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Ubuntu 9 Linux應用基礎
最新章節:
17.3.3 主服務器參數配置
本書從應用的角度系統介紹Ubuntu,版本為9.10,其Linux內核為2.6.31.1。主要介紹了Ubuntu的應用和常用服務器的配置。應用包括Ubuntu圖形界面、Ubuntu常用應用軟件、字符界面操作-shell基礎、文件目錄操作、用戶和組管理、應用程序及軟件包管理、文件系統、磁盤管理、Linux進程管理、網絡管理。常用服務器的配置包含FTP服務器、NFS與Samba服務器、遠程訪問服務、DHCP和DNS服務器和Web服務器Apache2等。所有的內容和命令操作都進行了應用型驗證。
最新章節
- 17.3.3 主服務器參數配置
- 17.3.2 全局環境參數配置
- 17.3.1 虛擬主機配置
- 17.3 配置Apache2服務器
- 17.2 Apache服務器的安裝與測試
- 17.1 WWW服務與Apache

上架時間:2017-02-21 15:23:53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 17.3.3 主服務器參數配置 更新時間:2018-12-27 10:50:59
- 17.3.2 全局環境參數配置
- 17.3.1 虛擬主機配置
- 17.3 配置Apache2服務器
- 17.2 Apache服務器的安裝與測試
- 17.1 WWW服務與Apache
- 第17章 Web服務器Apache2
- 16.4.5 配置從DNS服務器
- 16.4.4 主DNS服務器的配置
- 16.4.3 DNS緩存服務器的配置
- 16.4.2 bind9配置文件
- 16.4.1 bind9 的安裝、啟動和關閉
- 16.4 使用BIND搭建DNS服務器
- 16.3 DNS簡介
- 16.2 配置DHCP服務器
- 16.1 DHCP簡介
- 第16章 DHCP和DNS服務器
- 15.3 VNC遠程登錄服務
- 15.2 OpenSSH遠程登錄服務
- 15.1 配置Telnet服務器
- 第15章 遠程訪問服務器
- 14.8.2 Linux客戶端連接Samba服務器
- 14.8.1 Windows客戶端連接Samba服務器
- 14.8 客戶端連接Samba服務器
- 14.7 圖形界面配置Samba服務器
- 14.6 配置Samba服務器
- 14.5 Samba服務簡介
- 14.4 圖形界面配置NFS服務器
- 14.3 在NFS客戶端測試
- 14.2 配置NFS服務器
- 14.1 NFS服務簡介
- 第14章 NFS與Samba服務器
- 13.5.2 通過DOS模式訪問FTP服務器
- 13.5.1 瀏覽器訪問FTP服務器
- 13.5 Windows下訪問FTP服務器
- 13.4.2 使用文件瀏覽器訪問FTP服務器
- 13.4.1 使用gFTP工具訪問FTP服務器
- 13.4 Linux下使用圖形工具訪問FTP服務器
- 13.3.2 真實賬號服務器的配置
- 13.3.1 匿名賬號服務器的配置
- 13.3 使用vsftpd配置FTP服務器
- 13.2.2 vsftpd配置文件
- 13.2.1 vsftpd安裝啟動
- 13.2 vsftpd
- 13.1 FTP介紹
- 第13章 FTP服務器
- 12.2 圖形界面下的網絡工具
- 12.1.6 顯示數據包到目標主機之間路徑命令traceroute
- 12.1.5 顯示網絡狀態信息命令netstat
- 12.1.4 查詢Internet域名服務器命令nslookup
- 12.1.3 顯示修改路由表命令route
- 12.1.2 檢測網絡連通性命令ping
- 12.1.1 查看、更改網絡接口命令ifconfig
- 12.1 Linux網絡命令
- 第12章 網絡管理
- 11.5 優先級調整命令renice
- 11.4.4 調回前臺/后臺命令 fg/bg
- 11.4.3 顯示后臺進程命令jobs
