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 本章小結 更新時間:2018-12-27 11:05:27
- 12.3.4 后模仁精加工
- 12.3.3 后模仁半精加工
- 12.3.2 后模仁粗加工
- 12.3.1 數控編程工藝分析
- 12.3 后模仁編程實例
- 12.2.4 前模仁精加工
- 12.2.3 前模仁半精加工
- 12.2.2 前模仁粗加工
- 12.2.1 數控編程工藝分析
- 12.2 模具前模仁編程實例
- 12.1.4 模具加工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 12.1.3 模具前后模編程注意事項
- 12.1.2 模具加工的刀具選擇
- 12.1.1 數控加工中常見的模具零件結構
- 12.1 模具與編程
- 第12章 綜合演練
- 11.6 課后習題
- 11.5 本章小結
- 11.4.3 后處理
- 11.4.2 新建后處理器
- 11.4.1 相關參數要求
- 11.4 動手操練:UG后置處理器的應用
- 11.3.2 注冊后處理器
- 11.3.1 創建后處理器
- 11.3 后置處理構造器
- 11.2.4 后置處理的兩種方式
- 11.2.3 UG/Post的組成元素
- 11.2.2 UG/Post的構成
- 11.2.1 UG/Post后處理簡介
- 11.2 UG/Post后處理
- 11.1.3 執行仿真
- 11.1.2 創建仿真幾何體
- 11.1.1 調用機床
- 11.1 UG機床仿真
- 第11章 仿真與后處理
- 10.6 課后習題
- 10.5 本章小結
- 10.4.3 工件外形切割
- 10.4.2 工件內形切割
- 10.4.1 無廢料內部切割
- 10.4 動手操練:線切割應用
- 10.3.7 進給率
- 10.3.6 非切削移動
- 10.3.5 切削參數
- 10.3.4 刀路
- 10.3.3 加工幾何體
- 10.3.2 創建線切割操作
- 10.3.1 UG線切割加工分類
- 10.3 UG線切割加工
- 10.2.6 線切割ISO格式編程
- 10.2.5 加工路線的選擇
- 10.2.4 加工方式的選擇
- 10.2.3 電極絲的選擇
- 10.2.2 工件的裝夾
- 10.2.1 工件(模坯)的準備
- 10.2 數控線切割工藝基礎
- 10.1.3 線切割機床的分類與組成
- 10.1.2 數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特點
- 10.1.1 數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原理
- 10.1 數控線切割概述
- 第10章 線切割加工
- 9.9 課后習題
- 9.8 本章小結
- 9.7.2 機械鑄件的孔加工
- 9.7.1 模具模板在孔加工
- 9.7 動手操練:鉆削加工應用
- 9.6 避讓設置
- 9.5 深度偏置
- 9.4 鉆削循環類型
- 9.3.3 指定底面
- 9.3.2 指定頂面
- 9.3.1 指定孔
- 9.3 鉆削加工幾何體
- 9.2 UG鉆削加工
- 9.1.5 孔加工刀具
- 9.1.4 孔加工固定循環指令
- 9.1.3 鏜削加工
- 9.1.2 鉸削加工
- 9.1.1 鉆削加工
- 9.1 鉆削加工概述
- 第9章 鉆削加工
- 8.6 課后習題
- 8.5 本章小結
- 8.4.2 順序銑加工
- 8.4.1 可變軸曲面輪廓銑應用
- 8.4 動手操練:多軸銑應用
- 8.3.6 退刀運動
- 8.3.5 連續刀軌運動
