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

第1章 前言(1)

超越“去杠桿化”

大約在1/4世紀之前的1989年夏,日裔美國政治哲學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做出大膽預測,“經濟和政治自由主義不折不扣的勝利……是西方社會的真正勝利”,并宣稱“人類意識形態進化史的終點”就是“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得到普及,也就是人類政府的最終形式”。時過境遷,如今的世界卻儼然呈現出不同的局面。“經濟自由主義”完全成為有色標簽,而中國等地的支持者對西方民主制度公開表示不屑。西方社會發展停滯、舉步不前,這種停滯還不僅僅局限于經濟領域。據世界銀行估計,2012年歐洲經濟將出現緊縮,美國僅能實現2%的經濟增長,可中國的增速則可高達美國的4倍之多,印度也將高出美國3倍以上。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中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會在2016年趕超美國[1]。在1989年投資西方的人們遭到了嚴懲(他們自2000年起就一無所獲),而在西方以外地區的投資回報則相當豐厚。這一“大分流”要比福山大膽預測共產主義的倒臺還要令人瞠目。福山著書之際,世界經濟的重心還穩穩地落在北大西洋地區。而如今,它已然超越了歐亞分界線烏拉爾山脈。到2025年,世界經濟重心將位于哈薩克斯坦以北,這幾乎與公元1500年時崛起之前的西方處于同一緯度。

最近,關于西方社會經濟放緩的原因,有種“去杠桿化”的說法頗為流行——這就是痛苦的減債過程(即所謂的資產負債表修復)。毋庸置疑,如今西方社會的債務規模幾乎達到史無前例的地步。在美國歷史上,公債私債的總和超過GDP 250%的情況是第二次出現。麥肯錫全球學會經過對50個國家的研究,確定自1930年以來有45例去杠桿化的重大案例,其中僅有8例的初始債務與GDP的比超過250%。如今,這種情況卻不是美國所獨有,在(包括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在內的)所有主要英語國家,在(包括德國在內的)所有主要歐洲國家,甚至在日本和韓國,這種情況都赫然存在。去杠桿化的產生是由于認為房地產價格會不斷攀升而盲目跟風,導致現在家庭和銀行都迫切需要減輕債務。但是由于大家都希望減少開支,增加存款,導致總需求無以為繼。為防止出現致命的債務緊縮,政府和中央銀行紛紛拿出各自的財政貨幣刺激政策,這在和平時期史無前例。公共部門赤字確實對緩解經濟收縮有所裨益,但是將過度的私人債務危機轉化為過度的公共債務危機,這又是一著險棋。同理,中央銀行在擴大其資產負債表的規模(貨幣基數)以防出現大規模銀行倒閉,但現在通貨再膨脹和經濟增長方面卻出現了收益遞減。

除去杠桿化之外還有更多的問題。值得大家深思的是,美國經濟自2009年6月起的3年以來創造了240萬個就業崗位,同期,卻有330萬工人領取了傷殘福利。處于工作年齡段的美國人領取傷殘保險的比例在1990年還不足3%,現在卻高達6%。真實的失業情況得以掩飾,并且被永久性地改頭換面,這種手法想必歐洲人都分外熟悉。健全人被歸為傷殘人士并從此不再工作,而他們也就真的不再去工作了。以往,每年約有3%的美國人口會向其他州遷移,通常是去尋找工作機會。而自2007年的金融危機開始以來,這一數字降低了一半,而且還伴隨著社會流動性的下降。與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不同的是,過去30年造成了收入分配不平等日益加劇,如今的“輕度危機”對減小這種不平等幾乎無所作為。收入最高的1%的家庭收入份額從1970年的9%增至2007年的24%,在之后的3年經濟危機中,這一數字下跌了不足4個百分點。

不能將所有的問題都歸咎于去杠桿化。在美國,就全球化、技術變革、教育和財政政策正在進行著廣泛討論。保守派人士傾向于強調全球化和技術變革的作用,認為這是變革不可動搖的驅動力,并通過“離岸外包”或自動化技術削減低技能勞動力崗位。自由派人士則將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加劇歸咎于對公共教育投資不足,并認為共和黨推出的有利于富人階層的降低稅收措施對此也有貢獻。但是有充分理由可以認為,還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在發揮著作用。在當今美國的政治論戰中,大家只顧一味地在彼此間狹隘地相互指責,卻忽視了這些真正重要的因素的存在。

