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前 言
當我們談“互聯網思維”時,我們在談些什么
向大家問一個問題:互聯網思維到底是什么?
你以為它是高新技術企業的“標準配備”,但現在“85后”大學生已經在用互聯網思維種地創業了。
你以為它是工業時代的延伸,但是底特律宣告破產,諾基亞被收購—— 工業時代扁平化的企業組織已經被顛覆了……
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小米”“煎餅”成了時尚大餐,強大的金融業被動搖了根基……一些弄潮兒用互聯網思維做到了傳統企業家從沒想過的、不敢想的,甚至是想不通的事兒!
微博上曾瘋傳一個關于互聯網思維的段子:
互聯網思維后,
化緣改叫眾籌了,
算命的改叫分析師了,
八卦小報改叫自媒體了,
統計改叫大數據分析了,
忽悠改叫“互聯網思維”了,
做耳機改叫可穿戴設備了,
IDC的都自稱云計算了,
辦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了,
放高利貸改叫資本運作了,
借錢給朋友改叫天使投資了……
你躺槍了嗎?
底下有一個神評論說:“我們從不創造概念,我們只做新概念的搬運工?!?
針對這個神評論,來了一個更大神級的評論:“如果你只把互聯網思維當成一個被爆炒的概念,不屑一顧而失去了解它的好奇心,那么你的思維一定會被這個因它而變的世界所拋棄?!?
真理就隱藏在這個大神級的評論中—— 互聯網思維正在重構我們的世界。
現在,文首的問題已經有答案了:
互聯網思維不是方法論,而是思維維度;不是商業進化,而是一種革命式的商業邏輯!
2014年,互聯網思維成為了最熱門的詞語,上至巨頭下到草根見了面都要談論一番,以此表明自己沒有跟不上時代或者至少沒有落后太遠。那么,當我們談互聯網思維時,我們能談些什么呢?
盡管到目前為止,互聯網思維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公認的定義,但是互聯網思維已經有很多特征可供識別。
雷軍以簡單的7 個字表達他對互聯網思維的理解:“專注、極致、口碑、快”;周鴻祎認為,互聯網思維的關鍵詞有四個,一是用戶至上,二是體驗為王,三是免費,四是跨界。而在張瑞敏看來,“互聯網思維”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并行生產,即消費者、品牌商、渠道、上游供應商利用互聯網技術全流程參與;二是經營用戶而非經營產品,傳統制造業以產品為中心,而未來的制造業以用戶為中心。
當然,答案遠非上面列舉的這幾種,而爭議和討論也將在更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但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互聯網思維所帶來的對市場經濟理念的再思考,將重塑中國當前的商業環境,一種全新的蛻變正在發生。
由“產品經理”這類人的思辨而引發,叫作“互聯網思維”的東西已經不再局限于互聯網,與當初人類史上的“文藝復興”一樣,這種思維的核心即將開始擴散開去,對整個大時代造成深遠的影響。不止產品經理、極客或程序員,這筆寶貴的思想財富將會造福并且顛覆于人類熟知的各個行業。
一句話,你可以不是互聯網的從業者,但是你一定要具備互聯網的思維模式,并且學會以這樣的思維模式看待你所從事的行業。
企業成了互聯網思維濫觴之地,馬云幾乎成為互聯網思維“代言人”,馬化騰也充滿信心地指出互聯網思維必然要被普遍應用,我們的未來就是“互聯網+”?;ヂ摼W加的是什么?“加的是傳統的各行各業。過去十幾年,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很清楚地顯示了這一點。加通信是最直接的;加媒體產生網絡媒體,對傳統媒體影響很大;加娛樂產生網絡游戲,已經把以前的游戲顛覆了;加零售產生電子商務,過去認為電商的份額很小,但現在已經不可逆轉地走向顛覆實體的零售行業……”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預言,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里,以“合作、社會網絡和行業專家、技術勞動力為特征的新時代開始”。積極融入“第三次工業革命”是傳統產業的必然選擇。
所以,不管在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領域,只要你既能深刻理解傳統商業的本質,又具有互聯網思維,你就開啟了“好時代”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