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3評論

第1章 快樂的來源(1)

有容就有氣度、涵養、承諾、財富。有容納的氣量,自有端莊的容顏。境隨心生,容從心現。容是面子,人到40歲面容就由自己負責了,容也是里子,含著氣質與肚量。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云。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快樂

人都希望追求快樂,沒有人希望痛苦。即使一些宗教人士崇尚苦修苦煉,也是希望通過修煉而獲得更多、更大的快樂。

快樂是人類一致共同的追求,但是快樂從哪里來呢?世間上有的人以吃喝嫖賭為樂,有的人以懶散閑蕩為樂,這只是一時的快樂,甚至是麻醉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什么呢?

一、為善最樂。世間事不用法官判決,也不必等到死后審判,在這個世間上,做了善事自然會有善緣好運,做了惡事必然招致痛苦的果報,所以為善最樂。

二、知足常樂。世間的金錢物質,能滿足人心的很有限,因為人的欲望無窮,所以永遠得不到快樂,唯有知足的人才能獲得永久的快樂。知足的人雖在凡間,也如天堂;不知足的人,雖臥天堂也如地獄。

三、如愿快樂。一個人樂觀開朗,對人生充滿希望,平時修身利人,造福社會,一旦如愿了,自有無比的快樂。

四、助人為樂。一個人自私,獲得的快樂有限;只有利人、助人,獲得的快樂才會無限。今日社會倡導“共享”,就是要把自己的快樂和他人分享,能夠幫助別人獲得快樂,不但自己會更快樂,而且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

五、富有利樂。富有金錢固然可以快樂,但是富有學問、信仰、道心、道念,富有精神世界的舒適,更是無上的快樂。

六、自在安樂。人生富有金錢物質,如果不自在,也不快樂。人生的快樂,要能自由自在,所以“觀自在”菩薩因為觀人自在、觀境自在、觀時自在、觀心自在。能自在,又怎么會不安樂呢?

七、心安法樂。所有的快樂里面,甲級的快樂就是“心安法樂”。不管環境怎么復雜,社會人事如何紛擾,假如我們的心里平安,在信仰中追求禪悅、真理,就會有更高層次的快樂。

八、寂靜至樂。快樂處處有,但是最究竟的快樂要算寂靜的至樂了。佛陀所證悟的“涅槃寂靜”,禪師所謂的“廓然大悟”,雖然一般人不容易達到,但是念佛拜佛所獲得的“忘卻身心”之境,也就類似寂靜安樂了。

快樂不一定要別人給我們,自己就可以制造快樂,例如說話幽默、想象光明、心胸坦蕩、人我和諧,那就是一種最大的快樂。總之,快樂是一種生活的升華,快樂是一種道德的規范,快樂是彼此互動的規則。在人生的道路上,快樂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還是要有“如是樂因”,才有“如是樂果”,所以我們要建立樂群的修養、樂育的生活、樂業的精神、樂天的性格,不侵犯別人,而能制造利人的歡喜和希望,那就是快樂的意義了。

快樂的類別

人生各有所求,有的人一心一意追求功名富貴,有的人終其一生只希望愛情順利,有的人心里所想無非家人平安幸福。但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應該是追求歡喜快樂,“快樂”是人生最主要的目標,只是人生的快樂也有層次上的不同,分析如下:

一、人生最初的要求是物質生活的滿足,從物質生活里獲得快樂。例如,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綾羅綢緞,住要高樓別墅,在物用方面都要超人一等。甚至別人只有自行車、摩托車,我要擁有汽車;別人只有收音機,我要的是電視機;別人有家用電話,我有三頻的手機。總之,有的人總是要在物質上超人一等,并且以此為樂。

二、有的人物質上的欲樂固然需要,但更重視精神上的富有,所以進一步要追求精神上的快樂。所謂“精神”的快樂,他要讀書,要愛情,并且講究舒適、自由的生活,更希望受人尊重,在工作、事業等各方面尤其要有很好的表現,以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這是一種精神生活的追求。

三、有的人不太重視物質生活,他講究的是生活的情調、氣氛,重視的是藝術的美感、品位。例如,家中要有花、有畫、有書香、有庭院;平時自己的行儀動作,都很優雅從容,自己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風情萬種,講話尤其講究教養,有文士風范,他把美感、藝術,在生活中表現到極點,從中享受藝術生活的快樂。

四、有的人即使有了前面的三種快樂,仍然不滿足,他還希望有信仰的生活。所謂“信仰生活”,就是要超越,要升華,要求得心靈的豁達,希望能與圣賢交流往來,能與真理相應契合,所以每日在生活里,逍遙自在,解脫放曠,不為功名利祿所拘,不為人情世故所擾,完全把自己投身在自覺覺人、自度度人的生活里,這就是信仰生活帶來的快樂。

以上四種快樂的生活,不但分出人生的等級,也分出人生的品位。只是我們所希望的人生,不應該只是追求這種快樂、那種滿足,而是要能凈化生活,提升人格道德,要能自度度人、自覺覺他,要發揮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才是永恒的生命,這樣的生命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快樂的來源

人到世間上來,莫不是為了追求快樂,莫不希望能遠離痛苦。但是快樂如何擁有呢?