- 11.4.2 前臺進程轉后臺命令 &
- 11.4.1 進程的掛起/終止命令Ctrl+Z/ Ctrl+C
- 11.4 前后臺工作管理命令
- 11.3 終止進程命令kill/killall/xkill
- 11.2.3 查看進程樹命令 pstree
- 11.2.2 動態查看命令top
- 11.2.1 查看進程命令ps
- 11.2 查看系統進程命令
- 11.1 進程概念
- 第11章 Linux進程管理
- 10.8.4 quota應用實例
- 10.8.3 quota步驟總結
- 10.8.2 基本quota命令
- 10.8.1 磁盤配額(quota)簡介
- 10.8 磁盤配額(quota)
- 10.7 磁盤同步命令 sync
- 10.6 顯示硬盤參數命令hdparm
- 10.5 磁盤格式化命令mkfs
- 10.4.2 badblocks命令
- 10.4.1 fsck 命令
- 10.4 檢查磁盤
- 10.3 查看文件容量命令du
- 10.2 查看文件系統容量命令df
- 10.1.3 cfdisk命令
- 10.1.2 fdisk命令
- 10.1.1 硬盤分區基礎知識
- 10.1 硬盤分區
- 第10章 磁盤管理
- 9.3 自動加載文件系統
- 9.2.4 卸載文件系統命令umount
- 9.2.3 mount 命令加載文件系統
- 9.2.2 查看磁盤分區
- 9.2.1 圖形界面下加載Windows文件系統分區
- 9.2 加載/卸載文件系統
- 9.1 文件系統概述
- 第9章 文件系統
- 8.5.2 將rpm文件轉為deb文件
- 8.5.1 軟件包管理命令dpkg
- 8.5 dpkg軟件包管理器
- 8.4.2 搜索軟件包命令apt-cache
- 8.4.1 管理軟件包命令apt-get
- 8.4 軟件包管理工具APT
- 8.3.4 升級軟件包及系統
- 8.3.3 使用新立得軟件包管理器刪除軟件包
- 8.3.2 安裝軟件包
- 8.3.1 主界面
- 8.3 新立得軟件包管理器synaptic
- 8.2.5 軟件包管理工具
- 8.2.4 軟件包依賴關系
- 8.2.3 軟件包狀態
- 8.2.2 軟件包命名規則
- 8.2.1 軟件包類型
- 8.2 Ubuntu軟件包基礎
- 8.1 應用程序的安裝/卸載
- 第8章 應用程序及軟件包管理
- 7.8 修改配置文件來管理用戶和組
- 7.7.5 查詢當前系統已登錄用戶命令w
- 7.7.4 查詢用戶識別碼(UID)及所屬用戶組ID命令id
- 7.7.3 顯示用戶組命令groups
- 7.7.2 顯示用戶信息命令finger
- 7.7.1 查詢系統用戶命令who
- 7.7 用戶的監控與查詢
- 7.6.4 設置用戶組密碼命令gpasswd
- 7.6.3 更改用戶組屬性命令groupmod
- 7.6.2 刪除用戶組命令groupdel
- 7.6.1 添加用戶組命令groupadd
- 7.6 使用命令管理用戶組
- 7.5.8 sudo命令
- 7.5.7 用戶切換命令su
- 7.5.6 修改用戶shell類型命令chsh
- 7.5.5 設置用戶個人信息命令chfn
- 7.5.4 設置密碼命令passwd
- 7.5.3 修改用戶信息命令usermod
- 7.5.2 刪除用戶命令userdel
- 7.5.1 添加用戶命令useradd
- 7.5 使用命令管理用戶
- 7.4.2 添加/刪除用戶組及設置用戶組屬性
- 7.4.1 添加/刪除用戶及設置用戶屬性
- 7.4 圖形界面管理用戶和用戶組
- 7.3.2 /etc/gshadow配置文件
- 7.3.1 /etc/group配置文件
- 7.3 用戶組配置文件
- 7.2.2 /etc/shadow配置文件
- 7.2.1 /etc/passwd配置文件
- 7.2 用戶配置文件
- 7.1 用戶介紹
- 第7章 用戶和組管理
- 6.8.2 符號鏈接命令ln -s
- 6.8.1 硬鏈接命令ln
- 6.8 鏈接文件
- 6.7.3 修改文件的訪問權限命令chmod
