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世的藝術全集
最新章節
- 第38章 查斯特菲爾德:《一生的忠告》(4)
- 第37章 查斯特菲爾德:《一生的忠告》(3)
- 第36章 查斯特菲爾德:《一生的忠告》(2)
- 第35章 查斯特菲爾德:《一生的忠告》(1)
- 第34章 列夫.托爾斯泰:《生活之路》(7)
- 第33章 列夫.托爾斯泰:《生活之路》(6)
第1章 愛比克泰德:《生活的藝術》(1)
001分清力所能及與鞭長莫及的事情
要得到快樂與自由就要明白一個道理:有些事是我們能控制的,有些事則不能。只有正視這一基本規律,并學會區分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物,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持身內心境平和,身外卓有成效。
我們能控制的是我們的想法、熱望、心愿和我們厭惡、反感之事。這些方面直接處于我們的影響之下,因而可以說真正與我們有關。我們對自己的精神生活的量與質總是可以選擇的。我們無法控制的則有:我們的身體為哪種類型、我們是否生來富有或后來暴富,他人如何看待我們,以及我們在社會上的地位等。應該記住,這些均為外部事物,因而并不取決于我們自己的好惡。試圖控制或改變我們無法控制、改變的事物只能導致苦惱。
記?。何覀兞λ芗暗氖率强陕犎挝覀兲幹?,不受任何限制與妨礙;我們力不能及的事則是不肯定的,具有依附性,可能取決于他人的觀念與行動。還要記住,如果你認為可以自由處置實際上無法控制的事,如果想越俎代庖管他人的事,你的熱望、你的追求就必將受挫,你會成為一個失落、焦慮、喜歡挑剔和吹毛求疵的人。
002專心致志于分內之事
要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上,要明白屬于他人的事是別人的事而不是你的事。做到這一點,就不會受制于人,無人能阻擋你。這樣你就會真正自由而卓有成效,你的精力會得到充分利用,而不是用來找別人的岔兒或是整別人,那會浪費精力,而且非常愚蠢。
知曉什么與你息息相關并對此專心致志,你就不會被迫去做任何違心的事,他人傷害不了你,你既不樹敵也不會受害。
如果你打算以此作為人生哲學,記住,這樣做殊為不易:某些事不得不完全放棄,某些事不得不暫時延續。如果想確保獲得快樂與自由,你還可能不得不放棄財富與權力。
003透過表象認識事物的真實內涵
要從現在起身體力行,對看似不快的每件事都說:“你不過是一種表象,你似乎是什么但絕非如此?!比缓蟀凑談倓傆懻撨^的原則思考這事:首要的是這一表象與我們能控制的事有關,還是與不能控制的事有關;如涉及任何我們無法控制的事,則要自我修煉,做到不為此憂心忡忡。
004了卻心愿自有其要求
我們想要的東西和厭惡的東西都頗為活躍,把我們支得團團轉,它們都期望取悅于人?!坝彬屖刮覀兯奶幈甲咭云诘玫较胍臇|西,“厭惡”則要求我們避開我們厭惡的東西。
得不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就會大失所望;得到的不是想要的東西,我們又會十分不快,這些都很有代表性。
有些不遂人意的事雖與你天然的福祉相悖,卻是你可以控制的,這時,如果要避開的只是這些,你就可以避開的確不想要的東西。但是,如果你力求避免不可避免的事物如疾病、死亡和厄運——對此你實在無法控制,這時,你就不僅會使自己也會使他人跟你一起受罪。
欲望與厭惡雖來勢強勁,但仍不過是一些習慣。而我們可以通過自我修煉養成更好的習慣。讓所有那些你無法控制的事把你壓垮就是一種習慣,應克制這種習慣,必須集中精力,力所能及地對付那些于你不利之事。
應盡你所能克制你的欲望。如果你渴求的東西是你自己控制不了的,則肯定會導致失望;同時你還會忽視正好是你能控制又值得追求的東西。
當然,有時從實際出發,你不得不追逐某些東西或避開另一些東西,但要注意,這樣做時要欣然、策略、靈活。
005看待事物要還其本來面目
世間之事不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期待而出現,該怎么發生就會怎么發生。人們的行為該怎樣就怎樣,要欣然接受你實際可以得到的東西。
睜開雙眼去觀察事物、了解真相,從而使自己免受虛情假意和可避免的災難帶來的痛苦。
