǎng),而且還有一定的防病治病效果。
據(jù)有關(guān)醫(yī)學(xué)專家介紹,人體免疫系統(tǒng)每天都要面臨各種各樣病毒的侵害,最常見的要數(shù)感冒病毒。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各種不同的感冒病毒多達200種,而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面對不同病毒的侵害時難免會“疏于防范”。一旦人體免疫系統(tǒng)薄弱時,感冒病毒便會乘虛而入。天氣變化、過度疲勞、精神緊張以及長期處于封閉環(huán)境中都會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而對付感冒病毒最有效、也最健康的方法是在日常飲食中合理搭配,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學(xué)習(xí)健康知識其實很簡單,不用花多少錢多少時間,就能獲得。健康就在身邊,健康就是順應(yīng)自然,順應(yīng)天時:順勢而為,順水推舟;生活規(guī)律,飲食均衡:什么都吃,適可而止;粗茶淡飯,青菜豆腐;有粗有細,不甜不成:三四五頓,七八分飽;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后喝湯,越喝越胖;早飯淡而早,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三個半小時,三個半分鐘;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運動三五七,步行是最好;天天三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相逢借問留春術(shù),淡泊寧靜比藥好……這段順口溜中,字字句句都與吃有關(guān),可見飲食的合理性對身體是多么的重要。
拒絕垃圾午餐
如今,以美式快餐為代表的油炸食品,充斥著全世界范圍內(nèi)的快餐行業(yè),不管男女老少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這一“垃圾”的侵襲。一個美國人做了一次全身檢查,醫(yī)院給他出的體檢證明是:全身各項機能都正常。然后他連續(xù)吃了三個月的快餐(肯德基、麥當勞等),又上醫(yī)院檢查的時候,發(fā)現(xiàn)身體各項機能都不達標了,患上了許多疾病,所以吃垃圾食品的危害不僅僅是發(fā)胖。
英國人幾年前就已經(jīng)開始理性地審視自己的食物和健康,并明確表示要抗拒快餐。“以吃快餐為恥”,成為了眾多英國人的座右銘。他們有了飲食新主張,各種新鮮水果和堅果,已經(jīng)成為了英國人為推崇的日常零食,而鮮果汁和純凈水則是人們較多選擇的飲料。在英國人的菜單上,各類豆制品、胡蘿卜、甜薯以及甜菜根,開始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寬容自己是女人最大的解放
當你懂得了寬容自己,也就解放了自己。當你能輕松地開始每一天的日子,幸福就已經(jīng)在向你招手了。
有一個原本十分保守的女孩子,在一次外出郊游過程中,由于一時沖動,沒有把握好自己,與當時熱戀中的男友有了性行為。如果他們真正結(jié)合也就好了,可是由于他們的性格差異,他們并沒有一起牽手走上紅地毯。女孩對自己曾經(jīng)的行為十分自責(zé),她痛恨自己的意志不堅定,也痛恨那個讓她覺得“恥辱”的晚上。她對自己的失貞總是念念不忘,使她在后來的人生中十分不幸。她不能寬恕自己,也不能接受別人,以至于40歲的時候還是獨身一人。
還有另一個因為不能寬恕自己而終生不幸的人。一年夏天,小燕去村前的小河邊洗衣服,由于家里忙,沒有人幫她照看小孩,她就把剛剛會爬的兒子也帶了去,讓他在河邊不遠的草地上玩。也許是她太專注手里的活計了,孩子爬到河邊的時候她還沒有發(fā)覺。當她洗完衣服再去找尋孩子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跌入水中有一個小時了。兒子的意外死亡對她打擊很大。她始終不能放棄對自己“失職”的憤恨,日久積怨,最后成了魯迅筆下祥林嫂一樣的人物。
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當一個女人不能寬恕自己,那么她就不可能得到幸福。在她對自己進行懲罰的那一刻,也是在懲罰著自己的親人,以及愛著她的朋友。過去的事情已經(jīng)成為過去,無論再怎么傷心都于事無補,那么為什么不能寬恕過去的錯誤,以一種新的姿態(tài)面對生活呢?其實,當你寬恕了自己,你就會很容易地走出去,看風(fēng)清云淡,看天高水遠。
