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天才少年——鳳毛叢勁節(jié),只上盡頭竿(1)

1.張居正的家族史

張居正于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初三在荊州府江陵縣出生,而他的祖籍卻并不是在這里。張居正的家譜十分簡單,只能向上推算到元末。張居正在他回憶父親的一篇文章里記載,張家族譜上的遠祖是張居正的七世祖,名為張關保。張關保是南宋抗金名將張浚的后人,家住鳳陽府定遠縣,就是現(xiàn)在的滁州。張關保與明太祖朱元璋是同鄉(xiāng),與明朝的開國名將李善長也是同鄉(xiāng)。在元朝末年張關保加入了紅巾軍的隊伍,和鄉(xiāng)親們一起造反。在這期間,張關保一直追隨朱元璋打天下。

據(jù)張居正的記載,張關保是一個非常忠厚老實的人,一直踏踏實實地做一名小兵,以至于在徐達以及湯和做了開國元勛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張關保還一直是徐達麾下的小兵。后來,張關保在一次戰(zhàn)役中立下了軍功并得到了封賞。那是在一次渡江戰(zhàn)役中,徐達及其麾下成員的目的是要占領采石磯,在攻占的過程中,張關保非常英勇,率先沖入敵陣勇猛殺敵,最后成功地占領了采石磯。戰(zhàn)役結束后,張關保得到了封賞。在后來的戰(zhàn)役中,他又屢屢立功,受到了非常多的封賞。張居正在《先考觀瀾公行略》中也為張?zhí)5墓兏械阶院馈埦诱f:“張關保,國初以軍功授歸州安御千戶。”就這樣,張關保因軍功而被授予了軍職并分配到了荊州府的歸州,也就是現(xiàn)在的湖北秭歸。

當時的明朝實行軍分區(qū)的軍事制度,和現(xiàn)在的軍分區(qū)是一個性質,就是在各府的要地設立衛(wèi),而衛(wèi)就是指整個的一個軍分區(qū)。衛(wèi)下設立五個千戶,每個千戶直接管轄一千二百多人。由此看來,當時的地方軍事將領的勢力非常大。另外,那個時候千戶是一種世襲的榮耀,可以代代相傳。而張關保的千戶榮耀只傳到了后輩第四代,到了張居正那一代便更無緣了。

張關保的兒子叫張?zhí)疲瑥執(zhí)朴袃蓚€兒子,長子名為張旺,次子名為張誠(張居正的曾祖父)。按照傳統(tǒng)只有長子才能繼承千戶,如果沒有出現(xiàn)特殊的情況,次子不能繼承千戶。張誠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早早地就從歸州搬到了江陵自己謀生路,李白詩句中的“千里江陵一日還”中的“江陵”就是這個地方。

張誠遷往江陵不久就成家立業(yè)了。一開始他的生活十分簡樸,隨著他的努力,日子越過越好,家庭也逐漸成了一個小康之家。但可惜的是,張誠與榮耀無緣,他認為自己不能光宗耀祖,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張誠有三個兒子,長子名為張鉞,次子名為張鎮(zhèn),第三子名為張。張誠三個兒子的名字都帶有金字旁,也都和青銅器有關,因為青銅器是國之重器。但是讓他失望的是,三個兒子都沒有什么大的作為,他的一腔熱血也被澆滅。張誠的長子張鉞經(jīng)商,第三子張也能勉強維持生計。唯獨次子張鎮(zhèn)(張居正的祖父)每天吊兒郎當過日子,沒人愿意與他交往。張誠反而最喜歡張鎮(zhèn),對張鎮(zhèn)非常溺愛。有了父親的溺愛,張鎮(zhèn)變得更加游手好閑,結交了一群不學無術的狐朋狗友。但是張鎮(zhèn)也有優(yōu)點,傳聞他非常講義氣,為人也比較豪爽,有大俠的風范。后來張居正在執(zhí)政那段時間里也頗有他爺爺當年飛揚跋扈的風范。

張鎮(zhèn)只顧著自己玩樂,一直沒有正式的生計。在他剛剛成家的時候,日子十分拮據(jù),但幸運的是,他謀到了一個好差事,就是到江陵的遼王府內(nèi)做侍衛(wèi)。由于兒子的種種表現(xiàn),張誠知道自己的夢想是沒有辦法實現(xiàn)了,因此又將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后來,張鎮(zhèn)也有了兒子,就是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這個名字是張誠起的,其含義就是文治武功、公卿名相。張誠希望孫子將來能通過科舉來光宗耀祖、出人頭地。被祖父寄予厚望的張文明一直刻苦讀書,但是他似乎與榮耀無緣——他參加了七次科舉考試,每一次都以落榜告終。張文明有四個兒子,長子是張居正,直到張居正考中進士,張文明也沒有考中舉人。最終,張文明放棄了科舉考試,一心栽培兒子。

2.荊州神童張白圭

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初三,張居正呱呱墜地。張居正的兒子張敬修在《文忠公行實》中這樣記載:張居正的母親趙氏在懷胎十二個月的情況下生下了張居正。通常婦女懷胎十月就能生下孩子,而趙氏的情況被大家認為是祥瑞——這個孩子將來必定不凡。

張敬修的文章中還記錄了兩個夢,據(jù)說在張居正出生前的一晚,他的祖父張鎮(zhèn)和曾祖父張誠兩人都做了十分古怪的夢。

張鎮(zhèn)那晚夢到家里突然出現(xiàn)很多水,整個屋子都泡在水里,張鎮(zhèn)非常奇怪,于是問下人:“哪里來的這么多水?”下人回答說:“水是從張少保地里流過來的。”那時候的少保是一個官職,是太子少保的簡稱,宰相有同等地位。這讓張鎮(zhèn)更是疑惑,祖孫三代連舉人都沒有考中,哪里來的少保一說?