想想使你歡快的事物——你相依為命的工具、你珍愛的人。但要記住,他們有著自己的個性,我們對他們可能恰好有某種看法,然其個性與此看法是截然不同的事。
作為一個練習,試考慮你喜愛的最小的事物。比方說,假設你有一喜愛的杯子。它畢竟只不過是個杯子,因此如被打碎,你是能想得開的。然后由此擴展至你對之牽掛之情更為強烈的物或人。
例如,當你擁抱孩子、丈夫或妻子時,記住,你正在擁抱一個終有一死之人。這樣,倘若他們中的一員死去,你就能平靜地承受了。
某事發生時,唯一力所能及的是你對此事的態度;你可以接受之,或是怨恨之。真正使我們震驚、沮喪的不是外界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其重要性的理解和解釋。你可能對發生的情況反射性地形成一些印象和輕率的想法,不要以此嚇唬自己!人和事都不是我們想怎樣就怎樣,也不會看上去怎樣就怎樣。而應該是,他們是怎樣就怎樣。
006行動要與生活之道和諧一致
無論何事,不管是大事、公事、還是小事、家事,均要根據自然法則行事,使愿望和自然和諧一致應成為最高理想。切勿試圖主觀臆造規律、法則。
在何處實現這一理想?要事無巨細地在日常生活中伴隨其獨特的個人任務與責任來實踐該理想。當你實施某一任務時,例如在沐浴的過程中,要盡己所能地與自然交融從而實踐該理想,進食時也盡所能與自然交融從而實踐此理想,等等。
重要的不在于你正在做什么,而在于你是如何做的。如果能正確認識這一原則并以此指導你的生活,那么,盡管各種困難會層出不窮——此乃天意的一部分——內心的平和仍是可能實現的。
007傷害我們的乃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傷害、妨礙我們的并不是事情本身,也不是他人。我們如何看待這些事是另一回事。給我們添麻煩的乃是我們對事情的態度和反應。
因此,即使是死亡,就其本身而言也沒什么了不得的。我們總認為死亡是可怕的,使我們恐懼的乃是我們對死亡的這一看法??创劳龅姆绞绞嵌喾N多樣的。試審視你對死亡的看法,以及其他每一件事。它們確實正確無誤嗎?它們對你有好處嗎?別害怕死亡,也別害怕痛苦;可怕的是對死亡、痛苦的恐懼;要怕就怕這種恐懼。
外部環境無法選擇,如何對此作出回應,卻總是可以選擇的。
008不要自責更不要指責他人
如果折磨人的是我們對事情的感受而不是事情本身,順理成章的則是怨天尤人、傻而又傻。因此,當我們遭受挫折、干擾與不幸時,決不要怨天尤人,只能歸咎于自身的心態。
氣量狹小的人總是將自己的厄運歸罪他人。普通人則自己責備自己。那些融入智慧人生的人懂得,怨天尤人的沖動是愚蠢的,無論是指責他人還是指責自己都必將一無所得。
道德進步取得突破標志之一是逐步做到不再怨天尤人。我們知道指責是無用的。越是檢討自己的態度、苦練內功,就越不會感情用事,越不會一碰到具體事件就只圖省事、一推了之。
事情是怎樣就怎樣,只能如此。他人愿怎么想就怎么想,與我們無關。不要自責,更不要責怪他人。
009功德在于自己
決不要依賴他人的贊譽,這種贊譽是靠不住的。個人的功德不可能來自外界,既不可能在個人的聯系交往中找到,也不可能從他人的看法中找到。他人——即使是愛你的人——也不一定贊同你的意見,不一定完全了解你,不一定你熱心什么他就熱心什么,這就是生活的現實。別那么不懂事了。誰會在意他人對你會怎樣想!
功德要自己去培育。個人的功德不能靠與優秀人物交往來取得。為此你要有自己的事去做?,F在就要著手去做,盡最大努力做好,別在意誰在看著你。
干好自己的、有用的活,別考慮你的努力是否會贏得他人的褒獎和賞識。功德是無可替代的,不可能通過憑想像體驗他人的感受來獲取。
他人的成功與卓越屬于他們。同樣,你的個人財產可能有優秀之處,但是你自己的優點并不出自其中。
想想這一點:你真能擁有的是什么?那就是可以利用落到你頭上的想法、資源和機會。你有書嗎?那就讀書。從書中學到東西,將書中的智慧拿來用。你有專業知識嗎?那就充分利用這些知識。你有一些工具嗎?那就把它們拿出來用于建造、維修各種物品,你有好的想法嗎?那就發展它、利用它,并堅持到底。充分利用你擁有的東西,充分利用確實屬于你的東西。
認識到什么確實是你自己的,并由此使你的行動與自然和諧一致,如能做到這一點,你就有理由自得其樂,有理由泰然自若。
010對自己的主要職責要全神貫注