我曾經(jīng)聽朋友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位虔誠的女信徒,每天都從家中帶一些鮮花到寺院供佛。然而,她總是為做過的事后悔不已,經(jīng)常感覺到自己一無是處,心情煩躁,因此常常愁悶不堪。
這天,當她把鮮花送到佛殿時,正遇到無德禪師,便對他說:“我每次送花供佛時,就自覺心靈像清泉洗滌過一般清涼,但回到家中,卻又亂如絲麻了,希望有機會像你們一樣在禪院過一段晨鐘暮鼓、修身養(yǎng)性的寧靜生活,那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了。”無德禪師聽后一言不發(fā),只是將她領(lǐng)到一座禪房中,落鎖而去。
婦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氣得用力踹門,隨后又連罵帶吵。罵了許久,無德禪師也不理會。婦人又開始哀求,無德禪師仍置若罔聞。
等婦人沉默后,無德禪師來到門外,問她:“你不是要來禪院尋找幸福嗎?現(xiàn)在身在禪院,為什么還后悔?”婦人說:“我在罵我自己,怎么會到這種地方來尋找幸福,簡直瞎了眼,我現(xiàn)在后悔極了,我覺得我真是不可原諒,不可救藥,竟然犯這樣的錯誤。”
無德禪師聽后說:“你連自己都不肯原諒,還未達到心如止水的境界。”說完拂袖要走。婦人急忙說:“我現(xiàn)在確實不生氣了。”
無德禪師問:“為什么?”婦人說:“氣也沒有辦法呀。”
“如此看來,你并非是真不生氣,而是把氣壓在心里,這樣爆發(fā)后將會更加劇烈。”無德禪師又離開了。
無德禪師第二次來到門前,婦人告訴他:“我想通了,這確實不值得氣。”
“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無德禪師笑著問她,“你常以鮮花獻佛,想必你一定知道如何使花朵保持新鮮吧?”婦人非常高興地說道:“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就是每天換水,并且在換水時要剪去腐爛的花梗。因為這截花梗不易吸收水分,花朵就容易凋謝。”
無德禪師道:“這就對了。心靈好比是花,它生活的環(huán)境就像花瓶里的水。要保持一顆清凈的心,只有不停地清理那些腐爛的、會影響我們身心變化的雜念,要原諒自己,你才能過上開心的日子。那樣的話,你的身體是寺宇,脈搏是鐘鼓,兩耳是菩提,無處不寧靜,不必到寺院中生活即能享受到幸福。否則,你身在寺廟也無法幸福。”
婦人聽后猛然醒悟:“原來幸福就是從寬容自己開始。”
是的,當你懂得了寬容自己,也就解放了自己。當你能輕松地開始每一天的日子,幸福就已經(jīng)在向你招手了。
愛情不是你的全部
身為女孩,愛情是理所當然的神圣,不可褻瀆,但自信的女孩懂得,愛情并不是幸福人生的全部。
一位知識女性,她深愛著她的丈夫,但是,她愛她丈夫的時候也沒忘記珍愛自己。她丈夫常年在外經(jīng)商,但他們的感情十分融洽,從未有過一絲半點的裂縫。有人問:你不擔(dān)心他在外面尋花問柳嗎?這位女土回答:我和他的愛從來都是平等的。從接受他的那天起,我就給了他信任,我愛他但不苛求他。我希望他成功完美,但我從未把自己的一切抵押在他身上,我擔(dān)心什么呢?
男人往往就是這樣:你過于看重他,也就是昭示他可以輕而易舉地主宰你的感情和幸福了!在這一點上你首先就輸了。而感情是最在乎尊重和平等的。不用說,有這種見地和胸懷的女孩,男人自然會感到她的可愛了。因為男人愛上一個女孩的同時,并不希望在愛的約束下喪失自己的一方世界,男人在乎愛情的默契、寬容和理解。因為這種愛不至于阻止男人自由地闖蕩人生,畢竟,在男人的眼里,愛情并不能代表人生的全部。
女孩常常在愛情中傾其所有,把自己一生的幸福系于愛情之上,這是一種錯誤的方式,它對愛情有百害而無一利。其實,愛情也要劃清界限。真正的愛情,是需要分清你我的,你的時間、你的事業(yè)、你的隱私、你的想法、你的空間……愛情是一種感受,產(chǎn)生愛情沒有固定的模式,留住愛情卻有許多規(guī)律可循。適時劃清界限是愛情和婚姻的保濕因子。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女孩成了生活的附屬品,成了悲劇的主角。歸結(jié)其原因,根本一點就是她們愛得太投入了,以至于有一天夢中醒來,名譽、財富、愛情也全部不見了。
克洛岱爾就是這方面的一個悲劇主角,她是雕塑大師羅丹的學(xué)生兼情人。