- 6.7.2 修改文件組所有權命令chgrp
- 6.7.1 修改文件所有者和組別的命令chown
- 6.7 文件權限設置命令
- 6.6.3 打包/解包命令tar
- 6.6.2 解壓命令 gunzip/bunzip2/unzip
- 6.6.1 壓縮命令gzip/bzip2/zip
- 6.6 壓縮、打包文件命令
- 6.5.7 查詢文件類型命令file
- 6.5.6 查找文本文件內容命令grep
- 6.5.5 查詢命令功能的命令whatis
- 6.5.4 查找命令路徑的命令which
- 6.5.3 查尋命令相關文件位置的命令whereis
- 6.5.2 查找文件的命令locate
- 6.5.1 查找目錄列表里的文件的命令find
- 6.5 查找命令
- 6.4.8 比較兩個文件并列出不同之處的命令diff
- 6.4.7 比較排過序的兩個文件的命令comm
- 6.4.6 刪除文件重復行的命令uniq
- 6.4.5 將文件內容排序命令sort
- 6.4.4 顯示文件頭/尾命令head/tail
- 6.4.3 逐頁顯示文件內容命令less
- 6.4.2 逐頁顯示文件內容命令more
- 6.4.1 查看文件內容命令cat
- 6.4 查看并處理文本文件內容的命令
- 6.3.9 刪除文件和目錄命令rm
- 6.3.8 創建空文件、更改文件時間命令touch
- 6.3.7 移動、重命名文件/目錄的命令mv
- 6.3.6 復制文件和目錄命令cp
- 6.3.5 刪除空目錄命令rmdir
- 6.3.4 創建目錄命令mkdir
- 6.3.3 列出子目錄和文件信息命令 ls
- 6.3.2 更改工作路徑命令cd
- 6.3.1 顯示工作目錄命令pwd
- 6.3 文件和目錄的基本操作命令
- 6.2.2 路徑概述
- 6.2.1 目錄結構
- 6.2 目錄
- 6.1.4 文件擴展名
- 6.1.3 文件訪問權限
- 6.1.2 文件類型
- 6.1.1 文件名
- 6.1 Linux文件介紹
- 第6章 文件目錄操作
- 5.7.3 末行模式操作
- 5.7.2 命令行模式操作
- 5.7.1 vi的基本操作
- 5.7 vi編輯器
- 5.6 shell內部命令
- 5.5 環境變量
- 5.4.6 通配符
- 5.4.5 管道
- 5.4.4 命令別名
- 5.4.3 多條命令的執行
- 5.4.2 命令記憶功能
- 5.4.1 Tab自動補全命令
- 5.4 shell應用技巧
- 5.3 shell基本命令的體驗
- 5.2.3 info顯示命令信息
- 5.2.2 help命令選項
- 5.2.1 man工具
- 5.2 幫助命令
- 5.1 shell簡介
- 第5章 字符界面操作——shell基礎
- 4.5 Firefox瀏覽器
- 4.4.3 使用騰訊Linux版QQ
- 4.4.2 在Pidgin下使用QQ
- 4.4.1 在Pidgin下使用MSN
- 4.4 即時通信
- 4.3.4 視頻播放
- 4.3.3 音頻播放與錄制
- 4.3.2 安裝解碼器GStreamer
- 4.3.1 音、視頻文件的常見格式
- 4.3 影音工具
- 4.2.4 圖片編輯器GIMP
- 4.2.3 抓圖工具Gnome-Screenshot
- 4.2.2 圖像查看器
- 4.2.1 常見的圖像文件格式
- 4.2 圖形處理工具
- 4.1.3 幻燈片演示工具OpenOffice.org Impress
- 4.1.2 電子表格工具OpenOffice.org Calc
- 4.1.1 文字處理工具OpenOffice.org Writer
- 4.1 辦公應用軟件
- 第4章 Ubuntu 常用應用軟件
- 3.3 KDE
- 3.2.4 個性化環境設置
- 3.2.3 Nautilus文件管理器
- 3.2.2 Ubuntu的圖形桌面
- 3.2.1 GNOME的桌面特性
- 3.2 GNOME
- 3.1 X-Window系統
- 第3章 Ubuntu圖形界面
- 2.4.2 配置中文環境
- 2.4.1 網絡連接配置