張居正的曾祖父張誠夢到自己半夜在院子里散步時,看到院內(nèi)水缸里飄上來一只特別大的白烏龜。黑色的烏龜常見,而白烏龜確很少見。古人認為,看到稀有顏色的動物是一種吉祥之兆。張誠十分激動,他認為張家馬上要出圣人了。

孩子出生后,第二天張誠為孩子起名為白圭,白圭與白烏龜諧音。張白圭也就是后來的張居正。

張白圭的出生給全家?guī)砹讼M蝗乙暈檎粕厦髦椴⒔o予萬分寵愛。張白圭也不負眾望,很小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異于常人的天賦。在張白圭不到兩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的奶娘抱著他在院內(nèi)玩耍,這時,他的堂叔龍湫正在讀《孟子》,這引起了小白圭的興趣,他待在旁邊認真地聽著。龍湫看到此情景就跟小白圭說:“孩子,大家都說你聰明伶俐,但是如果不識字那就不算是真正的天才。你看我這本書上有兩個字‘王曰’,也就是王說的意思,如果你不認識這兩個字就算不上是天才。”其實龍湫只是想逗孩子玩,因此并沒有把這件事記在心里,更沒指望一個不到兩歲的孩子能記住這兩個字。而結果卻在他意料之外。第二天,奶娘再次抱著小白圭來到院子玩耍,龍湫又在讀《孟子》。這時,小白圭晃晃悠悠地朝堂叔走去,龍湫把小白圭抱在懷里,接著小白圭指著堂叔手中的《孟子》說到:“王曰。”小白圭的這個舉動不僅讓堂叔十分驚訝,也令全家人感到十分不可思議,因此家人更加肯定地認為小白圭是個小天才。

在之后的日子里,小白圭便開始學習認字,五歲開始讀書作詩,七歲就知曉六經(jīng)大義,十歲的時候就能夠寫詩詞,小白圭也成為荊州府赫赫有名的小神童。在十二歲的時候他參加了荊州府的考試,他不費吹灰之力就考中了秀才。其實,民間還有關于這件事情的傳聞。

當時的考官是名叫李士翱的荊州知府。在張白圭參加考試的前一天,這名知府做了一個十分古怪的夢,他夢到天帝讓他轉交給一個小孩一個包袱,他打開包袱后看到一塊玉璽,而那個小孩就在旁邊,夢里孩子的長相也特別地清晰,因為只是個夢,所以知府李士翱并沒有放在心里。

考試結束后,李士翱開始閱卷。當他看到張白圭的考卷時,對張白圭的文采十分贊賞。在荊州府公布成績的時候,知府李士翱第一個念出了張白圭的名字,而他突然想起自己之前做的那個夢:白圭就是白的玉印啊!他突然醒悟過來,接著他讓張白圭走上前來。這時,李士翱十分肯定他就是夢中的那個孩子。李士翱十分的疑惑: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叫白圭了,我怎么還要把玉印交給他呢?

最終,李士翱想了一個辦法,他對張白圭說道:“張白圭,我已經(jīng)看過你的考卷,非常不錯,你將來一定是一個人才,只是你這個名字雖然也很不錯,但是比較適合用在小時候,如果你功成名就用這個名字就不太合適了。這樣吧,我?guī)湍愀膫€名字。”對于這個要求,張白圭欣然接受,何況由主考官來給自己改名字也是一種榮耀。于是,李士翱就給張白圭改名為——張居正。之后,李士翱還鼓勵張居正刻苦讀書,將來報效國家。

李士翱是張居正人生中的第一位恩師,他還向湖廣提督學政田頊極力地推薦張居正。田頊為了考驗張居正,讓張居正當場做文章。張居正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最終被田頊接納。由此,張居正告別了張白圭的孩童時代。

上架時間:2016-01-04 10:28:52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jīng)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财经| 历史| 怀集县| 庆安县| 潼南县| 四子王旗| 汤原县| 承德县| 杭州市| 奉贤区| 抚顺市| 德惠市| 涞源县| 奇台县| 新丰县| 景德镇市| 电白县| 金湖县| 牙克石市| 密云县| 左权县| 察隅县| 东兰县| 荣成市| 阜阳市| 建德市| 敦煌市| 云霄县| 弥勒县| 新乐市| 罗城| 太原市| 佳木斯市| 靖安县| 巴塘县| 凯里市| 屏山县| 大港区| 莫力| 晋州市| 富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