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8-12-27 15:44:54
- 習題
- 9.3.6 ASON的應用
- 9.3.5 ASON的標準化
- 9.3.4 ASON的網絡結構模型
- 9.3.3 ASON提供的3種連接
- 9.3.2 ASON的主要特點
- 9.3.1 ASON的體系結構及主要功能
- 9.3 自動交換光網絡(ASON)
- 9.2.4 光標記交換技術
- 9.2.3 光突發交換技術
- 9.2.2 光的分組交換技術
- 9.2.1 光的電路交換技術
- 9.2 光交換技術
- 9.1.4 全光通信網的相關技術
- 9.1.3 全光通信網的特點
- 9.1.2 全光通信網的結構
- 9.1.1 全光通信網的基本概念
- 9.1 全光通信網概述
- 第9章 全光通信網
- 習題
- 8.4.2 光互聯網的體系結構
- 8.4.1 光互聯網的概念
- 8.4 光互聯網簡介
- 8.3.3 10 Gb/s光纖以太網
- 8.3.2 1 000 Mb/s光纖以太網
- 8.3.1 100 Mb/s光纖以太網
- 8.3 高速光纖以太網
- 8.2.3 FDDI技術在校園主干網的應用
- 8.2.2 FDDI雙環自愈網
- 8.2.1 FDDI的技術特點及網絡結構
- 8.2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FDDI)環網
- 8.1.3 光纖局域網的組成及基本設備功能
- 8.1.2 光纖局域網拓撲結構與協議體系結構
- 8.1.1 光纖局域網特點
- 8.1 光纖局域網概述
- 第8章 高速光纖計算機網
- 習題
- 7.4.3 混合拓撲結構的HONET接入網
- 7.4.2 TDD+TDM+TDMA的PON的OAN
- 7.4.1 PON接入網應用
- 7.4 光纖接入網的應用
- 7.3.5 EPON基本網絡單元設備
- 7.3.4 EPON關鍵技術
- 7.3.3 EPON幀結構
- 7.3.2 EPON系統的工作原理
- 7.3.1 EPON系統結構
- 7.3 EPON系統結構及原理
- 7.2.2 APON GPON EPON接入技術比較
- 7.2.1 PON的種類
- 7.2 無源光網絡(PON)接入網
- 7.1.3 光纖接入網的拓撲結構
- 7.1.2 光纖接入網基本網元設備
- 7.1.1 接入網的界定與分層
- 7.1 光纖接入網的基本概念
- 第7章 光纖接入網
- 習題
- 6.4 DWDM光網絡在長途干線的應用
- 6.3.4 DWDM網絡管理
- 6.3.3 DWDM自愈環網原理
- 6.3.2 DWDM網絡結構
- 6.3.1 光傳送網的分層
- 6.3 DWDM網絡結構與保護
- 6.2.4 光交叉連接設備(OXC)
- 6.2.3 光分插復用設備(OADM)
- 6.2.2 光線路放大設備(OLA)
- 6.2.1 光終端復用設備(OTM)
- 6.2 DWDM基本網絡單元設備
- 6.1.5 DWDM系統的主要器件
- 6.1.4 實用DWDM系統的構成
- 6.1.3 DWDM系統構成模型
- 6.1.2 DWDM在傳輸網中的定位
- 6.1.1 波分復用基本概念
- 6.1 DWDM系統構成模型
- 第6章 DWDM/WDM光傳輸網絡
- 習題
- 5.4.2 MSTP技術應用
- 5.4.1 MSTP的功能塊模型及優勢
- 5.4 基于SDH的多業務傳送平臺MSTP
- 5.3.5 SDH網絡管理
- 5.3.4 SDH自愈環網原理
- 5.3.3 SDH網同步的概念
- 5.3.2 SDH網絡結構
- 5.3.1 傳送網的分層與分割
- 5.3 SDH網絡結構與保護
- 5.2.3 數字交叉連接設備(DXC)
- 5.2.2 再生中繼器(REG)
- 5.2.1 終端復用器TM和分插復用器ADM