- 8.3.4 點到點的運動
- 8.3.3 進刀運動
- 8.3.2 創建順序銑操作
- 8.3.1 順序銑的刀具選擇
- 8.3 順序銑
- 8.2.3 刀軸
- 8.2.2 投影矢量
- 8.2.1 驅動方法
- 8.2 可變軸曲面輪廓銑
- 8.1.4 多軸加工的特點
- 8.1.3 多軸機床
- 8.1.2 刀具軸矢量控制方式
- 8.1.1 多軸銑分類
- 8.1 多軸銑削概述
- 第8章 多軸銑削
- 7.8 課后習題
- 7.7 本章小結
- 7.6.2 手機凸模加工
- 7.6.1 模具凹模零件加工
- 7.6 動手操練:固定軸曲面輪廓銑應用
- 7.5.5 驅動設置
- 7.5.4 陡峭
- 7.5.3 清根驅動幾何體
- 7.5.2 創建單刀路清根操作
- 7.5.1 清根加工類型
- 7.5 清根加工
- 7.4.6 朝向直線
- 7.4.5 遠離直線
- 7.4.4 朝向點
- 7.4.3 遠離點
- 7.4.2 刀軸
- 7.4.1 指定矢量
- 7.4 投影矢量
- 7.3.10 文本
- 7.3.9 清根
- 7.3.8 徑向切削
- 7.3.7 刀軌
- 7.3.6 流線
- 7.3.5 曲面
- 7.3.4 區域銑削
- 7.3.3 邊界
- 7.3.2 螺旋式
- 7.3.1 曲線/點
- 7.3 常見驅動方法
- 7.2 固定軸銑加工幾何體
- 7.1.3 固定軸銑銑削類型
- 7.1.2 固定軸銑的銑削原理
- 7.1.1 固定軸銑術語
- 7.1 固定軸曲面輪廓銑概述
- 第7章 固定軸曲面輪廓銑
- 6.7 課后習題
- 6.6 本章小結
- 6.5.2 零件凸面加工
- 6.5.1 零件凹面加工
- 6.5 動手操練:輪廓銑的應用
- 6.4.3 等高輪廓銑的刀軌設置
- 6.4.2 創建等高輪廓銑操作
- 6.4.1 等高輪廓銑概述
- 6.4 等高輪廓銑
- 6.3.4 插銑刀具
- 6.3.3 插銑精加工設置
- 6.3.2 插銑粗加工設置
- 6.3.1 插銑的刀軌設置
- 6.3 插削操作
- 6.2.3 型腔銑切削層
- 6.2.2 每刀的公共深度
- 6.2.1 型腔銑加工幾何體
- 6.2 型腔銑操作
- 6.1.3 輪廓銑削類型
- 6.1.2 輪廓銑操作步驟
- 6.1.1 輪廓銑與平面銑的區別
- 6.1 輪廓銑概述
- 第6章 輪廓銑削
- 5.7 課后習題
- 5.6 本章小結
- 5.5.5 平面字體雕刻
- 5.5.4 螺紋銑
- 5.5.3 平面輪廓精銑
- 5.5.2 基于斜面的粗銑
- 5.5.1 跟隨工件粗銑
- 5.5 動手操練:平面銑應用
- 5.4 NC助理
- 5.3 切削層
- 5.2.6 指定底面
- 5.2.5 指定修剪邊界
- 5.2.4 指定檢查邊界
- 5.2.3 指定毛坯邊界
- 5.2.2 指定部件邊界
- 5.2.1 新建幾何體
- 5.2 平面銑加工幾何體
- 5.1.2 平面銑削類型
- 5.1.1 平面銑與面銑削的區別及特點
- 5.1 平面銑概述
- 第5章 平面銑削
- 4.9 課后習題
- 4.8 本章小結
- 4.7.3 表面手工銑
- 4.7.2 面銑
- 4.7.1 表面區域銑
- 4.7 動手操練:面銑削應用
- 4.6.3 列表
- 4.6.2 確認
- 4.6.1 生成與重播
- 4.6 刀路的產生與模擬
- 4.5 機床控制
- 4.4.6 進給和速度
- 4.4.5 非切削移動
- 4.4.4 切削參數
- 4.4.3 步距
- 4.4.2 切削模式
- 4.4.1 方法
- 4.4 面銑削刀軌設置
- 4.3.2 刀軸
- 4.3.1 刀具
- 4.3 面銑削刀具和刀軸
