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6章 附錄二
- 第25章 附錄一
- 第24章 創業智慧,馬化騰的事業成功之道(2)
- 第23章 創業智慧,馬化騰的事業成功之道(1)
- 第22章 急速擴張,成為中國IT業的龍頭老大(7)
- 第21章 急速擴張,成為中國IT業的龍頭老大(6)
第1章 創業前傳,從平凡少年到騰訊馬幫主(1)
1.馬化騰的童年時光
1971年10月,馬化騰出生在廣東省汕頭市潮陽。父親馬陳術是中共黨員,馬化騰出生時他正在海南儋州擔任公職,因此,馬化騰出生后不久,就隨父親遷到了海南儋州居住。
儋州市位于我國海南島的西北部,瀕臨北部灣,是海南省占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海南西部經濟、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馬化騰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旖旎的自然風光和城市中充溢的現代氣息,對童年的馬化騰產生了深遠影響。
和眾多的孩子一樣,童年的馬化騰也有著屬于自己的夢想,他的那些夢想或遠大或崇高,卻都和軟件工程師沒有任何關系。也許在那個時候,他還根本不知道軟件是什么,那時他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數天上的星星。
海南的夜,純凈而明亮,純凈的是夜空,明亮的是星星,望得久了,心也會跟著純凈和明亮起來。那斑駁璀璨的星空,總能讓人充滿無限的遐想,對于一個懵懂的少年來說,似乎沒有什么比數天上的星星更加愜意的事情了。因為這星空,馬化騰養成了安靜和含蓄的性格,他不像馬云那么強悍和獨具魅力,也不像李彥宏那樣洋氣和風度不凡。多年后的一次公司晚會上,一位女主持人激動地擁抱了已是社會名流的馬化騰,這位曾經獨自一人在海南夜空下數星星的少年,卻害羞得漲紅了臉。
也是因為這星空,馬化騰有了自己最初的人生理想,他想成為一名天文學家,因此,觀察天象成了他最大的愛好。中學時代,對天象已經頗有了解的馬化騰需要擁有一臺專業天文望遠鏡,但這種望遠鏡的價格不菲,馬化騰只好求助于父母。馬化騰的父母是普通國家工作人員,他們也不愿意拿出兩人幾個月的工資給他買一臺天文望遠鏡,而且在他們眼里,望遠鏡基本屬于馬化騰的玩具,因此此事就此擱淺。
馬化騰無可奈何,他也知道自己的要求不是很合理,只好接受這樣的事實。在隨后的日子里,馬化騰在日記中寫道:“父母的做法,很可能會扼殺一位天文學家。”
這本日記的內容后來被馬化騰的母親看到,夫妻倆這才意識到馬化騰的認真程度,經過商量,他們最終決定為馬化騰購買一架天文望遠鏡。馬化騰得到了日思夜想的天文望遠鏡,自然欣喜萬分,從此更加如癡如醉地觀察天象。
一次晚飯過后,馬化騰又抱起他的望遠鏡去天臺,據說當日會出現罕見的流星雨天象。但是到了后半夜,馬化騰的父親還是不見他回家,于是走上天臺去查看情況,這才發現,馬化騰因為沉醉和勞累已經倒在地上睡著了。
多年以后曾經有人問馬化騰,你做過的最值得自豪的事情是什么?