- 5.2 SDH的基本網絡單元設備
- 5.1.3 SDH的復用映射結構
- 5.1.2 SDH的段開銷字節
- 5.1.1 基本概念與幀結構
- 5.1 SDH傳輸體制的基本概念
- 第5章 SDH光同步數字傳輸網絡
- 習題
- 4.6.2 系統傳輸中繼段長的估算
- 4.6.1 系統的總體考慮
- 4.6 光纖通信系統的設計
- 4.5.2 系統的性能指標
- 4.5.1 系統的參考模型
- 4.5 系統的性能指標
- 4.4 光中繼器
- 4.3.3 光接收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 4.3.2 光接收機的噪聲分析
- 4.3.1 光接收機的結構及原理
- 4.3 光接收機
- 4.2.3 光發射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 4.2.2 光發射機的構成及原理
- 4.2.1 光源直接強度調制
- 4.2 光發射機
- 4.1.2 同步數字體系SDH
- 4.1.1 準同步數字體系PDH
- 4.1 兩種數字傳輸體制
- 第4章 光纖通信系統及設計
- 習題
- 3.8.2 光調制器
- 3.8.1 偏振控制器
- 3.8 偏振控制器和光調制器
- 3.7.2 光開關
- 3.7.1 光衰減器
- 3.7 光衰減器和光開關
- 3.6.2 光環行器
- 3.6.1 光隔離器
- 3.6 光隔離器與光環行器
- 3.5.2 波分復用器和解復用器
- 3.5.1 光分路耦合器
- 3.5 光分路耦合器和波分復用器
- 3.4.3 影響光纖連接損耗的因素
- 3.4.2 光纖連接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 3.4.1 光纖連接器的結構與種類
- 3.4 光纖連接器件
- 3.3.2 EDFA的主要特性
- 3.3.1 EDFA的結構及原理
- 3.3 光纖放大器(EDFA)
- 3.2.4 光電二極管的主要特性
- 3.2.3 APD雪崩光電二極管
- 3.2.2 PIN光電二極管
- 3.2.1 PD光電二極管
- 3.2 光檢測器件
- 3.1.5 半導體發光二極管的主要特性
- 3.1.4 半導體發光二極管(LED)
- 3.1.3 半導體激光器的主要特性
- 3.1.2 分布反饋式和可調諧式半導體激光器
- 3.1.1 半導體激光器的結構及原理
- 3.1 光源器件
- 第3章 光纖通信基本器件
- 習題
- 2.4.4 光纖的非線性效應
- 2.4.3 光纖雙折射及偏振特性
- 2.4.2 色散特性和帶寬
- 2.4.1 損耗特性
- 2.4 光纖的傳輸特性
- 2.3.4 截止波長
- 2.3.3 模場直徑
- 2.3.2 折射率分布和數值孔徑
- 2.3.1 幾何參數
- 2.3 光纖的結構參數
- 2.2.2 波動理論分析光纖的傳輸原理
- 2.2.1 射線理論分析光纖的傳輸原理
- 2.2 光纖傳輸原理分析
- 2.1.3 光纜型號、規格及特性
- 2.1.2 光纜結構及類型
- 2.1.1 光纖結構及類型
- 2.1 光纖和光纜的結構及類型
- 第2章 光纖傳輸原理及傳輸特性
- 習題
- 1.4.3 光纖通信網絡發展趨勢
- 1.4.2 光纖通信系統發展趨勢
- 1.4.1 光纖、光纜發展趨勢
- 1.4 光纖通信發展趨勢
- 1.3.3 光纖通信網絡現狀
- 1.3.2 光纖通信網絡模型
- 1.3.1 通信網概念
- 1.3 光纖通信網絡及現狀
- 1.2.2 光纖通信系統的現狀
- 1.2.1 光纖通信系統模型
- 1.2 光纖通信系統及發展現狀
- 1.1.2 光纖通信的發展簡史
- 1.1.1 光纖通信的特點
- 1.1 光纖通信的發展簡況
- 第1章 概論
- 修訂版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修訂版前言