- 4.2.5 指定檢查體
- 4.2.4 指定壁幾何體
- 4.2.3 指定切削區域
- 4.2.2 指定部件
- 4.2.1 幾何體
- 4.2 面銑削加工幾何體
- 4.1.3 面銑削操作
- 4.1.2 面銑削操作步驟
- 4.1.1 面銑削適用零件特點
- 4.1 面銑削概述
- 第4章 面銑削
- 3.8 課后習題
- 3.7 本章小結
- 3.6.3 創建銑削操作
- 3.6.2 創建父組對象
- 3.6.1 加工環境配置
- 3.6 動手操練
- 3.5 創建操作
- 3.4.6 邊界的起點
- 3.4.5 確定刀具位置
- 3.4.4 使用開放和封閉邊界
- 3.4.3 材料側
- 3.4.2 關聯性
- 3.4.1 了解銑邊界類型
- 3.4 加工邊界
- 3.3.5 創建方法對象
- 3.3.4 創建幾何對象
- 3.3.3 創建刀具對象
- 3.3.2 創建程序對象
- 3.3.1 操作導航器
- 3.3 CAM基本功能
- 3.2.3 主菜單選項與工具條
- 3.2.2 CAM加工環境
- 3.2.1 CAM加工環境配置
- 3.2 UG CAM加工環境
- 3.1.4 UG CAM的一般流程
- 3.1.3 UG CAM功能與特點
- 3.1.2 UGII簡介
- 3.1.1 數控機床與CAD/CAM
- 3.1 CAD/CAM技術應用
- 第3章 UG NX 7.5數控加工入門
- 2.7 課后習題
- 2.6 本章小結
- 2.5.3 主要功能指令
- 2.5.2 數控編程的方式
- 2.5.1 數控編程內容
- 2.5 數控編程基礎
- 2.4.4 加工坐標系
- 2.4.3 機床原點、機床參考點和工件原點
- 2.4.2 坐標軸極其運動方向
- 2.4.1 機床坐標系
- 2.4 數控系統
- 2.3.11 區域加工順序
- 2.3.10 順銑與逆銑
- 2.3.9 刀具半徑補償和長度補償
- 2.3.8 高度與安全高度
- 2.3.7 對刀點的選擇
- 2.3.6 確定切削用量
- 2.3.5 確定走刀路線和安排加工順序
- 2.3.4 工序的劃分
- 2.3.3 數控加工工藝路線的設計
- 2.3.2 數控加工工藝性分析
- 2.3.1 數控加工工藝的內容
- 2.3 數控加工工藝分析
- 2.2.6 數控刀具的選擇注意事項
- 2.2.5 數控加工刀具的選擇原則
- 2.2.4 數控刀具的材料
- 2.2.3 數控刀具的特點
- 2.2.2 數控刀具的種類
- 2.2.1 數控刀具系統
- 2.2 數控刀具
- 2.1.5 數控加工原理
- 2.1.4 數控加工特點
- 2.1.3 數控機床技術參數的選擇
- 2.1.2 數控機床的組成與結構
- 2.1.1 計算機數控的概念與發展
- 2.1 數控基本知識
- 第2章 數控編程基礎
- 1.6 課后習題
- 1.5 本章小結
- 1.4.6 測量工具
- 1.4.5 矢量構造器
- 1.4.4 基準點
- 1.4.3 基準CSYS
- 1.4.2 基準軸
- 1.4.1 基準平面
- 1.4 常用輔助工具
- 1.3.4 導入/導出文件
- 1.3.3 保存文件
- 1.3.2 打開/關閉文件
- 1.3.1 新建文件
- 1.3 UG文件操作
- 1.2.2 UG NX 7.5基本環境界面
- 1.2.1 UG NX 7.5歡迎界面
- 1.2 UG NX 7.5工作環境
- 1.1.3 UG NX 7.5的軟件特點
- 1.1.2 UG NX 7.5提升產品開發效率
- 1.1.1 UG NX 7.5新功能體驗
- 1.1 UG NX 7.5簡介
- 第1章 UG NX 7.5應用基礎