馬化騰回答說,拍攝到哈雷彗星,而且是在學生時代(時間大概在1986年,馬化騰應該是深圳市第一個觀測并拍攝到哈雷彗星的人)。
后來高中畢業以后,馬化騰便考慮報考天文系,但是喜歡思考的他已經開始著眼于自己長遠的人生規劃了。他通過了解發現,學習天文的人大多數最終都會成為地理老師,而馬化騰的志趣遠不在此。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發展,馬化騰最終選擇了就讀計算機系,但天文觀測卻一直是馬化騰的興趣和業余愛好。時至今日,馬化騰仍然癡迷于天文觀測,平時到各地出差時,只要有合適的機會,他都會如癡如醉地觀察當地的天象,樂此不疲。
馬化騰的另一項愛好是水。古語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馬化騰從小就聰明伶俐,學習成績優異,尤其是對數字非常敏感,最有名的事情就是,他可以憑記憶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后面的很長一段數字。
距離儋州市15公里以外,有一座非常著名的水庫,它就是我國十大水庫之一的松濤水庫。松濤水庫的山之綿亙,水之浩渺,幅員之遼闊,資源之豐富,不僅在海南省,即使是在全國范圍內,也是罕有能與之媲美的。童年時代的馬化騰,就經常在這里嬉戲玩耍。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普遍都沒有什么玩具,更沒有現在的網絡和娛樂場所可供消遣,甚至連風扇都很少有,炎炎夏日,清涼透肌的水泊,自然就成了孩子們的好去處。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得出格也是個別孩子的天性。生活在水庫周邊的一些孩子,不僅毫無節制地捕捉水中的魚蝦,甚至還張網捕捉棲息在水域中的飛鳥。馬化騰迷醉于自然優雅的松濤水庫,更是對這里的環境和動物充滿熱愛。在馬化騰生活在儋州的年代,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他解救落網飛禽的身影。對于那些落入松濤水庫的污染物,馬化騰更是責無旁貸地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清理。
就這樣,馬化騰在海南儋州度過了他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2.不同尋常的學生時代
馬化騰在1984年隨父母遷居到深圳,那時的他正在讀初二。遷居到深圳后,他隨即被父母安排進了當地的中學就讀。
當時的深圳,作為中國最年輕的城市,全城上下都在喊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進行著日新月異的建設。
這些,無論是在思想觀念還是性格習慣方面,都對馬化騰產生了新的沖擊。多年后接受記者采訪時,馬化騰還不無感慨地說:“那時(深圳)的上海賓館已經算是郊區了,現在的南山區,在當時可以說是另外一個城市。”
有一些坊間流傳的俏皮話,說是在深圳,早上還是平地,中午就變成一層的大樓,晚上就變成兩層,到第二天晚上,大樓就已經基本完工了。這就是當時在全國范圍內流傳的“深圳速度”。而在當時,作為新興行業的計算機產業,很快進入了馬化騰的世界。因此,在報考大學的時候,馬化騰聽取了家人的意見,并沒有按照之前的既定路線報考天文系,而是選擇了更加實用的計算機系。
后來,馬化騰在回答記者采訪時透露,他當時的打算是報考天文系,因為他對自然科學充滿興趣,希望自己將來能夠研究一些“特異功能”。初中時他所拍攝的哈雷彗星還曾獲獎,并有幾十元錢的獎金。他以此撰文參加的比賽,甚至獲得了參加更高規格比賽的資格,但是當時他正在積極備戰高考,被迫放棄了參加比賽,他也與自己的天文夢想失之交臂了。最后,在經過三年的高中學習后,他考入深圳大學計算機系攻讀計算機專業。
深圳大學是一所年輕的大學,但受到深圳總體發展勢頭的影響,學術氣息也以實用和革新為主,并且發展迅速。馬化騰受此影響,在畢業之前就已經接受了實用主義和革新思想的熏陶。他在學校期間的成績名列前茅,并開始對他的專業即編碼和網絡產生了興趣,這也將成為他日后走向成功的必要積累。
在此期間,馬化騰對網絡的興趣日益增加,他當時的目標是可以成為一名UNIX或者C語言方面的大師級程序員。為了得到上網的機會,馬化騰經常以幫助清理網絡病毒為由,泡在學校機房里,但這樣的機會畢竟有限。為了得到充足的上網時間,馬化騰很快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自己故意“種植”一些病毒到計算機里。學校的老師無奈地發現,馬化騰進入學校機房后,那些病毒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有越來越多的趨勢,而每次有馬化騰在,這些病毒都會束手就擒。等到老師們弄清楚原來是馬化騰在“搞鬼”后,嚴厲地批評了他,但同時也認可了他專業的知識能力和執著的學習精神,于是他便得到了難得的上網機會。
在大學期間,內向的馬化騰并不是大家的核心,他的拘謹和沉默使他難以受到大家歡迎。他的專業技術也不是同學中最強的一個,他的學習方法僅僅是依靠抄寫代碼來積累經驗。但是馬化騰有一種非常可貴的能力,那就是能夠正確認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因此,他總能找到一些與自己優勢互補的人,并與之結成合作伙伴。在合作中,馬化騰更是時刻保持謹慎和尊重對方意見的習慣,這樣就經常使得他們的合作取得讓人意想不到的成果。馬化騰之后的合作伙伴張志東、許晨曄和陳一丹,也是在這個時期和他建立了堅固的友誼。
馬化騰的各項能力就這樣伴隨著“深圳速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高中到大學,馬化騰都沒有離開過深圳。中國改革開放大潮的風起云涌,深圳市的驚人發展,似乎也預示著馬化騰的飛黃騰達。
