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 范例小結 更新時間:2019-01-01 05:15:33
- 16.2.6 添加圖框標題并打印輸出
- 16.2.5 尺寸標注和文字標注
- 16.2.4 繪制門窗
- 16.2.3 細部設計和墻面裝飾
- 16.2.2 繪制建筑輪廓
- 16.2.1 設置繪圖環境
- 16.2 范例繪制
- 16.1 范例介紹
- 第16章 綜合設計范例2——繪制建筑立面圖
- 15.3 范例小結
- 15.2.6 打印輸出
- 15.2.5 圖形標注
- 15.2.4 編輯局部剖視圖
- 15.2.3 粗繪支架的外形
- 15.2.2 繪制繪圖基準
- 15.2.1 設置繪圖環境
- 15.2 范例繪制
- 15.1 范例介紹
- 第15章 綜合設計范例1——繪制支架零件圖
- 14.4.3 制作引腳部分
- 14.4.2 制作電阻
- 14.4.1 新建三維文件
- 14.4 設計范例——繪制二極管
- 14.3.2 渲染
- 14.3.1 消隱
- 14.3 制作三維對象的效果
- 14.2.13 抽殼
- 14.2.12 清除
- 14.2.11 壓印邊
- 14.2.10 復制邊
- 14.2.9 著色邊
- 14.2.8 復制面
- 14.2.7 著色面
- 14.2.6 傾斜面
- 14.2.5 旋轉面
- 14.2.4 刪除面
- 14.2.3 偏移面
- 14.2.2 移動面
- 14.2.1 拉伸面
- 14.2 編輯三維實體
- 14.1.8 交集運算
- 14.1.7 差集運算
- 14.1.6 并集運算
- 14.1.5 三維旋轉
- 14.1.4 三維鏡像
- 14.1.3 三維陣列
- 14.1.2 截面
- 14.1.1 剖切實體
- 14.1 編輯三維對象
- 第14章 編輯三維體
- 13.6.2 繪制上部面
- 13.6.1 繪制底部平面
- 13.6 設計范例——繪制三維面
- 13.5.8 旋轉實體
- 13.5.7 拉伸實體
- 13.5.6 繪制圓環體
- 13.5.5 繪制楔體
- 13.5.4 繪制圓錐體
- 13.5.3 繪制圓柱體
- 13.5.2 繪制球體
- 13.5.1 繪制長方體
- 13.5 繪制三維實體
- 13.4.7 繪制邊界曲面
- 13.4.6 繪制直紋曲面
- 13.4.5 繪制平移曲面
- 13.4.4 繪制旋轉曲面
- 13.4.3 繪制三維網格
- 13.4.2 繪制基本三維曲面
- 13.4.1 繪制三維面
- 13.4 繪制三維曲面
- 13.3 三維動態觀察器
- 13.2.3 其他特殊視點
- 13.2.2 使用【視點】命令
- 13.2.1 使用【視點預置】對話框
- 13.2 設置三維視點
- 13.1.8 三維坐標系
- 13.1.7 移動UCS
- 13.1.6 設置UCS
- 13.1.5 正交UCS
- 13.1.4 命名UCS
- 13.1.3 新建UCS
- 13.1.2 坐標系簡介
- 13.1.1 三維界面
- 13.1 三維界面和坐標系
- 第13章 繪制三維體
- 12.6 設計案例——打印零件圖
- 12.5.2 打印圖形
- 12.5.1 打印預覽
- 12.5 打印設置
- 12.4.3 修改頁面設置
- 12.4.2 新建頁面設置
- 12.4.1 頁面設置管理器
- 12.4 頁面設置
- 12.3.2 輸出PDF文件
- 12.3.1 輸出的文件類型
- 12.3 圖形輸出
- 12.2.4 從PCP或PC3文件中輸入信息
- 12.2.3 配置網絡非系統繪圖儀
- 12.2.2 配置本地非系統繪圖儀
- 12.2.1 創建PC3文件
- 12.2 設置繪圖設備
- 12.1.3 視口
- 12.1.2 在圖紙空間中創建布局