- 2.4 安裝完基本系統后的配置
- 2.3.2 安裝步驟
- 2.3.1 安裝界面介紹
- 2.3 文本模式安裝Ubuntu
- 2.2.3 安裝步驟
- 2.2.2 試用Ubuntu
- 2.2.1 安裝界面介紹
- 2.2 圖形模式安裝Ubuntu
- 2.1 Ubuntu安裝前準備
- 第2章 安裝Ubuntu
- 1.3 Linux的結構
- 1.2 什么是Ubuntu
- 1.1 Linux介紹
- 第1章 Ubuntu Linux概述
- 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1章 Ubuntu Linux概述
- 1.1 Linux介紹
- 1.2 什么是Ubuntu
- 1.3 Linux的結構
- 第2章 安裝Ubuntu
- 2.1 Ubuntu安裝前準備
- 2.2 圖形模式安裝Ubuntu
- 2.2.1 安裝界面介紹
- 2.2.2 試用Ubuntu
- 2.2.3 安裝步驟
- 2.3 文本模式安裝Ubuntu
- 2.3.1 安裝界面介紹
- 2.3.2 安裝步驟
- 2.4 安裝完基本系統后的配置
- 2.4.1 網絡連接配置
- 2.4.2 配置中文環境
- 第3章 Ubuntu圖形界面
- 3.1 X-Window系統
- 3.2 GNOME
- 3.2.1 GNOME的桌面特性
- 3.2.2 Ubuntu的圖形桌面
- 3.2.3 Nautilus文件管理器
- 3.2.4 個性化環境設置
- 3.3 KDE
- 第4章 Ubuntu 常用應用軟件
- 4.1 辦公應用軟件
- 4.1.1 文字處理工具OpenOffice.org Writer
- 4.1.2 電子表格工具OpenOffice.org Calc
- 4.1.3 幻燈片演示工具OpenOffice.org Impress
- 4.2 圖形處理工具
- 4.2.1 常見的圖像文件格式
- 4.2.2 圖像查看器
- 4.2.3 抓圖工具Gnome-Screenshot
- 4.2.4 圖片編輯器GIMP
- 4.3 影音工具
- 4.3.1 音、視頻文件的常見格式
- 4.3.2 安裝解碼器GStreamer
- 4.3.3 音頻播放與錄制
- 4.3.4 視頻播放
- 4.4 即時通信
- 4.4.1 在Pidgin下使用MSN
- 4.4.2 在Pidgin下使用QQ
- 4.4.3 使用騰訊Linux版QQ
- 4.5 Firefox瀏覽器
- 第5章 字符界面操作——shell基礎
- 5.1 shell簡介
- 5.2 幫助命令
- 5.2.1 man工具
- 5.2.2 help命令選項
- 5.2.3 info顯示命令信息
- 5.3 shell基本命令的體驗
- 5.4 shell應用技巧
- 5.4.1 Tab自動補全命令
- 5.4.2 命令記憶功能
- 5.4.3 多條命令的執行
- 5.4.4 命令別名
- 5.4.5 管道
- 5.4.6 通配符
- 5.5 環境變量
- 5.6 shell內部命令
- 5.7 vi編輯器
- 5.7.1 vi的基本操作
- 5.7.2 命令行模式操作
- 5.7.3 末行模式操作
- 第6章 文件目錄操作
- 6.1 Linux文件介紹
- 6.1.1 文件名
- 6.1.2 文件類型
- 6.1.3 文件訪問權限
- 6.1.4 文件擴展名
- 6.2 目錄
- 6.2.1 目錄結構
- 6.2.2 路徑概述
- 6.3 文件和目錄的基本操作命令
- 6.3.1 顯示工作目錄命令pwd
- 6.3.2 更改工作路徑命令cd
- 6.3.3 列出子目錄和文件信息命令 ls
- 6.3.4 創建目錄命令mkdir
- 6.3.5 刪除空目錄命令rmdir
- 6.3.6 復制文件和目錄命令cp
- 6.3.7 移動、重命名文件/目錄的命令mv
- 6.3.8 創建空文件、更改文件時間命令touch
- 6.3.9 刪除文件和目錄命令rm
- 6.4 查看并處理文本文件內容的命令
- 6.4.1 查看文件內容命令cat
- 6.4.2 逐頁顯示文件內容命令more