1992年以前,中國的資本市場開始逐步興起,股票市場還處于黎明前的黑暗。從這一年開始,隨著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中國股市的形勢也隨之急轉上揚,股票的價格開始瘋漲。5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取消價格限制的15只股票,由于沒有漲停限制,一日之內就上漲了105%,并且隨后又飆升兩日。至25日,股票行情觸頂,報收1429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中國股市遍地黃金,投資股票就等于撿錢,發財致富只在一夜之間。有人曾經這樣形容當時的中國股價:“某人購買股票,每股的價格漲幅為,看盤時5元,購買時6元,等到該股民購買股票完畢,該股票已經漲到7元。”由此可見我國股市在當時走強的瘋狂程度。
深圳市作為改革開放的先驅,股市自然也當仁不讓,市民炒股成為風尚,全市男女老幼無一不在談論股票。當時還是一名大學生的馬化騰緊跟形勢,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設計了一個名叫“股票分析系統”的軟件,并作為畢業作品上交。
經過了四年的學習積累,馬化騰已經具備了扎實的專業知識,在學校中,他成了各種病毒的克星,對學校的網絡維護他也能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在我國多數大學生還對計算機驚為天物的時候,馬化騰已經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計算機專業人才。而馬化騰對市場行情的敏感洞察力又近乎天生,因此他的“股票分析系統”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強烈反響,馬化騰也得以順利結業,取得了深圳大學的本科學歷,學士學位。
很快,一家網絡公司看中了馬化騰的畢業作品,想要出資購買他的“股票分析系統”。在談論出售價格的時候,馬化騰沒有經驗,于是聰明地選擇了讓對方報價。當對方報出5萬元的天價收購金額時,馬化騰的IT帝國之夢也隨之拉開了序幕。
3.結緣互聯網行業
實際上,在臨近大學畢業時,馬化騰便已經開始考慮自主創業,他最初的打算是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創業熱情,開辦一家組裝計算機的門店。但馬化騰很快發現從事這種行業的人太多,市場需求也已經達到飽和,他的專業知識和創業熱情并不能給他帶來太大的市場競爭力。在經過短時間的思索考量之后,馬化騰終于確定了自己的長遠計劃。
馬化騰并沒有急于締造自己的IT帝國,因為他明白,成功之路任重道遠,向往成功的人千千萬萬,而要想品嘗成功的喜悅,必先經歷打拼的艱辛,創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此,1993年大學畢業之后,馬化騰實際上并沒有開始自主創業,而是選擇進入了“潤迅通信發展有限公司”,成為了一名踏踏實實的軟件從業人員。馬化騰的三個朋友也暫時和他分開了:張志東選擇繼續學習深造,在取得碩士學位后到“深圳黎明網絡有限公司”工作,主要負責軟件開發;陳一丹畢業后選擇到“深圳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上班,半工半讀南京大學經濟法學專業,三年后獲碩士學位,并取得律師資格證書;許晨曄大學畢業后考入南京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就讀研究生,畢業后回到深圳,就職于深圳數據通信局。
馬化騰所在的潤迅公司成立于1990年,當時主要經營的是傳呼行業,算是一家比較年輕的企業。當時憑借“市場主導、技術先行”這種經營理念的貫徹實施,潤迅推出的幾款產品已經使它在中國南方的尋呼行業中小有名氣,“一呼天下應”的廣告詞更是響徹大江南北。經過幾年的積累,潤迅有了比較充裕的資金,每年的贏利增長也能達到30%左右,這在當時的傳呼行業中已屬難能可貴。
馬化騰雖然當時在潤迅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但那時的潤迅正處在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各項業務風生水起,公司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好,一舉成為行業中的翹楚,創造了備受矚目的“潤迅神話”。這些無疑都對馬化騰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公司的發展和經驗的積累,不僅開闊了他的視野,也讓他能從一個比較高遠的角度審視軟件行業。
在潤迅工作期間,馬化騰并沒有因為繁重的工作而對互聯網失去興趣,反而因為在工作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對互聯網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互聯網行業對于馬化騰來說,已經超越了工作的范疇,完全成為了他的興趣。在這段時間里,馬化騰還經常到朋友的公司幫忙解決軟件和網絡問題,這不僅使他豐富了專業知識,也讓他在業內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不錯的口碑。
馬化騰真正接觸互聯網是在1995年,這已經是馬化騰在潤迅工作的第三個年頭。當時他在“惠多網”上摸索了半年之后,終于對網絡有了大概的了解。隨后馬化騰決定,成立惠多網在深圳的分站。就這樣,在1995年的晚些時候,馬化騰依靠四條電話線和八臺計算機,成立了惠多網深圳分站,他則成了分站的站長。
馬化騰這一段時間的經歷,對他日后在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這段時間擔任惠多網各地分站長的創業者,很多都成了后來中國互聯網行業中鼎鼎大名的人物,馬化騰在這個時候進入惠多網分站站長行列,就使他能夠和這些人物擁有同等的資歷和資源。當然,這一切都和他本身的能力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