- 12.1.1 模型空間和圖紙空間
- 12.1 創建布局
- 第12章 圖形輸出與打印
- 11.5.3 填寫表格中的文字
- 11.5.2 插入表格并編輯
- 11.5.1 定義表格樣式
- 11.5 設計范例——繪制機械加工工序卡片并填寫文字
- 11.4 CAD協同設計中的外部參照工具
- 11.3.2 工具選項板的使用
- 11.3.1 向工具選項板添加新內容
- 11.3 工具選項板
- 11.2.4 利用設計中心引用外部參照
- 11.2.3 設計中心的拖放功能
- 11.2.2 使用設計中心插入塊
- 11.2.1 利用設計中心打開圖形
- 11.2 設計中心
- 11.1.3 填寫表格
- 11.1.2 繪制表格
- 11.1.1 創建表格樣式
- 11.1 表格
- 第11章 表格和工具選項
- 10.4.3 修改圖塊
- 10.4.2 插入圖塊
- 10.4.1 制作圖塊
- 10.4 設計案例——制作圖塊
- 10.3.2 創建動態塊
- 10.3.1 動態塊概述
- 10.3 動態塊
- 10.2.4 使用【塊屬性管理器】
- 10.2.3 編輯塊屬性
- 10.2.2 編輯屬性定義
- 10.2.1 創建塊屬性
- 10.2 塊屬性
- 10.1.4 設置基點
- 10.1.3 插入塊
- 10.1.2 將塊保存為文件
- 10.1.1 創建塊
- 10.1 創建并編輯塊
- 第10章 塊操作
- 9.4.2 建立和編輯文字
- 9.4.1 設置文字樣式
- 9.4 設計范例——編寫零件圖技術說明
- 9.3.4 文字效果
- 9.3.3 預覽效果
- 9.3.2 字體
- 9.3.1 樣式名
- 9.3 文字樣式
- 9.2.2 編輯多行文字
- 9.2.1 創建多行文字
- 9.2 多行文字
- 9.1.2 編輯單行文字
- 9.1.1 創建單行文字
- 9.1 單行文字
- 第9章 文字操作
- 8.6.2 標注施工要求
- 8.6.1 標注尺寸
- 8.6 設計范例——建筑尺寸標注
- 8.5.3 替代
- 8.5.2 編輯標注文字
- 8.5.1 編輯標注
- 8.5 編輯尺寸標注
- 8.4.2 標注形位公差
- 8.4.1 形位公差的樣式
- 8.4 標注形位公差
- 8.3.11 快速標注
- 8.3.10 坐標標注
- 8.3.9 引線標注
- 8.3.8 圓心標記
- 8.3.7 連續標注
- 8.3.6 基線標注
- 8.3.5 角度標注
- 8.3.4 直徑標注
- 8.3.3 半徑標注
- 8.3.2 對齊標注
- 8.3.1 線性標注
- 8.3 創建尺寸標注
- 8.2.8 公差
- 8.2.7 換算單位
- 8.2.6 主單位
- 8.2.5 調整
- 8.2.4 文字
- 8.2.3 直線和箭頭
- 8.2.2 創建新標注樣式
- 8.2.1 標注樣式的管理
- 8.2 尺寸標注的樣式
- 8.1.2 尺寸標注的過程
- 8.1.1 尺寸標注的元素
- 8.1 尺寸標注的概念
- 第8章 尺寸和公差標注
- 7.4.2 繪制封帽
- 7.4.1 繪制軸網
- 7.4 設計范例——繪制封帽剖面圖
- 7.3.2 自動追蹤
- 7.3.1 使用極軸追蹤
- 7.3 極軸追蹤
- 7.2.3 自動捕捉設置
- 7.2.2 自動捕捉
- 7.2.1 使用對象捕捉
- 7.2 對象捕捉
- 7.1.4 正交
- 7.1.3 捕捉的應用
- 7.1.2 柵格的應用
- 7.1.1 柵格和捕捉介紹
- 7.1 柵格和捕捉
- 第7章 精確繪圖設置
- 6.6.3 填充門框
- 6.6.2 填充墻壁
- 6.6.1 填充屋頂墻面
- 6.6 設計范例——建筑圖紙的圖案填充
- 6.5.2 修改圖案填充
- 6.5.1 建立圖案填充
- 6.5 圖案填充
- 6.4.2 編輯樣條曲線