這次的公共金融危機并非美國獨有。日本、希臘、意大利、愛爾蘭、葡萄牙這些國家的公共債務也都超過了GDP的100%。印度在2010年的循環性調整赤字甚至遠遠高于美國,日本也在面臨著更嚴重的巨大挑戰,力圖將其債務與GDP的比控制在可持續的水平。增長放緩和隨之伴生的不平等加劇問題也并非僅限于美國。自1980年左右以來,英語國家中收入最高的1%家庭所占的收入份額出現了增長。在部分歐洲國家中,特別是芬蘭、挪威、葡萄牙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新興市場,盡管增幅較小,但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在2010年,中國已有至少80萬名百萬美元富翁以及65名億萬美元富翁。在全球范圍內,2010年收入最高的1%人群中有160萬名是中國人,約占總數的4%。可是在其他國家中,即便是歐洲最為成功的經濟體德國,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也未能達到如此境地,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阿根廷,卻變得越發不平等,全球化程度也出現了降低的勢頭。

顯然,全球化對世界各國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各國也出現了信息技術領域的革命,但是其在經濟增長和分配方面所起的作用卻千差萬別。若想解釋這些差異,僅僅用經濟方法是決然不夠的。以債務過度或杠桿化為例,負債累累的經濟體所面臨的選擇寥寥無幾,歸結起來無外乎以下三類:

1.通過技術革新,(也許還要輔以)審慎使用金融刺激手段,提高經濟增長率,使之超過利率增長。

2.拖欠大量公共債務,通過銀行破產,以擺脫私人債務負擔。

3.通過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減免債務。

但是主流的經濟理論無法預測具體國家應就上述三種方式作何選擇——是其中的某一種還是某幾種組合?為什么德國在1918年后走上極度經濟膨脹的道路?為什么1929年后,美國選擇了拖欠私債和銀行破產之路,而不是另有所選?在創作本書的過程中,若想讓主要發達經濟體再通過20世紀20年代和50年代時期那般的通貨膨脹來減免負債,這種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但是為何不大膽一試呢?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有句名言——通貨膨脹“在任何地方都總是一種貨幣現象”,這又留下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誰生產出超額貨幣,是怎樣的原因使然?實際上,通貨膨脹主要是一種政治現象。這很可能是由一系列因素所導致,比如精英教育的內容、經濟體中競爭的存在(或缺失)、法律系統的特點、暴力的程度、政治決策過程本身等。只有通過歷史的方法,我們才可以究其原因:為什么在過去30年以來,這么多國家所生出的債務無法通過通貨膨脹減免,為什么由此會導致子孫后代被強加上祖輩和父輩所欠下的債務?

同理可知,可以簡單地認為金融危機是由過于龐大的杠桿作用下的金融機構所導致的,但要解釋背后的成因卻是難上加難,經過長達4年的爭論,銀行“大而不倒”的問題還是未能得到解決。的確,所通過的相關立法有著足足數千頁文字之巨,但這卻讓事態發展越發惡化。如今,美國屈指可數的10家高度多元化的金融機構,負責著美國管理的全部金融資產的3/4。可是,按照新的《巴塞爾資本協議III》就監管銀行資本充足性所作的規定,美國這些最大的銀行至少還缺500億美金,才能滿足最新的資本要求。同樣,只有通過政治和歷史的方法,才能解釋西方社會的政客們為何都在異口同聲地要求銀行增加貸款,以便自己能緊縮開支。

為什么現在向市場推出新藥與60年前相比耗資達百倍以上?美國未來學家璜·安利奎斯(Juan Enriquez)將這一現象稱為“摩爾定律[2]的逆向作用”。為什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很可能會禁止將食鹽作為藥用品銷售(畢竟食鹽超過一定劑量也會具有毒性)?再給出一個例子來說明問題:為什么有位美國記者想在紐約市開一家檸檬汁攤位,需要花費65天的時間才能辦齊相關手續(這其中還要包括為獲取食品保護證長達5周的漫長等候)?這類繁文縟節讓人身心俱疲,其實在發展經濟學家眼中,這是導致非洲或拉丁美洲國家貧困的根源。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所設置的各種嚴苛標準,本意是禁止沙利度胺這類藥品流入市場,但是所產生的無法預期的后果則是,雖然病患得益于這種嚴苛的標準免受了沙利度胺類藥物副作用之苦,但若與寬松的藥品上市標準相比較,這卻幾乎勢必會使更多人死于病痛。我們反復計算著藥物副作用的代價,卻從未對禁止新藥上市的成本進行估算。