- 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1章 UG NX 7.5應用基礎
- 1.1 UG NX 7.5簡介
- 1.1.1 UG NX 7.5新功能體驗
- 1.1.2 UG NX 7.5提升產品開發效率
- 1.1.3 UG NX 7.5的軟件特點
- 1.2 UG NX 7.5工作環境
- 1.2.1 UG NX 7.5歡迎界面
- 1.2.2 UG NX 7.5基本環境界面
- 1.3 UG文件操作
- 1.3.1 新建文件
- 1.3.2 打開/關閉文件
- 1.3.3 保存文件
- 1.3.4 導入/導出文件
- 1.4 常用輔助工具
- 1.4.1 基準平面
- 1.4.2 基準軸
- 1.4.3 基準CSYS
- 1.4.4 基準點
- 1.4.5 矢量構造器
- 1.4.6 測量工具
- 1.5 本章小結
- 1.6 課后習題
- 第2章 數控編程基礎
- 2.1 數控基本知識
- 2.1.1 計算機數控的概念與發展
- 2.1.2 數控機床的組成與結構
- 2.1.3 數控機床技術參數的選擇
- 2.1.4 數控加工特點
- 2.1.5 數控加工原理
- 2.2 數控刀具
- 2.2.1 數控刀具系統
- 2.2.2 數控刀具的種類
- 2.2.3 數控刀具的特點
- 2.2.4 數控刀具的材料
- 2.2.5 數控加工刀具的選擇原則
- 2.2.6 數控刀具的選擇注意事項
- 2.3 數控加工工藝分析
- 2.3.1 數控加工工藝的內容
- 2.3.2 數控加工工藝性分析
- 2.3.3 數控加工工藝路線的設計
- 2.3.4 工序的劃分
- 2.3.5 確定走刀路線和安排加工順序
- 2.3.6 確定切削用量
- 2.3.7 對刀點的選擇
- 2.3.8 高度與安全高度
- 2.3.9 刀具半徑補償和長度補償
- 2.3.10 順銑與逆銑
- 2.3.11 區域加工順序
- 2.4 數控系統
- 2.4.1 機床坐標系
- 2.4.2 坐標軸極其運動方向
- 2.4.3 機床原點、機床參考點和工件原點
- 2.4.4 加工坐標系
- 2.5 數控編程基礎
- 2.5.1 數控編程內容
- 2.5.2 數控編程的方式
- 2.5.3 主要功能指令
- 2.6 本章小結
- 2.7 課后習題
- 第3章 UG NX 7.5數控加工入門
- 3.1 CAD/CAM技術應用
- 3.1.1 數控機床與CAD/CAM
- 3.1.2 UGII簡介
- 3.1.3 UG CAM功能與特點
- 3.1.4 UG CAM的一般流程
- 3.2 UG CAM加工環境
- 3.2.1 CAM加工環境配置
- 3.2.2 CAM加工環境
- 3.2.3 主菜單選項與工具條
- 3.3 CAM基本功能
- 3.3.1 操作導航器
- 3.3.2 創建程序對象
- 3.3.3 創建刀具對象
- 3.3.4 創建幾何對象
- 3.3.5 創建方法對象
- 3.4 加工邊界
- 3.4.1 了解銑邊界類型
- 3.4.2 關聯性
- 3.4.3 材料側
- 3.4.4 使用開放和封閉邊界
- 3.4.5 確定刀具位置
- 3.4.6 邊界的起點
- 3.5 創建操作
- 3.6 動手操練
- 3.6.1 加工環境配置
- 3.6.2 創建父組對象
- 3.6.3 創建銑削操作
- 3.7 本章小結
- 3.8 課后習題
- 第4章 面銑削
- 4.1 面銑削概述
- 4.1.1 面銑削適用零件特點
- 4.1.2 面銑削操作步驟
- 4.1.3 面銑削操作
- 4.2 面銑削加工幾何體
- 4.2.1 幾何體
- 4.2.2 指定部件
- 4.2.3 指定切削區域
- 4.2.4 指定壁幾何體
- 4.2.5 指定檢查體