一、快樂來自家居和諧。一個家庭里,每個分子都應該為家庭的和諧貢獻,不能自私、執著、計較,造成家庭的紛爭,使家居不快樂。如果有人每天只想外出散心、郊游,把家庭視如牢獄、冰窖,甚至本來是親人骨肉,卻當成仇人相聚,這樣的家庭生活如何會快樂呢?可見家人的快樂,來自家庭的和諧;家庭的和諧,要靠每個家庭分子共同創造!

二、快樂來自天然環境。居家在山邊,可以在山居小路散步;居家在水邊,可以在河川堤岸休閑。居家邊上有公園、有市場,散步、購物當然都能稱心如意;假如居家在人煙稠密的大樓,出門舉步艱難,或是住在偏僻陋巷,進出都感不便,當然就會心浮氣躁。古代孟母所以要三遷,現代的富貴人士所以要找風水寶地,就是因為環境會影響人的心情,環境對于吾人的快樂與否,至關重要。

三、快樂來自人際關系。一個人處身在今日社會,總會有許多朋友。平時參與各種社交活動,和各種人士互動往來,假如自己會做人,經常幫助、贊美別人,則“敬人者人恒敬之”,別人也會對我們贊美、幫助,人際互動融洽,當然就會感到快樂。反之,有的人處事不夠圓融,經常嫌這個不好,怪那個不是,自己沒有培養好因好緣,自然不會獲得友誼,甚至難堪煩惱一大堆,人生怎么會快樂呢?

四、快樂來自心胸寬廣。一個人心胸寬廣,能包容一些不同的人事意見,不斤斤計較于人我之間的是非得失,當然就會感到人生樂趣無窮。假如心胸狹窄,一件事也要計較,一句話也要計較,一個人都要計較、執著,則快樂難以產生。有時候別人有心想把快樂帶給你,由于你心胸不夠寬廣,沒有容納的空間,快樂自然就會遠離。

五、快樂來自慈悲喜舍。我們希望別人給我們快樂,必先自己帶給別人快樂。如果你不播種快樂的因,不結快樂的緣,哪里有快樂的花果呢?佛法里的“四無量心”慈悲喜舍,慈悲沒有敵人,喜舍必能獲得人緣;自己擁有慈悲喜舍的法寶,則生活中自然會感到快樂無窮。

六、快樂來自自己內心。是快樂,還是煩惱?要靠我們內心去制造。你不善經營內心的工廠,只想偷工減料,只想蒙混得利,必定為自己帶來痛苦的結果。假如能將內心的產品改良,給別人一些利益,多為別人著想,快樂自然就會從心里源源不斷而來。就像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朝大儒朱熹的高論,確實值得參考。

來源

宋朝理學家朱熹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木有本,水有源,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來源。現在有一些歷史學家,專門從事各個民族來源的研究。其實不只是人有來源,動植物的繁殖衍化,都有最初的來源。來源很重要,懂得追根溯源,才不會忘本。

人生有哪些來源呢?

一、勞動是財富的來源。人類的生活要靠財富,財富的來源要靠勞動。勞動不只是指勞力,甚至勞心、勞智。人都要經過一番辛勞,才有財富的收入。即使回到上古洪荒時代,過著畋獵生活,人類靠打獵為生,也需要付出勞力去爭取,才能生存。

二、土地是食物的來源。生物生存的首要條件,要有食物填飽肚子。大地讓我們種植五谷,成長樹木花果,作為食物;有食物就能維持生命,所以人類歌頌大地為生命之母。此外,大地承載一切眾生、蘊藏各種能源,提供萬物生活的空間與資糧,讓萬物在大地之上,生生不息地繁衍,所以大地是萬物之母。

三、空氣是生命的來源。人命在哪里?就在呼吸空氣之間!因此生命除了要靠食物維持以外,空氣與生命的關系,更是既密切又重要。假如沒有空氣可以呼吸,生命就會被迫結束,所以大自然的空氣,對人的生存至關重要。現在都市人口密集,來自冷氣、汽車,乃至工廠所排放的廢氣,嚴重污染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為人類的生存敲響警鐘。平常我們要看到藍天白云,需要空氣清新才能有蔚藍的天空;人類要求生命久長,也不得不注意空氣的清潔流通。

