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引言

儀態萬方的科學女神,究竟是把我們引向天堂,還是把我們推下地獄?

"......等到我們幾乎用人生的全部有效時間去應付越來越多、越來越高深的科學知識時,人類的聰明智慧就已發展到頂了。"

--詹克明《裸猿人(道德篇)》

"科學",曾經一度是多么神圣、輝煌的字眼!偉人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種說法是名副其實的。科學把人類從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愚昧時代,帶入了日新月異、興旺發達的信息社會。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朝發夕至的交通條件、琳瑯滿目的熒屏世界、豐富多彩的娛樂設施、救死扶傷的先進醫療......科學貫通到了蕓蕓眾生的方方面面,對千家萬戶都有著深遠無比的積極影響。無論何時何地,科學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由亞里士多德到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頓、愛迪生到愛因斯坦、霍金......科學的進展,可謂一日千里。火車卡車、電燈電話、影視照相......仿佛都成了很遙遠的意象。克隆、Internet網、電子寵物、換筆、手掌圖書館、超音速汽車......才是令人常掛在嘴邊的詞兒。科學對我們的幫助,那真稱得上"無微不至"。所以時下有一部分人叫囂著"反科學","科學已經終結","回到自然狀態",則不過是杞人憂天、危言聳聽罷了。歷史的車輪永遠向前,科學必然要為人類服務。

但是,在看到科學有利一面的同時,我們也不應忽略其弊病。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網絡紊亂、自我封閉、親情淡薄、人機大戰......這一切的一切,何嘗不是由科學所直接或間接派生出來的問題?據說,人類迄今擁有的核武器的梯恩梯當量,足以將自己消滅22次以上!"核威脅"的論調,已不是一朝一夕存在了。再往前看,一次比一次規模大、死亡人數多、人力財力空前損失,使生靈涂炭、餓殍遍地、滿目瘡痍的世界性戰爭,讓人們至今回憶起來,還不免毛骨悚然。戰爭與和平,我們永恒的主題。試想,沒有現代科技在其中發揮作用,其殺傷力會有如此駭人么?科學對人性的壓抑,那也是有目共睹。從古至今,許許多多的人文學者,包括羅丹、狄德羅、尼采、黑格爾等大家們,都強烈地表示了對科學發展的恐懼。筆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人類在向前發展,科學在飛速進步。可是,在當今技術至上的年代里,世人一味地宣揚技巧、規則,宣揚方法、效益;這時,科學往往就成了個性的對頭。整個人類在科學水準上的進展,同具體的個人在個性上的發展產生了齟齬與沖突。一方面,人類普遍的文化素質、綜合能力在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真正具有特別風格的天才、大師,卻更難孕育生長,更難脫穎而出。整個社會的前進,竟以犧牲個別巨匠為代價。巨匠本來就是超前的,當今之世尤顯步履艱辛。克隆,的出現、試管嬰兒的劇增、機器人的飛速換代,網絡化對人的控制......不免使我們產生迷惑:儀態萬方的科學女神,究竟是把人類引向輝煌,還是把人類推入深淵?"

不錯,科學使我們的世界越來越漂亮,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使我們自身越來越完美--總之,科學使一切越來越精致。在這樣一個精致化的時代里,我們一個個像花瓶一樣,一個個聰明、完美,然而千人一面、千人一腔,雷同、規范,沒有了自己的特色。科學使我們得到了一切,卻失去了自己。這是可悲還是可喜?此外,前文提及的科學的其他危害(或曰副作用),我們不應該對此產生深思么?所以,不絕于耳的另一論斷,即科學主義(或是科學迷信),盲目地崇拜科學,過分地夸大科學的主導意義,一味地提倡將人類的所有領域現代化、科技化,豈不是與"反科學"的謬論一樣可笑么?

很有意思的是,在距今兩百年前,兩位法國啟蒙運動的思想大師,他倆對科學截然相反的見解,值得后人參考。一位就是盧梭,他深刻地洞見了現代文明的弊病。"善良意志與科學探索相比,具有更優越的價值",并堅決否定"科學......有利于道德",而是"傷風敗俗之源"(《論科學與藝術》)。他還在其名篇《社會契約論》的卷首寫下了其千古絕唱:"人生而自由,卻無往而不在枷鎖中"。另一位巨匠即是聲名赫赫的啟蒙泰斗、精神領袖伏爾泰,他的看法迥乎不同。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強調與弊端并存的文明的優越性,使得人們得以通過克服弊端而改善自身境況,認為科學在進步,人類也在進步,一切都因為科學的促進而走向美好的未來。

兩位大師的觀點,都并非無的放矢,都有其可取之處。結合這兩個方面,才算是十全十美了。科學應該是一種工具與手段,是為人類服務的,而不是人類被科學所主宰。科學的利與弊,說到底還是人們自己造成的。科學本身沒有生命。所以,科學的功過,我們不應該將其歸結到科學的頭上;最終,還得問問我們自己。

科學的積極性畢竟占著主體地位。同時,大家也應該駕馭著科學向良性方向發展,盡量杜絕一切副產品。我們既要與"科學迷信"作斗爭,更得抨擊"打倒科學"的陰險論調。我們所做的是,如何使科學揚長避短,興利除弊,更好地為人類、為人類所生存的世界作貢獻。

在當今這樣一個科學普及的信息化、現代化時期,對于跨世紀的我們,都有許多需要思考的重大問題。無時無地,無事無物,蕓蕓眾生都要同科學技術發生關系。那么,面對這光怪陸離的生存空間,我們何去何從?筆者的希望是,既要利用科學的成就,又要超脫科學的藩籬,還自己一個自由之身。保持獨特的個性、卓越的思想,比一切都重要得多。此外,在運用科學、開發領域的同時,權衡得失,摒棄兩極分化。本書就是要引發大家拓展思維,心游萬仞,最終達到一個相對輝煌的彼岸。

任何事物,細作分析,都有兩面性。譬如,"核威脅"使我們憂心忡忡,惶惶不安;但另一方面,也正因為"核威脅",我們不敢輕舉妄動,那不啻于自相殘殺,最終人類將與敵人、與后代、與自己生存的地球同歸于盡。又譬如,"電子寵物"使我們玩物喪志,但只要適當玩玩,也可以培養情感,調節生活。關鍵是,"電子寵物"只是一種用于玩樂的小東西,我們怎能為其所左右?等等等等。

所以我要說,科學既不會把我們引向天堂,也不會把我們推下地獄。科學既不會這么做,也不愿這么做。我們既無須一味樂觀,掉以輕心;也無須杞人憂天,悲觀失望。我們所要做的,只是如何參與進去,將目光積極投入到浩浩星空、微微離子,發揮自己作為跨世紀人才的主觀能動性,為把科學推向前進而努力。科學女神永遠是儀態萬方,永遠是輝煌奪目!

品牌:大呂文化
上架時間:2015-05-18 16:10:04
出版社:中國人口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大呂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泰和县| 彰化市| 万荣县| 峨山| 灵山县| 龙州县| 平顺县| 凤山县| 惠水县| 张家界市| 朝阳县| 鲜城| 玉溪市| 密山市| 枣庄市| 六枝特区| 搜索| 宜兰县| 凤冈县| 称多县| 吉木乃县| 和硕县| 丁青县| 南开区| 左云县| 大安市| 招远市| 富川| 洛阳市| 湘乡市| 安国市| 黄平县| 特克斯县| 高邮市| 敦煌市| 土默特左旗| 霍邱县| 灵璧县| 新乡县|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