- 6.4.1 創建樣條曲線
- 6.4 創建與編輯樣條曲線
- 6.3 創建云線
- 6.2.2 編輯多段線
- 6.2.1 創建多段線
- 6.2 創建和編輯二維多段線
- 6.1.2 編輯多線
- 6.1.1 繪制多線
- 6.1 創建和編輯多線
- 第6章 繪制和編輯復雜二維圖形
- 5.3 設計范例——繪制機械平面圖
- 5.2.8 分解
- 5.2.7 圓角
- 5.2.6 倒角
- 5.2.5 打斷
- 5.2.4 延伸
- 5.2.3 修剪
- 5.2.2 拉長
- 5.2.1 拉伸
- 5.2 擴展編輯工具
- 5.1.8 陣列
- 5.1.7 偏移
- 5.1.6 鏡像
- 5.1.5 縮放
- 5.1.4 旋轉
- 5.1.3 移動
- 5.1.2 復制
- 5.1.1 刪除
- 5.1 基本編輯工具
- 第5章 編輯基本圖形
- 4.9 設計范例——繪制機械零件
- 4.8.2 繪制圓環的步驟
- 4.8.1 繪制圓環命令調用方法
- 4.8 繪制圓環
- 4.7.2 多種繪制橢圓的方法
- 4.7.1 繪制橢圓命令調用方法
- 4.7 繪制橢圓
- 4.6.2 多種繪制圓弧的方法
- 4.6.1 繪制圓弧命令調用方法
- 4.6 繪制圓弧
- 4.5.2 多種繪制圓的方法
- 4.5.1 繪制圓命令調用方法
- 4.5 繪制圓
- 4.4.2 繪制多邊形的步驟
- 4.4.1 繪制多邊形命令調用方法
- 4.4 繪制正多邊形
- 4.3.2 繪制矩形的步驟
- 4.3.1 繪制矩形命令調用方法
- 4.3 繪制矩形
- 4.2.3 繪制構造線
- 4.2.2 繪制射線
- 4.2.1 繪制直線
- 4.2 繪制線
- 4.1.3 設置點
- 4.1.2 繪制點的方式
- 4.1.1 繪制點的方法
- 4.1 繪制點
- 第4章 繪制基本的二維圖形
- 3.4 設計范例——繪制餐桌底視圖
- 3.3.6 管理圖層狀態
- 3.3.5 保存圖層狀態
- 3.3.4 顯示圖層細節
- 3.3.3 設置當前圖層
- 3.3.2 刪除圖層
- 3.3.1 命名圖層過濾器
- 3.3 圖層管理
- 3.2 圖層狀態和特性
- 3.1.4 圖層線寬
- 3.1.3 圖層線型
- 3.1.2 圖層顏色
- 3.1.1 創建圖層
- 3.1 創建新圖層
- 第3章 圖層管理
- 2.3.3 命名視圖
- 2.3.2 縮放視圖
- 2.3.1 平移視圖
- 2.3 視圖控制
- 2.2.6 設置線型
- 2.2.5 設置圖形界限
- 2.2.4 設置繪圖單位
- 2.2.3 更改圖形窗口的顏色
- 2.2.2 鼠標的設置
- 2.2.1 設置參數選項
- 2.2 設置繪圖環境
- 2.1.2 坐標的表示方法
- 2.1.1 坐標系統
- 2.1 坐標系與坐標
- 第2章 AutoCAD 2013基本設置
- 1.5.4 關閉文件和退出程序
- 1.5.3 保存文件
- 1.5.2 打開文件
- 1.5.1 建立新文件
- 1.5 圖形文件的基本操作
- 1.4 AutoCAD 2013的新增功能
- 1.3.11 工具選項板
- 1.3.10 狀態欄
- 1.3.9 命令輸入行
- 1.3.8 繪圖區
- 1.3.7 選項卡和面板
- 1.3.6 功能區
- 1.3.5 工具欄
- 1.3.4 菜單瀏覽器與菜單欄
- 1.3.3 快速訪問工具欄
- 1.3.2 工具提示
- 1.3.1 應用程序窗口
- 1.3 AutoCAD 2013的界面結構
- 1.2 AutoCAD 2013的安裝方法
- 1.1.3 功能及應用范圍
- 1.1.2 AutoCAD軟件特點
- 1.1.1 發展簡史
- 1.1 AutoCAD 2013簡介
- 第1章 AutoCAD 2013入門