消遣、娛樂有的是時間和地方,可你決不該只顧玩樂而置正事于不顧。如果你在航海,所乘船只在港口停泊,你可能會上岸喝點什么,碰巧還會拾些貝殼或苗木。但是要小心,注意聽取船長的呼喚。注意力要集中在船上。人是很容易讓生活瑣事分心的。船長一招呼,務必準備停當,與賞心樂事“拜拜”,趕緊跑,連頭也不要回。
如果你已年老,則不應遠離船只,否則就有可能人家來接你卻找不著你。
011接受既成事實
別要求、期待事事如意。要接受既成事實。這樣才有可能心氣平和。
012你的愿望總是可以控制的
真的,什么事也不能制止你、阻擋你。因為你自己的愿望總是可以控制的。
疾病可能是對你身體的考驗。難道你只不過擁有一個肉體之軀?腿瘸會使你行動不便。難道你僅僅長著兩條肉腿?重要的是你的心,而不是你的腿。
你不一定非得把事情擱到心里去,除非你讓自己這樣。無論碰到什么事都要記住這一點。
013充分利用落到自己頭上的一切
世間每一個困難都給我們一個機會,使我們訴諸內在,喚醒沉睡于我們體內的資質。我們經受的考驗與磨難可以也應該引領我們,成為我們力量的源泉。
有識之士能透過事情本身看到更深遠的東西,并努力做到善于充分利用這些事情。
遇到突發事件,別只是以一種隨意的方式作出反應,記住要訴諸內在,問一問自己,你有什么資質可用以應付此類事件。要深入挖掘這些資質。你可能想像不到你會擁有許多長處與優勢。正好有什么就把它找出來。利用這些長處與優勢。
如果你碰到一個有魅力的人,自我克制與約束則為此時所需的資質;如痛苦或疲軟纏身,則需要的是耐力;如遇惡言與謾罵,則需要耐心。
隨著時間消逝,你已養成了習慣,事情一發生就能調動相應的自身資質加以應對,你就不會總是在生活中的各種表象面前失去自制力。你會不再總是有那么多失落感。
014照管好你恰好擁有的東西
我們不會真的失去什么。沒有什么東西會失去。碰到事情,我們不應說“我丟失了什么”,而是說“什么什么已回到它原來的地方”,這樣就會開始享有平和的心境。你不幸喪子嗎?他們回到了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所在的地方。你喪失了伴侶嗎?他(她)實際上回到了原來所在的地方。你失去財產了嗎?它們從哪兒來就回到哪兒去了。
可能你在因財產被壞人盜走而氣惱??墒?,這個世界給予你財產,是誰、是什么把它們還給了這個世界應該說無關緊要的,不是嗎?
既然這個世界讓你擁有你的一切,重要的是要照管好你擁有的東西,旅行者歇宿時要看管好旅店房間里的物品,道理是一樣的。
015人生最好心氣平和
高層次的人生最明顯的標志乃是平和。道德進步可使人們擺脫精神上的混亂,從而獲得自由。你不會再因這事那事而煩躁不安。
如果你追求高尚人生,就要避免常見的思維模式:“如果我不努力工作,就不可能過上體面的生活,誰也不會承認我,我會一文不值?!薄叭绻也慌u我的雇員,他就會利用我的善心占便宜?!?
死于饑餓而免受悲傷和恐懼之苦,比活著備受焦慮、驚恐、懷疑和無休止的欲望困擾強得多。
請立即開始修煉自我克制,但要循序漸進,從煩人的小事做起。你的孩子潑灑了什么?一時記不起把你的錢包放哪里了?要對自己說:心平氣和地對付這些麻煩即是為平和的心境、為擺脫心煩意亂獲得自由付出的代價;有得必有失。
叫孩子聽你訓話時要有所準備,他可能不理你那茬兒,就是理你,也不見得想讓他干嘛就干嘛。在這種情況下,你再急赤白臉對孩子也沒幫助。應該說使你心煩意亂的絲毫不在于他的影響力。
016凡與你無關均不予理會
精神上的進步要求我們重視正事,凡不值得關注的蠅頭小利之類的瑣事則不予理會。還有,在與我們有關的問題上被人們認為愚鈍實際上是件好事。別在乎他人對你的印象。他們往往暈頭轉向為表象所惑。堅持你自己的目標不動搖。光是這一點就能使你意志堅定,使你的人生連貫一致。
不要煞費苦心地去獲取人們的贊許和賞識。你自己走得很正。別渴望他人把你看成干練、獨特、睿智的人。事實上,如果你在他人看來很不一般,反而要打個問號。要警惕自恃過高的虛妄感覺。
使愿望保持實事求是與致力于非力所能及之事,兩者是格格不入的。顧此必失彼。
017愿望不能脫離現實
不論好歹,人生與自然都是由我們無法改變的法則支配的。越快接受這一點,就越能心氣平和。想讓孩子或配偶永遠活下去是愚蠢的。他們是和你一樣的人,人終有一死,這是不可抗拒的法則。
同樣,想讓你的雇員、親戚或朋友完美無瑕也是愚蠢的。這樣做就是想控制你確實無法控制的事。
如果我們根據事實對待我們的愿望而不是被這些愿望所迷惑,不對我們的愿望感到失望就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