四、流水是文化的來源。我們考察世界的地理,凡是有流水的地方,經濟都比較發達;凡是有流水的地方,文化也比較容易發展。美國的西部地區,中國的大西北平原,都是干燥的沙漠地帶,缺少水源,所以當地的經濟、文化就不容易發展。因此,流水與經濟、文化息息相關;人類要提升文化,發展經濟,就要愛護流水,因為流水是經濟、文化的來源。

五、知識是文明的來源。知識與道德并不能畫上等號,但是知識是文明的來源,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人類因為知識增加,才能對生活改善。很多科學發明,諸如現在的汽車、冰箱、飛機、商船,乃至電視、網絡等文明產物,都是靠著知識而有的發明。人類能把知識貢獻于文明,如能進而把知識用來增加道德,人間就更加美好了。

六、鼓勵是力量的來源。有人說,愛情是人生的動力。當然,愛情如水,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愛情可以讓人幸福快樂,但也因此帶來煩惱痛苦。不過,愛的鼓勵確實是力量的來源!一句好話,一點關懷,讓對方得到些微的鼓勵,他可能發揮巨大的力量。兒童因為母親的鼓勵,發奮讀書;丈夫因為妻子的鼓勵,出生入死,衛國安民;信徒因為信仰的鼓勵,點燃未來生命的火種,甘愿為大眾服務。我們不要吝于給人一點鼓勵,愛語關懷有時可以激發比金錢更大的動力。

心的譬喻

每個人都有一顆心,心是我們的主人翁,我們的主人翁是什么樣子?一般人都不容易知道,只有用“譬喻”來形容我們的心像什么。試舉十喻如下:

一、心如猿猴難控制。我們的心像猿猴,每天跳動不停,一刻不能安靜。它可以上下翻滾、前后跳躍,讓人捉摸不定,無法控制。

二、心如電光剎那間。世間上光速最快,比電光還要快的是我們的心。一個閃電在一秒之間,百千萬里;心念一動,即刻可以在世界各地遨游,快如電光。

三、心如野鹿逐聲色。山中的野鹿無所事事,吃飽以后只想追逐聲色之娛。人心也是如此,如野鹿追逐聲色,不肯停留。

四、心如盜賊劫功德。人生有一件可怕的事,就是自己養在身體里的心,好像盜賊一樣,它竊取我們的功德,為非作歹,肆無忌憚。

五、心如冤家身受苦。心也像我們的冤家仇人,有時會保護我們,有時也會出賣我們;心念一動,有了不正的行為,就會讓我們的人生受苦。

六、心如童仆諸惱使。心也像我們的童仆,雖然供我們差遣、使喚,但童仆間的是非煩惱,我們也要一概承受。

七、心如國王能行令。心如國王,高高在上,他的所有臣民“眼耳鼻舌身”都要聽命于他。如果心的國王是一個仁王,他可以領導臣民做好事;如果是一個惡王,臣民就會遭殃。古代印度的阿育王,一生被人稱作“黑阿育”、“白阿育”,因為他在學佛前后有不一樣的領導風格。

八、心如泉水流不盡。我們的心好像泉源,可以流出清澈的凈水,也可以流出污濁的黑水。如果心的泉源不斷流出凈水,則我們的社區、同事、親友,都會同享凈水之惠。

九、心如畫師描不盡。“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雕刻師,可以把自己雕刻成自己想要的形象,因為心就是我們的雕刻家。我們要想讓自己成為什么樣子,也可以自己彩繪,因為心就是我們的畫師。我們的心里有什么毛病,也可以自己醫療,做自己的心理醫師,因為心就是我們的醫王。總之,我們要把自己形塑成什么形象,心就是主事者。

十、心如虛空大無邊。真正的心像什么?在我們的意識形態里,當然可以像猿猴、電光、野鹿、盜賊、冤家、童仆、國王、泉水、畫師,但我們真正的真心、性靈,大如虛空,無邊無際。真心的生命,是無生滅的法身,真心的生命沒有生死,是永恒的涅槃。

因此,心和一個人一樣,可以成為壞人,也可以成為好人;心可以成為盜賊、猿猴,也可成為諸佛菩薩,就看我們如何主宰自己的心了。

品牌:磨鐵數盟
上架時間:2015-09-09 11:27:47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磨鐵數盟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理塘县| 双桥区| 于田县| 四平市| 洪雅县| 大埔区| 辽中县| 杂多县| 黔西县| 博乐市| 灵台县| 武威市| 丰原市| 蓝田县| 章丘市| 高平市| 绵竹市| 彰武县| 印江| 昂仁县| 孟津县| 金昌市| 江源县| 礼泉县| 自贡市| 正镶白旗| 湖州市| 南木林县| 台州市| 道孚县| 乌兰察布市| 洛隆县| 隆尧县| 杭州市| 汤原县| 郑州市| 澄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桂林市| 邮箱| 庆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