- 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1章 AutoCAD 2013入門
- 1.1 AutoCAD 2013簡介
- 1.1.1 發展簡史
- 1.1.2 AutoCAD軟件特點
- 1.1.3 功能及應用范圍
- 1.2 AutoCAD 2013的安裝方法
- 1.3 AutoCAD 2013的界面結構
- 1.3.1 應用程序窗口
- 1.3.2 工具提示
- 1.3.3 快速訪問工具欄
- 1.3.4 菜單瀏覽器與菜單欄
- 1.3.5 工具欄
- 1.3.6 功能區
- 1.3.7 選項卡和面板
- 1.3.8 繪圖區
- 1.3.9 命令輸入行
- 1.3.10 狀態欄
- 1.3.11 工具選項板
- 1.4 AutoCAD 2013的新增功能
- 1.5 圖形文件的基本操作
- 1.5.1 建立新文件
- 1.5.2 打開文件
- 1.5.3 保存文件
- 1.5.4 關閉文件和退出程序
- 第2章 AutoCAD 2013基本設置
- 2.1 坐標系與坐標
- 2.1.1 坐標系統
- 2.1.2 坐標的表示方法
- 2.2 設置繪圖環境
- 2.2.1 設置參數選項
- 2.2.2 鼠標的設置
- 2.2.3 更改圖形窗口的顏色
- 2.2.4 設置繪圖單位
- 2.2.5 設置圖形界限
- 2.2.6 設置線型
- 2.3 視圖控制
- 2.3.1 平移視圖
- 2.3.2 縮放視圖
- 2.3.3 命名視圖
- 第3章 圖層管理
- 3.1 創建新圖層
- 3.1.1 創建圖層
- 3.1.2 圖層顏色
- 3.1.3 圖層線型
- 3.1.4 圖層線寬
- 3.2 圖層狀態和特性
- 3.3 圖層管理
- 3.3.1 命名圖層過濾器
- 3.3.2 刪除圖層
- 3.3.3 設置當前圖層
- 3.3.4 顯示圖層細節
- 3.3.5 保存圖層狀態
- 3.3.6 管理圖層狀態
- 3.4 設計范例——繪制餐桌底視圖
- 第4章 繪制基本的二維圖形
- 4.1 繪制點
- 4.1.1 繪制點的方法
- 4.1.2 繪制點的方式
- 4.1.3 設置點
- 4.2 繪制線
- 4.2.1 繪制直線
- 4.2.2 繪制射線
- 4.2.3 繪制構造線
- 4.3 繪制矩形
- 4.3.1 繪制矩形命令調用方法
- 4.3.2 繪制矩形的步驟
- 4.4 繪制正多邊形
- 4.4.1 繪制多邊形命令調用方法
- 4.4.2 繪制多邊形的步驟
- 4.5 繪制圓
- 4.5.1 繪制圓命令調用方法
- 4.5.2 多種繪制圓的方法
- 4.6 繪制圓弧
- 4.6.1 繪制圓弧命令調用方法
- 4.6.2 多種繪制圓弧的方法
- 4.7 繪制橢圓
- 4.7.1 繪制橢圓命令調用方法
- 4.7.2 多種繪制橢圓的方法
- 4.8 繪制圓環
- 4.8.1 繪制圓環命令調用方法
- 4.8.2 繪制圓環的步驟
- 4.9 設計范例——繪制機械零件
- 第5章 編輯基本圖形
- 5.1 基本編輯工具
- 5.1.1 刪除
- 5.1.2 復制
- 5.1.3 移動
- 5.1.4 旋轉
- 5.1.5 縮放
- 5.1.6 鏡像
- 5.1.7 偏移
- 5.1.8 陣列
- 5.2 擴展編輯工具
- 5.2.1 拉伸
- 5.2.2 拉長
- 5.2.3 修剪
- 5.2.4 延伸
- 5.2.5 打斷
- 5.2.6 倒角
- 5.2.7 圓角
- 5.2.8 分解
- 5.3 設計范例——繪制機械平面圖
- 第6章 繪制和編輯復雜二維圖形
- 6.1 創建和編輯多線
- 6.1.1 繪制多線
- 6.1.2 編輯多線
- 6.2 創建和編輯二維多段線
- 6.2.1 創建多段線
- 6.2.2 編輯多段線
- 6.3 創建云線
- 6.4 創建與編輯樣條曲線
- 6.4.1 創建樣條曲線