- 4.3 面銑削刀具和刀軸
- 4.3.1 刀具
- 4.3.2 刀軸
- 4.4 面銑削刀軌設置
- 4.4.1 方法
- 4.4.2 切削模式
- 4.4.3 步距
- 4.4.4 切削參數
- 4.4.5 非切削移動
- 4.4.6 進給和速度
- 4.5 機床控制
- 4.6 刀路的產生與模擬
- 4.6.1 生成與重播
- 4.6.2 確認
- 4.6.3 列表
- 4.7 動手操練:面銑削應用
- 4.7.1 表面區域銑
- 4.7.2 面銑
- 4.7.3 表面手工銑
- 4.8 本章小結
- 4.9 課后習題
- 第5章 平面銑削
- 5.1 平面銑概述
- 5.1.1 平面銑與面銑削的區別及特點
- 5.1.2 平面銑削類型
- 5.2 平面銑加工幾何體
- 5.2.1 新建幾何體
- 5.2.2 指定部件邊界
- 5.2.3 指定毛坯邊界
- 5.2.4 指定檢查邊界
- 5.2.5 指定修剪邊界
- 5.2.6 指定底面
- 5.3 切削層
- 5.4 NC助理
- 5.5 動手操練:平面銑應用
- 5.5.1 跟隨工件粗銑
- 5.5.2 基于斜面的粗銑
- 5.5.3 平面輪廓精銑
- 5.5.4 螺紋銑
- 5.5.5 平面字體雕刻
- 5.6 本章小結
- 5.7 課后習題
- 第6章 輪廓銑削
- 6.1 輪廓銑概述
- 6.1.1 輪廓銑與平面銑的區別
- 6.1.2 輪廓銑操作步驟
- 6.1.3 輪廓銑削類型
- 6.2 型腔銑操作
- 6.2.1 型腔銑加工幾何體
- 6.2.2 每刀的公共深度
- 6.2.3 型腔銑切削層
- 6.3 插削操作
- 6.3.1 插銑的刀軌設置
- 6.3.2 插銑粗加工設置
- 6.3.3 插銑精加工設置
- 6.3.4 插銑刀具
- 6.4 等高輪廓銑
- 6.4.1 等高輪廓銑概述
- 6.4.2 創建等高輪廓銑操作
- 6.4.3 等高輪廓銑的刀軌設置
- 6.5 動手操練:輪廓銑的應用
- 6.5.1 零件凹面加工
- 6.5.2 零件凸面加工
- 6.6 本章小結
- 6.7 課后習題
- 第7章 固定軸曲面輪廓銑
- 7.1 固定軸曲面輪廓銑概述
- 7.1.1 固定軸銑術語
- 7.1.2 固定軸銑的銑削原理
- 7.1.3 固定軸銑銑削類型
- 7.2 固定軸銑加工幾何體
- 7.3 常見驅動方法
- 7.3.1 曲線/點
- 7.3.2 螺旋式
- 7.3.3 邊界
- 7.3.4 區域銑削
- 7.3.5 曲面
- 7.3.6 流線
- 7.3.7 刀軌
- 7.3.8 徑向切削
- 7.3.9 清根
- 7.3.10 文本
- 7.4 投影矢量
- 7.4.1 指定矢量
- 7.4.2 刀軸
- 7.4.3 遠離點
- 7.4.4 朝向點
- 7.4.5 遠離直線
- 7.4.6 朝向直線
- 7.5 清根加工
- 7.5.1 清根加工類型
- 7.5.2 創建單刀路清根操作
- 7.5.3 清根驅動幾何體
- 7.5.4 陡峭
- 7.5.5 驅動設置
- 7.6 動手操練:固定軸曲面輪廓銑應用
- 7.6.1 模具凹模零件加工
- 7.6.2 手機凸模加工
- 7.7 本章小結
- 7.8 課后習題
- 第8章 多軸銑削
- 8.1 多軸銑削概述
- 8.1.1 多軸銑分類
- 8.1.2 刀具軸矢量控制方式
- 8.1.3 多軸機床
- 8.1.4 多軸加工的特點
- 8.2 可變軸曲面輪廓銑
- 8.2.1 驅動方法
- 8.2.2 投影矢量
- 8.2.3 刀軸
- 8.3 順序銑
- 8.3.1 順序銑的刀具選擇
- 8.3.2 創建順序銑操作
- 8.3.3 進刀運動
- 8.3.4 點到點的運動