- 第1章 概論
- 1.1 光纖通信的發展簡況
- 1.1.1 光纖通信的特點
- 1.1.2 光纖通信的發展簡史
- 1.2 光纖通信系統及發展現狀
- 1.2.1 光纖通信系統模型
- 1.2.2 光纖通信系統的現狀
- 1.3 光纖通信網絡及現狀
- 1.3.1 通信網概念
- 1.3.2 光纖通信網絡模型
- 1.3.3 光纖通信網絡現狀
- 1.4 光纖通信發展趨勢
- 1.4.1 光纖、光纜發展趨勢
- 1.4.2 光纖通信系統發展趨勢
- 1.4.3 光纖通信網絡發展趨勢
- 習題
- 第2章 光纖傳輸原理及傳輸特性
- 2.1 光纖和光纜的結構及類型
- 2.1.1 光纖結構及類型
- 2.1.2 光纜結構及類型
- 2.1.3 光纜型號、規格及特性
- 2.2 光纖傳輸原理分析
- 2.2.1 射線理論分析光纖的傳輸原理
- 2.2.2 波動理論分析光纖的傳輸原理
- 2.3 光纖的結構參數
- 2.3.1 幾何參數
- 2.3.2 折射率分布和數值孔徑
- 2.3.3 模場直徑
- 2.3.4 截止波長
- 2.4 光纖的傳輸特性
- 2.4.1 損耗特性
- 2.4.2 色散特性和帶寬
- 2.4.3 光纖雙折射及偏振特性
- 2.4.4 光纖的非線性效應
- 習題
- 第3章 光纖通信基本器件
- 3.1 光源器件
- 3.1.1 半導體激光器的結構及原理
- 3.1.2 分布反饋式和可調諧式半導體激光器
- 3.1.3 半導體激光器的主要特性
- 3.1.4 半導體發光二極管(LED)
- 3.1.5 半導體發光二極管的主要特性
- 3.2 光檢測器件
- 3.2.1 PD光電二極管
- 3.2.2 PIN光電二極管
- 3.2.3 APD雪崩光電二極管
- 3.2.4 光電二極管的主要特性
- 3.3 光纖放大器(EDFA)
- 3.3.1 EDFA的結構及原理
- 3.3.2 EDFA的主要特性
- 3.4 光纖連接器件
- 3.4.1 光纖連接器的結構與種類
- 3.4.2 光纖連接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 3.4.3 影響光纖連接損耗的因素
- 3.5 光分路耦合器和波分復用器
- 3.5.1 光分路耦合器
- 3.5.2 波分復用器和解復用器
- 3.6 光隔離器與光環行器
- 3.6.1 光隔離器
- 3.6.2 光環行器
- 3.7 光衰減器和光開關
- 3.7.1 光衰減器
- 3.7.2 光開關
- 3.8 偏振控制器和光調制器
- 3.8.1 偏振控制器
- 3.8.2 光調制器
- 習題
- 第4章 光纖通信系統及設計
- 4.1 兩種數字傳輸體制
- 4.1.1 準同步數字體系PDH
- 4.1.2 同步數字體系SDH
- 4.2 光發射機
- 4.2.1 光源直接強度調制
- 4.2.2 光發射機的構成及原理
- 4.2.3 光發射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 4.3 光接收機
- 4.3.1 光接收機的結構及原理
- 4.3.2 光接收機的噪聲分析
- 4.3.3 光接收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 4.4 光中繼器
- 4.5 系統的性能指標
- 4.5.1 系統的參考模型
- 4.5.2 系統的性能指標
- 4.6 光纖通信系統的設計
- 4.6.1 系統的總體考慮
- 4.6.2 系統傳輸中繼段長的估算
- 習題
- 第5章 SDH光同步數字傳輸網絡
- 5.1 SDH傳輸體制的基本概念
- 5.1.1 基本概念與幀結構
- 5.1.2 SDH的段開銷字節
- 5.1.3 SDH的復用映射結構
- 5.2 SDH的基本網絡單元設備
- 5.2.1 終端復用器TM和分插復用器ADM
- 5.2.2 再生中繼器(REG)