- 6.4.2 編輯樣條曲線
- 6.5 圖案填充
- 6.5.1 建立圖案填充
- 6.5.2 修改圖案填充
- 6.6 設計范例——建筑圖紙的圖案填充
- 6.6.1 填充屋頂墻面
- 6.6.2 填充墻壁
- 6.6.3 填充門框
- 第7章 精確繪圖設置
- 7.1 柵格和捕捉
- 7.1.1 柵格和捕捉介紹
- 7.1.2 柵格的應用
- 7.1.3 捕捉的應用
- 7.1.4 正交
- 7.2 對象捕捉
- 7.2.1 使用對象捕捉
- 7.2.2 自動捕捉
- 7.2.3 自動捕捉設置
- 7.3 極軸追蹤
- 7.3.1 使用極軸追蹤
- 7.3.2 自動追蹤
- 7.4 設計范例——繪制封帽剖面圖
- 7.4.1 繪制軸網
- 7.4.2 繪制封帽
- 第8章 尺寸和公差標注
- 8.1 尺寸標注的概念
- 8.1.1 尺寸標注的元素
- 8.1.2 尺寸標注的過程
- 8.2 尺寸標注的樣式
- 8.2.1 標注樣式的管理
- 8.2.2 創建新標注樣式
- 8.2.3 直線和箭頭
- 8.2.4 文字
- 8.2.5 調整
- 8.2.6 主單位
- 8.2.7 換算單位
- 8.2.8 公差
- 8.3 創建尺寸標注
- 8.3.1 線性標注
- 8.3.2 對齊標注
- 8.3.3 半徑標注
- 8.3.4 直徑標注
- 8.3.5 角度標注
- 8.3.6 基線標注
- 8.3.7 連續標注
- 8.3.8 圓心標記
- 8.3.9 引線標注
- 8.3.10 坐標標注
- 8.3.11 快速標注
- 8.4 標注形位公差
- 8.4.1 形位公差的樣式
- 8.4.2 標注形位公差
- 8.5 編輯尺寸標注
- 8.5.1 編輯標注
- 8.5.2 編輯標注文字
- 8.5.3 替代
- 8.6 設計范例——建筑尺寸標注
- 8.6.1 標注尺寸
- 8.6.2 標注施工要求
- 第9章 文字操作
- 9.1 單行文字
- 9.1.1 創建單行文字
- 9.1.2 編輯單行文字
- 9.2 多行文字
- 9.2.1 創建多行文字
- 9.2.2 編輯多行文字
- 9.3 文字樣式
- 9.3.1 樣式名
- 9.3.2 字體
- 9.3.3 預覽效果
- 9.3.4 文字效果
- 9.4 設計范例——編寫零件圖技術說明
- 9.4.1 設置文字樣式
- 9.4.2 建立和編輯文字
- 第10章 塊操作
- 10.1 創建并編輯塊
- 10.1.1 創建塊
- 10.1.2 將塊保存為文件
- 10.1.3 插入塊
- 10.1.4 設置基點
- 10.2 塊屬性
- 10.2.1 創建塊屬性
- 10.2.2 編輯屬性定義
- 10.2.3 編輯塊屬性
- 10.2.4 使用【塊屬性管理器】
- 10.3 動態塊
- 10.3.1 動態塊概述
- 10.3.2 創建動態塊
- 10.4 設計案例——制作圖塊
- 10.4.1 制作圖塊
- 10.4.2 插入圖塊
- 10.4.3 修改圖塊
- 第11章 表格和工具選項
- 11.1 表格
- 11.1.1 創建表格樣式
- 11.1.2 繪制表格
- 11.1.3 填寫表格
- 11.2 設計中心
- 11.2.1 利用設計中心打開圖形
- 11.2.2 使用設計中心插入塊
- 11.2.3 設計中心的拖放功能
- 11.2.4 利用設計中心引用外部參照
- 11.3 工具選項板
- 11.3.1 向工具選項板添加新內容
- 11.3.2 工具選項板的使用
- 11.4 CAD協同設計中的外部參照工具
- 11.5 設計范例——繪制機械加工工序卡片并填寫文字
- 11.5.1 定義表格樣式
- 11.5.2 插入表格并編輯
- 11.5.3 填寫表格中的文字
- 第12章 圖形輸出與打印
- 12.1 創建布局
- 12.1.1 模型空間和圖紙空間