- 8.3.5 連續刀軌運動
- 8.3.6 退刀運動
- 8.4 動手操練:多軸銑應用
- 8.4.1 可變軸曲面輪廓銑應用
- 8.4.2 順序銑加工
- 8.5 本章小結
- 8.6 課后習題
- 第9章 鉆削加工
- 9.1 鉆削加工概述
- 9.1.1 鉆削加工
- 9.1.2 鉸削加工
- 9.1.3 鏜削加工
- 9.1.4 孔加工固定循環指令
- 9.1.5 孔加工刀具
- 9.2 UG鉆削加工
- 9.3 鉆削加工幾何體
- 9.3.1 指定孔
- 9.3.2 指定頂面
- 9.3.3 指定底面
- 9.4 鉆削循環類型
- 9.5 深度偏置
- 9.6 避讓設置
- 9.7 動手操練:鉆削加工應用
- 9.7.1 模具模板在孔加工
- 9.7.2 機械鑄件的孔加工
- 9.8 本章小結
- 9.9 課后習題
- 第10章 線切割加工
- 10.1 數控線切割概述
- 10.1.1 數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原理
- 10.1.2 數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特點
- 10.1.3 線切割機床的分類與組成
- 10.2 數控線切割工藝基礎
- 10.2.1 工件(模坯)的準備
- 10.2.2 工件的裝夾
- 10.2.3 電極絲的選擇
- 10.2.4 加工方式的選擇
- 10.2.5 加工路線的選擇
- 10.2.6 線切割ISO格式編程
- 10.3 UG線切割加工
- 10.3.1 UG線切割加工分類
- 10.3.2 創建線切割操作
- 10.3.3 加工幾何體
- 10.3.4 刀路
- 10.3.5 切削參數
- 10.3.6 非切削移動
- 10.3.7 進給率
- 10.4 動手操練:線切割應用
- 10.4.1 無廢料內部切割
- 10.4.2 工件內形切割
- 10.4.3 工件外形切割
- 10.5 本章小結
- 10.6 課后習題
- 第11章 仿真與后處理
- 11.1 UG機床仿真
- 11.1.1 調用機床
- 11.1.2 創建仿真幾何體
- 11.1.3 執行仿真
- 11.2 UG/Post后處理
- 11.2.1 UG/Post后處理簡介
- 11.2.2 UG/Post的構成
- 11.2.3 UG/Post的組成元素
- 11.2.4 后置處理的兩種方式
- 11.3 后置處理構造器
- 11.3.1 創建后處理器
- 11.3.2 注冊后處理器
- 11.4 動手操練:UG后置處理器的應用
- 11.4.1 相關參數要求
- 11.4.2 新建后處理器
- 11.4.3 后處理
- 11.5 本章小結
- 11.6 課后習題
- 第12章 綜合演練
- 12.1 模具與編程
- 12.1.1 數控加工中常見的模具零件結構
- 12.1.2 模具加工的刀具選擇
- 12.1.3 模具前后模編程注意事項
- 12.1.4 模具加工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 12.2 模具前模仁編程實例
- 12.2.1 數控編程工藝分析
- 12.2.2 前模仁粗加工
- 12.2.3 前模仁半精加工
- 12.2.4 前模仁精加工
- 12.3 后模仁編程實例
- 12.3.1 數控編程工藝分析
- 12.3.2 后模仁粗加工
- 12.3.3 后模仁半精加工
- 12.3.4 后模仁精加工
- 12.4 本章小結 更新時間:2018-12-27 1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