為什么美國的社會流動性恰恰在過去30年間出現了下降?如果一個人出生時處于收入分配底層的25%,那么他進入上層25%的可能性是否也會減半?美國曾經一度有著“機遇之地”的美譽,通過一代人的努力,可以實現“從貧困到富裕”的飛躍。但是現在如果父輩處于收入底層的25%,若再沒有大學學歷,你能進入收入頂層25%的機會只有5%。再來看被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莫雷稱為“智能精英”的人群,他們接受貴族私立大學的教育,彼此間通婚,聚集在幾個“貴族居住區”,日益形成一個新的社會階層,他們有財富和權力,可以無視人類繁衍的均值回歸效應,子孫即使不濟也可繼承他們的生活方式,衣食無憂。

靜止狀態

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有兩段文字鮮被引用,其中他提及了一種“靜止狀態”,即一度富庶的國家止步不前,停止了發展。這樣的國家有著怎樣的特點呢?亞當·斯密特別指出了其中反映出社會退步的特點。首先,大多數人的工資都極其微薄:

一國盡管非常富有,如若長久陷于停滯狀態,我們就不能希望在那里找到薪金極高的工作。……不是在社會達到絕頂富裕的時候,而是在社會處于進步狀態并日益富裕的時候,貧窮勞動者,即大多數人民,似乎最幸福、最安樂。在社會靜止狀態下,境遇是艱難的;在退步狀態下,境遇是困苦的。進步狀態是社會各階級快樂旺盛的狀態。靜止狀態是呆滯的狀態,而退步狀態則是悲慘的狀態。

處于靜止狀態的國家的第二大特點,就是其腐敗和壟斷的精英階層將法律和行政體制用來謀一己私利:

在富者或大資本家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貧者或小資本家不但不能安全,而且隨時都可能被下層官吏借口執行法律而強加掠奪的國家,國內所經營的各種行業,都不能按照各種行業的性質和范圍所能容納的程度,投下足夠多的資本。在各種行業上,壓迫貧者,必然使富者的壟斷成為制度。富者壟斷行業,就能獲有極大利潤。

西方讀者對于這兩段內容,恐怕很難輕易認同,但我卻不以為然。

在亞當·斯密時代,中國正處于長期的“停滯靜止狀態”:這個一度曾經繁榮富強的國度就這么停下了發展的腳步。對此,斯密認為包括層級制在內的中國“法律和制度”問題難辭其咎。鼓勵自由貿易和小型工商業,精簡層級制,減少裙帶資本主義,這是他為當時的中國開出的良方,因為他目睹了18世紀晚期英國及其美洲的殖民地為刺激經濟所做的上述種種舉措。而時至今日,如果斯密能夠舊地重游,則會發現情況恰恰相反,經濟史的發展真好似風水輪流轉:中國的發展速度超過了世界上其他主要經濟體,而出現經濟僵化、止步不前的正是西方國家。

本書就是要探討靜止狀態的成因。亞當·斯密認為停滯和發展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法律和制度”的影響,我也由此得到啟發。本書的核心理念就是斯密的理論既然可以適用于當時的中國,那么也適用于當今的大部分西方世界。正是我們出現問題的法律和制度難辭其咎。西方經濟大蕭條不過是影響更為深遠的西方社會大衰落的表象而已。

四個黑匣子

為了更好地說明西方制度的衰退,我將打開幾個密封的長條黑匣子。第一個匣子上標明了“民主”的字樣,第二個寫著“資本主義”,第三個是“法治”,第四個則是“公民社會”。這就是構建我們的文明所需的四大關鍵要素。我想說明的是,在這些代表政治、經濟、法律、社會的黑匣子內部,有著高度復雜且互相關聯的制度在發揮著作用。這些仿佛是電腦或手機中的電路板一樣,正是這些制度確保了設備的正常運轉。一旦出現故障,則很可能是系統內部的線路存在問題。但僅僅憑借光鮮的外表是無法判斷其中問題所在的,正確的做法是認真檢查內部構造。

品牌:中信出版社
譯者:米拉
上架時間:2015-07-22 16:35:4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根河市| 五台县| 蒙城县| 大渡口区| 太保市| 萍乡市| 沁阳市| 成武县| 澄江县| 青铜峡市| 云龙县| 陆良县| 理塘县| 临武县| 宿州市| 弋阳县| 铜陵市| 航空| 汉沽区| 彩票| 焉耆| 盐亭县| 台前县| 吉木萨尔县| 金昌市| 崇义县| 于田县| 隆化县| 长武县| 常州市| 宜章县| 乌什县| 清丰县| 泸定县| 平安县| 日照市| 定州市| 安溪县| 密云县|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