- 12.1.2 在圖紙空間中創建布局
- 12.1.3 視口
- 12.2 設置繪圖設備
- 12.2.1 創建PC3文件
- 12.2.2 配置本地非系統繪圖儀
- 12.2.3 配置網絡非系統繪圖儀
- 12.2.4 從PCP或PC3文件中輸入信息
- 12.3 圖形輸出
- 12.3.1 輸出的文件類型
- 12.3.2 輸出PDF文件
- 12.4 頁面設置
- 12.4.1 頁面設置管理器
- 12.4.2 新建頁面設置
- 12.4.3 修改頁面設置
- 12.5 打印設置
- 12.5.1 打印預覽
- 12.5.2 打印圖形
- 12.6 設計案例——打印零件圖
- 第13章 繪制三維體
- 13.1 三維界面和坐標系
- 13.1.1 三維界面
- 13.1.2 坐標系簡介
- 13.1.3 新建UCS
- 13.1.4 命名UCS
- 13.1.5 正交UCS
- 13.1.6 設置UCS
- 13.1.7 移動UCS
- 13.1.8 三維坐標系
- 13.2 設置三維視點
- 13.2.1 使用【視點預置】對話框
- 13.2.2 使用【視點】命令
- 13.2.3 其他特殊視點
- 13.3 三維動態觀察器
- 13.4 繪制三維曲面
- 13.4.1 繪制三維面
- 13.4.2 繪制基本三維曲面
- 13.4.3 繪制三維網格
- 13.4.4 繪制旋轉曲面
- 13.4.5 繪制平移曲面
- 13.4.6 繪制直紋曲面
- 13.4.7 繪制邊界曲面
- 13.5 繪制三維實體
- 13.5.1 繪制長方體
- 13.5.2 繪制球體
- 13.5.3 繪制圓柱體
- 13.5.4 繪制圓錐體
- 13.5.5 繪制楔體
- 13.5.6 繪制圓環體
- 13.5.7 拉伸實體
- 13.5.8 旋轉實體
- 13.6 設計范例——繪制三維面
- 13.6.1 繪制底部平面
- 13.6.2 繪制上部面
- 第14章 編輯三維體
- 14.1 編輯三維對象
- 14.1.1 剖切實體
- 14.1.2 截面
- 14.1.3 三維陣列
- 14.1.4 三維鏡像
- 14.1.5 三維旋轉
- 14.1.6 并集運算
- 14.1.7 差集運算
- 14.1.8 交集運算
- 14.2 編輯三維實體
- 14.2.1 拉伸面
- 14.2.2 移動面
- 14.2.3 偏移面
- 14.2.4 刪除面
- 14.2.5 旋轉面
- 14.2.6 傾斜面
- 14.2.7 著色面
- 14.2.8 復制面
- 14.2.9 著色邊
- 14.2.10 復制邊
- 14.2.11 壓印邊
- 14.2.12 清除
- 14.2.13 抽殼
- 14.3 制作三維對象的效果
- 14.3.1 消隱
- 14.3.2 渲染
- 14.4 設計范例——繪制二極管
- 14.4.1 新建三維文件
- 14.4.2 制作電阻
- 14.4.3 制作引腳部分
- 第15章 綜合設計范例1——繪制支架零件圖
- 15.1 范例介紹
- 15.2 范例繪制
- 15.2.1 設置繪圖環境
- 15.2.2 繪制繪圖基準
- 15.2.3 粗繪支架的外形
- 15.2.4 編輯局部剖視圖
- 15.2.5 圖形標注
- 15.2.6 打印輸出
- 15.3 范例小結
- 第16章 綜合設計范例2——繪制建筑立面圖
- 16.1 范例介紹
- 16.2 范例繪制
- 16.2.1 設置繪圖環境
- 16.2.2 繪制建筑輪廓
- 16.2.3 細部設計和墻面裝飾
- 16.2.4 繪制門窗
- 16.2.5 尺寸標注和文字標注
- 16.2.6 添加圖框標題并打印輸出
- 16.3 范例小結 更新時間:2019-01-01 05: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