- 6.4.3 逐頁顯示文件內容命令less
- 6.4.4 顯示文件頭/尾命令head/tail
- 6.4.5 將文件內容排序命令sort
- 6.4.6 刪除文件重復行的命令uniq
- 6.4.7 比較排過序的兩個文件的命令comm
- 6.4.8 比較兩個文件并列出不同之處的命令diff
- 6.5 查找命令
- 6.5.1 查找目錄列表里的文件的命令find
- 6.5.2 查找文件的命令locate
- 6.5.3 查尋命令相關文件位置的命令whereis
- 6.5.4 查找命令路徑的命令which
- 6.5.5 查詢命令功能的命令whatis
- 6.5.6 查找文本文件內容命令grep
- 6.5.7 查詢文件類型命令file
- 6.6 壓縮、打包文件命令
- 6.6.1 壓縮命令gzip/bzip2/zip
- 6.6.2 解壓命令 gunzip/bunzip2/unzip
- 6.6.3 打包/解包命令tar
- 6.7 文件權限設置命令
- 6.7.1 修改文件所有者和組別的命令chown
- 6.7.2 修改文件組所有權命令chgrp
- 6.7.3 修改文件的訪問權限命令chmod
- 6.8 鏈接文件
- 6.8.1 硬鏈接命令ln
- 6.8.2 符號鏈接命令ln -s
- 第7章 用戶和組管理
- 7.1 用戶介紹
- 7.2 用戶配置文件
- 7.2.1 /etc/passwd配置文件
- 7.2.2 /etc/shadow配置文件
- 7.3 用戶組配置文件
- 7.3.1 /etc/group配置文件
- 7.3.2 /etc/gshadow配置文件
- 7.4 圖形界面管理用戶和用戶組
- 7.4.1 添加/刪除用戶及設置用戶屬性
- 7.4.2 添加/刪除用戶組及設置用戶組屬性
- 7.5 使用命令管理用戶
- 7.5.1 添加用戶命令useradd
- 7.5.2 刪除用戶命令userdel
- 7.5.3 修改用戶信息命令usermod
- 7.5.4 設置密碼命令passwd
- 7.5.5 設置用戶個人信息命令chfn
- 7.5.6 修改用戶shell類型命令chsh
- 7.5.7 用戶切換命令su
- 7.5.8 sudo命令
- 7.6 使用命令管理用戶組
- 7.6.1 添加用戶組命令groupadd
- 7.6.2 刪除用戶組命令groupdel
- 7.6.3 更改用戶組屬性命令groupmod
- 7.6.4 設置用戶組密碼命令gpasswd
- 7.7 用戶的監控與查詢
- 7.7.1 查詢系統用戶命令who
- 7.7.2 顯示用戶信息命令finger
- 7.7.3 顯示用戶組命令groups
- 7.7.4 查詢用戶識別碼(UID)及所屬用戶組ID命令id
- 7.7.5 查詢當前系統已登錄用戶命令w
- 7.8 修改配置文件來管理用戶和組
- 第8章 應用程序及軟件包管理
- 8.1 應用程序的安裝/卸載
- 8.2 Ubuntu軟件包基礎
- 8.2.1 軟件包類型
- 8.2.2 軟件包命名規則
- 8.2.3 軟件包狀態
- 8.2.4 軟件包依賴關系
- 8.2.5 軟件包管理工具
- 8.3 新立得軟件包管理器synaptic
- 8.3.1 主界面
- 8.3.2 安裝軟件包
- 8.3.3 使用新立得軟件包管理器刪除軟件包
- 8.3.4 升級軟件包及系統
- 8.4 軟件包管理工具APT
- 8.4.1 管理軟件包命令apt-get
- 8.4.2 搜索軟件包命令apt-cache
- 8.5 dpkg軟件包管理器
- 8.5.1 軟件包管理命令dpkg
- 8.5.2 將rpm文件轉為deb文件
- 第9章 文件系統
- 9.1 文件系統概述
- 9.2 加載/卸載文件系統
- 9.2.1 圖形界面下加載Windows文件系統分區
- 9.2.2 查看磁盤分區
- 9.2.3 mount 命令加載文件系統
- 9.2.4 卸載文件系統命令umount
- 9.3 自動加載文件系統
- 第10章 磁盤管理
- 10.1 硬盤分區
- 10.1.1 硬盤分區基礎知識
