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言
家庭經濟的拮據,并不能阻止一個優秀青年的成長,反而會給他帶來更多的鍛煉和考驗。這樣的歷練造就了一批批志向遠大的優秀人才。他們學習刻苦,工作努力,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勤奮肯干改變著人生的命運,詮釋著奮斗的深層含義。
正在科學發展軌道上高歌猛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僅呼喚著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更高標準的教育公平,更呼喚著代表中國科學、文化發展和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學。
正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北京大學非常重視教育公平問題。北京大學的辦學原則之一就是不讓一個學生由于經濟困難的原因離開學校,這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理念,也是我們對社會,對人民的莊嚴的承諾,也是對北大學子的莊嚴承諾。
在111年的發展歷程中,北京大學一直不以學生家庭經濟情況的不同而區別對待。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以來,國家一直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成才成長。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從制度上保障了考入高校的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2005年,在國家實施新資助政策的背景下,北京大學成立了專業化的學生資助中心,以資助為基礎,以育人為導向,建立健全科學化學生資助體系,構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平臺,不斷豐富拓展資助工作內涵。我們致力于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全副身心地投入學習,健康成長,在生活上無后顧之憂,使他們成長為高素質創新型拔尖人才。
在111年的奮斗歷程中,北京大學形成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我們高度重視這一光榮傳統對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積極推動作用,并以“常為新”的北大精神來繼承和發揚歷史傳統,努力培養知行合一、勤于學習、勇于創造、甘于奉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
《我心所依》展現的就是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背景下,來自低收入家庭而自強奮斗的同學成長的歷程。他們積極投入公益活動,回報社會,健康成長,以自己的方式為校園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著力量。
廣大青年學生要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將感恩的熱情轉化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際行動,追求真理,追求卓越,把個人的成長進步融入到推動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時代洪流中去,矢志為實現遠大理想而不懈奮斗。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第一篇 乘著理想的翅膀飛翔