在羅丹第一次見到克洛岱爾時,就愛上了她。這一半由于她那帶著野性的美,另一半則由于她罕見的才氣。而同時,克洛岱爾也主動地向這位比自己年長24歲的男人,敞開了自己純凈和貞潔的少女世界。這完全是由于羅丹的天才吸引了她,因為男人的魅力就是才華。羅丹的一切天性都從屬于雕塑——他炯炯的目光、敏銳的感覺、深刻的思維,以及不可思議的手,全都為了雕塑而生,而且時時刻刻都閃耀出他超人的靈性與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雖然當時羅丹還沒有太大的名氣,但他的才氣已經(jīng)咄咄逼人。于是,他們很快地相互征服。正當盛年的羅丹與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克洛岱爾,如同疾風(fēng)暴雨,烈日狂潮般,一同進入他們愛情的酷夏。同時,羅丹也開始了他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代,而克洛岱爾不過是青澀的學(xué)生。
而對于克洛岱爾來說,她所做的,是要投身到一場需付出一生代價的殘酷的愛情游戲中去。這是一場賭博。因為,羅丹有他長久的生活伴侶羅絲和兒子,但是已經(jīng)跳進漩渦而又陶醉其中的克洛岱爾不可能回到岸邊重新選擇。她和他只得躲開眾人視線,在公開場合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尋找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一點空間和時間,相互宣泄無盡的愛與無法克制的欲望。從學(xué)院小路到大理石倉庫,到鶯歌路的納布爾別墅,再到佩伊思園……在工作室幽暗的角落里、在躺椅上、在滿是泥土的地上,兩個人沉浸在無比美妙的情愛中。
羅丹曾對克洛岱爾說:“你被表現(xiàn)在我的所有雕塑中。”可以看出,克洛岱爾不僅給羅丹一個純潔而忠貞的愛情世界,還給了他感悟藝術(shù)的一切。無論是肉體的、情感的,還是心靈的,克洛岱爾給羅丹的太多了。
后來,羅丹名揚天下,克洛岱爾卻一步步走進人生日漸昏暗的陰影里。克洛岱爾不堪承受長期廝守在羅丹生活圈外的那種孤單與無望,這種感覺竟糾纏了她十五年,最后精疲力竭,頹唐不堪,終于離開了羅丹,遷到一間破房子里,離群索居。她拒絕在任何社交場合露面,天天默默地鑿打著石頭。盡管她極具才華,卻沒有足夠的名氣。人們?nèi)耘f憑著印象把她當作羅丹的一個弟子,所以她賣不掉作品,貧窮使她常常受窘并陷入尷尬,還要遭受雇來幫忙的粗雕工的欺侮。
這期間,羅丹卻已接近成功。他屬于那種活著時就能享受到果實成熟的藝術(shù)家。他經(jīng)歷了與克洛岱爾那種迎風(fēng)搏浪的愛情生活后,又返回平靜的岸邊,回到了在漫長人生之路上與他分擔(dān)過生活重負與艱辛的羅絲身旁。他買了大房子,過起了富足的生活,并且又在巴黎買下了文藝復(fù)興時期的豪宅別墅,以應(yīng)酬上流社會那些千奇百怪、光怪陸離的人物。這期間,還有幾個情人曾進入了他華麗多彩的生活。當然,羅丹并沒有忘記克洛岱爾。他與克洛岱爾的那場轟轟烈烈、電閃雷鳴般的戀愛是刻骨銘心的。他多次想幫助她,都遭到高傲的克洛岱爾的拒絕。他只有設(shè)法通過第三者在中間迂回,在經(jīng)濟上支援她,幫助她樹立名氣。但這些有限的支持對于克洛岱爾而言,是一種屈辱,是一種更大的傷害。
在絕對的貧困與孤寂中,克洛岱爾真正感到自己是個被遺棄者了。這種感覺對于她而言如同刀子,往日的愛與贊美也都化為了怨恨。她本來激情洋溢的性格,逐漸變得消沉下來。
1905年,克洛岱爾出現(xiàn)妄想癥,身體狀況很差,脾氣乖戾,狂躁起來會將雕塑全部打碎。1913年3月3日,克洛岱爾的父親去世,克洛岱爾已經(jīng)完全瘋了。她脫光衣服,赤裸裸披頭散發(fā)地坐在那里。
克洛岱爾從此與雕刻完全隔離,藝術(shù)生命就此完結(jié)。1943年,她在蒙特維爾格瘋?cè)嗽褐腥ナ馈?
在瘋?cè)嗽豪锉A舻年P(guān)于克洛岱爾的檔案中注明:克洛岱爾死時沒有財物,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文件,甚至連一件紀念品也沒有留下。克洛岱爾自己也認為羅丹把她的一切都掠走了。那么克洛岱爾本人留下了什么呢?克洛岱爾的弟弟、作家保羅在她的墓前悲涼地說:“卡米爾,你獻給我的珍貴禮物是什么呢?僅僅是我腳下這一塊空空蕩蕩的土地?虛無!一片虛無!”
依附男人是阻礙女孩獨立和成功的最大障礙,不論一個女孩多么富有才華和智慧,總是容易在感情上受到致命傷害,而找不到正確的人生航向。天才少女克洛岱爾為她的導(dǎo)師和情人羅丹奉獻得太多了。她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性后,失去了太該屬于自己的盛名和財富,到最后連愛情都失去了,可以說她鑄成了自己的人生悲劇。
女孩對感情的期望值往往很高,甚至有一種不屈不撓、執(zhí)迷不悟的堅韌與癡迷。要知道愛情為女孩所贏得的世界是有限的。如果女孩能將身心從一個男人那里盡早轉(zhuǎn)向整個世界的話,那么這個女孩的人生必將是豐富充實而色彩斑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