- 5.2.3 數字交叉連接設備(DXC)
- 5.3 SDH網絡結構與保護
- 5.3.1 傳送網的分層與分割
- 5.3.2 SDH網絡結構
- 5.3.3 SDH網同步的概念
- 5.3.4 SDH自愈環網原理
- 5.3.5 SDH網絡管理
- 5.4 基于SDH的多業務傳送平臺MSTP
- 5.4.1 MSTP的功能塊模型及優勢
- 5.4.2 MSTP技術應用
- 習題
- 第6章 DWDM/WDM光傳輸網絡
- 6.1 DWDM系統構成模型
- 6.1.1 波分復用基本概念
- 6.1.2 DWDM在傳輸網中的定位
- 6.1.3 DWDM系統構成模型
- 6.1.4 實用DWDM系統的構成
- 6.1.5 DWDM系統的主要器件
- 6.2 DWDM基本網絡單元設備
- 6.2.1 光終端復用設備(OTM)
- 6.2.2 光線路放大設備(OLA)
- 6.2.3 光分插復用設備(OADM)
- 6.2.4 光交叉連接設備(OXC)
- 6.3 DWDM網絡結構與保護
- 6.3.1 光傳送網的分層
- 6.3.2 DWDM網絡結構
- 6.3.3 DWDM自愈環網原理
- 6.3.4 DWDM網絡管理
- 6.4 DWDM光網絡在長途干線的應用
- 習題
- 第7章 光纖接入網
- 7.1 光纖接入網的基本概念
- 7.1.1 接入網的界定與分層
- 7.1.2 光纖接入網基本網元設備
- 7.1.3 光纖接入網的拓撲結構
- 7.2 無源光網絡(PON)接入網
- 7.2.1 PON的種類
- 7.2.2 APON GPON EPON接入技術比較
- 7.3 EPON系統結構及原理
- 7.3.1 EPON系統結構
- 7.3.2 EPON系統的工作原理
- 7.3.3 EPON幀結構
- 7.3.4 EPON關鍵技術
- 7.3.5 EPON基本網絡單元設備
- 7.4 光纖接入網的應用
- 7.4.1 PON接入網應用
- 7.4.2 TDD+TDM+TDMA的PON的OAN
- 7.4.3 混合拓撲結構的HONET接入網
- 習題
- 第8章 高速光纖計算機網
- 8.1 光纖局域網概述
- 8.1.1 光纖局域網特點
- 8.1.2 光纖局域網拓撲結構與協議體系結構
- 8.1.3 光纖局域網的組成及基本設備功能
- 8.2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FDDI)環網
- 8.2.1 FDDI的技術特點及網絡結構
- 8.2.2 FDDI雙環自愈網
- 8.2.3 FDDI技術在校園主干網的應用
- 8.3 高速光纖以太網
- 8.3.1 100 Mb/s光纖以太網
- 8.3.2 1 000 Mb/s光纖以太網
- 8.3.3 10 Gb/s光纖以太網
- 8.4 光互聯網簡介
- 8.4.1 光互聯網的概念
- 8.4.2 光互聯網的體系結構
- 習題
- 第9章 全光通信網
- 9.1 全光通信網概述
- 9.1.1 全光通信網的基本概念
- 9.1.2 全光通信網的結構
- 9.1.3 全光通信網的特點
- 9.1.4 全光通信網的相關技術
- 9.2 光交換技術
- 9.2.1 光的電路交換技術
- 9.2.2 光的分組交換技術
- 9.2.3 光突發交換技術
- 9.2.4 光標記交換技術
- 9.3 自動交換光網絡(ASON)
- 9.3.1 ASON的體系結構及主要功能
- 9.3.2 ASON的主要特點
- 9.3.3 ASON提供的3種連接
- 9.3.4 ASON的網絡結構模型
- 9.3.5 ASON的標準化
- 9.3.6 ASON的應用
- 習題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8-12-27 15: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