- 10.1.2 fdisk命令
- 10.1.3 cfdisk命令
- 10.2 查看文件系統容量命令df
- 10.3 查看文件容量命令du
- 10.4 檢查磁盤
- 10.4.1 fsck 命令
- 10.4.2 badblocks命令
- 10.5 磁盤格式化命令mkfs
- 10.6 顯示硬盤參數命令hdparm
- 10.7 磁盤同步命令 sync
- 10.8 磁盤配額(quota)
- 10.8.1 磁盤配額(quota)簡介
- 10.8.2 基本quota命令
- 10.8.3 quota步驟總結
- 10.8.4 quota應用實例
- 第11章 Linux進程管理
- 11.1 進程概念
- 11.2 查看系統進程命令
- 11.2.1 查看進程命令ps
- 11.2.2 動態查看命令top
- 11.2.3 查看進程樹命令 pstree
- 11.3 終止進程命令kill/killall/xkill
- 11.4 前后臺工作管理命令
- 11.4.1 進程的掛起/終止命令Ctrl+Z/ Ctrl+C
- 11.4.2 前臺進程轉后臺命令 &
- 11.4.3 顯示后臺進程命令jobs
- 11.4.4 調回前臺/后臺命令 fg/bg
- 11.5 優先級調整命令renice
- 第12章 網絡管理
- 12.1 Linux網絡命令
- 12.1.1 查看、更改網絡接口命令ifconfig
- 12.1.2 檢測網絡連通性命令ping
- 12.1.3 顯示修改路由表命令route
- 12.1.4 查詢Internet域名服務器命令nslookup
- 12.1.5 顯示網絡狀態信息命令netstat
- 12.1.6 顯示數據包到目標主機之間路徑命令traceroute
- 12.2 圖形界面下的網絡工具
- 第13章 FTP服務器
- 13.1 FTP介紹
- 13.2 vsftpd
- 13.2.1 vsftpd安裝啟動
- 13.2.2 vsftpd配置文件
- 13.3 使用vsftpd配置FTP服務器
- 13.3.1 匿名賬號服務器的配置
- 13.3.2 真實賬號服務器的配置
- 13.4 Linux下使用圖形工具訪問FTP服務器
- 13.4.1 使用gFTP工具訪問FTP服務器
- 13.4.2 使用文件瀏覽器訪問FTP服務器
- 13.5 Windows下訪問FTP服務器
- 13.5.1 瀏覽器訪問FTP服務器
- 13.5.2 通過DOS模式訪問FTP服務器
- 第14章 NFS與Samba服務器
- 14.1 NFS服務簡介
- 14.2 配置NFS服務器
- 14.3 在NFS客戶端測試
- 14.4 圖形界面配置NFS服務器
- 14.5 Samba服務簡介
- 14.6 配置Samba服務器
- 14.7 圖形界面配置Samba服務器
- 14.8 客戶端連接Samba服務器
- 14.8.1 Windows客戶端連接Samba服務器
- 14.8.2 Linux客戶端連接Samba服務器
- 第15章 遠程訪問服務器
- 15.1 配置Telnet服務器
- 15.2 OpenSSH遠程登錄服務
- 15.3 VNC遠程登錄服務
- 第16章 DHCP和DNS服務器
- 16.1 DHCP簡介
- 16.2 配置DHCP服務器
- 16.3 DNS簡介
- 16.4 使用BIND搭建DNS服務器
- 16.4.1 bind9 的安裝、啟動和關閉
- 16.4.2 bind9配置文件
- 16.4.3 DNS緩存服務器的配置
- 16.4.4 主DNS服務器的配置
- 16.4.5 配置從DNS服務器
- 第17章 Web服務器Apache2
- 17.1 WWW服務與Apache
- 17.2 Apache服務器的安裝與測試
- 17.3 配置Apache2服務器
- 17.3.1 虛擬主機配置
- 17.3.2 全局環境參數配置
- 17.3.3 主服務器參數配置 更新時間:2018-12-27 10: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